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3 10:32:31

实验室安全教育论文

实验室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面对日益复杂的实验室安全教育环境,高校在不断探索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如:将实验室安全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环节,开展实验室安全讲座,举办安全知识竞赛,通过校园安全广播、在校报专刊上开辟实验安全专栏加大实验室安全宣传,编制“实验安全手册”等。但是,受教育资源不足等因素限制,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发展仍与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1)多部门管理,责任不明确。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涉及实验仪器设备安全、实验室消防安全、实验室用电安全、实验室危险生化品安全、实验室环境卫生等多个方面,很多高校没有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形成了多部门分头管理现状,如学校保卫部门侧重对实验室消防及环境安全培训,对于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安全培训由资产部门管理,实验室的人员安全管理及培训由教务或实验室管理部门负责,教育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一般由院系承担。这就造成了“群龙治水”,职责交叉却又有空白环节,导致实验室安全教育效果不明显。(2)实验室安全教育处于开环管理状态。近年随着高校对实验室安全的不断重视,各高校都进一步完善了管理制度,注重了对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培训及实验室安全的检查监督。但是,高校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基本是开环状态,没有一套对各项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成果与效果检测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尤其对于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及处理能力的判断,更是无从考证。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现在并未实现有效的闭环管理。(3)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体系结构不完整。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可以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人们对突发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能力。然而,我国大部分高校基本是以进校初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且实验室安全只是作为一个章节进行讲解。此时刚进学校的新生对于实验室各项工作并没有接触,对实验室安全没有清晰的概念,只有图文的说教与讲解所达到的安全教育的效果也是可想而知。所以,一个完整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体系是必要的。

2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意义

高校通过推进实验室安全教育,在师生中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教育理念,进入实验室前掌握相应安全知识,了解实验室常见安全隐患,学习实验室安全基本知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以减少和避免因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和技能不足引起的实验室安全事故。(1)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高校是从事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广大师生集中学习、开展教学及科研活动的地方,他们所处环境及生命与财产的安全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尤其对于跨入高校大门的学子们来说,他们承载着家庭的重托和社会的责任,肩负着国家的重任和民族的希望,全社会有责任、有义务保护他们的安全,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高校必须增强做好学校安全综治维稳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强校园安全,特别是实验室安全的教育与培训,切实担负起保护好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责任,为高校营造一个平安、文明、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2)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需要。校园文化体现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校园安全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全体师生对安全工作所形成的共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校安全隐患及事故发生的多与少。实施实验室安全教育,推进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实验技术水平发挥,降低实验技术设备在特定环境下的应用短板;有利于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层次,树立良好的实验室形象;有利于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规范师生的安全行为,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3)大学文化传承的需要。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也被称为软实力。守护、传承、创新软实力,已成为当代大学必须承担的新功能,2011年,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的讲话中,将“文化的传承创新”明确为大学的第四大功能。这个功能实现得如何,不仅决定着大学的水平与质量,也决定着她对国家和民族的意义。对“四大功能”的评判必将成为世界范围内对高等教育功能与作用的重新表述。高校既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领跑者,就必须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有所作为,必须承担引领者的角色。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与培训,使之具备安全文化素质,成为社会发展的合格的建设者和领导者,并借此帮助提升整个社会的安全文化水平,成为全社会安全文化的传播者。

3构建安全教育平台,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

(1)基于网络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依托校园网络,建设实验室安全教育平台,进行实验室安全知识的学习,使实验室安全管理及培训工作更加便捷高效。即可通过计算机登录管理平台参加培训及考试,使实验室安全培训工作突破传统的面授方式,不再受场地及人员的限制,管理人员不必统一组织学生进入课堂接受安全知识教育,让学生可以简单便利的接受安全培训,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效率,使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更加规范与便捷,增加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受众群体。(2)针对自身需求,个性化定制。针对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培训工作的特点及难点,使其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根据自身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及需求,有针对性进行功能设计,将学校各学科实验室所需要的安全知识分析、整理、汇总,经过“量体裁衣”,建设开发“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及考试平台”。通过运行管理平台,除常规性的基础安全知识培训外,各学院可以自主选择相关专业性的安全知识,对学生进一步培训,增强学生的专业实验安全操作技能,使实验室安全知识管理培训工作更加规范,并且通过个性化定制此平台,有效提高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效果。(3)完善管理体系,实现安全教育闭环管理。闭环管理是综合闭环系统、管理的封闭原理、管理控制、信息系统等原理形成的一种管理方法,使管理构成连续封闭和回路,进而使矛盾和问题得到及时解决[12]。基于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平台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实现了对学生从培训到考核的闭环管理。学生通过在线培训,学习实验室安全知识;通过在线考试,完成对其的考核要求;最后考试通过后,在前签订安全承诺书,获得实验室准入资格。实现实验室安全教育“过程化管理”和“结果化管理”双结合。

4实验室安全教育平台建设

开发“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及考试平台”,将实验室安全教育上升到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高度,实现实验室安全闭环管理,完善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体系,秉承“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从实验室基础建设出发,增强实验室制度文化建设,提高实验室精神文化建设。实验室通过培养并提高实验室安全意识文化,使实验室人员对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进行重视,提高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实现实验室安全文化传承。为方便用户使用,简化平台维护和升级工作,降低成本,平台系统设计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S结构是基于www(万维网)服务的,用户可通过浏览器来访问服务,与用户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种类和版本无关,用户使用方便快捷;B/S结构的软件的业务逻辑处理都集中在应用服务器上,客户端无需安装单独的软件,软件维护与升级工作只需在服务器端完成,方式简单,成本较低。

5实验室安全教育平台功能

为提高师生的安全责任意识,实现实验室安全的闭环管理,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及考试平台包括在线培训、在线考试、信息交互、题库管理、试卷管理、考试管理、培训资料库的建设管理、用户管理等系统功能,系统具体功能设计如下:(1)在线学习。学生可登录实验室安全知识学习及考试平台自主进行安全教育及在线学习,系统自动记录学生每次学习的时间及学习次数。平台系统可根据学生的登录信息自动推送其专业所对应的学习题库,并且学生也可自行选择浏览感兴趣的安全知识。(2)在线考试。考试类型分为基础类和专业类两种,基础类考试为各学院统一组织考试,全体学生均需参加;专业考试针对需进入专业实验室的学生,根据对专业实验室安全知识的要求,各专业自行组织考试。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后,可以在线答题考试。平台系统可根据学生登录的学号,判断其专业及该专业对应的考试试卷,按照管理员设定的出题规则,完成随机组卷。学生完成在线考试成绩合格后,并且签订了在线安全承诺书方可获得实验室准入资格。(3)信息交互。管理系统作为一个重要的宣传窗口,可实验室安全相关的通知公告、新闻消息等。前台网页可包含学生及管理员登陆版块、重要信息通知、网站导航等信息,其中导航中包含实验室管理规定、法律法规、安全事故事例分析、安全视频及图片资料、全校实验室信息。为提高学生的培训质量,应设置答疑与意见箱等窗口,学生可通过此类信息交互窗口,提出问题,并得到相应的答复。(4)题库管理。系统题库分为通识类题库和专业类题库,从不同层次及安全知识侧重方向,提供多种安全知识题库。系统管理员可对试题进行录入、、修改、删除、批量上传等操作,试题类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专业题库为更好的满足各专业老师对安全知识培训的要求,对相关专业的老师开放上传专业题库的权限。(5)试卷管理。试卷应根据登录系统参加考试的学生专业进行出题。将考试类型分为基础和专业两类,系统对基础类试卷与专业类试卷应分为两种出卷功能,两类试卷单独出题、单独考试,互不关联。管理员按照要求设置完成相关的系统参数设置,包括学生专业、试题库比例、每个试题库下对应各题型的数目、试题分值、考试合格分数以及考试的有效时间、模板有效时间。(6)成绩管理。管理员可通过此功能查询所有学生的考试情况,并且可以分字段多功能查询,包括是否参加考试、有无考试成绩、基础考试成绩及专业考试成绩等。通过查询结果督促为完成考试的学生及时参加考试,获得实验室准入资格。(7)用户管理。系统按用户类型分类,可分为超级管理员、二级管理员、学生等三类。超级管理员权限最大,拥有整个系统功能的管理权限。二级管理员由超级管理员根据实际情况分配管理权限,设置及修改用户名、密码等初始登录信息。学生用户通过系统前台网页完成在线培训及考试等内容,且学生登陆后,其需要学习的安全知识及考试试卷类型是相对应的。(8)资源库的建设与管理。作为系统的资源管理库,包含可用于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的视频、图片、文字等丰富多样的资料形式,并且可以不断扩充库存内容。

6实验室安全教育平台实施成效

信息化平台建设优化了安全教育管理模式。安全教育管理平台使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教学对象更具针对性,培训内容更丰富,信息视角更开阔、学习形式更灵活。平台为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学生们通过文字阅读、视频浏览、事故案例呈现以及模拟考试等教学形式,完成在线学习,不仅掌握了必要的安全知识,更重要的是树立并强化了实验室安全意识。信息化平台建设提高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可操作性。网络化方式进行安全教育和考试,减轻教师工作量,减少教室使用,节约了学校的教学资源。通过安全教育管理平台,各学院可按照教学进度,针对不同专业,组织学生们完成实验室安全知识的在线学习及考核,包括确定试卷的具体内容、考核方式和考核时间;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考核状况及考核成绩,只有完成指定学时的学习,通过在线考核,并成绩合格的学生,方可允许进入实验室。信息化平台建设推动并丰富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台在实验室范围内的应用,为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整体水平,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更加系统、规范和制度化,提供了值得推广的经验。

7结语

实验室安全教育平台是高校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平台的建立,创新实验室安全教育模式,让学生和教职工在进入实验室前经过系统的学习,掌握必备的实验室安全知识,普及和提高安全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形成实验室安全理念。实验室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重要而艰巨的工作,随着实验室安全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进一步深入,通过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对策,完善系统,丰富功能,探索高校之间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成绩互认,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安全教育管理模式必将成为校园安全工作的一种新常态。

