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时间:2022-09-20 04:18:47

我国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0-123-02

摘 要 次贷危机掀起一番政府干预经济的热潮,各国都推出相应经济政策,我国亦然。那么回顾过去,我国政府支出给农村消费带来什么影响,什么效果呢?本文利用改革开放后的数据分析,发现我国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不大。

关键词 农村消费 政府支出 VAR模型;

一、农村消费与政府支出

我国消费率低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近几年在投资、出口无法持续保持强势时,扩大内需就成为使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速的另一途径。消费率的问题也就浮现在人们的眼前,消费不足是众多学者的一致看法,农村消费率的低下则更受到更大关注,致使一系列的刺激方案出台:家电和汽车下乡、提高农民补贴、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范围。这些能否提高消费率,持续力又如何。笔者认为在没有解决农村经济的根本问题下,这样的刺激计划并非长久之计。目前,我国农村主要存在以下几项突出的问题:1.居民负担过重,对消费的预期不乐观,主要体现在医疗和教育费用的迅速增长;2.收入增长的相对缓慢,改革开放的30年以来,GDP增加80多倍,而农村居民收入却不足8倍;3.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虽然国家愈发重视,医保、养老保险投入也不断扩大,但短时间不会刺激农村消费的增长。

政府支出是政府对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提供,主要包含基本建设支出、行政管理费、国防支出等方面。对农村经济而言,我国政府支出在90年代以前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在行政管理费和经济建设上,投入最高的也只有1986年的142亿元,在92年以后政府对农村的支持迅速增加,06年达到3192.92亿元,支出范围也扩大到转移支付和科技费用方面,这些都会刺激消费的增加。

二、VAR模型估计

笔者运用Eviews软件对从1978年到2008年的政府支出、农村消费进行估计,笔者先对数据作对数化处理使数据平稳。LCOV、LGE、LGDP分别表示农村消费、政府支出和国民经济的对数化结果。

首先对各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5%的置信区间):

可以知道农村消费COV、政府支出GE的对数具有二阶单位根,而GDP具有一阶单位根。

接着,对三组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确定两两之间的关系。但是检验结果显示除了农村消费与GDP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外,其他均不成立。另外,要使我们的分析有意义,必须满足VAR模型是稳定的条件,换言之,必须满足模型特征方程的根都在单位圆内,如图1,检验结果显示模型是稳定的,可以继续进行估计。然后是确定模型的最长滞后期,结果如表2所示。

*标示意味着通过检验,该表表示VAR模型的最大滞后期为2。

接下来就可以进行VAR模型估计了。由于我们主要是分析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那么我们将分析也侧重观察这两项之间的关系。模型估计结果为:

LCOV=-0.18+ 0.54*LCOV(-1)+0.03*LCOV(-2)+ 0.98*LGDP(-1)-0.64*LGDP(-2)

t值 -1.36 2.220.124.38-2.60

+0.001*LGE(-1)-0.06*LGE(-2)

0.04-0.38. Adj R2= 0.998169

从结果可以看出较多统计量没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并不意味着去掉它们,VAR模型对参数显著性检验要求不高,预测性却相对准确。另外,决定性方差协方差=1.27E-09;对数似然函数值=173.58;AIC=-10.53和SC=-9.53,说明VAR系统整体性是符合要求的。政府支出对农村消费没有产生任何较大的影响,这说明政府支出的政策效果不明显。只有LGDP系数通过检验,也就是说只有农村居民的收入提高,才能长期有效提高农村消费率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度。对于这样的结果,可以推断:在没有解决农民基本问题,消除不乐观的消费预期之前,依靠提升农村消费率以拉动最终消费率是不可靠的。

最后,借助脉冲反映函数观察其余变量微小冲击对农村消费的影响,如图2,选择影响期限为10期。

透过图表可以清晰看到,GDP对COV的影响是显著为有效的,但是COV对GE冲击的反映不显著,这也更证实说明上面的观点。

三、政策建议

首先,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居民收入,降低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只有这样,农村居民才能有信心和勇气消费;其次,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医疗、教育的投入,让农村居民不再为庞大的医疗、教育费用过度担忧;再则,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以及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居民消费信贷。

参考文献:

[1]蒋南平,朱琛,刘巍巍.政府支出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研究.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

[2]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上一篇:税收公平原则与我国税制的完善 下一篇:浅析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