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时间:2022-10-17 09:40:17

浅谈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实验室质量是指实验数据的可信程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要求实验室能提供较多的数据,而且还要求实验数据有很高的可信性。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是控制误差的一种手段, 其目的是要把分析误差控制在容许限度内,保证分析结果有一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使分析数据在给定的置信水平内,有把握达到所要求的质量。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是实验室管理的组成部分,是一系统工程,为保证实验室按照管理体系的要求正常运行,必须加强质量监控,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实验室质量控制对于实验检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在实际的各种实验检测过程中,为了不断提升实验室的质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加强对实验标准规程的控制

实验标准规程是进行各种检测实验、判定实验的重要依据,在进行检测实验的时候,需要通过正规渠道对现行有效版本的实验标准规程进行检索,确保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能够按照现行有效版本的标准进行实验。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是以质量手册为引领,以程序文件为行动规范,以记录为证据,以制度加以补充。质量手册作为实验室纲领性文件,实验室全体人员必须贯彻执行。质量手册中所涉及的质量活动是通过执行程序文件具体实施的。实验室严格实施质量控制,把体系文件及各项管理制度作为质量控制活动的主要依据。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实施动态管理,以适应实验室能力不断变化的需要。所以,质量控制活动的实现,必须规范先行。要将新的标准规程和以前的标准规程进行对比,根据新的要求对各种实验的设备、仪器等做好相应的配置工作。在不同的地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辖区的实验室制定出相应的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实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能够按照标准进行科研和实验,避免由于实验过程中的各种标准理解错误问题而导致实验质量的事故发生。对于各种已经确定的实验室规程,要不断的宣传和普及,确保实验室建设中对标准和规范的执行能够落到实处。

二、加强对各种实验样品的质量控制

实验样品的质量是影响实验质量的重要因素,进行检测的样品一般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般是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样品的选择。检测样品的数量也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数量一般不宜过少,如果样品的数量太少,会导致比较严重的误差,因此在实际的样品检测实验中,要保证样品数量的控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样品数量的选取。而且进行实验时也要将样品分成等量的小份分别进行实验,不能只做一次实验就断定检测结果。对于样品的尺寸也有一定的规定,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应该按照相应的规定对样品的尺寸进行确定。

三、对实验室的各种仪器以及计量器具进行控制

仪器设备及各种计量器具是检测工作中最基本的工具,它的完好程度和准确度将直接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同样影响到对产品质量的评判。

对计量标准器具的控制,实验室计量标准器具或校准装置的建立、更换、封存与撤销,应建立内容完整的技术档案,并符合有关程序规定。计量标准器具周检率为100%,符合要求。对国家明确规定的强制性计量检定的试验仪器设备,必须全部送检并及时送检,检完后对校准的器具进行复核,检查校准数据是否符合使用要求。对部分不属强检范围,国家又尚未制定校准规范的试验仪器设备,应依据仪器说明书、相关技术规范、相关计量检定规程等自行制定校准规程,作为定期自行校准的依据,控制好计量数据的精度。对于那些不属于强制性检定而且也没有相应的校准规范的仪器设备,要根据其相关的说明书、技术规范、检定章程等进行相应的校准,控制各种仪器设备以及器具的精度,保证在检测的过程中能够使用完好的仪器设备,降低检测过程中的误差。在进行检测工作之前,要对各种仪器设备和器具进行验证,以确定其是否满足使用需求和标准,此外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要加强对各种实验仪器和器具的保养,要定期对这些设备和器具进行检查和维护,最好是每月进行例行检查,保证各种设备和器具的完好性。

四、对实验过程中的误差进行有效的控制

对实验过程中的误差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实验过程中,出现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只能减少,不可能绝对的避免,在实验中可以通过重复实验、比对试验等方法来减少相应的误差。重复实验指的是在同一个实验室中,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反复的实验,取多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比对试验指的是在试验检测中,改变不同的检测人员或使用不同的设备和器具对同样的样品进行检测之后,将结果进行比对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实验室的系统误差,通过结果的比对,可以找出出现偏差的原因,并且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比如对实验室的环境因素、设备因素等等方面进行控制,降低误差的范围。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对于实验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要定期对检测人员的能力水平进行培养,加强检测人员对各种设备的使用能力的提升以及对各种检测标准的熟悉,有助于提升实验检测的准确度。

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水平的重要途径, 是对实验室检测质量评价的方法,因此, 实验室根据质量体系要求, 对检验人员资格、工作能力、仪器设备、标准物质、环境条件、检验方法、检测结果等进行有效控制。采用实验室间比对; 相同或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 对保留样品进行再检测; 定期使用标准物质进行验证; 空白试验、平行双样试验、加标回收试验等进行质量控制。定期参与国内组织的实验室对比和能力验证活动。并将每次质量控制检测结果进行评价。为了保证检测工作中获得高度正确结果, 对检验样品采集、接收、管理、检测、原始记录、结果报告和审核工作一系列过程实行质量控制, 确保室内质量控制在产品检验各个环节中的贯穿, 力争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是分析人员对分析质量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例如,依靠自己配制的质量控制样品,通过分析并应用某种质量控制图或其他方法来控制分析质量。它主要反映的是分析质量的稳定性如何,以便及时发现某些偶然的异常现象,随时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内部质量控制的方式包括: 质量控制图、采用有证标准物质、比对试验( 人员比对、不同方法比对、不同检测设备) 、留样再测、样品不同特性的相关性检验等。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必须严格按照其控制方式执行,才能保证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目前一般实验室质量控制仍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例如:(1)人员不足检验人员专业技术不够强,由于受利益和权利取向影响, 检验人员流入监督管理科室、造成技术人员断层, 人心不稳。(2) 经费不足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 实验试剂、材料、水电等费用涨价,实验员福利待遇低于其它科员, 从而导致检验人员工作积极性得不到正常发挥。(3) 仪器陈旧先进仪器设备体现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与水平, 目前有的仪器设备已陈旧老化等。针对于以上问题,就目前实验室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努力做到管理思想现代化, 管理行为法制化, 管理体制系统化, 管理方式科学化, 管理效能最优化, 确保每一项检测工作能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地进行。(2) 提高检验人员素质。参与市场竞争, 加强对检验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强化技术培训, 充分发挥检验人员主观能动性, 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 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3) 改善实验条件, 更新仪器设备。不断更新设备, 加强仪器设备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 选择专业技术强、思想素质高的人员从事大型精密仪器使用与维护, 遵循仪器专管共用使用原则, 这样才能提高检测质量, 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国民经济技术进步, 质检机构工作也在不断变化。实验室做好质量控制,通过计量认证后, 确保了检测数据法律效力, 提高了检验机构管理水平, 促进了检验技术规范化、标准化, 为执法提供强有力实验室保障。为保证实验室能维持认证评审时工作质量, 实行科学专业化统一管理, 重在持之以恒, 被认证后实验室除了进行日常工作监督外, 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卫生检验工作进行检查, 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 并加以改进, 才能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才能提高检验和监测结果可信度, 才能使检验在市场中处于主动地位, 才能为质检发展后劲提供强有力保障。

上一篇:灵气荔波,构筑全域旅游新愿景 下一篇:“十好”筑牢发展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