实验室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要求[3],为使实验室安全教育更有实效性,符合高职学生认知规律,我们编写了《实验室安全手册》,主要内容为:(1)实验室安全的基本要求以防范于未然的审慎态度,总结学生在实验前应该遵守的注意事项、实验实训时的纪律要求以及学生在实验室使用常用化学试剂时的注意事项,通过文字结合图片的形式予以展现,如:学生实验室的着装要求见图1。(2)实验室一般伤害的救护我院各专业在实训中心的实验项目常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化学试剂,化学灼伤、药物溅入眼睛或嘴巴的事故时有发生,此外一些实验项目还会遇到割伤、烫伤、过敏、动物咬伤等情况,本部分内容主要针对意外发生时,学生应如何救护,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技能。(3)实验室消防安全知识本章内容主要针对实验室发生火灾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内容主要以图片的形式表现,力求简洁生动,图文达意,如:在手册中提供实验大楼的逃生通道、消防栓和灭火器的位置等见图2。此外,重点针对实验室消防知识以及发生火灾时,学生如何报警,如何逃生,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灭火,如何灭火等进行讲解。(4)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防护危险化学品在实验中常会用到,本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实验室药品的摆放、储存要求,与危险化学反应操作有关的注意事项,介绍易相互作用发生爆炸的化学物、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以及易制毒化学品。(5)实验室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实验室常会使用各种电器设备,部分仪器功率较大,如恒温电热鼓风烘箱的功率达6500W,大功率电器设备操作不当将造成严重后果,本部分主要介绍危险用电带来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课题组还将学生常用的实验电器设备逐一阐述,对于一些实验中常犯的错误,用图片形式表现出来,如:学生在电热套使用后,在没有充分冷却的情况下,将电线放入加热套上,最易引起安全隐患,见图3。(6)实验室废弃物处置高校实验室废弃物的回收处置工作,既是高校自身校园安全环保建设的需要,也是国家法律法规的严格要求[4]。本部分内容包括:废弃物的分类及危害,废弃物安全处理的原则,部分废弃物的最高排放浓度并介绍部分废弃物的处理方法。(7)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针对我院专业特点,介绍实验涉及的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要求,主要包括:气体钢瓶和压力容器的使用、检查等。(8)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我院微生物与药理实验室属于生物安全防护二级实验室,本部分内容主要介绍:生物安全的一些常用名词和概念;各级生物安全防护的要求;常用的防护设备;生物安全一、二级标准微生物操作规程;生物废弃物的处理等。

2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形式与实施

实验室安全关乎生命安危,需要全院各部门的协同努力。在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实验实训中心牵头电教、教务、教学院部、、学生管理、保卫等多部门,协同创新,立体推进,将实验室安全教育细节逐步落实到课堂内外,在保障实践教学安全方面作用凸显。目前,我院实验室安全教育分为三个层次:(1)学生实验室安全教育学生实验室安全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新生入学时,实验实训中心将协同学生处为学生发放《实验室安全手册》,并将实验室安全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必修环节。协同保卫处开展实验室的防火防盗培训,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室消防安全演练;协同电教中心,组织学生参加在线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取得进入实验室学习资格,该阶段为强制教育;第二阶段,开设《实验室安全》选修课,安排16学时的教学,学分为1分。在选择选修课时,学生通常会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自己认为对将来发展有用的课程来选。对此,我们加强了对该选修课程的宣传,特别是对即将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和即将参加毕业实习的学生,通过试讲自由听课的方式,调动学生选择该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2)实践课教师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实验实训中心将实验室安全培训常态化,协同教务处和教学督导室面向全院定期组织相关专题的培训。培训后,再由教师将安全知识渗入到日常的实践教学当中。培训内容主要根据专业特点,由各教研室整理实施,如:各实训教研室根据自身专业内容制定的相应应急预案及实训中心制定的公共安全应急预案的学习和演练等。在日常工作中,各教研室不断收集素材,将实验中出现的各类安全事故拍照留底,作为培训素材;(3)实验教师安全知识的更新随着高校实验室的扩增,新设备、新仪器不断的添加到实验室当中,实验室相关人员需要对仪器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进行了解掌握,集中对相关仪器的使用培训将让广大教师更好的了解仪器,有利于实验室安全。

3结语

系统化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更新了传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在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方面促进作用较明显,也必将有力保障我院实验室教学、科研的正常进行;围绕“制度-内容-形式-实施”的主线,校内多部门协同,构建实施“多元途径学习,信息系统检测”特色的高职食品医药卫生类实验室学生安全教育体系,与我校办学特点和专业范畴相适应,在保障实践教学安全方面作用明显。

实验室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1.1安全教育知识系统化。纺织实验中心安全教育的内容涵盖纺织实验室安全教育、轻化实验室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三部分。纺织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纺织企业常见的安全事故和高等学校常见的安全事故、纺织工程实验室中的危险设备、仪器设备的危险指数、典型的不规范操作方法和正确的操作方法、不规范操作引起的严重后果、实验室安全守则和道德守则等。轻化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室事故危害及发生原因、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管理及其标识、实验室常见危险化学品及其分类、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实验室安全防护(包括防中毒、防火、防爆、防灼伤、安全用电、使用高压容器的安全防护)、实验室常见事故应急处理办法等。

1.2安全教育手册标准化。国内不少高校都有安全管理方面的文件,这些材料虽然覆盖面广,但基本以通用型为主,并没有纺织工程领域方面的具体安全问题,因此对纺织实验中心的安全教育指导意义不大。另外,如果照搬纺织生产企业的安全教育资料,虽然基本内容对口,但纺织生产企业和高校纺织实验室差异较大,生搬硬套并不符合高校纺织实验室仪器设备种类多、数量少、小样机多、设备更新快的情况。因此,纺织工程实验室没有可以直接借鉴的安全教育材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编制系统实用的安全教育指导手册,方便学生自行查阅。

1.3安全教育标识规范化。在仪器设备的显著位置,摆放统一规范的安全标识牌。安全标识牌正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的名称、用途、价值等基本信息。反面的内容则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是基于仪器设备安全进行的提示,避免不规范的操作损害仪器设备;下半部分是基于人身安全进行的警示,避免不规范的操作对人体造成危害。

1.4安全教育内容可视化。对于每台仪器设备,录制正确、规范、安全的操作演示;另外,为真实地反映纺织工程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以及不规范的操作导致的各种事故,在仪器设备运转的过程中,使用辅助道具如人台、假发等再现各种危险动作,录制视频,从一正一反两方面开展安全教育。视频经系统编排放在网站上,方便学生自行学习。

1.5安全教育讲座定期化。结合新生的专业导论课,安排2—4个学时的安全教育讲座,由纺织实验中心安全员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安全知识、规章制度、重点案例等,初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第二次安全教育讲座安排在第五个学期,学生们即将开展各种纺织专业的实习实验任务,还包括各类纺织品设计大赛和毕业设计,导致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率非常高,尤其是一些常用的仪器设备,此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非常有必要在他们即将进入实验室开展实习实验之前,对他们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1.6安全教育资源网络化。纺织实验中心网站上的安全教育版块涵盖完整的安全教育资料,包括安全指导手册、仪器设备操作安全教育视频、纺织工程实验室安全教育课件、消防安全教育课件、安全教育讲座视频等,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看相关安全教育知识。

1.7安全教育测评制度化。在学生学习纺织工程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的同时,建设相应的测评制度,规定每届学生进入纺织工程实验室之前必须在网上自行学习相关的安全教育资源,并进入相应的考试系统完成网上考核部分,只有通过测评考试才能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

1.8安全教育监督全面化。在各实验室覆盖监控系统,可以在控制人员进出实验室、管理仪器设备的预约使用、纠正仪器设备的不规范操作、追查物品丢失、监测实验室卫生状况等各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尤其对非工作时间、夜间、周末和节假日等以往实验室管理的时间盲区,通过监控系统的回放,使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以掌握完整详细的视频信息,捕捉到各种直接的和潜在的安全隐患因素,便于做出纠正和防范。同时,纺织实验中心还开通了“安全举报信箱”,对违反实验室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举报,加强相互监督。

1.9安全教育宣传普及化。每学期由三年级学生参加完第二次的安全教育讲座后,负责开展全院的安全宣传日活动,以实验室安全教育为主题进行板报宣传,让学生自发组织、高度参与。另外,纺织实验中心还开展了安全知识问卷调查和意见征求活动,调查安全教育的效果,征集学生对安全标识、安全教育讲座、安全指导手册、安全教育视频、安全学习与考试系统的修改意见、合理化建议等。

1.10安全教育意识日常化。通过以上系统化的安全教育与考核监督,使学生不仅要“知”,熟悉并掌握预防事故的基本常识,而且要“会”,在“知”的基础上,逐渐掌握预防和处理事故的技能和方法,最终使大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提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提高安全防范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形成了有效的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2安全教育效果评价

通过实践发现,“十化”安全教育法具有如下特点:安全教育内容系统简洁,安全教育形式多种多样,安全教育各个环节相互促进,安全教育保障全面有效,安全教育意识深入人心。

3结束语

安全管理工作是无止尽的工作,对每个单位或部门来说都一样,只要工作持续一天,安全问题就会存在一天。安全教育更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而且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同时也是无法取代的。今后还需要尽力抓住机遇、创造条件,整合各方面的人力、物力资源,将纺织工程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实验室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学型高校;仪器设备利用;实验室管理

高校实验室是从事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合作交流、社会服务等的重要基地,仪器设备档次和状态的总体水平不仅标志着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还标志着学校的管理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实验室资金投入越来越大,仪器设备也更加精密,但实验室又具有使用频繁、人员集中、流动性大等特点,在管理过程中,仪器设备闲置、不必要的损坏、维护费用增高等问题逐渐突出。上述情况说明,高校实验室存在着管理的复杂性和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实验室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工作,为了达到资源的良好配置和有效利用,必须重视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与利用的改革。

一、目前教学型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现有实验室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加快实验室建设。近些年来,虽然不同高校均加大了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效果也初见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实验室设备的更新

随着学校扩招和迎接教育部的教学评估,许多高校新建和改造了一些实验室,由于片面地追求实验室的档次和先进性,往往将一些原有仪器设备淘汰更新[1],这些仪器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已到了使用寿命,或已损坏,不能再正常使用的仪器;②还在正常使用年限内,但由于维修费用高而得不到维修的仪器;③还可以继续使用,但由于购置了具有同样功能且维持费用低的新型设备而不再使用的仪器。在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要求先进性并不等于每个设备都要高级、先进,对一些要求较低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只要满足基本要求即可,过高的配置不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使其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2.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与开放

高校实验室是高等教育的硬件设施,实验室和仪器数量在逐年增加,仪器的相对较多和实验教师的相对不足形成了对比,许多先进的仪器被闲置,利用率不高。为了切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及服务于科研,一些学校加强了对实验室的开放力度。但由于长期以来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模式,尽管学校、教师为此付出了大量劳动,但实验室只迎来少量的参与者。

3.实验室的管理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是实验室管理中涉及内容最多的一项工作。多年来,许多高校由于管理不善,造成账上设备与实际情况不尽一致,甚至出现有账无物或有物无账等混乱现象。随着学校新购置设备的增多,仪器专业性、技术性越来越强,精密度也越来越高,且存放地点往往比较分散,这使得管理复杂度提高。而对于刚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尤其是在写毕业论文期间,大批学生同时涌进实验室,教师无暇对每个使用者进行指导、规范其操作,很多学生在不熟悉操作规范的情况下使用仪器,造成不必要的损坏。这些都增加了实验教师在管理方面的工作负担,许多管理人员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想管管不了,管又管不好”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二、实验室管理的改革措施

高校作为重要的创新主体,首要的任务就是根据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培养创新型的专业人才。我国大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往往只能培养知识应用型的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相对较少,这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当前建设目标的需要,已经制约了各行业的发展[2]。社会的迅速发展要求进一步深化实验室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1.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

