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农业与乡村金融发展刍议

时间:2022-09-20 10:53:31

低碳农业与乡村金融发展刍议

一、农村金融与低碳农业必须协调发展

低碳农业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的特点决定了其发展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具有社会效益,因此具有准公共性产业性质。然而在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相比传统农业、低碳农业其前期投入更大,并且回收期限更长,因此对外源融资的需求更大。在低碳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村金融起着关键性作用,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支持低碳农业的发展,农业资源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都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通过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能够有效改善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环境,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是符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低碳农业要发展,除了需要农户自身投入外,还需要依赖政府财政投入和农村金融支持,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户财富规模普遍较小、积累相当有限,而要让传统农业转变为低碳农业或开发新型低碳农业,仅仅依靠农民自身的财富积累和主动投入来实现,时间上不允许,可行性也不大;另一方面,低碳农业的部分投入具有公共性质,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新型能源开发等,由于存在“搭便车”效应,农民投入的积极性也不高。因此,农村金融投入成为支持低碳农业发展融资的主要渠道,大概要占到低碳农业投入总数的七至八成。农村金融和低碳农业必须协调发展,主要是因为:第一,农村金融可以将信贷政策与国家发展低碳农业的政策实现有效衔接,对符合国家环保和生态保护要求的低碳农业产业和农户优先给予信贷支持,以更大的力度扶持低碳农业,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倾向,从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步伐;第二,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有利于推动低碳农业获得多元融资,发挥各类资本的主动性,寻找恰当的低碳农业项目,实现资本和产业的对接;第三,低碳农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从而提高农民收入,使农民有更多的财富来参与农村金融,夯实农村金融的资本基础;第四,低碳农业的发展必然带动更多的农民主动学习和掌握金融知识、提高文化水平,从而扩大对农村金融产品的需求,有利于农村金融创新发展。

二、低碳农业和农村金融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缓慢,究其原因,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是重要原因。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其发展远远落后于城镇金融体系,政府财政对低碳农业支持力度不够,农村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相对滞后,尤其在中西部地区更为严重,金融供给不足成了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瓶颈。

(一)农村金融供给满足不了低碳农业

我国农村金融在资金投放总量上存在规模型不足和结构性不足。农业发展银行作为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我国唯一的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其业务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并不面向一般农业企业和农民贷款,而且其能够覆盖的农村区域十分有限;农业银行作为我国最大的对农商业银行,资金投放主要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比较成熟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很少向单个农户提供贷款;农村信用社虽然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因为其自身吸储能力有限,可以运用的资金也十分有限,因而无法满足风险较大、投资较多的低碳农业项目,主要投放于小额传统项目;邮政储蓄银行虽然在农村地区网点多分布广,但其运作模式多是在农村吸收存款而向城镇投放资金;其他商业银行涉农资金投放则更少。由于低碳农业前期的盈利能力弱以及其高风险性,其他金融机构就更难以向低碳农业注入资金了。

(二)农村金融机构布局跟不上低碳农业

在中国的农村金融布局中,城市和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农村金融的区域布局相对比较完善,农村商业金融也比较发达,农村金融产品的供给较为充分,而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金融体系不健全,农村商业金融很不发达,农村金融商品的供给相对匮乏,农民可以享受的金融服务非常有限。同时,伴随着我国金融制度改革的深化开展,国有商业银行基本撤出农村地区,一般只有在县城才能见到大型商业银行的网点,乡村和镇级行政区域仅存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中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金融结构单一化、农村金融市场垄断化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与此同时,商业保险、担保、证券、金融租赁、信托投资等金融机构在县以下农村地区基本处于空白。

(三)农村金融制度制约了低碳农业

一方面,农村金融缺乏自主经营权和风险贷款权,农村金融机构为防范金融风险,一律受信贷审批权限制,除小额存单质押贷款和个人小额贷款有审批权外,其他贷款几乎无权审批,同时为了加强信贷风险控制,贷款审批程序增多,贷款申请周期延长,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灵活多变的信贷需求,而农村金融机构为控制金融风险普遍实行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和信贷资产“零风险”制度,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致使农村金融机构信贷人员普遍缺乏主动开发市场的动力;另一方面,农村金融贷款成本比较高,涉农企业办理抵押贷款,需要办理资产评估等一系列复杂手续,在办理过程中,往往中介部门收费过高,使涉农企业融资的直接成本增加,并且耽误了使用资金的最佳时机,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涉农企业“贷款难”、农村金融机构“难贷款”,直接影响了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

(四)农村金融政策支持不了低碳农业

国家农村金融政策对低碳农业的支持力度太小,满足不了低碳农业发展的需要,投入少且缺乏导向性。首先,政府的财政投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促进低碳农业发展上国家财政投入严重不足,没有起到应有的宏观调节作用;其次,支农补贴是国内外惯用的引导农业发展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农补贴主要有农民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然而对于利于低碳农业发展的无公害、有机农产品以及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方面却缺少相应补贴,因此,导致农民对发展低碳农业项目缺乏积极性,支农补贴的导向性差。

