中小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

时间:2022-09-22 04:23:20

中小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

中小型企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但是中小企业受经营规模、财力、人力、经验等因素的限制,企业组织体系通常采用垂直管理模式,管理跨度小、幅度窄,尤其是内部会计控制不健全,岗位设置、职责划分交叉重叠等现象严重,对中小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颇有影响。因此,应根据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帮助其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一、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弱化现象日趋严重

有关企业经营的失败、会计信息失真、违法经营等情况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归结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缺失或失效。目前,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造成一些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弱化现象严重。从近几年的税务管理和税务稽查实践来看,很多企业因为会计核算弱化,导致了财务核算及税务处理上发生错误,造成了需要承担补税罚款等不必要的损失。

(一)中小企业较少配备专职会计。虽说这些会计经过了一定时期的学习培训,也有一定的从业经验,但他们往往一个人身兼数家企业会计职务。兼职会计由于不参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他们在做账过程中任凭业主支配。业主提供多少凭据就做多少,不能完整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缺少对企业经营行为应有的监督,失去了会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同时,由于这些兼职会计身兼数家,对他们缺少约束机制,一旦在利益上和业主存在利害关系,达不到目的不辞而别现象时有发生。此外,由于兼职会计相对稳定性差,如交接不及时还可能造成下一任会计做账不衔接,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经营的连续性,从而违反有关会计规定和财务准则。

(二)中小企业业主与会计存在裙带亲属关系。由于中小企业大多是私营企业,所有经营行为都是自己说了算,因此他们在经营管理上不希望外人知道更多的企业秘密,于是对比较敏感的会计部门都用亲属和有裙带关系的人,而这些人因和业主存在不可分割的利害关系,往往在账务处理上完全听从于业主,不能独立核算,会计监督作用完全失去,从而导致财务核算混乱,弄虚作假行为时有发生。

(三)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知识老化。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知识老化现象严重,知识更新较慢,远不能适应现代会计核算的需求。从目前情况来看,一些改制后的中小企业大量使用原国有和集体企业临近退休或已退休的老会计,这些企业会计大多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会计人员,对新会计知识接受能力相对较弱,知识更新较慢,无法适应新会计核算的要求。他们不具备应有的计算机知识,对税务部门要求的网上申报无法适应。

(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银行存款、现金管理、仓库管理极度混乱;会计核算不按国家规定的会计制度进行,如收入与成本费用不配比、折旧的摊销方法前后不一致、成本核算不规范等,导致会计报表反映的资料不真实;银行账户多头开户,将某银行账户不归并入账,进行收支账外核算。

(五)支出凭证套用不合法凭证或白条入账。存货管理混乱,购入原材料无验收制度,仓库无领发货制度,存货计价任意,账物不符,账账不符;产品销售不入账、设置“小金库”,应收账款失控,收入支票任意背书,“实收资本”不实,空壳验资或以其抽逃资本。

二、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要求

内部会计制度是贯彻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重要基础。国家制定和的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并不能完全适合各企业的具体情况,因此需要各企业的会计部门以国家的会计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的特点进行必要的补充。企业内部会计管理的建设是国家会计法律、法规的具体化,同时也是贯彻实施国家会计法律、法规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一)会计制度的适用主体要明确。这一原则要求对中小企业应该有比较明确的界定标准,以保证会计制度有一个恰当的适用范围。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很快,经营规模、职工人数、资产多少等指标经常变动,将这些指标作为划分中小企业的标准势必影响其可操作性。另外,因为出资者是否进行企业的日常管理同企业规模大小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所以也不宜作为划分的标准。笔者认为,正确划分中小企业的标准应该是两条:一要看它是否从资本市场筹资;二要看它的注册资本的大小。不从资本市场筹资而且注册资本低于规定标准的应将其界定为中小企业,采用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

(二)会计制度的内容应简单易懂。这一原则是要求在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制度时,应针对中小企业会计业务的特点,从会计科目的设置到会计报告的编制都应体现简单实用的指导思想。相对我国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会计业务比较简单,会计信息使用者也主要限于企业管理部门、政府税务部门以及债权人。因此,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制定过程中更应强调会计制度的简单、易懂和便于操作,充分考虑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兼顾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效益原则。这样更利于中小企业普遍建立起简单、灵活、实用的会计核算系统,及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

(三)会计制度应适当运用谨慎性原则。新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作出了新规定,明确了资产减值的一般适用原则,并对资产减值的具体范围作了进一步界定,进一步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企业面临诸如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竞争能力不强、贷款困难等问题。如果从会计的层面来分析,中小企业要实现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就需要向社会提供真实可信的会计信息,避免虚盈实亏的情况发生。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在制定中小内部企业会计制度时适当运用谨慎性原则。

