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时间:2022-09-20 09:12:28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摘要: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做好设备的管理工作有助于检验工作的开展,提高结果的有效性及可靠性。本文主要介绍了仪器设备的管理内容,详细介绍了几个工作环节,帮助提高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质量,以便提高检验工作质量。

关键词: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仪器设备是保障实验室正常开展检定/校准,检测和测量工作,并取得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的重要资源之一。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应确保仪器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使设备完全符合检定/校准,检测的规程、规范等技术文件的要求,并且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包括购置、验收、建档、检定/校准、正确使用、维护保养、期间核查、修理、报废等环节。现从这几个方面来阐述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一、仪器设备的购置

实验室应根据发展规划以及经费可能,按照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综合平衡、全面安排的原则,提出仪器设备的申购计划,并做好正确地选型和可行性论证。选购仪器设备要遵循工作上适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考虑到设备的计量特性、可靠性、兼容性、成套性、环保性及经济性。对于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还需组织同行进行专门的可行性论证,以防采购的设备不适用于本实验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包括购置申请在内的采购文件在发出之前,其技术内容应经过审查和批准。采购申请经批准后应对仪器设备的供应商进行评价,并保存评价记录和获得批准的供应商名单。在选择供应商时应选择信誉好、产品质量好、售后服务好的供应商,与供应商签订的技术合同应尽可能详细,应包括申请书中所有技术指标信息。

二、仪器设备的验收

仪器设备到货后应由经办人员和专业人员共同验收,对照装箱单检查仪器设备、附件和说明书、合格证、软件载体等随机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订货合同。需要通电试验或其他试验手段才能证实的功能应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试验,并出具验收检验报告或校准证书。需要进行检定/校准的,应由有资格的机构给以检定/校准,并出具检定/校准证书。对验收的情况,包括所有物品的名称、数量、状态、验收检验报告,检定/校准证书都应详细记录,并由参加验收的人员签字确认。随机资料及验收记录存入设备档案。如果验收发现有不符合订货合同的情况,应及时与供应商联系,按合同规定进行处理。

三、仪器设备的建档

凡用于检定、校准和检测的仪器设备,都应建立设备档案,对可能做到的给以惟一性标识。惟一性标识是对本单位仪器设备给以统一的编号,一个编号与一台仪器设备相对应,是本单位内部对仪器设备的惟一性标识,不是出厂编号。惟一性标识应贴在机身及附件上,且要醒目、整洁、统一以便查看。

对仪器设备要进行建卡管理,卡片一般包括如下内容:名称、惟一性标识、制造厂名、出厂编号、规格型号、出厂年月、测量范围、最大允许误差或准确度等级及购入时间等。

对每台设备应建立对应的设备档案,根据设备的复杂程度和影响的重要性,设备档案可以有不同的要求,但至少应包括仪器设备的基本情况记录即上面所说的卡片内容,根据需要还可以包括(1)原始档案:购置申请、订货合同、验收记录、随机技术资料等;(2)使用档案:检定/校准证书、使用记录、维护保养记录、损坏故障记录、修理改装记录、保管人变更记录、存放地点变更记录、设备报废记录。设备档案应有专人保管,及时更新档案内容,准确反映仪器设备的真实情况。

四、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

为了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应有专人对仪器设备制定检定/校准计划,并负责计划的执行。包括送到有资质的机构给以检定/校准,或由本单位相关专业人员给以检定/校准。校准完成后要对证书进行确认,确认检定/校准的参数是否适用于本实验室,并把检定/校准证书归入设备档案。

在仪器设备上贴上反映检定/校准状态的标识,状态标识一般分为以下几种:(1)绿色标识,表明仪器设备具有正式计量检定合格证书或校准报告,处于正常使用状态;(2)黄色标识,表明仪器设备某些功能已经丧失,但检测工作所用功能正常,且经校准合格,处于使用状态;(3)红色标识,表明仪器设备已经损坏或经校准不合格,处于停用状态。状态标识应贴在设备机身显著位置,当前的状态标识应覆盖上一次的检定/校准状态标识。