(五)低碳农业自身的特点阻碍了农村金融的积极性

首先,由于低碳农业项目普遍投资额度较大、回收期遍较长,金融机构还要承担项目失败资金无法正常收回的巨大风险,农村金融限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投资于低碳农业的积极性必然不高;其次,低碳农业的外部效应也阻碍了农村金融的积极性。外部效应是当个体在发生经济和社会行为时,其行为所带来的私人成本、私人收益和社会成本、社会收益之间不匹配,有两种情形,一是个人付出了成本但并没有获得所有的收益,形成外部社会正收益,一是个人获得了收益但并没有对此支付所有的成本,形成外部社会负收益。在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机构对低碳农业项目进行融资,承担了资金运用的成本,但低碳农业项目成功的收益却并非由农村金融机构按照出资比例全部享有,特别是生态环境改善给农民和农业生产带来的后期收益,金融机构是无法收获的。外部效应的解决必须依靠政府的参与,而我国低碳农业的发展欠缺最多的正是政府对于外部效应的态度,对那些外部效应比较明显,投资额度大、回收期长、风险难以确定的项目,政策性金融机构显然没有承担起风险再转移的责任,也就无从调动商业性金融机构的积极性。

三、低碳农业和农村金融协调发展思路

(一)强化农村金融支持低碳农业的政策环境

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制定金融支持低碳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将支持低碳农业发展的金融政策法律化,增强政策的执行力和保证政策的延续性,比如,对农村金融支持低碳农业的信贷给予贴息、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参与低碳农业项目运作,改善低碳农业发展融资环境,完善激励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通过发行政府债券募集资金承担对节水灌溉、三沼利用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财政支持,给低碳农业示范企业构建招商引资的基础平台;央行可以通过制定和贯彻落实货币政策,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及支付环境,发放各类涉农补贴,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工具为低碳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建立与政府主导的低碳农业发展担保基金,为发展低碳农业解决融资担保难的问题,积极开发农业保险创新品种,为低碳农业各个环节提供保障,降低支持低碳农业发展的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完善低碳农业金融监管体系,对金融机构贯彻执行低碳农业政策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管,确保政策真正落实到位。

(二)开发低碳农业保险品种

低碳农业具有投入大、回收期长、风险高的特点,因此农村金融支持低碳农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这就需要不断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开发适合于低碳农业的保险品种。各保险机构要积极参与低碳农业金融风险管理和防范中去,重视对低碳农业、低碳技术、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及这些领域的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农业特点的保险品种。首先是开发对农民的低碳农业保险品种,对于农户进行的沼气池改造、太阳能利用、生物防病虫实验田等项目贷款提供相应的抵押风险转移,激励农民借贷发展低碳农业;其次是对金融机构开展的低碳农业信贷业务开发保险品种,防止因低碳农业信贷被挪作他用、自然灾害导致低碳改造项目失败、低碳技术开发不成功、市场销路不畅导致资金延期回收等给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三)农村金融机构要大力支持低碳农业发展

农村金融机构是支持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是各项惠农金融政策和农村金融需求的交接点,只有农村金融机构真正大力支持低碳农业,不断创新低碳农业金融产品和服务,才能推动低碳农业的发展。低碳农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伴随着低碳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市场的开拓而壮大,特别是近几年来,低碳农业技术进步的步伐不断加快,新能源、新材料、新耕作、新种植、新品种等不断涌现,伴随而来的是极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农村金融机构加强金融服务创新,增加金融服务产品种类,扩大支持低碳农业发展资金规模,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比如推出绿色抵押等环境金融产品,设立专门用于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基金等,更好的为低碳农业发展服务。特别是那些有特色农产品的区域,农村金融机构可根据本地区的农业发展特色,推出一系列的低碳信贷服务,满足低碳农业在种植、养殖、加工、仓储、物流等多个环节对金融的需求,实现低碳金融一条龙服务。

(四)探索低碳农业基金

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成熟经验表明,以基金的模式推动低碳农业的发展,能够有效解决低碳农业所面临的金融制约问题。在我国,由于农村基层政权财政力量薄弱,若要建立基金,可以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等实力较强的大型金融机构为出资主体,同时吸收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还可以接受一些有资本实力的工商企业资金,形成财团式的基金组织,共同支持低碳农业的发展,合理选择投资项目,支持低碳农业的发展。等运作成熟之后,可以股权转让等方式将基金所有权转移给农业合作社等,实现低碳农业的良性发展。

作者:张跃超

上一篇:地方乡村抗旱效益分析 下一篇:对城乡农业服务机制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