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研究

时间:2022-09-21 02:55:13

温州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研究

[提要] 近几年,温州代工企业加工贸易形势不乐观,代工企业经营面临较大的困境。本文通过统计数据分析温州加工贸易现状,分析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挖掘加工贸易下降背后的原因,并通过提出三种转型升级策略,希望能为温州经济走出低迷献策。

关键词:代工企业;转型升级;跨界转移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温州代工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12日

近年来,虽然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至今无国可撼动,但随着欧美“再工业化”战略的提出,人民币的增值,中国本土生产要素及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加工贸易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弱。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亟待代工企业的转型升级。温州地处中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区域,受国际化分工带来的产业国际化转移的影响,率先在亚洲“四小龙”及长三角之后成为国际代工产业基地。温州的民营经济一向活跃在全国甚至全球的各大领域。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在各行各业的创新,包括模式(温州模式)、金融改革等领域的大胆尝试有目共睹。那么在面对严峻的加工贸易形势,温州代工企业采取怎样的策略促其转型升级值得我们探讨。

温州代工制造业一直是温州经济发展的支柱。其中温州服装业、温州电器业,温州打火机行业、温州鞋业各领域均存在大规模数量的代工制造,且大都处于价值链的低端(OEM),低、散、差特点显著。转型升级是代工企业能否保持长久的一个现实命题,尽管目前研究成果丰硕,但针对温州地区的专项性研究还具有较大的空间。前期学者对温州代工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探究中,从现状的分析(王凯,2014),到路径的探讨,乔勃(2010)指出温州代工企业转型升级方式为集群发展,并说明企业、专业市场、行业协会、地方政府是温州鞋业集群快速发展的共同驱动力。王俊(2010)以温州打火机产业为例,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分析了温州打火机代工企业创新及转型升级。孙毅杰、沈悦通过对温州数量众多的加工型鞋靴生产企业和外贸鞋靴中大多数OEM生产企业的分析,指出这类低、小、散企业升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转型、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代工企业的转型升级需要探寻新的路径,温州也需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和资源优势,做出新的探索。

一、温州加工制造企业发展现状

温州地处长三角,是具有优势地理条件的沿海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早早踏出国门,带动了温州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温州国际贸易的发展。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原材料加工,到后来逐渐具备规模、规范化的加工贸易,到自主品牌的发展,这是温州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温州代工企业产业升级的过程。但随着近几年温州模式遇到瓶颈,发展加工贸易举步维艰。从近7年温州市统计局对加工贸易统计情况来看:

(一)加工制造企业出口贸易占总额的比例降低。从近7年来温州市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占比来看,从2009年占一般贸易7.1%到2015年占比4.8%可以看出,加工贸易比例总体处于下降趋势。(图1)

(二)加工制造企业出口贸易先增加后降低。从图2可见,温州加工贸易在2012年前处于正增长情况,2012年后加工贸易数据陡然下滑,呈现较严重负增长。2013年和2014年情况得到稍微缓解,但总体状况不佳,2015年仍处于9.4%的负增长。(图2)

(三)加工制造企业外贸依存度降低。温州贸易经济出口依存度及外贸依存度近年来发展态势一致,均在2012年出现拐点。出口及外贸依存度呈下行趋势证明温州经济独立性逐渐变强,受国际影响逐渐降低。(图3)

(四)加工制造企业境外投资逐渐增加。然而,温州外资利用大幅增长,对下滑的对外贸易有一定正面影响,对加工贸易的提升也将带来正面影响。(图4)

二、温州加工制造企业存在的问题

(一)温州加工制造企业大多处于价值链底端,可替代性高。温州加工贸易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从近几年温州市出口前几位的商品机电产品、鞋靴、服装衣着附件、通断保护电路装置、纺织织物等来看,多为劳动密集产业,从生产需要的技术性或脑力劳动的强度来说,都具有较强的地域可替代性。华东地区一直是我国高新技术领域的强地域,但是温州的加工贸易属于低层次的,微笑曲线底端的加工业技术含量低,可替代性高。一方面内陆或东南亚地区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域可替代;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的人工智能也可以替代。所以,温州的加工制造业缺乏自身核心竞争力。

(二)温州加工制造企业的环境管制成本高。由于温州加工贸易多属于原材料加工,大部分代工产品处于价值链的下游、微笑曲线的低端,出口的主要产品中,鞋靴、纺织织物等多为污染密集型企业。随着大量发达国家污染密集型企业的转移,早有学者论证了中国的污染避难所角色。温州作为较早的加工贸易的承接地,早期的加工贸易多以资源的过度开发、牺牲环境为代价。而且传统的家庭作坊生产能力较弱、技术落后,且环保意识薄弱,与长期以来温州城市发展规划相矛盾。《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中提出温州城市未来规划是以时尚文化高地、靓丽山水智城为发展目标,市域以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构建“三区三廊七核一带”,形成山海相连、生态多样的总体生态结构。温州未来城市发展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保护压力。

(三)温州加工制造业关联度低、规模小。温州代工贸易关联度低,从事的行业涉及服装、鞋、电器等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同时温州代工企业分布较分散,多以家庭作坊式发展,无法形成产业集群。以2008年统计数据30,434个加工贸易企业来看,除鹿城区外,其他较均匀地分布在温州的龙湾区等7个区和县。产业的关联度低势必影响规模化发展,碎片化的原材料采购也会影响企业的代工成本。

