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X线摄影在综合医院床边摄影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1 06:17:24

计算机X线摄影在综合医院床边摄影中的应用

【关键词】 计算机X线摄影;成像板;床边摄影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4-0468-02 中图分类号:R 814.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4.050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系统是计算机与X线摄影结合起来的、是采用成像板(imagingplate,IP)代替X线胶片使普通的X线摄影转换为数字图像,经计算机处理实现了X线信息的数字化储存再现及相关联网及传输。CR系统的使用,完成了X线图像由模拟影像向数字影像转变的飞跃,告别了脏、臭、暗、累的暗室内成像,更重要的是杜绝了废片,极大提高了影像的质量和工作效率。现将CR在综合医院床边摄影中的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搜集2005年7月~2009年12月,632例床边摄影病例,年龄2~89 岁,共摄片712 张,其中胸片278 张,腹部、脊椎、骨盆片共57张,四肢片377张。

2.设备 西门子POLYMOBIL PLUS床边X线机,Kodak CR950, Kodak IP 板。

3.摄影方法 本组图片均为床边片,摄影参数参照传统摄影,kV不变、mAs减小约1/3左右,焦屏距不变。

4.图像评价方法运用CR后处理技术进行细微调整,参照有关评片标准,分别评出甲级图片、乙级图片、不合格图片。甲级图片:影像清晰、位置合适、无人工伪影,满足诊断要求。乙级图片:影像欠清晰、位置欠佳、可见人工伪影、可以满足诊断要求。不合格图片:影像欠清晰、位置欠佳、可见人工伪影、不能满足诊断要求。

结果

本组摄影的X射量与传统的屏/片(TP)系统床边摄影不同,在X线投照kV、焦片距均相同的情况下mAs明显减少30%左右。本组共摄片712张,图片质量为甲类图片505张,占70.93%,乙类图片201张,占28.23%,不合格图片6张,占0.84%,由于发现不合格的图像就立即重照,故无废片产生。

讨论

CR利用了成像介质――成像板,使传统的X线摄影获得了数字化的图像,让传统的X线机有了继续生存的空间。由于CR是通过成像板“间接转换得到”数字化的图像,所以,一般认为,CR系统是传统X线摄影必要的数字化过渡,是X线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1]。IP板为CR设备中的贵重易损装置,价格比较贵,IP板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效率、影像的质量、医疗安全及经济效益。为防止日常工作中在使用IP板时造成混乱,以及便于查找有问题的IP板,以我院放射科为例,IP板在使用前分别以“门诊部放射科”和“住院部放射科”为单位,用电脑刻字粘在IP板背面进行标注,即把所有属于“门诊部放射科”的16块IP板的背面,按规格排列,标注为:“门放1~门放16”。同理对所有属于“住院部放射科”16块IP板按顺序标注为:“住放1~住放16”。这个做法与别的医院的做法不谋而合[2]。CR系统在综合医院的床边摄影中的应用优势,以我院为例,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摄影过程受干扰因素较少。床边摄影的主要对象是危重患者、行牵引治疗不宜搬动、术后患者及胆系、泌尿系术中造影等。床边摄影多用小型移动式X线机,传统的X线床边摄影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影像质量难以保证,摄片形成过程中的某一因素发生变化(如条件过高、过低,胶片及洗片因素,患者不配合等),都将导致摄影的失败而消耗胶片,重照率高;对于较厚部位需要滤线板,操作较为不便。由于CR系统所需X线曝光剂量比常规X线摄影显著降低,曝光时间明显缩短,从而减少了由于病人呼吸、移动等的动态模糊,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病人的照射剂量[3]。CR与传统屏/片相比降低了患者及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胸部投照时为常规X线摄影的1/10~1/7,为腹部、盆腔检查剂量的1/8~1/2,为四肢检查剂量的50%[4,5]。因此在一定的条件范围内,不易出现因条件不当而造成的废图像。

