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9-21 10:02:35

农民工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D4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据2011年末的统计,全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42亿。加强农民工文化建设,不仅关系着如何让他们更快地融入城市,更关系着如何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发展稳定的大局。 一、目前农民工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农民工也是有思想、有文化习俗的人,也需要精神文化的支撑与滋润,其文化惯性与基因也应该得到保护与尊重。但是,目前的现实情况是,简单而充实的文化生活对于他们来说也几乎成了一种梦想和奢求。 (一)大部分农民工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文化生活

文化素质不高、紧张而高强度的劳动、相对陌生的暂住环境,使得大部分农民工,特别是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化娱乐生活,长年累月重复着干活——吃饭——睡觉的单调乏味的生活。在许多城市,很多农民工将上街溜达、看临街电视、打扑克作为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新生一代的农民工又大多年轻力壮,精力充沛,求知欲强,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相对于他们的父辈,文化水平更高。但是,由于没有文化消费的时间和条件,使得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受到了严重压抑。 (二)农民工普遍存在自卑心理

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旅途上,农民工很难做到精神天地的自由穿梭。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比,农民工频繁的流动职业和流动地域,难以形成象城市居民基于单位而结成的业缘关系,也难以形成象农村居民与生俱来的地缘关系,难以与城市居民建立起较为深厚的联系。虽然农民工非常希望得到城市居民的承认和接纳,但天生的农民身份又使他们显得非常自卑,甚至会自觉不自觉地回避与城里人交往,形成自我隔离的状况。长期单调乏味的生活方式容易造成他们心理的孤独与无助,精神上的空虚和处境的艰辛又使得其中一部分人容易出现精神崩溃从而成为社会的隐患。 (三)农民工获得培训的机会普遍较少

目前,农民工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所占比例为80%,未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的约占70%左右。由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文化和技能素质普遍偏低,他们本人主动获取技能培训的意识不强或者说有的根本没有,从而导致大部分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次、工作环境差、职业声望低、工资收入低,文化消费能力弱和文化消费机会非常少。 (四)社会对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关注度不够。据有关农民工文化生活的调查显示:逾八成农民工主要靠睡觉、闲聊打发闲余时光;近六成农民工对文化生活现状表示“不满意”或“很不满意”,超过四成的受访农民工身边没有一本书。打扑克、看电视、聊天几乎成为农民工基本的文化生活,上网吧、看碟片、逛商场成为一些年轻农民工业余生活的主要方式。虽然一些私营企业设立了各种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但是往往成为一种摆设,活动室经常不开,阅览室没有图书的现象屡见不鲜。由于农民工与私营、个体老板的简单雇佣关系,使农民工大多处于散漫无组织的状态。因此,有的农民工走上了赌博、吸毒、偷盗等犯罪道路。目前,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虽然对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给予了一定关注,举行了一些活动,但从总体上看,包括政府部门、建设单位在内的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的文化需求尚未给予足够重视。 二、农民工文化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对策 在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和所有的社会团体、企业集体等责无旁贷,都应采取务实举措,努力维护好广大农民工的精神文化权益。 (一)提高农民工的政治地位

农民工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提高农民工的政治地位。在现代社会中,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的基本权利。只要是具备了某种能力或者做出某种贡献,社会成员就应当有机会按照自己愿望得到相应的社会位置。而基于公民平等的基本权利,任何阶层,特别是具有较高社会位置的阶层,不应以任何理由人为设置障碍,不排斥其他阶层的社会成员进入本阶层,进而实现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以达到维护本阶层特有利益的目的。这也是和谐社会的标志之一。农民工现在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政治权利,依据其贡献的社会效益给予必要的政治荣誉,这将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个阶层的潜能,调动积极性,推进和谐社会进步的步伐。在政治地位、待遇上一视同仁,这样才能展示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彰显公民的基本权利。

(二)加强对农民工的思想道德教育

农民工文化建设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农民工成份构成比较简单,农民工有朴实无华、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但面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农民工的思想有着种种不适应。许多观念、行为不被城市或市民所接受,甚至受到歧视、排斥,农民工的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包括公共卫生意识、公共秩序意识、公共法律法规意识等等比较淡薄,导致违法乱纪甚至犯罪行为屡有发生。因此,加强对农民工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农民工文化建设的最可缺少的途径。

一要注重教育手段的创新。农民工的文化知识和理论水平相对较低,对于那些高深的道德理论,他们无法接受。这就需要我们把理论转化为具体规范,采取生动、活泼、有趣的方式组织他们学习。二是明确教育的侧重点。农民工对城市现代化的节奏和人们思想的急剧变化跟不上,因此,对他们的教育既不能急于求成,又不能敷衍了事。应当把重点放在注重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注重诚实守信品德教育和抓好未成年子女教育上。全社会都应积极伸出援手,切实担负起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责任,让他们回归学校,并做到人人有书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

农民工文化建设问题是当前影响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实践证明,开展农民工文化活动是解决当前农民工文化建设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提高农民工文化生活水平,各地政府和企业都可以采取一些实际措施,比如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兴建一些文化娱乐场所,在劳动之余给他们播放一些健康时尚的电影、电视剧等,既能改善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增强他们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

要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和以岗位技术练兵为基本内容的技能竞赛以及合理化建议活动,不断提高农民工的学习能力、钻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收费上,要低廉,要让农民工学得起;在学习上,要形式多样,提倡边工作,边学习,以工养读,以读促工;在专业设置上,要考虑能够大规模的解决农民工的长期就业问题,着眼于培养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 (四)政府应有所作为

政府在农民工文化活动上要舍得花钱,多组织一些有益于农民工心智健康、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比如广场电影,广场文化活动,节日活动,送戏进社区、厂矿、企业,政府出资或社会赞助等组织农民工开展卡拉OK比赛、举行农民工地方民歌比赛、组织农民工开展各类竞技体育比赛等等。同时我们城市的一些文化设施和活动场地要争取免费向农民工开放,有意识地利用这些文化活动的窗口和平台,让他们走进来,使他们从陌生到熟悉,最后融入城市居民的文化活动阵地。事实上,政府为农民工提供精神文化方面的公共产品花费不一定很大,一场露天电影、一次露天演出或者一个阅览室,农民工就会有很大满足。

参考文献:

1.《中国国情》第六期

2.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3.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喜看农民工就业新变化

上一篇:有关配电箱安装施工技术的探究 下一篇:浅谈如何管理项目工程造价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