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名句名篇”失分原因及得分对策

时间:2022-09-22 03:30:42

名句名篇的识记,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名句名篇填空成为近年来中考中的一类稳定题型,且分值有增长趋势。本来这是道容易得分的基础题,现在却成了令很多考生和老师头疼的包袱题。为使广大师生在复习“名句名篇”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透过201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真题分析失分原因并提出得分对策:

一、失分原因

1.写错别字,多因不理解字词在诗文中的含义而造成失分。

①同音替代。如:(2014年湖南省长沙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画线句中“庇”误写成“庀”,“俱”误写成“具”,“颜”有的考生误写成“眼”。

②形近混淆。如:(2014年湖北省随州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画线句中“霄”误写成“宵”;(2014年山东省聊城市)《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景物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画线句子中“阴”误写成“荫”。

③其它错别字。如:(2014年天津市)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画线句中“牍”误写成“椟”;之劳“形”误写成“行”。

2.添字漏字,多因平时识记不仔细而造成失分。

①添字。如:(2014年内蒙古赤峰市)默写郦道元《三峡》中“至于夏水襄陵”至“良多趣味。”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常会被添“者”字)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常会被添“季节”字)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t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漏字。如:(2014年山西省)默写省略的文言句子(不含标点)。《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渔人甚异之。”

忽逢桃花林,夹岸(常被漏掉“数”字)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张冠李戴,多因识记不牢而造成失分。

如:(2014年湖北省十堰市)陆游《游山西村》中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错位到‘船到桥头自然直’上去了)”,既是描写实景实感,也可形容有困窘步入佳境的一种境界。

二、得分对策

要避免上述失分情况发生,从而在中考中取得名句名篇默写的胜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落实:

1.领悟含义。

对每一条名句,要能领悟其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老师尤应适当点拨,这是保证正确书写的前提。

如:①(2014年四川省乐山市)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在一起商量事情,询问)善道,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②(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城阙(阙:宫殿、陵墓、官衙大门前两侧各立一座建筑,形如门楼而中缺门扇。阙是从防卫性的“观”演变而来的一种表示威仪和等级名分的建筑,因系双阙孤植,“中间阙然为道”,故称“阙”,而不能写成“阕”)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标志强记。

对名句名篇中易混易错字要用醒目标志标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如:(2014年广东省广州市)古人在是稳重长流露一腔愁绪。柳宗元《小石潭记》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愁之深,李白《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抒发了愁之多,李清照《武陵春》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道出了愁之重。画线句中的“消”不能写成“销”;“舴艋”不能写成“则蒙”。

3.手口并用。

学生在识记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在纸上写出句子中的关键字;老师在检查时,要将抽人背诵和板演、默写相结合,以防学生出现一背就熟,一写就错,手口不一的现象。

4.定期检查。

检查方式可采用以下四种:①学生自查:老师在印发“名句名篇”识记材料的同时,可配发一套同步的填空练习,让学生每天自记、自测、自查。②课前抽查:课前1分钟,老师可随机抽三四名同学对句或板演,每天督查。③周末复查:每周末对本周要求背诵的名句名篇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做到周清。④阶段检测:每次阶段考试,都要按照背诵进度和高考题型设计一道“名句名篇”考点的填空题进行考查,并对测试中暴露出来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集中纠正和个别指导。

5.看清要求。

2014年中考百多套试卷中名句名篇的填空要求有三类:任选式,只选式,必答式。

6.规范书写。

在书写时,学生要做到“三清”:字迹清楚,笔画清晰,卷面清洁;“三不”:不写错别字,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

以上是名句名篇失分原因和得分对策。值得强调的是,中考名句名篇的复习是一个逐渐积累、不断提高的过程。不能希冀毕其功于一役,要“细水长流”。唯此,才能取得中考名句名篇默写的胜利。

三、试题演练

1.(2014年湖北省荆州市)请将下面文段中引用的古诗文补充完整。

撩开青青苇,站在《诗经》的河畔低唱:“蒹葭苍苍, ①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② ,道阻且长……”推开一扇门,走进夫子的讲堂聆听:“见贤思齐焉, ③ 。”“岁寒, ④ 。”烽火连天,听诗圣啸吟:“国破山河在, ⑤ ,感时花溅泪, ⑥ 。”月色入户,随东坡起舞:“人有悲欢离合, ⑦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⑧ 。”……在文学的河里,流淌着数不尽的风骨与温情,每掬一口,便使生命获得甘露,心灵获得安宁。

2.(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诗人常常移情于物,将客观事物人格化,以抒发自己的强烈而隽永的感情。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 ”,化月为人,以寄托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 ,

”,用落花喻人,来表达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

3.(2014年浙江省舟山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 ”,借明月寄托对好友的思念;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 , ”,借明月表达美好祝愿。

4.(2014年福建省厦门市)刘禹锡乃一代“诗豪”,诗文俱佳。《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达新旧更替之意,体现人生哲思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 。”《陋室铭》一文中类比古代贤士,流露高洁志趣的句子是:“ ,

。孔子云: ”

5.(2014年四川省成都市)请在岑参的《逢入京使》和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6.(2014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国的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请从下列传统节日中任选一个,写出与之相关的连续的两句古诗。

传统节日: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节日:___________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4年四川省巴中市)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 。”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孟子》中的“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说明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

8.(2014年四川省达州市)忧国忧民的诗人们历来悲天悯人,最是多情!陶渊明弃官归隐,“ ,悠然见南山”,那朵温暖了宁静深远的峰峦;韩退之叹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 ”,怀才不遇的愤懑溢于言表;杜子美身陷困厄仍思“安得广厦千万间, !”也有“ ,帘卷西风”如风中黄花般憔悴的李易安,更有雄视千古,“ ,还看今朝”的伟人毛润之。

9.(2014年河南省)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晏殊“________,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惋惜与欣慰中;它也在王湾对“________, ,(《次北固山下》)新旧交替的感悟中。

10.(2014年山东省聊城市)花无语,人有情,花草香里说人性。莲里有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 ”的高洁;梅中有陆游“ ,只有香如故”的坚守;落英间有龚自珍“ ,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

参考答案:

1.①白露为霜②溯洄从之③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④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⑤城春草木深⑥恨别鸟惊心⑺月有阴晴圆缺⑻千里共婵娟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君直到夜郎西;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君直到夜郎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病树前头万木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何陋之有5.《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6.示例: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元宵节: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欧阳修《生查子》);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端午节: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文秀《端午》);中秋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重阳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思而不学则殆 如则无法家拂士8.采菊东篱下 才美不外见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莫道不消魂 数风流人物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10.濯清涟而不妖,零落成泥碾作尘,落红不是无情物。

上一篇:“重要时刻”与“无聊小事” 下一篇:向着美好,一直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