2.曝光的宽容度较大。在CR系统中,可对曝光剂量过大或稍不足的X线影像,通过谐调处理,调节影像的总体光学密度、对比度,得到符合诊断要求的图像。在CR后处理过程中,可利用谐调处理和空间频率响应的调节,来改变影像的锐度,即通过空间频率响应的调节,提高影像中高对比成分的响应而增加局部的对比度。然而CR在后处理图像时,在改变影像密度值,提高影像的对比度,增加组织结构影像边缘的锐利度等,同时也增加了影像噪声的对比度和锐利度,噪声明显增加,若曝光量过小,信噪比就小,通过图像后处理加大了噪声的显示,使影像质量明显下降。因此,合理的选择曝光条件,是图像质量的根本保证,笔者通过实践观察发现,CR曝光条件低于传统的摄片条件1/2时,所得的照片颗粒粗、细节分辨率低,只有当CR的曝光量达到屏片系统的2/3以上时,CR的影像质量才能达到最佳要求,这个结果与文献的记载十分相似[3]。所以, 在实际工作中, 必须选择适宜的曝光量, 摄影条件选择不应偏离标准摄影条件的20%[6]。

3.根据诊断需要,可对病灶的局部进行放大,对比度转换等,丰富了影像的信息,有利于病灶的显示和诊断的准确率。通常用低对比处理和强的空间频率处理相结合,可提供较宽的处理范围和实现边缘增强,利于显示软组织;用高对比处理和弱空间频率处理相结合,可提供与TP摄影类似的影像,在四肢摄影中,可通过空间频率处理的边缘增强技术或改变显示矩阵技术,达到分别清晰显示软组织结构或骨骼细微结构的要求,明显提高骨折的检出率[7,8]。

4.胸部床边X线摄影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是日常工作中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由于床边摄影受床边机容量、病人和配合程度等因素的限制,图像质量往往不及常规摄片[8]。将床边片胸部摄影改用CR照片,只要投照条件使用恰当,图像质量明显提高。而在床边摄影过程中,由于危重病人不能配合, IP板经过CR扫描后显示的影像如果不能达到诊断要求,可以进行重新摄影,避免废片的产生。这一点,传统的床边X射线摄影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目前,有人把床边X线机和CR系统组合在一起,组成了“移动式CR系统”或叫做“床边CR系统”,当IP板接受X射线照射后,直接现场读取,然后用U盘、移动硬盘等存储介质,直接把图像复制到临床科室的电脑中,临床医生就可以进行阅读,为急重病人的处置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如果有网络,也可以直接传输到PACS,放射科医生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阅读和书写诊断报告,这一点比传统床边摄影更显示出其优越性。

总之,床边摄影的主要对象是危重急诊患者、复合性外伤、行牵引不易搬动者、术后患者等,传统X线床边摄影,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使影像质量难以保证,摄片形成过程中的重照率高,浪费胶片。而CR在危急患者床边摄影过程中,用IP板作为成像的载体,因其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大的宽容度, 曝光时间明显缩短,减少了由于病人呼吸、移动等的动态模糊,具有高于常规胶片系统的密度分辨率,加之计算机丰富的后处理功能,大大提高了危重急诊床边摄影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陈卫国,黄信华,段 刚,等. 数字化放射科设备更新的发展策略探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11):1007-1010.

[2]陈志辉.CR的正确使用[J].医疗卫生装备,2004,19(7):41-43.

[3]祁 吉,高野正雄(日).计算机X线摄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7-10.

[4]耿西亮,许 勤,刘晋波,等.CR 在床旁摄影中的应用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3,18(5):324-325.

[5]余建明,曾 军,徐才元,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08.

[6]李 悦,徐寿良. CR影像的质量控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4):372.

[7]杨 凯,汪 洋,吴 捷,等.CR与屏片系统对肋骨骨折检出率的对比[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8):1308-1309.

[8]缪国强,顾 强. CR 系统在床边摄影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3):377-378.

上一篇:28例变应性鼻窦炎临床病理分析 下一篇:贫困地区首次就诊患者白内障发病及其并发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