为了加强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办学效益,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规章制度,确保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规范化、科学化运转[3]。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考核与定编管理,建立有效的规范操作制度、损坏赔偿制度以及学生实验手则等各种规章制度,保证出现问题时可以有章可循,管理水平也才能得到不断提高。实验室工作涉及面广,参与人员多,因此,实验室规章制度的建设必须要适应实验室建设和改革的步伐,不断地进行改进、完善,既要最大范围地方便教师和学生开展相关的教学和研究,又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此外,还要保证制度的严格执行,明确个人职责与义务,使实验室管理正规化、有序化。

2.加强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

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必须建设一批高素质的实验室师资队伍。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都需要人才,没有过硬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过硬的实验研究队伍,任何好的仪器设备都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4]。通过实行“稳定、调整、培养、引进”的方法,建立起一支技术水平较高、结构合理、勇于开拓、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实验室队伍,并最大限度地激励实验室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搞好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关键。学校要像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那样搞好实验队伍的建设[3],要有计划、分批地组织进行实验室管理和新仪器设备使用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岗位在职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以提高实验室管理队伍的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此外,还要加强实验技术队伍的管理和考评,对不能适应时展要求的不合格人员要坚决调离岗位,从而建立起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开拓创新精神的管理队伍。

3.开放实验室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且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需要实验室作保证。高校实验室开放是实验室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实验室开放不仅能够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实验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提高实验设备使用效率,还可以解决高校扩招后,实验室设备不足所带来的教学资源紧张问题。[9]因此,建立开放型实验室是非常有必要的。

实验室开放分为预约开放、专门开放和自由开放等形式。[6]预约开放即学生实验前对所需要进行的实验项目与实验室预约,由实验室教师统一安排适当的时间开放实验室;专门开放主要是针对本科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而开放实验室;自由开放则是在课余时间对全校学生的开放,学生可以自由使用。实验室开放重点应该是预约开放。实验室开放的确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方便,但同时也给实验室的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实验教师的上下班时间、实验项目开展时间的协调、仪器设备的维护等。因此,高校应合理安排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及实验项目的开展,达到资源的最优利用。[3]

4.加强仪器设备管理

(1)规范新购仪器的验收。新设备购进后,实验教师应进行仔细验收,尤其是设备的技术性能是否达标,验收无误后才能填写仪器设备验收单,并及时将仪器的名称、规格、型号、价格、数量、生产厂家地址和电话等进行整理归档,以方便在后续使用中解决相关问题。

(2)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水平。仪器设备的损坏主要是由于使用不当或操作错误而造成的,另外,缺乏有效的维护、保养也导致了部分仪器的损坏。实验室的开放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但同时设备的完好率却下降了。真正长期有效的开放运作必须在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下才能实现,在开放实验室过程中还应有计划地从实验室的时间、空间、设备管理和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尤其要重视对实验器材的日常维护和管理。鉴于这种情况,学校应制定有效的岗位责任制,使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落实到个人,让每位管理人员对自己分管的设备做到心中有数。建议将实验相同及内容相近的设备相对集中,从而节省人员和场地,大型精密设备则专管共用;对于一些出现故障的仪器,可以动员实验教师参与维修,甚至组织学生参与仪器的维修,通过拆卸、安装,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还能保证故障设备得到及时的维修,提高仪器的完好率;最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都要养成爱护仪器设备的良好习惯。

(3)重视仪器设备的报废和再利用。仪器设备的报废是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一些高校只注重扩建实验室、购置新设备,而对仪器报废的审批则是一拖再拖,结果导致实验室塞满了各种新、旧仪器,严重影响了实验室的布局和实验的正常开展。主管部门应有效运作仪器报废制度,另外,对于实验室里频繁出现故障、不能满足实验教学要求而被淘汰的仪器设备,学校可以考虑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创建几个开放实验室,供感兴趣的学生使用。但这些设备大都已陈旧,存在不安全隐患,指导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4)推进仪器设备网络化管理。随着高校实验室的逐步开放,教学、科研和对外交流的工作量逐渐增加,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展的需要。而网络化管理是传统管理模式的有效辅助手段,学生可以通过网上预约实验项目,教师可以及时了解仪器设备的现状。因此,建立一个合理的实验室网络管理系统,可以达到改善实验室管理水平、缓解实验室管理人员紧张、提高实验室设备利用率的目的。

三、结语

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工作,涉及面广,制约因素多,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实验室管理人员一定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对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不断地交流与总结,适时提出改进措施,努力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怎样搞好实验室管理,使教师、学生更充分地利用已有资源,全面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提高办学效益,还需要在发展中进行不断地研究、探讨、规范和总结。

参考文献:

[1] 周宦银,房宗良,刘家华,等.加强实验室建设管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141-143.

[2] 黄明奎,曾艳.对目前我国高校实验教学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120-121.

[3] 麻明友,杜建林,肖桌炳,等.教学型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研究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6,(3):94-96,99.

[4] 刘红敏,齐丽.医学院校开放实验室的作用及其管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5):1871.

[5] 陈颖,李军.开放实验室网络管理系统建设实验科学与技术[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1):147-149.

实验室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2005年,我校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经过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根据教育局学校目标管理考核相关要求,对照我校实际,现将有关学校目标管理达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 学校概况:

三都中心小学共有学生1448名,其中中心小学部791人,梓里辅导小学466人,前源辅导小学200人。教职工74名,其中中心小学39人,代职人员8人。下属中心幼儿园一所,在园幼儿121人,教职工8人。中心小学占地面积13529.4平方米;建筑面积6493平方米;绿化面积3141.6平方米。生均数都超过浙江省标准化学校三类指标。

二、 考核指标达成情况:

1、学校在2000年制定了5年发展规划,在各级领导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基本完成5年规划的各项任务和目标,目前已经制定2005—2010年学校发展规划,并将努力达成规划目标。

2、本年度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3-5周岁幼儿入园率为96%;有中心幼儿园,并通过建德市二级幼儿园验收。

3、辖区内三残儿童全部入学,目前在校肢体残疾学生2人,半聋哑学生1人,智力残疾学生若干。学校的人文关怀让残疾儿童倍感温暖。外来人口子女知道的均能动员入学,并不设任何限制。

4、学校达到标准化学校III类标准,并已经积极申报浙江省三类标准化学校②教育技术信息工程建设今年又有新突破,一是投入约2万元,完成了校园网建设;二是投入约30万元建设标准计算机教室,新增学生机80台,教师机17台,使每个办公室都有办公电脑,两个辅导小学都建立了计算机房,生机比达到12比1;三是投入2万元,建设多媒体教室1个;四是教师课件获建德市评比三等奖,学生作品获建德市二等奖,并送杭州市评比;五是按教育局规定统筹和使用好音像教材费、信息技术费、学具费。③实验室建设。学校科学实验室教学仪器配备达到省一类标准,使用效率高;今年设备又有更新,总投入3万余元,配备了美术室、音乐室、体育室器材,生均投入将近40元;近日又定制实验室橱柜10张,实验桌104套,价值2万多元(1月15日前到位);④图书室、阅览室及其它专用教室建设方面。新增图书1800册,图书室有图书借阅登记,图书有较高流通率较高,基本能满足学生借阅和学习的要求。投入15000元,更新了教师办公桌,改善了办公条件。投入2万元,新添置学生课桌凳280套。同时积极和杭州市求是小学联系,调配学生课桌凳200套,34寸数字电视18台,讲台12张,价值约20万元。并为前源辅导小学更新了教师办公桌,添置了学生课桌凳。

5、全校专任教师68人,达到大专及以上文凭人数为人,占50%;未达到指定要求55%。

6、本年度创建活动主要有:杭州市雏鹰红旗大队(已经通过验收);建德市安全文明学校(未验收);建德是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建德市示范家长学校(已通过验收);建德市巾帼创优先进集体(幼儿园)。同时继续巩固去年创建的杭州市农村示范小学。本学年学校政教处被评为建德市师德群体创优先进集体。

7、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教育教学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开展行风建设活动,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积极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并取得满意的效果。学校在人民满意学校评比中,满意(基本满意)率为99.8%,充分显示了家长、社会对我校的肯定。

8、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协作,作风民主,重大问题通过班子会议讨论决策。富有创新精神,在教师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党员干部廉洁奉公,无不良行为记录。

9、学校各类管理机构健全,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教科室、总务处、工会、少先队大队部等部门一应俱全,部门职能落实,能正常有效开展各类活动。

10、 学校规章制度健全并不断完善。本年度在原来制度的基础上,又修改了教育教学奖惩制度;完善了食堂管理制度、住校生管理制度、教职工值班制度等。

11、 严格按照市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实行学校财务财产管理。做到收支两条线管理。各项支出能严格执行国家财政制度和财务纪律,代管费收支结算严格按规定执行。

12、 学校十分重视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每周教师例会,均安排一定的时间,对教职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学习教育。政教处、教务处分别对教职工的师德、师能教育制定计划和考核机制,并按计划有序进行。学校教研活动正常开展,并作到月月有主题,人人有任务。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取经,吸纳新课标理念,同时邀请外校专家来学校传经送宝,本学期市实验小学、陈家小学、杭州市建兰小学等分别到学校送教,是全体教师充分感受课改气息,提高了教育教学意识能力和水平。

13、 学校有专门档案管理人员,学校各类档案资料齐全,管理专职化,各类资料归类准确,管理到位,学校的档案管理水平为杭州市一类。

14、 重视学校教育宣传工作,一年来,向各级报刊杂志、建德信息报、教育信息网投送宣传稿件不少,发表教师作品、学生作品均列本市前矛。

15、 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网络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层层签定学校安全责任书,安全教育和防范措施到位,定时定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一年来,我校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和重大安全事故。本年度申报建德市安全文明校园,通过验收。

16、 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端正,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办学宗旨,以“勤教乐学、尊师爱生、同心协力、奋发向上”为校风,确立“爱生善教、为人师表”的教风和“明志、诚信、乐学、多思”的学风。严格按教育规律办事:严格执行国家教学计划,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努力形成完备的必修、选修活动课程体系,积极推进校本课程教育。本学年开展了以“博爱、奉献”为主题的红十字会精神教育,开设了红十字校本课程。积极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本年度学生在排球比赛(第六名)、围棋比赛(团体第五)、航模比赛、书画作品比赛、读书活动、少年作家活动中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17、 学校的教学的计划管理、组织管理和质量管理规范有效。教学研究活动每月至少一次,专题德育活动每学期至少两次,教务处、政教育处、教研组能定期组织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教材教法等进行研究,提出针对性切实有效的意见和整改措施。教学常规管理到位,每学期进行两次以上备课批改、作业布置的检查,作到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周末活动严格按照市教育局要求执行,不上新课,不集体补课。真按照《大纲》和《规程》实施德育,德育工作有序开展,扎实有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机制。努力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年来,我校学生无违法事件发生,社会评价也逐步好转。后进生转化明显,校园内双后进,尤其是德育后进生的数量明显减少。教学资料征订使用规范。重视实验教学,积极创造条件,使该做的实验按时做。实验开出率略有不足。

