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和谐魅力新华亭

时间:2022-09-21 06:17:04

全面建设和谐魅力新华亭

华亭位于甘肃东部,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总面积1183平方公里,辖5镇、5乡、1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列工业园区,有101个行政村、2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8.1万,其中非农业人口8.5万。华亭县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北魏普泰二年立华亭镇,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置华亭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置华亭县,1958年12月撤县并入平凉市,1962年恢复华亭县至今。华亭矿产资源富集,其中煤炭储量33.74亿吨,是全国13个重点产煤基地、西北3大产煤矿区之一,也是甘肃省煤电化运产业开发的核心区。华亭农业特色鲜明,盛产核桃、药材、大豆,是全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重点开发区域之一,被列为甘肃优质肉牛生产基地和中药材、干果生产基地。目前,全县初步形成了以煤电产业为龙头的地方工业体系和以药材、核桃、蔬菜、肉牛为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进入“十一五”以来,华亭县委、县政府在全面分析县情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率先、延伸、反哺、经营、创新的“十字”思路,确立了以推动转型为主线,以率先实现工业化、率先实现总体小康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跻身全省前列为目标,以煤电化运一体化综合开发为重点,大力延伸产业,强力反哺农业,全力经营资源,奋力推进创新,努力把华亭建设成为生态文化山城、绿色能源之都的战略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近年来,华亭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推进发展转型战略,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县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2009年,全县GDP完成43.2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10.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9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3800元、3308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省69个县(市)第4位,居全国2001个县(市)第880位。在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成果暨第六届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坛上,华亭县同时荣获2009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三项殊荣。

延伸煤电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工业经济

近年来,华亭县以建设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和低碳经济示范区为目标,坚持壮大、培育、提升多措并举,加大煤炭产品研发力度,促进资源转化利用,工业经济实现了由资源开采向综合利用、集群发展转变。一是抓项目,促延伸。先后建成2×13.5万千瓦煤矸石电厂、华砚1000万吨矿井、砚北煤矿600万吨洗煤厂、华亭电厂一期、150万吨洁净煤生产线、500万吨节能高效水溶性速溶煤粉等一批重大项目,引进落户了投资27亿元的华亭电厂、投资7000万元的华信煤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开工建设了投资29亿元的60万吨煤制甲醇和20万吨二甲醚、及煤制气、热电联营、煤矸石制砖等项目,包装论证了60万吨烯烃、30万吨聚乙烯、25万吨聚丙烯等项目,促进了煤炭资源深度开发,加快了转化增值步伐,延伸了产业链条。2009年,矿区原煤产量达到1378.5万吨,发电量12.3亿度,煤电工业上缴税金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85%以上,工业化指数达到64.3%,地方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长,工业经济的主导格局牢固确立。二是抓改革,增活力。积极推进矿区联合重组,组建成立了华亭煤业集团和华亭煤电股份公司,实现了矿区重点煤炭企业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华亭煤业集团迅速在全国树立起千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的新形象,成为全省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全面完成了37户国有集体企业民营化改制任务。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参股组建了华亭华电供水公司,启动实施了王峡口水库改扩建工程,为加快矿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三是抓园区,强集群。按照“高科技的希望,煤化工的摇篮”的发展定位,2002年收购盘活原5203、5204军工企业遗留资产筹资兴建了华亭工业园区,2006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委托高资质单位完成了园区总规、部分区域建设性详规编制和修编,投资2亿多元连续8年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现了路、水、电、网络、电视等“七通”目标,建成区面积达到188.2公顷,先后有19户企业进驻园区,累计完成投资5.18亿元,初步形成了以煤化工、冶金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一园五区(中心区、一类工业区、二类工业区、三类工业区和旅游服务区)的布局结构。2009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上缴税金5000万元,园区实力迅速提升,已成为全县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