三、温州加工制造企业不景气原因分析

(一)温州加工业生产要素成本上涨。我国自2008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工资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浙江省(包括温州)自2008年来城镇就业人口平均实际工资涨幅均在10%左右,且近年来涨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城镇单位就业人口年均收入从2008年的33,622元增长到2014年年均收入61,572元。然而,代工贸易大多处于价值链的底端,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力成本在其生产要素中占有重要的比例,所以温州代工企业出口竞争优势减弱,导致出口贸易减少。当然,生产要素成本除人工成本之外还涉及原材料成本、房租成本等,由于温州交通便利度欠缺,民间资本雄厚,这些原因均提高了温州代工贸易的成本,从而导致加工贸易发展受到阻碍。(表1)

(二)欧美“再工业化”战略及劳动生产率优势。欧美“再工业化”战略的提出,转移了在中国的部分代工。随着机械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国产品人均出口每年以10%增长,是美国人均生产率增长的近5倍。但美国劳工统计局等研究机构曾研究表明,即使以中国现有生产率13%来计算,假设2010~2015年间,中国年均劳动生产率上涨8.5%,美国1%,那么到2015年,中国也只能是美国的40%。且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发达国家将用机器人代替简单的人类劳动,不仅能降低成本,而且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欧美国家制造业的撤回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势必带来中国加工贸易的减少。

(三)欧美新贸易保护主义与温州政策导向变化。一方面欧美次贷危机发生后兴起了技术贸易壁垒等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于进口产品,欧美国家建立了更加严格的技术标准和检验检查系统,从而限制进口。由于温州代工企业关联度低,加工贸易多为小企业,信息透明度低,也缺乏国际贸易人才,在加工产品的技术标准上难以达标,且温州代工企业多为小企业,缺乏在国际贸易场合上的议价能力;另一方面温州地方政策导向发生了变化,温州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渐关注城市的文化产业、科技产业、互联网产业等多种新新产业,对温州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出要求,致使原本存在的加工贸易的优惠政策逐渐缺失。因此,外部政策和内部政策均对温州代工企业的发展提出了难度。

四、温州代工企业转型路径

针对温州代工企业存在的上述问题及原因分析,笔者提出如下温州代工企业转型的思路与路径:

(一)代工企业空间转移。在新的经济背景下,原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钧将亚洲新一轮产业升级概括为“双重产业转移”。由于温州地处沿海,属于国家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各种生产要素昂贵,劳动密集型企业如服装、纺织品、鞋类等人力成本高,且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规制成本较高,环境政策相对严格,不适合污染密集型代工企业,因此转型的路径只能采取“腾笼换鸟”模式,发展高科技或者文化创意产业,运用温州丰厚的民间资本,引温商回归,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腾空转换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同时将价值链底端的代工企业转移到生产要素成本较低的西部地区或者东南亚地区,紧跟发展东盟贸易及“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另外,也可使用“走出去”战略,运用温商人脉进行境外投资,运用国外的知识溢出,最终将高新科技带回温州。

(二)代工企业跨界转型。温州代工企业可通过价值链条的平行转移,发掘新的商业模式。借助互联网、“互联网+”、物联网等思维方式创新商业模式,从而实现代工企业的转型升级。例如,温州奥光公司是温州一家以外贸代加工起家的大型玩具制造企业,从业前20年,只能从事简单的木头加工,在遭遇了诸多困境之后,其果断调整了发展战略,创立了自主品牌,发展网络营销,用两年多的时间成为了天猫等平台木制玩具类目销量第一的企业。温州服装知名企业森马集团在坚持服装主业的前提下,在产业链上进行延伸,使旗下的巴拉巴拉儿童服装品牌与儿童乐园和智力开发进行对接,并延伸扩展为“梦多多”特色小镇建设,取得较大成功。

(三)完善代工企业区域产业链。由于温州代工企业关联度低,在市场上难成规模。但是,各个企业的资金财力总有悬殊,对于资金雄厚的代工企业来说,可以沿本价值链转型升级,从原始加工(OEM)到设计(ODM),再到品牌(OBM)逐渐升级;对于资金相对薄弱的企业,可以在区域产业链底端加工,从而形成区域内部完善的产业链。例如,大虎、日丰等知名的温州打火机企业,它们在做外包贴牌生产的同时坚持进行自主研发、发展自有品牌,形成了自有品牌、自有设计、自有加工等完整的产业链,且链条的多个环节共同发展。浙江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每年开发的新产品都在100个以上,其中开发的直冲火头系列产品在技术上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自主研发的适用于2,500~3,000米高原地区使用的打火机成功地进入了墨西哥、哥伦比亚等高原国家的市场。大虎打火机还参与了世界打火机行业质量标准与产品标准的制定,已经由国际标准的执行者转向国际标准的制定者,打破了由西方少数跨国公司垄断技术标准的局面。

主要参考文献:

[1]陈茜,贾建华.温州加工贸易的现状和发展对策[J].中国市场,2010.14.

[2]乔勃.基于全球价值链温州鞋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D].2009.

[3]王俊,刘东.摆脱代工企业创新困境的社会网络论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5.

[4]孙毅杰,沈悦.温州传统外贸企业产业升级途径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20.

[5]温州市统计局网站.http:///.

[6]中国统计局网站.http:///.

[7]Cole M A,Elliott R J R.“FDI and capital intensity of ‘Dirty’sectors:A missing piece of the pollution haven puzzle”.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9,2005.

[8]王凯.温州加工贸易模式的分析研究[J].中国市场,2014.10.

上一篇:钢铁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下一篇: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