18、 学校重视教科研工作,积极组织老师进行教学研究活动,教师每学期必须完成一篇教育或教学论文。但质量有待遇进一步提高,本年度吴惠萍老师的教育论文获市二等奖。学校开发了红十字校本课程,有专门老师任教。但本年度无省市立项课题。

19、 学校每学期有德育工作计划、少先队工作计划,计划基本能落实到位,每月两次班主任工作研讨会,没学期举行一次学校德育工作研究,学校德育常规教育活动正常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安全教育:预防传染病讲座、法制讲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讲座;爱心奉献教育:为徐小刚同学捐款约6000元、为印度洋海啸捐款、为杨村桥小学黄同学捐款、爱护野生动植物讲座等),少先队活动丰富多彩(绿色回收公司、校园平安符、文艺演出、入队仪式、升旗议事、传统纪念日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每学期开学都安排教师家访,家访面每学期必须达到90%以上,平时不定期进行家访或邀请教师进行校访。学校开展星级班级评比活动,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努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持证教师辅导,建有心理辅导室。能对有轻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疏导。

20、 学科教学质量相比下有一定的进步,但仍然不是很明显,教师能力水平和教学态度的差异,造成部分年段部分学科的检测质量较差,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21、 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落实两操、两课,学校使用三都镇政府水厂的自来水,学生引用水为桶装水“千岛玉泉”。学校每年举办一次运动会(秋季田径运动会),经常举办小型体育竞赛(迎春越野赛、广播操比赛),是建德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认真实施体育健康标准,备齐各类检测仪器。积极组队参加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及其他体育竞赛活动,今年学校排球队获市第六名、围棋赛获团体第五名,本学期向杭州市输送体育人才3名。严格控制学生视力不良率的提高,我校学生视力不良率为8%,新发率在1%以下。

22、 每年六一、元旦举行艺术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文艺比赛,平时积极开展各类艺术科技活动,积极组队参加市艺术节各项比赛,在全市英语故事演讲比赛中,我校2人获三等奖,书画作品比赛中,4人获二等奖,6人获三等奖、航模比赛获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在读书活动中,一人获浙江省二等奖,教师获省辅导老师奖。

其次,在学校硬件建设方面,除了信息技术设备的添置、办公设备的更新、学生学习条件的改善外,学校还投入约45万元,新建了学生食堂宿舍楼;投入约2万元,添置了蒸汽炉灶;投入约2万元,硬化了美化了食堂前空基,使学生的生活设施有了质的飞跃,住校生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学生公寓。学生食堂透亮清洁、结构合理、设施先进。食堂开办井然有序,教师学生充分满意。

另外,学校在特色建设方面,以少先队博爱绿色回收公司、红十字校本教学为抓手,努力创新,敢为人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兄弟学校、家长、社会的认可。尤其是少先队绿色回收公司的建立,开了我市学生公司的先河。学生竞争上岗、自主管理,将体验教育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里。得到了杭州市雏鹰红旗大队验收组的充分肯定。

三、不足之处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理解新课程理念不够透彻,学校对教师的校本培训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学校领导的创新意识不够,在学校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等;学校的活动课程体系的建立还优待于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的建设还不是非常如人心意,而且,体系的建立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四、自评结论

根据以上回顾和总结, 认真对照考核细则,我们认为,我校虽然在很多工作上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有待于不断的努力改进,但与自己相比,本年度的进步还是非常明显的。根据我校的实际,我们给自己的评分为117分,参照年度考核等次标准,自评为农村一类学校。望教育局、督导室领导考查。

三都中心小学

实验室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市聋哑学校2008年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 ——攻坚克难迎挑战 务实进取求突破 2008年工作总结 2008年,是**市聋哑学校建校以来变化最大的一年,我校在市委和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克服种种困难,终于从破旧的老城巷中迁入新建的学校,学校在抓好正常的教学管理的同时,积极为今后的发展做准备,全面深化特殊教育改革,以提高教师师德水平为抓手,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强化教学管理为中心,以安全管理为保障,以残疾学生的学、行、用为第一目标,坚持在改革中发展,在探索中前进,使我校在办学条件改善的同时,在教学、管理等工作中也取得了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克服困难迁入新校,保障安全加强管理 2008年,**市聋哑学校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工作外,中心任务就是加紧努力早日迁入新校。04年初,因为老城改造已将旧学校的道路损坏,师生出入极不方便,且学校四周全部拆迁的一片狼籍,拆迁办天天到学校催促要求尽快搬迁,但新校未建好不能使用,学校硬是顶住各种压力,克服种种困难将本年春学期在旧校上完。当秋学期开学时,新校虽然已经建好,但一无水源,二无道路,也没有打围墙,为了不耽误聋哑孩子上学,学校硬是从附近的一所党校借水再用水泵抽水使用,才解决了用水问题,终于在国庆节后正式开学。没有围墙,学校就派专人负责,将学生的生活学习范围限定在生活楼和教学楼之间,每天上学、放学逐一点名,加强学生的安全管理,保证了学生的上学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得到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赞扬。 二、加强教师师德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04年我校积极按照上级部门的有关部署,将提高教师素质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学校实行“师德考评”学习一票否决制,并以《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使特教教师能更好地忠于职责、乐于奉献,为培养残而不废的人才做出贡献。抓师德建设学校做了四项工作。一抓学习。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办法,学校利用每一大周政治学习的机会,集中学习了师德的有关知识,并要求教师进行自学,除做好学习记录外,每人要写一篇有一定见解的论文。二抓比赛。为提高教师学习师德的兴趣,使学习更丰富生动,学校组织了一次全体教师都参加的师德演讲比赛,由老教师做评委,年青教师组成比赛队伍,在四月份进行一次独具特教特色的师德演讲比赛。三抓讨论。学校多次召开提高师德水平的座谈会,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将最有利于提高特教师德的经验推广开来。四抓整改。学校根据反馈信息,制定了整改措施,并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还纠正了个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罚学生等现象。通过师德教育,不仅提高了我校教师的师德水平,还在学校形成了一种热爱特教事业,尊重学生,诲人不倦,为人师表,不断进取的讲师德氛围。 三、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明确后勤管理职责 04年我校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一项项体现特殊教育规律性、特殊性和创造性管理制度的出台,使我校在探索特殊教育管理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像《**市聋哑学校教职工请假制度》、《**市聋哑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市聋哑学校学生就餐、作息和寝室卫生制度》等制度的实施,不仅让教师在工作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也让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养成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的好习惯,为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4年我校在后勤管理方面取得较大成绩,向上级部门争取了“后勤人员经费包干”的办法,将以前在编后勤人员的编制冻结,并将该部分经费拿出来在社会上招聘下岗工人,使后勤人员从以前的三名扩大到六、七名,缓解了我校后勤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学校对新招聘的后勤人员实行规范管理,对保卫岗、保育员岗、炊事员岗等后勤岗位按岗位特点分别制定了详细规范的岗位职责,并签订管理协议,制度越规范,职责越明确,工作起来也就越简单,依靠明确的职责新招聘的后勤人员很快便适应了工作环境,使我校在没有围墙的学校上课没有出一起安全事故。 四、加强课改理论学习,校本培训成效显著 为迎接新一轮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到来,我校组织教师积极学习《现代特殊教育》上的新课改思想、理论,对课改涉及的“转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实施,改进课程评价”,要求教师坚持积累、批判与创新相结合的方法去学习,并结合聋教育的实际,结合我校聋生发展和教师队伍的实际,突出发展艺术教育和个别化教育。今年我校先后有八名学生在全国性的美工比赛中获得银奖、铜奖等不同奖项。为适应课改发展的要求,我校鼓励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今年我校又有五名教师的论文在安徽省特教论文评选中获奖,有四名教师在全国首届特殊教育论文大赛中获奖。 学校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培训教师,锻造教师队伍,努力提高我校教师教学水平。为追求更高教学质量,我们采取其中最行之有效,也是我们持之以恒去做的是校本培训。今年我校拟定了《市聋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方案》,全教师都通过了“新世纪教师素养”培训考试,对新课程与新课堂教学新关系、聋生德育工作、《教育法》、《教师法》等等内容,时间、地点、负责人都规定的明明白白,校本培训计划与实施已成为我校常规管理工作之一。 五、以安全管理为保障,营造校园安全壁垒 今年我校在抓安全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首先与所有学生家长都签订了“学生管理责任协议”,明确了家长与学校在学生安全管理方面的职责,实行所有学生一律接送制度,个别走读生家长接送确实不方便的,要求家长与学校单独签订学生上学、放学往返途中发生事故责任自负的保证书,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聋哑学生被拐带的可能。 其次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安全知识宣传,组织了有效的安全教育学习。今年我校组织教师专门收看教育部张文生同志《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专题讲座,通过学习提高了教师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除听讲座外还向每个班级及教师分发了《学生自救自护手册》,让教师向学生讲解日常生活中遇到伤害的科学处理方法。另外学校还出过三次安全知识宣传栏,大大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防范意识。 第三是建立了专门的安全制度,《**市聋哑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不仅使师生在教学生活在明确了安全责任,也为学校安全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提供了纪律保证。 充满挑战2008年已经过去,市聋哑学校在总结经验和展望未来的同时,又迈上新的征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聋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市聋哑学校一定能办成一所有代表性的聋人学校,为革命老区**市的聋哑人求学创造一个理想的学习场所。 2008年工作要点 2008年,是深入学习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的重要的一年,我校将在市教育局的领导和关怀下,继续谋求聋校今后的发展做准备,继续深化特殊教育改革,抓好教师的素质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力争我校的各项工作有新的突破,新的起色。 一、着力抓好重点工作 1、继续完成新校的附属工程建设,将依托长安南路尽快将我校的围墙打起来,给师生创造一个安全、适宜的工作、学习环境;将学校的自来水接通,不再从外单位借水;将学校操场修好,使学生的体育课有上课的场地,并争以将校园内的绿化搞起来。 2、争取上级部门安排资金将我校实验室、仪器室、劳技室、律动室“四室”建起来,因为**市周边市、县级特教学校大部分都开了实验课,而劳技课是聋哑学生学习后走向社会独立谋生必不可少的课程,律动课是聋哑学生康复教育的课程,如今这三种课我校都因为没有必要的设备而开课不到位。 3、争取上级部门安排资金将学校的防护设施装上,因为新校教学楼、生活楼都是推拉窗,学生在楼上从窗户向外探出身子没有防护设施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应该尽快将防护设施装上。 二、突出做好中心工作 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抓好安全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带动,将提高教师素质作为今年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以全国教育系统“四五”普法专用教材《教师法治教育读本》为依据对全体教师的依法执教做一次全面系统的培训,继续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使特教教师能更好地忠于职责,乐于奉献,为培养残而不废的人才做出贡献。 05年学校要按照新一轮课改的要求,对学校的课程做出更加合理的安排,力争将劳技课的专业确定下来,并对是否开英语课做出准确的论证,对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列出评估细则。 继续将学生的安全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巩固完善现有安全管理办法,总结经验教训,将学校的安全工作做得更好。 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一个团结、上进的班子对一所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我校上划大市后校领导班子一直没有配备齐,争取市教育局党委将我校的领导班子正式建立起来。 三、统筹安排常规工作 1、继续对教师出勤、考勤实行奖惩制度,最大可能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2、按照学校“行事历”要求,开展卫生评比、作业展览、写字比赛、运动会、助残日等常规教学活动。 3、继续抓好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 4、加强对新校园设施的保护,杜绝在墙壁上的乱涂、乱画现象,开展“爱护新校园从我做起”活动。