(四)会计制度应尽可能与税法保持一致。中小企业既是大企业的摇篮,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9%,上缴国家的税收占全部企业的45%,这就要求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要兼顾企业纳税的需要。我国股份有限公司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采取了会计与税收相分离的做法,主要是考虑大企业会计服务对象的重心在投资者和债权人,而中小企业会计服务对象的重心在企业管理者和政府的税务部门,在履行了纳税义务后可以不对外提供会计报告,因此中小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不能够采取《企业会计制度》的做法,应尽可能与税法保持一致,以减少会计期末的纳税调整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五)完善会计监管体系。中小企业应从各自具体环境出发,依据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一般规律,针对其内部控制系统运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或漏洞,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特别是在授权批准制度设计中应赋予会计人员一定的独立判断权。就企业外部会计监管系统而言,必须按照“行业自律、政府监督、法律规范”的思路框架,建立“行业自律为基础、政府行政监管为主导、法律法规的完善为准绳”的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

(六)会计制度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制定会计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但不能因为规范会计行为就不讲运行质量和工作效率。在进行会计制度制定时,要考虑制度收益和制度成本的关系,选择制度效益最大的方案。这里的制度成本是指制定成本和运行成本之和,制度收益指该制度实施、运行后产生的收益。制度效益是指制度收益补偿制度成本后形成的差额。制定制度时应特别注意,并非制度越完善、越严密就越好,应权衡制度成本及其产生的收益,力求做到不仅会计制度制定科学化,而且制度效益最大化。

三、建立健全内部稽核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

内部稽核制度是会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稽核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分工;稽核工作的职责、审验会计凭证和复核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方法。内部牵制制度规定了涉及企业款项和财务收付结算及登记的任何一项工作,必须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分工处理,以起到互相制约的作用。例如:出纳人员不得兼作稽核、会计档案和保管的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即“管账不管钱,管钱不管账”。通过内部稽核制度和牵制制度的建立,既能够保证各种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又能使各职能部门的经办人员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的机制。

(一)建立财务审批权限和签字稽核制度。中小企业建立财务审批权限和牵制的组合制度目的在于加强其各项支出的管理,体现财务管理的严格限制和规范企业运作。在审批程序中规定财务上的每一笔支出应按规定的顺序进行审批,牵制组合中规范了每一笔支出的单据应根据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完成必要的签名,同时还应规定出纳只执行完签字组合的业务,对于没有完成签字组合的业务支出,出纳员应拒绝执行。中小企业通过建立财务审批权限和签字复核制度,对控制不合理支出的发生及保证支出的合法性能起到积极作用。

(二)建立成本核算和财务会计分析制度。中小企业会计内部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成本费用的核算与分析。成本核算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核算的对象、成本合算的方法和程序以及成本分析等。特别提出的是:成本分析是财务会计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责,其的经营者必须定期了解企业的资金状况和现金流量。企业财会人员要定期向管理者提供成本费用方面的各种报表,以利于经营者进行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效益衡量。中小企业通过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的建立,确定财务会计分析的主要内容、财务会计分析的基本要求和组织程序,财务会计分析的方法和财务会计分析报告的编写要求等,使企业掌握各项财务计划和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有利于改善财务预测、财务计划工作,研究和掌握中小企业财务会计活动的规律性,不断改进生产经营活动。

(三)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应更好地认识到会计服务主体、核算范围以及信息质量的新特点。中小企业应当把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抵制和防范各种市场风险作为其基点,使会计信息能够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资金的运作情况、经济效益的提高情况及企业的发展前景。

同时,借助外部专业力量来提高中小企业会计工作水平。中小企业由于受到支付的薪金和人才发展的限制,难于吸引到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因此影响了会计工作的质量。中小企业应通过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等来开拓会计专业服务,一方面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专业指导与支持服务。例如:记账、成本费用分析、税务咨询、风险预警指标设计、会计制度设计、可行性研究等;另一方面由专业的会计服务机构进行会计处理更加规范、公正合理,既有利于税务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有利于规范企业财务管理行为,为企业发展壮大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会计工作模式由核算型转变为管理型。要充分发挥财务会计的管理作用,实现算为管用,完善结合,提高企业经济活动的前瞻性和效益型。“管理型”财务会计工作模式下,企业财务会计工作重点是放在富有成效的科学管理上。这就需要采用现代社会先进的财务会计管理方法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和会计工作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以提高其经营决策的经济可行性、经济活动的效益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正确性。

(作者单位:青岛啤酒(廊坊)有限责任公司)

上一篇: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探析 下一篇:基于“代建制”模式的公共工程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