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初探

时间:2022-09-21 03:45:41

【前言】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初探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评价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优势。评价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风格的差异,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有利的原则,采取适当的方式,多样化和灵活性相结合。在教师的引导和督查下,可以允许学生在保证评价的客观和公正的...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初探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程,它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寻找一套良好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已经成为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发展的重要问题。

过去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最常用的是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主要是对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多地将评价作为测量学生学习结果和分析学生是否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的手段。通过终结性评价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某个时间点上的学生情况,而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这样我们就无法全面地了解学生情况。另外评价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通过终结性评价也无法完成这一判断。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需要有效的过程性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过程性评价是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价值判断,也就是以教学目标课程理念为依据,指定科学的标准、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各方面进步进行衡量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反馈的过程。以下是笔者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的一些探索。

一、过程性评价的主体

在信息技术过程性评价中,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可以是学生或学生小组,可以是家长等。多主体评价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是相当广泛的,例如作品评价,许多信息技术教师都会经常运用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和教师评的方式进行评价,让学生通过自评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让家长评价学生的作品,家长可以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健康成长,这样,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也搭起了沟通的桥梁,而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内在动力和自信心都会有所增强。

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评价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优势。评价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风格的差异,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有利的原则,采取适当的方式,多样化和灵活性相结合。在教师的引导和督查下,可以允许学生在保证评价的客观和公正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

二、评价的内容

评价的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和人才,还要每一个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评价内容应该是多元化的,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该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活动和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其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忽视都可能造成学生发展的偏颇。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性评价中,评价的内容可以围绕着教学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多方面展开。根据任务要求分析问题、收集信息的能力;选择合适的信息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工具有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合理应用工具来有效地表述和答辩信息的能力;对活动过程中相关信息问题的价值判断能力;在活动过程中与他人协作的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某一主题制定的经过量化的评价指标。

具体的评价标准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学习和发展为评价目的。不仅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进行评价,还应对作品中体现出的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小组合作情况等多方面制作评价标准。如在教学“信息获取”时,布置任务“设计一个旅行计划”的同时公布评价标准:

三、评价的形式与方法

过程性评价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任务的完成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结果是多元化的,在评价过程中,要给有困难的同学以支持和帮助,使之在评价过程中逐步掌握获取信息、筛选信息、传输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才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

1、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及时评价

教育心理学表明:学生的兴趣是在学习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兴趣也要在学习实践中进行。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心理优势,激发学习兴趣,我们绝不应轻易放弃任何一个评价机会,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表扬,而且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评价语言,适时、恰当的课堂评价用语会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更能使学生及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用递归法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利用“任务驱动”、“问题解决”教学策略,从最简单的累加算法做起,引出费波那契数列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帮助一些学生克服畏惧困难等不利的心理因素,其次对做得好的,要及时表扬;对做错的,要帮助其更正后加以鼓励。教师应尽量避免空洞的说教和无端的指责,采用含蓄的迂回手法激励学生的进取心。

2、采用课堂作品分享评价,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评价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给学生作品展示的机会,在展示过程中要求学生对作品制作过程或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解释,根据不同的作品,采取灵活的评价方式及时进行评价,除教师评价以外,还可以采用学生互评、自评等。这个评价过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进一步有效地学习。在展示过程中,要求其他所有学生认真听讲,并按评价标准为作品打分,学生作品成绩由全体学生为其打分的平均分、自评得分、教师评分构成。作品展示的过程是学生展示自己能力的过程,学生对要在全班展示的作品在制作时总是反复修改、精益求精,力求做得最好,作品展示更是一次同学间相互学习的机会,作品展示是人文知识与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课也是欣赏课。通过几次综合活动作品的制作,学生综合利用信息技术观念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增强,制作的作品更加丰富多彩,从一次次作品中看到他们成长的足迹。

在课堂创作作平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作品的大小及自己的能力,有的学生单独完成作品,有的则以小组形式完成。综合活动一般采用小组完成作品方式,如“设计一个旅行计划”,“介绍我的家乡”,等,由学生自选素材,自选一种自己熟悉的软件制作作品,进行作品创作。对于能独立完成基本要求的作品给予良好以上的成绩,但要鼓励有特色和有创新的作品。在不同的创作中,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不同的应用技巧,另一方面也逐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需展示的作品评定成绩时,除了演讲能力、作品内容、作品技术以外,合作能力也成为测评中的一个主要因素。

3、利用学生课堂反馈,促进信息技术教学评价

课堂反馈的目的是为了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主人的理念,同时也赋予学生评判教师得失的权利。通过课堂反馈建立了一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学生在这种对等的气氛下进行自我评价和得到他人的评价,更容易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缺点。教师通也可以了解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各种反应,及时调整教学,使教学过程保持动态变化。努力做到有效地调控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自己,建立起一种师生互动的评价方式。

例如,在课堂反馈评价表中列出了“本节课中取得了哪些进步?存在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你对本堂课的看法?”作为学生对每次课的自我反思及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有同学在自我反思中写道“这节课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很高兴”、“这节课,得到了同学的帮助很快就完成了作品”等学生课堂得失反馈,也有“我希望下节课再讲解一些关于递归的例题”等对课堂教学的建议。教师通过分析、判断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过程、变换教法,使得信息技术课堂教与学更加和谐地发展,也使教学全过程处于最优化状态。

总之,信息技术课程必须建立体现素质教育的评价观念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二者和谐统一。过程性评价应该贯穿于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始终,师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自觉地开展过程性评价,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浅谈数字图书资源中的知识发现与知识服务 下一篇:精确制导炮弹分析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