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建并重 打造崆峒

时间:2022-08-30 09:19:43

黄帝问道天下闻,崆峒雄奇遐迩传。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是平凉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1936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人。近年来,崆峒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建设生态优美、产业发达、宜居养生、独具特色魅力的发达中等城市为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浙商省外投资最佳城市、200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城市框架步入中等城市行列

城市规模迅速扩张。按照“南改、北扩、东延、西控”的总体要求,逐步完善老城区、努力拓展新城区。近年来城市建设掀起高潮,“一线三点”、“六纵九横”、“两路一园八配套”、“一区六通五建”、“一带两区三园四路五建”系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先后争取实施各类建设项目277项,完成总投资29.54亿元。市容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6.8平方公里扩大到36平方公里,中心城市人口达到24.43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49.9%,初步形成了“四纵十横一环”的城市框架,步入了中等城市行列。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坚持项目带动,先后投资44亿元,实施了城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管道燃气、垃圾无害化处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城区供水管网改造、柳湖公园东扩等重点建设项目,新建、拓建崆峒大道、泾河大道、柳湖路、广成路等主次干道22条99.8公里,修建桥梁15座,新建给排水管道198公里,迁移埋设电力、电讯杆线106公里,安装路灯1547杆(组),新建便民道路82条、便民水厕54座,率先在全省第一个建成了无公害垃圾处理场,城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累计实现集中供热300万平方米,大力推进电力、电信、邮政、移动、联通、铁通、网通扩容增容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城市道路面积达到518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21.2平方米,主次干道路灯装灯率达到98%。日供水能力达到5万吨,日处理生活污水3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燃气普及率达到68%。

城市品位明显提升

积极推进生态、绿色、养生城市建设,先后投资30.8亿元,建成了新民花园、暖泉小区、新湖小区、新湖花园、聚贤嘉园等一大批高档住宅小区,建成住宅楼1002幢,创建安全文明小区54个,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6平方米,市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居住小区平均绿地率达到27.9%。在加快住宅开发的同时,把改善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作为构建和谐崆峒的重要内容,实施了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建设工程,建设廉租住房4.6万平方米,建设万安门小区、广成路小区和民馨家园等经济适用住房45万平方米,解决了4400多户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困难问题。大力实施城区美化亮化工程,先后改造更新城区主干道和人民广场、火车站广场、西郊文化广场及社区便民道路的照明工程,安装路灯、高杆射灯、庭院灯等1433盏。大力推进城区绿化工程,先后投资1200万元完成了柳湖公园、人民广场、西郊文化广场和火车站广场“一园三场”改造工程。投资6600万元建成了全省规模最大的山地生态公园-南山生态公园。全面加快城市绿化,构筑了以南北面山绿化和城郊生态林带绿化为“屏”,以城区道路绿化为“网”,以公园广场、街头绿地、公共绿地为“面”,以机关单位和住宅小区庭院绿化为“点”的立体绿化体系,城区绿化面积达到了788.5万平方米,城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6.1%、28.2%,先后被评为甘肃省园林城市和文明城市。

城市管理日趋规范

以建设陕甘宁交汇区重要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为目标,不断加大商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完善商贸流通体系,商贸业蓬勃发展。大力实施“商贸兴市”战略,先后投资近10亿元实施了十大宾馆、十大商厦、十大娱乐中心、十大专业市场、十大便民市场和十大旅游景点等“六个十”工程,先后建成了国际家具汇展中心、沙港巷副食市场、世纪金鼎、平凉商城、新世纪购物广场等20个大型商贸设施和16个便民市场,市场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扶持新世纪集团、城建集团、百兴集团等商贸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电子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商贸业,有力带动和提升了全区商贸业服务档次,崆峒区服装百货、家具建材、农畜产品等专业市场已辐射到周边10多个县(区),成为周边地区主要的商品批发集散地。2009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亿元。城市建设的全面推进,带动了建筑、房地产、商贸等产业快速发展。

以建设国家级文明城市为目标,不断优化城市管理体制,建立起以区为主,条块结合、三级管理、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相补充的城市管理体制。大力改善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先后投资200万元购置城市环卫车辆11辆,更新城市垃圾箱等环卫基础设施1000多个。全面提高城市清扫保洁水平,坚持每日3次清扫,全天保洁,城市面貌显著改善。加强城市的法治管理、目标管理,长效管理,研究制定了《崆峒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机动车辆清洗管理办法》等系列办法,以人为本,规范管理,提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水平。积极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大力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技术水平,先后投资1000万元,建成了城市管理电子监控系统一期工程。坚持“人民城市人民管”,把广大市民作为城市管理的主体力量,引导、组织和依靠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广泛开展“人人参与管理、建设美好家园”环境综合整治主题活动,城市文明形象不断提升。营造了一个整洁美观、健康有序、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