实验室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与关键,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课程实施的进行以及学生的培养方向,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如何对当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与创新,进而设置符合时展要求和社会需求的工商专业课程,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1]湖南农业大学于1998年由湖南省教委批准设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当年纳入了国家全日制招生计划。经过17年的专业建设,目前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已具备一系列的发展优势:师资队伍年轻且学历层次较高,专业建设投入逐年上升,教研科研水平提高较快,教学实习基地初具规模等。[2]可是该专业依旧存在一些不足,其中课程设置的优化就是其中的重点。

一、湖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一)目前课程设置基本情况。目前,湖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结构按照学科知识逻辑与技能训练的先行后续关系依次分为四大模块,分别是通识教育、专业课、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达到毕业要求需学习的课程和相应学分情况如下。通识教育模块中的公共必修课需修62学分,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英语、体育、数学、计算机、创业就业教育、军事理论、安全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指导、形势与政策。公共选修课需修6.5学分,课程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审美四类。专业课模块中的专业必修课需修55.5学分,课程包括统计学、运筹学、组织行为学、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学、创业管理、管理沟通、企业会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专业导论、项目管理、管理学原理、微(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生产管理课程。专业选修课需修15学分,课程包括财经应用文、工商管理专业英语、企业管理咨询、经济法等。实践教学模块需必修25学分,课程包括军训、专业公益劳动、入学教育、英语教学周、社会调查、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实践、企业战略管理教学实践、EPR沙盘综合实训、创业管理教学实践、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学实践、毕业(教育、实习、论文)、调查报告。素质拓展模块需选修4学分,课程包括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文明道德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个性发展活动、就业创业活动六大类。(二)目前课程设置的可取之处。1.课程设置模块完整,进程有序《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指出,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培育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具有实践能力与沟通技能,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管理工作或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3]一个良好的课程结构必须在各模块之间分配合适的比例,才能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才能有效驱动学生更有目的和方向地训练管理技能。[4]根据上述课程设置情况来看,课程设置模块完整,进程有序。2.理论课与实践课相辅相成湖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从事管理、理论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5]学校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实践教学中通过相关的实践课程设计和运作,分别在英语教育、计算机教育、会计学原理、统计学、运筹学、电子商务等多门课程中为学生开设了与理论搭档的实践课程,最后搭配专业实验和社会调查、课程实验与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这些实践课程的设计除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3.素质拓展课程特色鲜明大学生素质拓展是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能力培养体系,是提高学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实现毕业多证上岗的主要途径。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教育,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同时也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目前,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前基本都能获得人力资源管理师、物流师、初级会计师等执业资格证书。另外,素质拓展项目中还包含各种校内、省内、部级的创新创业大赛、市场营销大赛、体育运动比赛等活动,以在实践中发现学生自身的特长和爱好,提升学生引导力、想象力与行动力。(三)目前课程设置的不足之处。1.该有的课程没有根据前面的课程设置情况可以发现目前学校开设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方面存在该有的课程没有的情况。公共必修课要求所修学分为62分,占总学分的36.9%,主要包括四大块:政治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和体育教育。从学分的分配上,四大块依次为:14分、15分、14分和4分。由此可见,数学教育、英语教育和政治教育在通识教育课程中独占鳌头,而计算机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明显被忽视;公共选修课限定在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和艺术三个方面,提供了上百门左右的课程供全校所有专业的人选修,公共选修课必修6.5个学分,只占总学分的3.8%。公共课中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达到了9.7∶1,选修课的比例偏小同时选择偏少。专业必修课程中的专业核心课程是直接照搬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规定的专业核心课程开设。专业核心课程占418个学时,26个学分,可是实验学时只有106个学时,只有少部分的核心课程开设了相应的实验课;专业选修课安排了240个学时,1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8.9%,在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专业选修课增加了48个学时,3个学分。虽然专业选修课的比例增加了,可学生可选的范围十分有限,为12门课程选8门,且专业选修课中没有实验课。素质拓展是学校的特色课程,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集中体现,与学生未来的就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课程设置数量充足,可只有4学分,占总学分的2.3%,这个比例明显偏低。2.存在内容重复的课程目前学校设置的课程还存在可有可无的课程:公共必修课中数学课程开设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三门课程,各个专业对数学知识方面的要求是不同的,可以整合工商管理专业所需要的数学知识,集中开设一门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中的会计学原理,是初步介绍会计学相关知识的,与专业基础类课程的企业会计课程存在内容的重复。同样,统计学和管理信息系统都是以经济数据为对象,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经济变量关系,从而为经济和管理决策服务的。这些重复的课程不仅会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而且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3.存在设置不合理的课程目前学校设置的课程中,有些课程完全可以去掉:一个学校的专业特色可以通过专业选修课来体现,目前学校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没有根据学校本身的办学条件和资源创办有特色的课程。专业选修课中政治经济学和金融学这两门课程与工商管理专业实际联系并不大,完全可以替换成其他课程;工商管理专业英语应该与公共基础课里的英语课程相融合,这样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加强了课程专业性;实践教学中的英语教学周应该与平时的教学结合起来,而不应该再占用课时。

二、具体课程设置的匹配度分析

(一)与本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匹配度。目前学校开设的课程与培养要求大致相符,但是,能力与课程设置的匹配度仍然不高。在课程设置中,缺少关于专业法律知识的课程。目前,学校只开设了经济法这一门课程。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虽然触及了一小部分的法律知识,但仍然无法达到工商管理专业的要求。同时,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然而,课程设置中只有英语课程,缺乏相关的人文课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学校的实践教学还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建立起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实践教学体系。(二)与本专业办学条件的匹配度。课程设置与本专业办学条件的匹配度低。首先,学校的师资水平跟不上课程设置的更新速度。专业教师师资队伍的教学负担过重,他们又要备课,又要搞科研,还要评职称,根本无心再考虑课程的设置问题,只管按部就班上好课就行,而课程设置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整个专业、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其次,学校的硬件设备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一种,需要专业实验室及相关设备,但是,学校硬件建设较为落后,实验室不足、配套设备不够,而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又少,且质量不高。(三)与学习规律的匹配度。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还存在一部分与学习规律不匹配的情况,课程的教学进程应由浅入深、由工具到实践,形成相互支撑的多层次课程体系。[6]以现在开设的专业导论和企业生产管理两门课为例,专业导论是专业入门的理论课,在企业生产管理课程等专业基础类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中都有所涉及,因此,专业导论应为企业生产管理的先修课程。但目前实际情况是,企业生产管理于第5学期开设,而专业导论于第6学期开设。

三、地方高校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一)调整课程模块比例。调整各个类型课程模块的内部比例,要增加必要的而现行课程模块较为缺乏的课程,同时,撤销、合并多余、重复的课程,使每一项课程都具有针对性和应用性。面对大量的基础理论课程,学校应加强教师现代技术手段的培训与运用,架构新型、通畅的师生交流与教学平台,及时将丰富的教学资源转化为实际教学生产力,尤其是要关注MOOC课程资源对教学产生的积极影响。[7](二)丰富课程内容。在公共必修课方面,大学语文或者学位论文指导可以培养语言组织和文字表述的技能,因此,学校应增设这方面的课程。除了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现代管理者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也决定了其最终是否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为此,学校可以开设企业文化与商业伦理、团队建设等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在公共选修课方面,应开设类型丰富的选修课,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专业必修课方面,应增设工商管理基础文献选读课程,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管理理论基础知识;增设民商法相关课程,以帮助学生构架专业法律知识体系;应增设“管理者社会责任理论”或“管理者商业道德”这方面课程,使未来的企业管理者具备符合社会标准的商业道德。在专业选修课方面,可以对选修课进行模块设置,如设置物流管理模块、质量管理模块和经营分析模块等,供学生自由选择。此外,还应开设相应的实验课,进行相关的素质拓展,并提升相应的比例。(三)优化课程进程。教师在编写教学大纲时应互相探讨,明确思路,在理清各门课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所有课程进行整体化设计,按照知识的接受顺序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优化课程,使学生掌握不同课程在整体课程设置中的位置、功能和彼此的关系。就企业生产管理和专业导论两门课程而言,专业导论应开设在企业生产管理的前面。

四、总结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将是社会及企业需求的主流。湖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应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尽可能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系统并且和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知识体系,因此,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十分必要的。课程设置必须与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相匹配,以满足学生就业的现实需要。只有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设置,才能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何倩 尹红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周萍.从课程体系建设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8(1):52.

[2]工商管理联盟.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EB/OL].(2009-02-12).www.mbaun.net/a/2009-02/15605286.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26-327.

[4]罗拥华,欧绍华.当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缺陷[J].中国市场,2013(12):194.

[5]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介绍[EB/OL].(2016-06-12).buc.hunau.edu.cn/rcpy/bk/201606/t20160612_157137.html.

[6]王波.独立学院工商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教育论丛,2013(2):174.