强力推进以工哺农统筹城乡全面发展

围绕破解“三农”难题,以上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3%列支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资金,以上年财政总支出的15%列支以城带乡资金,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统筹城乡结构布局。打破城乡规划条块分割的局限性,从城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高标准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将城中村、城郊村纳入县城建设序列,修编县城区控制性详规,配套完成各项专业规划,用科学规划统领城乡发展。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坚持以工业化理念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以农业发展促进二、三产业升级,以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了宏源公司3000头肉牛育肥场和万头肉牛屠宰加工生产线、建华中药材经销、神峪润华核桃油生产线等23户农业龙头企业,建成了安格斯肉牛繁育、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核桃加工和种苗繁育、设施蔬菜四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全县药材、核桃、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6.2万亩、18.9万亩和4.5万亩,牛饲养量达到15.3万头,“华亭大黄”“华亭独活”“华亭核桃”地理商标通过国家核准注册,初步形成了“东果西药整县牛”的农业产业格局。依托小城镇建设,在乡镇中心村和主干公路沿线村扶持发展集观光旅游、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全县城乡之间各具特色、共同发展的产业体系逐渐形成。三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以实现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为目标,强力推进城乡交通运输、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农村拥有和县城一样的发展条件。目前,全县共开通20条城区及城乡公交线路,通村道路硬化率和自来水入户率分别达到85%和92.6%,基本实现了行政村道路硬化全覆盖和新村建设和旧村改造目标。深入实施新村建设和旧村改造,全县新村建设和旧村改造覆盖面达到70%,10个小城镇面貌大为改观,村级卫生所、文化大院、广播电视、村社硬化篮球场等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日臻完善。四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战略,“十一五”以来,全县累计投资1.38亿元,全面完成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8%。积极推进城乡学校结构布局调整,迈出了“新建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县城或中心乡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新增教育资源向城镇集中”的办学路子。认真实施新农合门诊费用统筹试点工作,县、乡、村、社区“四位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五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建立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在全省率先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得到完善。深入实施农民实用技能培训工程,扶持农民工外出创业、返乡就业,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充实加强县劳动执法监察队伍,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等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全力经营城市资源提升城市形象品味

以建设“生态文化山城、绿色能源之都”为统揽,以打造宜居宜商宜游的区域中心小城市为目标,坚持大手笔建设、市场化经营、精细化管理,城市承载工业、支撑农业、带动三产的作用日益显现。一是大手笔建设。按照“完善东区、开发西区、拓展北区”的思路,先后投资10亿元,连续五年组织实施县城西扩工程,相继建成了人民广场、影剧院、“四馆两中心”(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城市规划展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及南河风情线、风情大道、莲花湖公园等特色景观区。初步形成了以东郊为主的工矿区、以东大街为主的办公区、以西大街为主的商贸区、以人民广场为主的休闲区和以仪洲大道为主的住宅区五大功能区,县城面积由2000年的6.5平方公里增加到13.5平方公里,街路里程由35.9公里增加到58公里,人均绿地由3.5平方米扩大到6.6平方米,城市人口由4.4万人增加到8.5万人。二是市场化经营。成立了土地储备中心,由政府统一管理土地一级市场,放开经营二级市场。把街路冠名权、广告权、设施使用权、出租车运营权推向市场,对城市保洁、市政设施管理、绿地养护等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有效盘活了城市资源。引入市场机制,相继建成了华宝农产品交易中心、华泰汽配城、西阜建材市场等一批公共专业市场,组建成立了公交公司,初步形成了以社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三是精细化管理。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县城为统揽,集中开展交通秩序、煤尘、污水和噪音污染等专项整治活动,下大力气整治城市“脏、乱、差”现象,城市形象品位不断提升。建成了运煤专线,开展公路煤尘专项治理和规划区内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取缔了北城区煤炭市场,督促运煤车辆加盖篷布,有效减轻了煤尘、烟尘污染。按照主干道管严、次干道管活、背街小巷有序的原则,分段、分区域设立流动检查岗,对城区环境实施全天候巡查管理,城市秩序及街容市貌明显好转。四是加快城镇化。按照管理体制、隶属关系、土地承包政策“三个不变”的原则,将城郊经济发展较快的11个村4.3万农民整体转为城市居民,实现了村庄转社区、村民转居民,加速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资金、技术、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向城镇的集聚,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公路沿线乡镇为重点、辐射乡村的小城镇体系,全县城镇绿化达到40.2%。

着力改善民生条件积极构建和谐矿区

坚持把改善民生条件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强化预算保障,拓宽融资渠道,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投入达到5.2亿元,初步建立了财政支持民生条件改善的长效机制。县委、县政府坚持每年向群众公开承诺办理十件实事,采取整合项目办大事机制,集中财力、人力、物力,精心实施教科文卫基础设施、廉租房、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安置、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危旧房改造、计生“两户”安居等一大批利民惠民工程,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上学、就医、住房、就业、吃水、行路等难题得到较好解决。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实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等制度,矿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魅力和谐的新城市正在加快建立。

今后,华亭县将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统揽,以构建宜居宜商宜游的区域中心小城市和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煤电化运经济发展区、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经济区、莲花台人文生态旅游区和现代商贸物流经济区“一城五区”发展新格局为目标,坚持优化布局、壮大产业、园区带动、集群发展的基本思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建设“生态文化山城、绿色能源之都”,加快建设全省最大的、西北重要的和全国有影响的绿色能源化工基地,逐步走出一条西部欠发达地区煤炭资源型县份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上一篇:坚持科学发展 加速两翼齐飞 下一篇:管建并重 打造崆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