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学中教师压力管理探微

时间:2022-09-21 10:48:46

成人教学中教师压力管理探微

摘 要:基于成人教学中教师职业压力的归因,探讨了缓解成人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的对策,包括增加教师的职业认同、提高教师的个体效能感、完善教育管理体制、自我调适等,以期促进成人高等教育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成人高校;教师;压力管理

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成人高校教师,日益遭受普遍存在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困扰。成人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为各种压力,即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教师因不能有效地缓解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压力和妥善处理工作中的各种挫折而体验的一种身心疲惫枯竭的情感状态。所谓压力管理,可分成两部分:第一是针对压力源造成的问题本身去处理;第二是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即情绪、行为及生理等方面的纾解①。压力的来源多种多样,其在本质上是由于环境要求和个体特征相互作用引起的个体焦虑性反应。它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必须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创设有利的压力情景,提高个体和组织的绩效。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压力管理呢?(1)针对造成问题的外部压力源本身去处理,即减少或消除不适当的环境因素;(2)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即情绪、行为及生理等方面症状的缓解和疏导;(3)改变个体自身的弱点,即改变不合理的信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我们必须对产生的压力源进行归因,来寻找相应的应对策略,以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一、成人教学中教师压力管理的归因

(一)教师因精力或者能力欠缺而感受工作压力

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既然教学是门科学,意味着教学过程要求教师掌握足够的教与学的研究成果与科学规律;既然教学是艺术,意味着教学过程要求教师要有足够多的个人魅力与个人创新。教师是个特殊的行业,既要求教师能够遵守科学的教学规律来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求教师以公众人物的身份,在众多学生面前进行符合规范的表演与示范。同时,教学还是个要求奉献的职业,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育教学服务,还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价值示范与情感支持。正是对教师提出了如此多而又如此高的要求,才会在现实生活中,出现教师在工作时间上的无限延长,在情感上的无限投入,在教学智慧上的无限要求。与此相应,教师个体的能力与精力都是有限的,有部分教师难以应付教学岗位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对这部分教师来说,工作的高要求与个人现实能力之间的差距,是教师产生工作压力的主要原因,而长期工作压力的存在,容易使得教师对教育教学这个职业产生职业恐惧感。

(二)教师对自我能力与精力的高估

与教师能力无法应付教学任务相对应,有部分教师往往对自己能力与精力有过高的判断,认为把他们的能力与精力仅仅用于教育教学,仅仅用于与孩子打交道,多少是一种浪费。这种思想的存在对教师的自我认识与教师对教育教学职业功能的认识都产生影响,一方面他们会对自己从事的教育教学职业功能予以低估,认为教育教学职业功能并不像他认识的那么大,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也没有理想中那么广泛;另一方面,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与精力往往过于自信与高估,认为自己的能力与精力理应超越现在从事的职业。正是对教育教学职业功能的低估与对自我能力与精力的高估,两者之间的落差使得教师产生职业失落感,从而失去对教育教学职业的兴趣。

(三)学校管理与教学管理的规范与统一,使教师产生职业抑郁感

教师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职业,也是一个富有专

业追求的职业。对教师个人来说,追求自己职业能力的专业化,追求自己教育教学的个性化,都是提升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当前学校管理与教学管理,都倾向于认为对教师的规范胜于个性发展,对教学的统一胜于个性发挥,正是这种管理思想的存在,使得教师在追求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价值时,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展现自我价值时,往往受到学校管理规章制度的约束,长期的约束使得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不再有希望,他们对教育教学职业逐渐产生抑郁感。

(四)教师对职业未来发展的较低估计,使得他们产生低个人成就感

学校是非营利机构,这既约束了学校在物质投入的充裕度,又约束了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职业回报。长期以来,教育行业都在鼓励教师更看重精神上的满足与追求,而轻视物质上的满足。但教师在对不同职业发展前景进行比较时,往往将物质上的满足程度作为评价标准,这就导致教师普遍低估教育教学这个行业的社会功能。当教师对自己从事行业的发展方向与趋势不抱有什么希望的时候,他们在这个行业中从事工作与面对工作的态度都变得很消极;与此相应,由于对教育教学职业发展的低估,从事这个行业的教师自然就会降低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在对自我能力的认识较低的情况下,自然会影响到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降低,并最终使得教师在低水平教学与低个人成就感间恶性循环。

二、成人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管理的对策

(一)增加教师的职业认同

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从最初的补偿教育发展到现在,越来越朝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在社会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成人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作用并没有被全社会所认可;在学校的管理模式、学科和专业建设、对教师的工作评价等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对此,政府应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建立符合成人学习特点的高等教育体系,进而帮助教师明确职业目标。对教师职业形成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给予教师强有力的认知支持和情感支持。在一种公共信任、鼓励和尊重的氛围中,教师与学校都会表现出良好的工作热情,教师也会产生高度的自尊感,以及把成人高等教育视为一种可追求的事业从而对其抱有积极、肯定的看法。

(二)提高教师的个体效能感

尊重教师的需求,但更要激发教师的追求,一方面让教师对学校与学生有一定的期望,并用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要让教师对自己有一定的期望,自我价值得到实现,自我追求得到满足。从目前成人高等教育教师生存状态来看,教师的需求没有受到社会与学校的关注,教师追求的重要性更是为大家所忽略。教师个体效能感的形成,并不是建立在外在环境给教师提供了什么,而是教师为学生有效地提供了什么,前者是教师满足需求的过程,而后者是教师满足追求的过程;前者可以抑制教师对职业的不满意,而后者才是导致教师职业满意的真正原因。