实验室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为适应国家对人才结构调整,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更好地促进全日制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发展。本文主要从人才培养目标、招生与学制、课程教学体系、专业实践教学、导师队伍建设和质量监督评价六个方面对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为国内其他高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全日制;安全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

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jg123024

一、引言

2009年3月,教育部发文决定自2009年开始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并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重庆科技学院作为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试点单位之一,学校的安全工程学院也于2011年11月被授予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点,并于2012年迎来首批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1]。由于是首次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国内各高校大多都缺乏此类学生的培养经验,在培养模式上也几乎“毫无建树”,而近年来,国内各高校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数呈现迅猛增长的趋势,探索出一套符合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型培养模式,是当前相关培养院校急需研究的课题[2]。为了适应安全专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目前有更多的安全领域专家把安全教育改革的重心转向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使其成为现阶段安全教育改革探索的热点课题,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为培养高层次安全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现状分析

无论从全国还是重庆来看,安全工程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具体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安全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深刻变革的过程中,安全生产面临诸多新问题、新要求。国务院确定了“到2020年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的目标。目前,我们国家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2010年全国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高达7.9万人,亿元GDP事故死亡率是发达国家的近8倍。我国安全生产基础仍然薄弱,尤其是安全生产人才方面存在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科技人才匮乏、人才培养与安全生产及管理实际需求脱节等突出问题。

(二)安全生产人才比较紧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严重缺乏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安全生产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2010年至2015年,从事安全生产的人员总量将从419万人增至670万人;至2020年,要达到860万人。同时要求:“相关专业(安全生产)的人才比例需达到50%以上;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1:4:5。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国从事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的人才总量将达到8.7万人,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重庆区域经济迅猛发展,急需大量高层次安全生产管理人才

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发展,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市委、市政府提出“人人重庆,和谐平安”的战略目标,并且重庆作为全国唯一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急需大量安全生产专业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一是高层次企业安全生产人才缺乏。在重庆现有4万余名企业安全生产人员,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不足1万人。二是高层次安全生产监管人才缺乏。重庆全市安监部门安全监管人员共6307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1293人,占21%。为提升安全监管人员素质,重庆市安监局计划每年支持30人进修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三是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人才缺乏。据调查,重庆市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如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机构、国家职业危害实验基地等每年需安全工程硕士人才约30人。因此,重庆市每年对安全工程硕士人才的需求量至少260人。重庆科技学院在石油、化工、钢铁、建筑等领域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办学优势,在重庆科技学院开展工程硕士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加快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硕士培养,实现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互补,具有不可替代性。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和重庆市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面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加快培养大批高层次应用型安全人才已迫在眉睫。

三、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六要素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培养理念指导下,根据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需要,为研究生构建的较为稳定的教育结构及其运行方式和运行机制的总称[3]。根据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设置目的,参照国内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先进理念,提出研究生“六要素”培养模式,即人才培养目标、招生与学制、课程教学体系、专业实践教学、导师队伍建设和质量监督评价六个要素。

(一)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目标

当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对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更高。研究生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专业硕士研究生,如果单纯的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就无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从事科研工作方面应当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能对国家、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中,实践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把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贯穿于实践教学的每个环节[4]。对于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更加注重实践性,而目前社会急需的是创新能力。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先进安全理念和良好职业素养,具备较强的安全监管执法能力、生产现场安全设计能力、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能力、生产安全风险控制能力,获得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相应的训练水平,能够在安全生产管理、石油天然气化工、矿山和建筑等高危行业、安全技术服务机构、政府监管部门等适应安全工程领域实际工作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招生与学制

招生是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起点,学制则可保证质量[5]。研究生入学的招生规模要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针对目前专业领域即将或相对饱和的现状,招生规模应采取适当的缩减措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时间短,就业目的性强,具有独特的职业导向性。学制一般指受教育者的受教育年限,设置非常灵活,如美国大多专业学位的学制是1-2年,远程教育一般在3年[6]。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采用学年制,大部分采用的是“1+1+1”的培养方案,这与个别学生或者个别专业的特征不相吻合,难以适用。我们可以采用“一年三学期制”,课程学习一学期,学位论文一学期,时间大体均衡,专业实践则随着学生和实践单位的需求而不断调整,半年或半年以上甚至一年的实践,这样学制就可以发生弹性化的改变。

(三)课程教学体系

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充当体现教育思想载体的“角色”,因而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要反映其实践性、前沿性、开放性。为实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其课程设置既要体现本专业基本理论以及方法,又要能反映本专业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及前沿发展动态,因此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一定要凸显特色。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在课程设置原则上重点强调专业实践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与安全领域的执业资格认证体系相衔接。根据生源类型、培养基地需求、岗位资质、就业面向等因素,构建由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部分组成的模块化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核心课程:包括防灾减灾工程、系统可靠性分析、安全检测与监测技术、作业危害分析、安全工程领域前沿技术、安全工程专业英语等课程。

(四)专业实践教学

专业实践教学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点。专业实践教学既是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从事科研能力的主要“帮手”。实践教学是树立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质量是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首先要遵照因材施教的基本思想,综合多方面考虑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诸多不利与有利因素,摒弃不利因素,汲取有利因素。此外,应当建立健全各项实践教学规章制度,落实和完善各项实践教学相关管理规定,切实保证实践教学质量。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的实践教学由实践教学计划、内容和方法、手段以及考试考核等环节组成。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落实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办法,研究生处与实践教学管理科积极开展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工作,逐步建立实践教学的信息反馈体制,客观、真实反映实践教学质量。

(五)导师队伍建设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案例教学,所有这些都需要拥有丰富实践经验教师的参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这种制度一方面可以帮助研究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单位按照需要培养人才。目前,对导师的选聘,校内导师通常以学校现有研究生导师为基本遴选范围,对于企业导师的选择大多是具有本科及以上学位或副高级别以上职称、专业精深、职业素养高且有较多科研成果的专家。因此,为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应该建立导师“能本策略”、“能进能出”的弹性化管理制度,废除导师终身制,营造动态激励机制,不断输入新鲜血液,保持导师队伍的生机和活力。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采取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方式。全日制的研究生采取进校后先学习部分课程,到企业学习并发现问题、回学校学习、再回到企业解决问题的培养方式,即采取“学校+合作企业+学校+合作企业”的培养方式。全日制研究生要求在企业工作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5年。

(六)质量评价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论文质量评价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质量的基本保障,毕业论文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统一反映,也是高校教学质量水平的直观体现。重庆科技学院在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方面,有着严格的把关。在学生论文选题及其现实意义、指导、中期答辩、评审专家小组全程监控,这样可以有效检验学生的基本科研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如研究方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论点的科学性,论文结构层次的完整性与合理性,文字水平、图表运用技巧,论证的逻辑水平,广度与深度运用理论的程度,研究材料事实的可靠性与代表性,结论的价值等进行质量保障,进而可以提高研究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包括校内质量体系和校外质量体系两个方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质量由校内质量体系提供基本保障,利用校外质量体系监督和促进。重庆科技学院设立专门负责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管理的机构,负责规划实施管理招生录取、学制安排、专业实践、培养质量监督等相关事宜。例如重庆科技学院监督人员选择学科专家、企业专家以及学生代表共同对整个培养过程进行监督管理;质量反馈体系由学校、社会和研究生共同参与,整个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运行结果需依靠学校、社会和研究生个人的及时反映,并能得到三方主体的重视。可采取信息化平台的方式,对学生的管理、质量监督以及反馈都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这样方便对学生进行实时管理。并且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评价中更加注重社会企业的参与,企业及时反馈学生工作情况和就业现状,可以更好地推动学校及时调整培养计划和规模,使专业学位硕士成为推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发展的动力。

四、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实施

以重庆科技学院下属二级学院——安全工程学院为例,2006年5月,经重庆市教委批准,由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与重庆科技学院共同组建下,重庆安全工程学院在重庆科技学院挂牌成立。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实验中心是重庆市安全工程人才培养基地的重要实践教学平台,同时也是重庆市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的重要科技研发、安全检测检验社会服务平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创建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方面成绩斐然。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院(中国安科院重庆分院)于2008年在学校挂牌成立,2010年10月重庆市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技术中心在重庆科技学院挂牌成立。学院开设安全工程、化工安全、建筑安全三个专业,现有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87名,拥有部级职业危害实验基地1个,2个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省级重点实验室,分别是“重庆市非矿山安全与重大危险源监控实验室”与“重庆市职业危害检测与鉴定实验室”,学院拥有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5个、重庆市检测检验中心1个、消防技术服务中心1个[6]。学院安全工程领域涵盖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冶金等工业领域,主要培养方向有:(1)安全管理工程。安全管理工程主要利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机能、控制来自自然界的、机械的、物质的不安全因素及人的不安全行为,避免发生伤亡事故、保证职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保证生产顺利进行。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现代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过程风险评价技术等。(2)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技术与工程研究方向主要以非煤矿山过程中灾害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过程控制中的安全基本理论与工程技术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理论及新技术的基础理论,开展行业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预防和控制的关键技术应用研究。(3)职业卫生工程。职业卫生工程主要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劳动条件,开展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基础理论、现代职业安全健康技术标准及管理标准化、职业危害检测检验方法,职业危害控制及防护工程技术等研究。

(一)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在制定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时,根据国家目前安全工程领域对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实际需要,同时结合学校安全工程学院对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素质要求等,科学合理的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且根据实践运行中学生的理论知识水馈情况对人才培养方案作出相应的合理调整。参照全日制安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特点,经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小组的共同研讨,学院把研究生课程体系拆分为三大模块,分为学位课、非学位课及实践环节。实行学分制,总共为47个学分,其中学位课有27个学分,非学位课有8个学分,实践环节有12个学分。研究生第一学年及第二学年上半年为课堂教学与校内实践环节,研二下半学年及研三学年为毕业设计及校外实践环节。2016年9月25日,安全工程办学十年总结大会暨2016年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国际学术论坛在重庆科技学院隆重召开,与会各专家教授耐心为学生召开“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领域学科前沿讲座”,为学生们讲授安全领域前沿科学知识。

(二)优秀的教师队伍建设

在师资配置方面,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选聘的是具有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思想素质高、教学履历丰富、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且拥有较多科研成果的骨干教师。此外,学院定期从消防部队、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单位聘请技术水平卓越和管理经验丰富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来授课,学院鼓励任课教师编安全工程领域适合专业硕士使用的教材。目前,学院研究生导师参与编撰和主编了《安全学原理》《化工过程与装备安全技术》《化工安全》《职业危害控制技术》《实用管理心理学》等5部专著和教材。同时,学院每年遴选优秀的骨干教师到国外一流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及科学研究,主讲教师还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注重研学结合,不断更新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以便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保证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质量。

(三)优秀的实训平台建设

重庆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实验中心秉承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使命,开拓进取、追求卓越。安全工程实验中心承担“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任务,在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实验教学理念、建立的实验教学体系、提出的整体建设方案特色鲜明,人才培养效果显著,示范引领作用明显,在安全生产行业领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根据学校和学院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安全工程实验中心将以学校应用型技术大学改革试点为发展契机,进一步完善以安全工程为主体,消防工程和职业卫生工程为两翼,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和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监管技术支撑保障能力,强化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将安全工程实验中心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特色的国内一流安全工程人才培养、安全科学研究、安全科技成果转化、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一体化基地。实验中心教学团队成员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侧重于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工程应用型人才。通过邀请高级工程师开展专业知识讲座与校内实践基地的实训以及校外企业的实习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借助教师的科学研究前沿项目或工程实际项目、学生的各种竞赛项目和科技创新项目,使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机会大大增加,提升了学生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近年来,学院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重庆市教委、重庆市安监局、重庆建工集团、重庆燃气集团、重庆消防总队、重庆高新区消防支队等17家企业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建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与中石油合作共建“石油工程综合实践教学平台”,与重庆市安监局合作共建“安全工程综合实践教学平台”,与重庆市教委共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学院充分利用拥有的国家甲级资质安全评价所,不仅为政府安全监管、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同时为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和学生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

五、结语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研究这个特殊群体的特点和把握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规律,不断创建和优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完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重庆科技学院作为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试点单位之一,属于办学水平较高、特色鲜明、能够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要、且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地方高等院校。全日制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思考。

作者:邹碧海 周世靖 寇娜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傅永春.学位授权审核改革新形势下地方民族高校学科建设刍议[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1).

