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学生学习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9-20 10:44:48

职业教育学生学习现状及对策

摘 要:职业教育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是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应当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本文分析了中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习动力;对策

现阶段,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主要来源于初中,是在升学无望之下才进入中职学校的。一方面,这些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厌学情绪浓重;但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追求自我实现,渴望各种实践活动,完全有条件扬长避短。

一、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准备不足

调查表明大部分中职学生进入学校学习时,学习目的是正确的,但不能忽视的是有相当的学生在入校前选择专业时是茫然和被动的,对所学专业及发展方向了解很小,因此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职生学习基础较差,在分数决定升学的中考中,狠狠地摔了一跤。选择职校本为无奈之举。大多数学生在中学学习时学习并不顺利,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的抵触学习,甚至厌学。

(三)文化课基础薄弱

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学校又为生存保证生源,招生几乎达到来者不拒,客观上进一步造成生源质量差,文化层次低的现状。他们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由于生源质量偏低,大多数学生对文化基础课学习没有热情。

(四)学生知识价值观的错位

有些学生认为学习知识对一个人的发展不一定有重要影响,或根本不重要,学习在他们看来成为可有可无的事情。对于学习的追求目标,有的学生将学习的成功理解为考试获得高分,还有的学生理解为能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把学习的实质片面化、狭隘化。这种对于知识价值的漠视和对学习作用的片面认识,是酿成学校学生的厌学的一个结症所在,是造成学生学习动力缺乏的一个根源。

二、对策分析

(一)转变观念,主动适应生源现状

要解决想解决中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问题,首先教师应解放思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的教学模式彻底解脱出来,适应新的形势,新的学生。应当看到,目前的中职学生是从应试教育中分离出来的一批弱势学生,虽然他们文化基础差,行为习惯差,但年龄都不大,可朔性较强,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都可以成才。中职学校教师,只要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主动适应学生,积极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职业学校学到知识,学到技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将来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二)改进教法,激发兴趣

引起学生注意事物,往往体现新奇性、形象性、变化性等特点,它们刺激人的感官,会引起人的兴趣与关注,进而接近、了解未知事物,解决新问题。因此,教学时,应结合课程特点,合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把学科知识点、深奥的理论分析、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采用动画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掌握。

(三)强化技能训练,突出实践性教学

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现在一些中职校的教师观念还没完全转变,仍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怎不感到厌倦,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中职学校在教学改革上,必须以能力为本位,强化学生技能训练,突出实践性教学。我们学校在实践性教学上改革已迈出一大步,不仅投入了大量资金,建立食品实验室,而且全面调整教学计划,大量压缩理论教学,增大实训课比例,使学生在工厂和实验室时间逐渐增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原来在课堂上听不进,无心学习的学生,到了实验室,放开手脚学技术,练手艺,很快便掌握了食品制作和检验等技能。从这个角度讲,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工厂顶岗实习或到车间实训操作,实行“做中学,学中做”,是促进中职校学生学习动力的途径。

(四)注重个别教育,以激励为主

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表现的机会,具体做法是:一是降低学习目标,低起点、慢步子、分层次是使不同类型的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途经。在教学中那些简单、易回答的题,总是留给学习成绩不佳而厌学的学生来解答,低目标,学生易达到,就能察觉到自身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二是帮助学生确立自我参照标准,促使学生从自身变化中认同自己的成功。三是及时奖励,奖励是愉快的刺激,她能增加个体积极反应发生的概率。对于学习者来说,成功便是最好的奖励;而对于教育者来说,学习者的成功是结果,本身不是评价,如果视之不见,漠不关心,那么很可能会熄灭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本人对于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不佳而厌学的学生的每一点成绩、进步,都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使学生心理获得积极的满足感与自豪感,学生也由厌学慢慢地转为乐学。

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要适应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就要更新教

学理念,切实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成长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求真务实,步步为营,扎实有效地提高中职生文化课素养,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使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真正解决中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旭凌,王文勤. 中学生厌学心理浅析, 教学与管理,2001.12

[2]林崇德,辛涛. 学校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7

上一篇:大学扩招的困境 下一篇:《职校影响学生学习意愿因素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