(三)完善教育管理体制,优化教学资源

首先,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学校是复杂的社会组织,其特定的组织目标和权威体系对个体行为既有强化作用,又有约束作用。组织管理是否公平和高效,激励机制是否合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心理和行为。完善教育管理体制的措施有二:一是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能力和业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透明化的评定使教师在知道自己业绩的同时,也明白自身的优点、贡献、失误与缺点。二是建立公平高效平衡激励的薪酬回报体系,在职位评价和业绩评价的基础上确定教师的薪酬,使教师的工作成绩有合理的回报。这将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动力,从而使教师具有更强的责任感与归属感。其次,优化教学资源,减轻教师工作负荷。成人高校教师的工作负荷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数量过多是指要求太多而时间太少,迫使教师无限延长工作时间。质量负担过重与工作的复杂性有关,比较突出的事实是,成人高校教师经常要教授自己专业技能以外的课程,由此给其带来沉重的压力。

(四)自我调适

自我调适是指教师能够根据自身发展及环境的需要对自己的心理进行控制调节,从而达到身心与工作的和谐和平衡。教师学会基本的心理调适技能,能够帮助自己在遇到心理挫折和角色冲突时,进行自我调节、自我解压和自我控制,来缓解面临的倦怠现象。

(1)客观地认识自我,调整自我认知

人是独立而特殊的个体,只有对自己的认识深刻,才能帮助自己有效地解除工作压力、生活挫折及内心冲突所带来的困扰。认识自我,包括认识自己的个性、兴趣、优缺点、工作能力及所担任的角色。不少教师在工作中产生压力,是对自己缺乏了解所致。他们对竞争上岗、聘任制度、工资改革及奖金分配的期望值过高或者过于理想化,最终难以避免挫折,导致付出与成就不相符,心理失去平衡。由此,教师要借助自身优势,无论从事何种教学工作,注意扬长避短,克服不足,而这一切的基础是源于对自我的认识。根据现实环境学会改变不合理的认知与理念,努力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同一现实或情境,如果从一个角度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陷入心理困惑;从另一方面看,有可能发现积极意义。学会转换视觉,确定合理的信念,为自己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和谐的心理环境。

(2)学会驾驭压力,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模式

要认识到压力及其反应不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不足,而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采取积极的压力应付模式,也就是自觉调整自己,把回避模式转向主动模式,把情绪定向应付转向问题定向应付。遭受到不公平、公正的待遇,不是被动地怨天尤人,就是找领导闹情绪,这都是对压力的不适当应付。如果认真找出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向领导心平气和地陈述自己的问题,问题的解决可能往好处发展。当个体受到压力威胁时,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可以使人充分发挥潜在的能力,提高活动效率,提高心理协调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在国外,流行一种名为员工帮助计划(简称EAP)的服务,就是帮助组织员工克服压力和心理方面的困难②。学校也应该注意教师的精神健康问题,主动帮助教师扫除实现目标道路上的障碍,以帮助他们实现目标并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使教师在工作中保持健康心理情绪。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公平、公正评价体系,重在日常考核、商讨、评价教师;重在调动教师的主人翁意识;重在赏识、鼓励、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重在构筑一个经常的、畅通的对话和反馈渠道。个别教师因各种原因遭受工作挫折、失败以及因生活中的忧患、失意而产生焦虑、沮丧等心理障碍和心理失衡,学校要正确引导教师,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并利用组织内部良好的沟通渠道,组织团体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以扫除教师的心理障碍。此外,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使人的生理机能保持和谐。同时,锻炼也是一种精神减压的方法,它可以分散教师的注意力,让教师从情感或身体的紧张状态中放松下来。

(3)合理调理情绪,保持心理平衡

现代心理学关于心身的研究认为,情绪在心身疾病中具有核心作用③。积极的情绪对身体健康有增进作用,而消极的情绪不仅对健康有减力作用,且易导致人的心理障碍。情绪调节是个体通过一定的机制和方法,使自己或他人的情绪达到良好状态的过程。情绪稳定是一个人情感上成熟的标志。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控制情境,即客观分析自己,正确定位,以适应情境,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克服不足,及时调整心态,缓解心理上的失衡感和失落感。

(4)增进人际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心理适应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个人,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对挫折的承受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也就越成功。教师要实现自身价值,必须建立一个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这是发挥角色作用,以及工作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应认识、接纳自己,了解、尊重他人。人们一般喜欢拿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短处相比较,这样,就比较容易自信,不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教师必须正视并接受来自内部和外部对自尊心有威胁的各种挑战。如领导和同事对自己工作效果的评价、荣誉的得失、自身冲动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等。教师只有勇于向自我挑战,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拥有健康的心态,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他人和谐相处。有效的沟通对人际关系的建立也很有必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沟通是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条件,也是作为整体中的个体存在的基本前提。一般来说,每个正常的个体都有相互沟通的愿望和需求。在工作中馆员不但与读者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且要搞好图书馆内部的团结,保持经常的沟通,互通信息以求共识。沟通既能了解别人,又能从别人那里进一步了解自己,也能容纳别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掌握沟通的技巧,坦诚、友好、信赖、尊重、欣赏、同情与理解,将会加强人际间的互助关系。

注释:

①马可一.工作情景中的压力管理[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10)26-28

②斯弟芬•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七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③张路丽.成人教学中运用心理规律的探究[J].成人教育,2007,(02).

上一篇:新时期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走势和对策探析 下一篇:幼儿园故事教学中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