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朗读的几点体会

时间:2022-09-20 09:57:42

指导学生朗读的几点体会

朗读教学不但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它与各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相勾连,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说话能力,更深切地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领略到文章的各种美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值得重视。因此,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朗读的作用

(一)朗读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通句子,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逐渐学习和掌握字音、字义、字形,对词句温故知新,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识句,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并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能够有助于深刻地体味文章所抒发的鲜明独特的思想感情

我们常说作家在创作时总是披情入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作家塑造的丰富的艺术形象来展示的。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作者的语言就好像成了读者自己的语言。与此同时,学生的头脑中会连续再现文章中的抒情载体——艺术形象,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和情感,经过这样的朗读,对文章的理解才会加深。

(三)朗读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情感浓郁的课文。在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在朗读上下功夫。通过大年夜里,小女孩在饥俄与寒冷中冻死的结局,深切了解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同情,使学生提高认识的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二 、对学生朗读的指导

(一) 巧妙地设境

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方法很多,在教学实践中感觉效果较好的有以下几种:

1.导语设疑

例如,在执教《鸟的天堂》一课时,上课伊始,教师就故弄玄虚地开场:“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鸟的天堂》,可奇怪的是,这个‘鸟的天堂’却没有一只鸟,你说这是真的吗?为什么作者会这么说呢?让我们走进文本,去探个究竟吧?”一说完,学生已跃跃欲试,想争个头功了。

2.借助多媒体

如在执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图,学生一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不禁“哇哇”叫出声来。我顺势问道:“小兴安岭美不美?想不想去走走、看看?”学生被这神秘的美丽世界迷住了,迫不急待地翻开课文读起来。

3.表演读、赛读

好动、好胜心强使得表演读和赛读成为了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朗读形式,适当、巧妙地运用,可以起到难以想象的效果。借助表演的方式进行朗读,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富于趣味性,形象性,学生通过丰富的语调,形象逼真的表演,再现课文的情境,增进理解,加深印象,引起学生反复朗读的兴趣。赛读具有挑战性,可以个人赛、小组赛、男女赛,一般用于感情较浓、语言较美、需多次朗读的课文,也可以与表演读相结合。如男生读A部分,与女生读B部分比,然后换过来比。

此外,在课堂上应不断变换朗读形式,如指名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开火车读、齐读、轻声读、自由读、还可以引读,配乐读等等多种形式的交替使用

(二)读悟结合,相互促进

朗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们细读作品,就会感悟到:在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中也融化了作者的感情,渗透着他自己的生活遭遇。作者把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所感受到的辛酸、痛苦和憎恶,通过小女孩的命运抒发出来,使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融为一体。教学时要使这种强烈的感情注入学生的心田,产生共鸣,使其自然地感受到亲切爱怜、压抑、愤懑以及含蓄、深沉的基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感情朗读。

(三)有效地点拨

著名特级教师蔡澄清先生指出,点拨就是要“点其要害,拨其迷障”,关键是“相机诱导,适时点拨”。在朗读指导中,如能“相机诱导,适时点拨”,从重点词语、朗读技巧、情感、背景等方面点明或进行反诘,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大有益处的。

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深刻地体会着朗读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朗读不但要重量、重质,同样也要注重读的形式和方法。读要读出情,机械的重复只会使学生“食”之无味,“言”之无语,而充满“情感”的课堂朗读训练,是学生、教师、作者激情碰撞的世界,是让学生情藏于心间,而溢于言表的深刻体验,是永远具有生命力的,永恒不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流。

上一篇:开拓作文写作思路 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下一篇:班级德育模式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