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的忧愁

时间:2022-09-20 03:36:00

《边城》是一幕爱情的悲剧,看似文字轻松酣畅的流淌,实则笔墨浓晕幽幽的凝重,她的感人正是爱情悲剧的美丽。《边城》中的翠翠不知道大佬天保是因不能得到她的爱而忧愤出走后发生“水鸭子”被溺死的悲剧,她不知道二佬傩送离乡远行也是因为不能得到她的爱,她甚至不知道爷爷突然离世也全是由于替她幸福的思虑而心力交瘁所致。只有当这一切都已发生,陪伴她的杨马兵向她说明之后,她才如梦如醒,“哭了一个夜晚”。最后,只得陷入遥遥无期的等待之中。

那么,造成翠翠的爱情悲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一、人物的心理缺陷

边城的人民是人性美的代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十全十美的,诚如作者所说:“生活有些方面极其伟大,有些方面又极其平凡;性情有些方面极其美丽,有些方面又极其琐碎。”湘西的人生来具有“人与自然契合”的一面,但也“充满了原始神秘的恐怖”,“野蛮与优美”交织在一起。这种处于待开发状态的原始自在的人性,不可避免地有其阴暗的一面。翠翠与傩送的悲剧正好把这阴暗的一面暴露出来,那就是边民纯朴健康人性下潜藏着的几千年来民族心灵的痼疾——天命的迷信思想。他们以为祸患都渊源于冥冥之中的因果报应,对于一些他们无法解释的祸患,总把它们与人的言行生硬地联系起来,认为人的言行悖于常理势必惹来祸患,于是由猜疑、误会而产生隔膜,甚至最终酿成悲剧。正是这一心理痼疾,使顺顺父子不自觉地充当了悲剧的制造者。先是“船总性格虽异常豪爽,可不愿意间接地把第一个儿子弄死的女孩,又来作第二个儿子的媳妇”。再是傩送虽然面临爱情与金钱抉择时选择了爱情,却未能向着翠翠再靠近一步,并只身下了桃源。于是,老船夫对于翠翠的美好将来的希望无形中被顺顺父子的不自觉的冷漠毁灭了,他的生存意志也随之被摧毁,终于在雷雨之夜完成了他一生的航程。而翠翠终于只能孤零零地守在渡口,等待不知归期的心上人的归来。什么时候,顺顺特别是傩送本人战胜了心灵的痼疾,消除了由迷信导致的隔膜,什么时候有情人才能终成眷属。然而要抹去这人性的阴暗面着实不易,顺顺特别是傩送本人能否突破这一心理障碍殊难预料,这一切只能由时间来回答。

二、现实层面的冲突

从现实的角度去理解翠翠爱情悲剧的原因,就是作品里面碾坊和渡船的冲突。碾坊代表了一种实用的、功利的,以金钱地位为标准的婚恋观;渡船所代表的是一种自由的、出于心灵相互吸引那样一种传统古朴的爱情观。这两种爱情观发生了冲突,在作品里边,事实上是以碾坊为代表的这种力量、这样一种势力取得了胜利。爷爷之死,两个人没有最终结合,都跟现实层面的这两种力量的冲突有着密切关系。

三、命运感的体现

悲剧为什么会出现呢?这就是作品中的命运感。悲剧的发生,实际上最显见的一个原因是一连串的误会造成的。这个误会首先在爷爷和大佬之间,大佬唱歌败北了,而爷爷却以为那个优美的歌声是大佬唱的,去恭维他,结果恭维不对头碰了一鼻子灰;其次是爷爷和二佬之间的误会,大佬死了以后爷爷在街上碰到二佬,故意把谈话往婚事上引,结果二佬又误会了,他没有给予积极的回应。在二佬和爷爷的交往中充满了误会,老人的善心、老人的良苦用心都被误会了,结果失去了好几次很重要的和解的机会。再一个误会就是爷爷和顺顺之间发生的,爷爷眼看翠翠的婚事不成,就厚着老脸去找顺顺想撮合。本来顺顺对二佬爱翠翠并不准备过分反对的,但是他不知道为什么老船夫对这件事这样过分的热心,又让顺顺又误会了。顺顺就有一种成见,认为大佬之死是这个好事的老人造成的。那么这个误会是不得了的一个误会,所以他在老人去找他的时候,他有意识地疏远老人。实际上这次疏远对老人的打击是极其大的,老人在跌跌撞撞回到家里面以后,又碰到了中寨的一个人,这个人显然是在团总的女儿和二佬的婚姻之间起牵线的这么一个人物,他又打击了一次老人。这两次打击对老人是致命的,老人在狂风暴雨的当夜死去了。就实际上他们的爱情没有成功,这些误会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是命运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种具象的形式。这些误会是没有原因的,是天意,所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也是命运感的一个重要的体现形式。

四、作者的精神寄托

翠翠实际上就是沈从文的精神补偿与寄托,翠翠的孤独代表着的就是沈从文的孤独。她是湘西苗族文化的象征,她的形象凝聚着沈从文深深的文化恋母情结,在她身上,倾注着他对边城文化的无尽的伤逝和眷恋。在沈从文竭力构建的乌托邦世界里,人物是孤独的:老船夫心力交瘁地走了;天保驾船离开了茶峒,意外淹死;傩送虽然面临爱情和金钱抉择时选择了爱情,却只身下桃源;剩下翠翠一人开始了遥遥无期并可能永无结果的等待,用她的青春,用她的生命,一天天消磨着她的年华。她已失去亲人爷爷,失去所爱的人,心灵无所依托,犹如中的小舟一样迷茫和失落。孤独的翠翠,孤独的等待,凄凉的余韵好像一支喑哑悠长的二胡,就像张爱玲式的苍凉。这种苍凉和悲痛正是沈从文写作《边城》的心境。

作者单位:江苏沭阳高级中学。

上一篇: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高中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下一篇:教育过程中培养情感与健全人格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