实验室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成都市金沙小学(以下简称金沙小学)位于成都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青羊区,青羊区是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区。金沙小学借势崛起,走出了一条具有开放性、国际性特色的现代化教育之路。

钟樱,现任成都市金沙小学校长。曾获四川省特级教师、成都市劳动模范、成都市首批特级校长以及成都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她发表的多篇论文和参与的多项研究课题获国家、省、市级一等奖;主编了特色丛书《没有“围墙”的学校》和《走过十年》。

:钟校长您好,成都市金沙小学于2007年9月正式开学,是一所年轻的公立学校。学校通过努力在不长的时间里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学校的办学策略和办学理念?

钟樱校长:我们倡导保护学生天性,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方法。“追逐梦想,从心绽放”的办学理念告诉每一个人:金沙小学是梦开始的地方,每一名学生、教师都能在这里追逐梦想,释放潜能,绽放光彩。我们努力让孩子们过上幸福的童年。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学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我们研究通过科学的环境创设来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

1.办学策略

金沙遗址的发掘震惊了世界,将金沙遗址3 000年前的古文明与金沙国际新区的现代化嫁接,是金沙小学的立身之本。

基于对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的思考,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时代背景的认识,以及对青羊构建和谐教育的理解,我们充分消化、借鉴专家学者的观点,提出了金沙小学的办学策略:“开放、探究、均衡、和谐”,即开放教育、探究学习、均衡发展、和谐校园。

我们所讲的“开放”是科学有序的开放,是在符合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促进人和谐发展的开放;“探究” 是互动相长的探究,是学生个体团结协作、师生共同进步、知识能力全面发展、个性人格充分张扬条件下的探究;“均衡”是深度融合的均衡,是单项能力发展与综合素质提高、个体发展与总体进步、区域发展与社会辐射深度融合的均衡;“和谐”是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尊重主体的和谐,是传承文脉、开拓创新、面向未来的和谐,是基于学校、家庭、社会大教育视野的和谐。

2.办学理念

我校特别注重建造一所“没有观念围墙、没有心灵围墙、没有精神围墙”的学校。以最人本、最合乎人性、最有利于人的发展为出发点,为每一名学生、教师,甚至希冀为每一位家长松绑;真正办好激荡心智、沐浴灵府、贞立人格、彰显个性的教育,充分发挥每一个“金沙小学人”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潜能,为学生的美好生活和未来打下心灵亮丽的底色。

我们提出“追逐梦想,从心绽放”的办学理念,这8个字的含义源于金沙太阳神鸟标志图案,四周旋转的神鸟预示勇敢地追逐梦想,中心四射的阳光预示内心力量的绽放。解读这8个字是我校全体成员不懈努力的目标。我们的教育不为注满一桶水,只求点燃一把火,真正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谐发展、有特色地发展和可持续地发展。“追逐梦想”合乎天道、保护天性,“从心绽放”关乎人道、关照心灵。金沙办学与金沙文化是一脉相承的,都讲究天人合一。

:金沙小学开放性的课程体系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一大特色。学校发挥自身特点开发了很多有影响力的校本课程,如金沙探秘、幸福国学、体育“6+2”等。能否请钟校长结合学校教学方面的科研创新为我们介绍一下学校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钟樱校长:我校以科学的教育观、教学观指导实际教育教学实践,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除了按课程要求设置学校课程,还优化学科课程、强化活动课程、开发环境课程,建立起一套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努力实现“生活课程化,课程生活化”目标。

现代实验学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教育科研是这项系统工程中的核心工作。我校围绕实验学校提出的任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了很多专项课题研究。学校重视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大胆尝试、勇于开拓、积极创新。通过实践课题,进一步优化课程资源,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研究水平,更有力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

近年来,学校先后立项并实施了多个具有特色的课题研究,例如:2项已结题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区域文化背景下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金沙文化对我校学校文化建设影响初探》和《发明创新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的子课题研究《发明创新教育环境的研究》)、1项部级课题 (基于学校文化建设的馆校文化互动策略研究―以金沙小学与金沙遗址博物馆文化互动为例)、2项市级科研课题等。

中国教育学会课题研究

在实验教学中,我校坚持为教育科研开路护航,为实验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多年来,学校特别重视教育科研,教师参与率达到100%。

在不断地科研创新中,我们开发了多门特色校本课程,且取得了不错的教育成效。例如金沙探秘课程,就是根据我校地域特点,同共建单位金沙遗址博物馆合作开发的。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习,学生将认识金沙的历史渊源,熟悉金沙遗址的各种出土文物,并通过查找资料、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继续探究金沙的神奇与奥秘。

除此之外,我校在学校课程生活化理念的背景下提出幸福国学校本课程构想,旨在开大智慧,养浩然气。幸福国学课程不教条化、去功利化、去成人化,帮助学生真正领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精髓。我们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让金沙小学每一位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涵养下,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健康成长。幸福国学主要通过经典诵读、经典写作、金沙故事会、传统体育项目等途径实现国学浸润人生。

体育学科校本课程也是我校重点发展的特色校本课程。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强身健体,培养他们爱好运动的习惯和素养。我校设置了体育6+2课程,即每年掌握1项体育运动技能,2项传统游戏项目,将体育课程和传统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传统文化,在玩中学、在玩中锻炼。

:金沙学校拥有开放式的校园环境,无论是开放式的图书馆、教室还是办公室都显得很有新意。学校打造开放式校园环境时配备了很多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装备,请钟校长具体介绍一下学校的教学资源和技术装备,这些教育装备如何让金沙小学熠熠生辉?

钟樱校长:我校现有A,B两个校区,有43个教学班,学生1 600人左右,规模和硬件在市区内都处于领先地位。学生活动场地设置规范,教学功能用房配备齐全,拥有用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专用活动场所。其中信息技术配备达到成都市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标准。图书资料40 000余册,学生用书、教师用书、期刊及装备种类齐全,品种丰富。

学校A区的总体规划按照教学、体育运动、生活等不同功能进行了合理分区,校园内建筑按照卫生防疫、照明、防火等有关规定进行了配置。设置了相应的各类功能室和普通教室,以满足学生在学校内参加各类教学活动,包括体育活动场环形跑道1个、球类场地3个;室内体育活动场所设置了乒乓球室、舞蹈室和跆拳道室。实验功能室配备齐全,其中校园网1套、科学室3间、音乐教室4间、美术教室3间(其中国学书法教室1间)、计算机教室2间、电子阅览室2间、安全教室1间、多媒体功能室3间。每个教室、功能室均配备了液晶电视机、实物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实现每一间教室都是多媒体教室的目标。

开放式的图书馆

金沙小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科学追逐梦想为主题构筑的开放式学习环境,具备较完善的功能,通过物质环境、人文环境的建设,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化学习空间,铸造和谐教育。校园里所有设施都是针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的,文化墙、小脚印、七彩的梦、成长的高度、开放式图书馆、开放式艺术馆,没有讲台的教室,通透的教师办公室让教师与儿童拆除了心灵间的“围墙”,专业的功能分区提高了教学效率,实现了学校信息化。

:学校在创建了优质教学资源后,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体系保证现代化教育教学装备正常运行并发挥其最大功效,在这方面金沙小学拥有什么样的管理体系?又是怎样运行的?

钟樱校长: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实验教学领导小组,制定各项实验教学使用、管理制度。实验教学小组制定《学校实验教学工作计划》,负责实验教学的常规管理。学校配备了科学、图书、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科技等实验管理人员,承担实验教学各功能室的内部管理与运行工作。学校在进行实验教学工作的同时通过教研组实行条块结合、分层管理,在内部建立了层次清楚、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的学校实验教学管理体系。

我们认为实验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树立了现代的实验教学理念。(1)实验教学遵循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2)实验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3)实验教学体现学校现代化的需要。

科学规范的实验装备管理方式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装备,使其发挥最大作用。我们认为课程标准是装备的依据,优秀的装备可以促进教材的建设,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追求装备的人性化、效益化和资源共享。例如分组实验桌、六面体音乐椅、推拉书写板、多功能演示讲台等,方便师生使用;充分利用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让师生、家校、校际、主管部门与基层学校、学校与社会之间都能利用网络进行交流。

学校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管理,将计算机搬进实验室,并把实验器材、实验计划、学校基本信息及其他教务信息等录入系统,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实验教学与管理,摆脱了传统记账式的实验教学与管理模式,实行计算机无纸化、网络化、信息化管理。与学校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相吻合,促使实验教学与管理同现代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加强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了实验教学与管理的透明度,提升了实验教师的工作效率。

: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形成区域联动,带动区域整体发展都是具有很大促进意义的,贵校是如何看待这种联动作用的?自身在区域发展中又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钟樱校长:学校一直坚持“立足金沙、放眼未来”的发展构想,在保证自身教育教学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为区域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校发挥青羊区现代化标杆学校示范作用,组织承担了“2007中国科技年会”“2009年全国现代化教育论坛”“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活动”“青羊区后备干部培训会”“青羊名师讲坛”“青羊区校长学校培训”和2010年省级“除陋习,树新风”专项活动以及2012年省级消防安全教育普及宣传活动等多项大型活动。

优质的教学资源不仅辐射本社区,学校还将这种优势辐射到更广泛的区域。2010年根据“青羊区城乡统筹”要求,在区社会事业局统一部署下,成立了以金沙小学为龙头的 “成都市金沙小学集团”(以下简称金沙集团),学校援建了彭州市利安小学,改建了金沙小学清波分校,筹建了金沙小学B区,托管了蒲江金钥匙学校,使金沙集团的规模及影响力日益扩大。学校以实际行动深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努力勾画着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均衡化的美丽蓝图。学校还和众多国内外教育机构、教育专家形成良好的合作交流机制,聘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美国教育部前副部长苏珊博士为名誉校长。学校锐意改革,将本土化与国际化交流相结合,让自身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越走越顺、越走越宽。

美国前教育部副部长、金沙小学名誉副校长

实验室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本年度教务处工作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学校工作要点为依据,以深化新课程改革为着眼点,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充分发挥教务处的职能,以加强学科建设为重点,以教研活动为载体,以师资建设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全方位、多形式扎实搞好教学、教研、培训三大板块的管理。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完善课堂教学内容为核心,通过听课、评课等多种校本教研形式,使教师更好的驾驭课堂,进行有效教学,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教学质量目标

(1)中考重点中学上线人数实现300名以上,升学绝对人数和升学率保持全县第一,升学率超县均10%以上。

(2)参加全县会考,30%科项进入全县前5名,90%课项进入全县前15名,没有明显弱科和教学差班。

2.学生的特长得到培养,兴趣组参加人数达全校学生数的80%以上,在社会各类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获高级别奖励。

3、继续创建省市级“五进三不漏”示范校。申报1-2项省市课题,完成县级1-2个课题结题,每组申报一个县级课题,2-4个校级课题。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省级以上发表获奖论文达50篇以上。