打造旅游名城

近年来,平凉市崆峒区紧紧围绕建设甘肃和西部工贸旅游经济强区,构建小康崆峒、和谐崆峒的发展主题,以建设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基地为目标,深度挖掘“黄帝问道”文化内涵,全力打造以崆峒山为龙头的“崆峒旅游”黄金品牌。平凉市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崆峒山景区先后荣获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顾客最满意的十大风景区”、“中国旅游十大影响力品牌”和“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等荣誉称号,并顺利通过ISO9001、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国际认证,国家邮政局还发行了《崆峒山》特种邮票1套4枚,太统森林公园、南山生态公园和柳湖公园成功晋升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境内A级旅游景区达到4个,广成大酒店晋升为国家五星级旅游饭店和五叶级绿色饭店,成为甘肃省第三家、陇东第一家五星级旅游饭店,崆峒区旅游产业开发档次和知名度大幅提升,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不断扩大旅游景区游览面积,在改善旅游道路通行条件上下功夫,在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上做文章,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加大财政投入、吸纳民间资金、扩大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先后实施了崆峒古镇•问道驿站、香山景区开发、崆峒山景前区绿化美化等各类旅游项目60余项,完成投资9亿多元,建成了崆峒山景区环绕旅游线路和崆峒山前山游步道,景区面积扩大到83平方公里,崆峒山旅游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建设日臻完备。开通了平凉至兰州的“崆峒旅游号”专列,延伸了公交线路,城区向重点旅游景区(点)的公交专线全部开通。崆峒山、太统森林公园等重点景区的通讯、给排水、游客服务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崆峒旅游的可进入程度全面提高。

优化环境治理生态

持续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坚持开展食品卫生、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建成了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场,城区垃圾清运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城市饮用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年均开展3次以上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和旅游行风民主评议活动,加强了行业自律。坚持“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南北面山绿化、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7.5%,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被水利部黄河委员会授予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先进县(区)。崆峒区被列为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试点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年空气质量二级天数均达到330天,人与自然更趋和谐。

品牌效应扩大旅游经济圈

坚持把旅游宣传推介作为提升品牌效应的重要举措,先后投入宣传促销资金3000多万元,组织各类促销宣传活动240多场(次),在中央电视台、香港有线台、凤凰卫视、中国旅游卫视等国内知名电视传媒,对崆峒区的旅游资源和民俗风情进行了大规模、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推介,并通过举办崆峒文化旅游节、崆峒武术节、崆峒文化论坛、“魅力崆峒”电视晚会,参加全国性旅游交易会、博览会、推介会等大型旅游节会,制作景区DVD风光片、旅游宣传册,建立崆峒山旅游网,开通“无线网址”服务等多种形式,从不同层面开展旅游宣传推介。特别是邀请著名词作家车行、著名曲作家王祖皆、张卓娅,为崆峒山景区合力谱写了两首旅游歌曲――《和谐崆峒》和《崆峒•崆峒》,提高了“崆峒旅游”的影响力。积极与毗邻九个城市签订了共建旅游经济圈框架性合作协议,建立了以崆峒为中心的旅游线路联盟,推出了10条精品线路,在巩固西安、兰州、银川等周边客源市场的同时,提高了崆峒山景区对内蒙、四川、河南等二级客源市场和北京、上海、天津等远程客源市场的影响力,形成了“大开放、大联合、大市场”的旅游资源开发格局,实现了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每年以2位数速度递增。

区内共有宾馆(饭店)81家,拥有床位1万多张,其中被市区列为重点旅游定点接待单位的28家,有五星级宾馆1家、四星级宾馆2家、三星级宾馆1家,一、二星级宾馆6家,建有高档中西餐馆40多个和10余处高档娱乐场所、20多家大型购物商场,能够满足不同旅游消费阶层的需求。全区文化机构密集,有各类文化娱乐场所118家,古玩店36家。全区现有旅行社17家,崆峒国际旅行社是甘肃省五强国际旅行社,与省内外310家旅游社签订了合作协议。崆峒山旅游网与百度、搜狐等知名网站链接,开通了电子商务,全面开展景区门票、旅游住宿等网上预定,可以及时崆峒旅游最新动态,第一时间向游客提供国内外旅游咨询。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崆峒区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由2001年的51.6万人(次)、9028万元,增长到2009年的161.6万人(次)、4.99亿元。

魅力崆峒展新姿,诚迎四海宾朋来。崆峒区将加快建设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基地步伐,加大崆峒山旅游经济区开发建设力度,构建以崆峒山为龙头、带动市内景区景点、链接周边地区的大旅游格局,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旅游资源开发及相关服务业全面协调发展,使崆峒山成为陕甘宁川联动旅游精品线路和国内省区间大旅游经济圈的重要支撑,努力将“崆峒旅游”品牌打造成国际知名旅游品牌,力争到2015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和旅游综合收入翻一番,分别突破300万人(次)和10亿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平凉这座历史古城已经迈上了城市化建设的快车道,一座独具特色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正在迅速崛起。

上一篇:全面建设和谐魅力新华亭 下一篇:“苗木头” 刘国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