五、仪器设备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

大型仪器设备的操作者,必须经过适当的理论及操作培训,取得规定的资质后方可上岗。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并在使用前、中、后做好必要地检查和记录。

仪器设备在日常使用中,由于外部、内部各种因素影响,如零配件的正常磨损,物品的腐蚀、自然侵蚀、老化等,都会改变仪器设备的工作性能。为保证其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需认真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首先要制定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维护保养根据工作量的大小和难易程度可分为:(1)例行的维护保养:该工作是日常性的,设备的使用或保管人员要经常清洁、相关部位,检查零配件是否完整,紧固部位有否松动。(2)一级维护保养:在专职人员的指导下,在仪器设备运行中,对部分零部件或附件进行拆卸、清洗、调整某些部件的配合间隙。(3)二级维护保养:由专职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在仪器设备运行中,对其进行部分分解,检查和清洁、修复、更换受损或已受损的零部件。在认真做好维护、保养的同时,做好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和维护保养记录,包括发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有关的使用记录和维护保养计划及记录应定期归入设备档案。

六、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为使计量标准持续地保持良好的状态,始终在要求的准确度范围内,在相邻两次检定/校准之间对易变动、漂移率大、环境要求较为严格或使用较为频繁的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这有利于实验室动态掌握仪器设备的计量性能,并根据期间核查结果合理确定检定/校准间隔,以提高测量数据的可信度,而且可以缩短由于仪器设备功能异常对检测数据的追溯期。

期间核查分为定期和不定期的期间核查。对于定期的期间核查,应规定两次核查之间的最长时间间隔,这由被核查仪器设备的状况和核查人员的经验确定,最好在仪器设备刚刚完成溯源时做首次核查,有利于确定初时校准状态或初始测量过程的状态,以便于对比观察以后的数据变化。不定期的期间核查一般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进行:(1)测量仪器即将用于非常重要的测量,或非常高准确度的测量,测量对仪器设备的准确度要求已经接近测量仪器的极限时,测量前应进行核查;(2)测量仪器即将用于外出的测量时;(3)测量仪器刚刚从外出测量回来时;(4)大型测量仪器的环境温、湿度或其他测量条件发生了大得变化,刚刚恢复;(5)测量仪器发生了碰撞、跌落、电压冲击等意外事件后;(6)对测量仪器性能有怀疑时。

期间核查是实验室量值溯源计划体系的一部分,因此实验室应当制定有关期间核查的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并根据规定的程序和规程进行核查,做好期间核查的记录,期间核查记录的信息应充分、完整,对所有可能影响结果数据的环节均应该记录,以便多次测量的数据具有可比性。最后分析核查结果,证明设备所处的状态满足规定的要求,若与期望的状态有所偏离,则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七、仪器设备的修理、报废

仪器设备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出现磨损、故障、老化是一种自然规律,仪器设备出现异常或损坏时,应立即停止使用,申请维修,经批准后,由专业人员或仪器设备的售后服务部门给以维修。维修后,使用和保管人员应进行验收,如果维修是涉及仪器设备计量性能的,必须重新检定/校准。维修情况、验收情况及重新检定/校准情况都应如实记录,由验收人员签名确认,存入设备档案。

仪器设备由于某些原因损坏,不能或不必修复时应予报废,按规定的程序办理报废手续,报废的仪器设备一部分可以降级使用,另一部分不能使用者,应移出实验室,交设备管理部门回收,仪器卡片也应予以注销或存档备案。

综上所述,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作为一个工作环节较多的工程,应该采用统一管理并细化分工的方法进行操作。在这个管理过程中,应做到每一个步骤都落实到位。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仪器设备的检验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科学。

参考文献:

《仪器设备技术管理及核查》

《计量管理人员应用技术》

《测量结果的质量保证及控制》

上一篇:初探体验式场所类型的设计可能重观世博会展馆... 下一篇:电厂变电所常见故障分析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