4、师生无严重违法违纪事件发生,无一例不安全事故发生。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立足规范,科学管理

1、课程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规定课程;严格执行“减负”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作业量。

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全体教师要转变观念,改进教法,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各学科都应注重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同时,各科都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安全等教育也应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

2、各部门管理:

教务处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主任轮流带值班,坚持每天6:40—21:00全天值班,从教师到岗、学生到校、班级纪律、自习辅导、课间活动各方面如实查记,并分工完成本职工作;及时处理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坚持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教务活动总结制度,保证常规教学目标的落实。

图书室、微机室、实验室、语音室、调频广播室、电子备课室工作人员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日常管理要制定具体计划,保证按时开放(上课),并对其工作状况如实记载;要经常保持室内卫生清洁,定期对图书报刊、仪器设备进行清查整理,保证教学所需。图书室要不断增加书籍及音像资料种类,保证每周开放不少于三次。电子备课室要增强服务意识,在培训指导教师学习掌握运用上取得实际效果,使现代教育技术资源更广泛的应用于教学;要努力办好校园网站,在内容编排、消息传送上显出特色;要对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和网站投稿情况详细记载。

坚持单周教研组活动,双周年级组活动。全体教学人员分别按照教研组和年级组活动编制参加活动,落实组内会议精神。学校主要领导巡回各组,检查指导工作。

教研组和年级组的活动逐周有内容、有结果、有记录,活动不得流于形式。对组员到会和参与活动情况,实行组长和教务处双重检查记载,对缺勤或不完成任务者及时通报并按规定处理。

3.课外活动和特长生培养

广泛开辟第二课堂。各组、各班主任和所有科任教师,要把落实学校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课外业余时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和“动脑想、动手做”的能力,在素质提高和特长发展上多做有益工作。各年级组、教研组要成立多形式的学科兴趣小组,并经常地指导其开展活动。要求:①每学期各教研组举行大型活动不少于一次,各任课教师举行的小型活动不少于两次;各年级组、教研组组织的课外兴趣小组不得少于两个。②各课外兴趣小组(辅导教师一人或几人)要专项计划和总结。

加强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和能力促进提高。各组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展读书竞赛活动;各班继续建立小小图书角;语文教研组和各语文教师要积极落实《书香溢满园》主题读书活动,每学期至少指导班级每名学生读1—2本有意义(名著)的书(图书至少要完成借阅图书2000人次的任务)。语文组要把读书竞赛活动作为每期的常规活动,并尝试在各班或年级组建学生文学社团,对富有成效的学生给予奖励。县河文学社要认真办好《县河》杂志,提高办刊质量。

落实《体育教学条例》,强化艺术教育工作,实行阳光体育活动。音体美小三门特色教学要上新台阶,艺术类教师每人培养的特长生每班不少于2人。

4、实验课、劳技课、信息技术、综合实践、心理健康教育课\安全教育\校本课程管理。

加强实验课的组织,理化生按学校理化生实验管理办法,依据实验目录和进度按有关表格要求,逐一完成并如实记载;且根据新课程要求,强化操作训练,增加实验操作考核。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课的研究和教学。成立信息教研组,认真进行已立项课题研究,开展校本研究,推动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学中注重不同年级内容的安排衔接;要对其学习、使用、竞赛、考核诸多方面进行探索;要从正面影响学生。各班级要注意教育学生,提高认识,保证学生按时上课。同时,微机室要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扎实上好综合实践课程,加强对其的研讨和管理。学校、年级和班级都要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详细记录每次活动主题内容、活动过程、成果和评价结论。承担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师要在认真探索、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方案,帮助学生确定课题,指导其开展活动,完整记录学生实践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全过程的指导和评价;并在参与和指导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改进和提高。在职教培训和劳动技能培养方面,注重课本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整合;并在初三后期进行专项安排,保证每个学生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保证每期不少于8课时。强化教学力量,由校医、班主任、体育教师、生物课教师、有关领导作为专职或兼职教师,按计划分专题讲授。继续办好“心理咨询室”,加强该课题(市级)的研究,以期取得新的成果。所有课题做到有教材有计划、教案,有作业、有考核、有总结,所有过程资料纳入常规考核。

5、严格学籍管理制度。实行学籍月查制度,严卡转入和转出,对各班学籍变更情况按月通报。开展开学初“保学控辍”月活动,积极帮助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和特困生解难工作,有效控制学生流失。管理好特生(优生、学困生、特长生、残疾生、流失生)档案,增强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加强学生考勤检查,做到每日一查,对学生到校情况每两周通报一次,对旷课节次较多的学生进行重点帮教。

6、严格考试制度,从严组织中考、末考及初三月考。考试实行年级、班级插坐形式,阅卷统计完全回避,严肃考风,保证成绩评定的客观公正。

重视会考质量,加强薄弱学科的整治工作。各科任教师会考成绩要达到全县前15名,30%以上进入全县前5名。对居全县20名以后的科目要提出改进措施,把上期会考居全县倒数6—10名者作为重点促进科目对象,对治理提高工作做出重大贡献的教师学校给予奖励,并在期末各类(量化、岗位、绩效等)考核中增加一定比例的分数。

7、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档案,从教学工作、教学成绩、教学研究、学习培训、班级管理、师德表现、奖惩考勤等方面客观评价教师,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狠抓常规,促教风,带学风,提高教师和学生素质

1、严肃课堂教学工作管理,杜绝上课迟到、早退、旷课、接打手机以及只顾自己上课不管学生听与不听的现象。教务处将不定期巡逻查看、对违规现象给予批评,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遵循规律,坚持原则。初一年级重视过渡和衔接,要着重抓好学生的学习常规、理想教育,严格训练,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二年级加强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的教学,拓宽夯实基础,初三年级加强能力训练和灵活变通技能训练。各个年级都应注意培养兴趣,加强学法指导,继续深化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实践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克服不健康的学习心理障碍。

2、各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标准立在课标上,眼睛盯在质量上,功夫花在备课上,点子出在课堂上,正确处理教学中的新与旧、讲与练、教与学、学与用的关系,严格把握教学过程中备、讲、辅、改、考、评等各个环节工作。各科教师要认真学习,多揣摩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把握学科特点,确定有效的教学方法,制定出扎实可行的计划,在搞好常规化教学的同时,学习和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优化课堂结构;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学乐学,多思善问。

实施课堂教学三步曲:一是课前5分钟进入角色,做到思想到位,人到位,教具到位。二是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正确传授知识,精讲巧练。三是每堂课留10分钟左右时间进行形成性测试(特别重视后进生),及时反馈、矫正,并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及家庭作业,着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的,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

教案(包括活页教案、试验教案)要求目的明确、设想合理、重难点清楚、节次条理分明,教、学兼备,详略得当。教案检查采取每月定期检查方式,检查人员由校长、主任、组长、教务处工作人员组成,内容上检查备课率、安排的详略度(包括难、重点、节次、教学方法的确定、程序的安排、讲、练、教学反思)、书写质量等。检查结果及时通报,纳入绩效奖惩。

作业布置和批改继续坚持“因才施教、因势利导”原则,作业布置要典型、适当,要照顾尖子生,也要留意学困生,做到有做必收,有收必批,每生必改,每生必评;狠抓抄作业歪风。作业批改率、各科的批改次数以量化考核要求次数为准,检查内容包括质、量、收交率、批改率几个方面;方法上除了按月检查外,每周到办公室随机抽查1—2科,检查结果通报全校,兑现奖酬。

3、中等生促进和学困生帮教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备课练习,有人员落实,有时间保障。中等生促进按学校有关规定,加强对教师日常工作的督促检查。学困生帮教工作要求教师思想重视,情感投入,时间落实,分类评价,及时激励;要把帮教一个学困生与培养一个优等生看得同样重要。教务处将有计划地进行分层质量测评,及时通报,及时调整改进。

4、加强对学生的辅导。早读是语文英语教学的一部分,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是开拓学生思维,培养能力的好战场,各科任教师要积极参与。对辅导情况教务处逐日检查,结果定期通报,期末汇总记载,并以一定的积分比例记入期末量化考核中。

6、加强岗位练兵,努力提高技能。上学期安排课堂教学技能竞赛,下学期安排公开课(示范课)汇报教学。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育论文,鼓励教师参加有关教学方面的竞赛活动。重视教师培训提高工作,创造条件培养名师,力争学年内使1—2名教师成为市级教学能手。

7、实行行政领导推门听课制度。坚持每周校领导听评一节课制度,增强教学管理的深度和指导的针对性。

8、做好学习及教育情况的调查工作,增强指导工作的针对性。教师要进行经常性的学情调查,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各年级组每期至少进行两次学情教情调查,调查情况通报全校或反馈给有关教师。

(三)积极探索,深入教研,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积极探索,以全新的教学观念指导新课程改革与教学,用好新教材。组织全体教师继续学习课改理论,抓好典型引路,发挥骨干的示范作用。围绕课改热点开展专题研究,继续开发校本课程教材。汇编课改实验文本成果。要求全体教师:(1)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与课改有关的书刊,写读书笔记不少于8000字。(2)每学期写教学反思不少于8篇。(3)每学期完成1—2个“教学个案”分析,撰写校本教研论文一篇。

2、深入教研,强化集体备课意识。发挥备课组群体作用,集思广益,做到优势互补,提高全体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备课必须针对学生实际,以学法指导为中心,分层教学,开发非智力因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效率和实践能力。积极开展“学科整合”教学的实践性研究,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开展组合式教学,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与密度。

3、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要增强责任意识、质量意识,以身作则,肯吃苦、肯学习、肯钻研,乐于奉献。围绕学校新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以教学现场为载体,随堂听课,做到“及时看,课上听,随时查”,发现问题及时指正,积极开展新课程、新教材的研究与实验。

教研组以听评课、学习理论、课题研究为主。备课组以教材分析为主,做到备课、上课、练习、测评统一。

教研组要按教务处要求,组织好组内的优质课、公开课教学,积极开展一人一文活动,完成每学期教研专题。做好备课组指导工作和课外活动安排工作。要把听、评课工作作为每次活动重点内容之一。听评课活动要改新,要建立“找岔”制度,即每人至少提一条建设性意见。听课评课中,没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视为无作为,以促进教研活动的创新。

各组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改、赛讲、技能竞赛等活动,可以和周边兄弟学校开展教研交流活动;在活动开展方面,求新求活,形成特色。

5、各年级组长要做好职权范围内的督查工作,注重学情教情调查,增强对年级教学的指导性;改进和落实后进生转化承包工作,定期对每项工作进行检查。要督导班级开好班会,组织成立家长委员会,协调召开家长会。

各年级要抓好实验总结工作。每月至少专题学习培训1次,讨论研究交流1次,总结1次。要重视教法、学法和成效的统一,要及时宣传推广新的经验,并做好有关档案资料整理工作。

(四)、充分发挥班主任主观能动性,促进班务管理

1、班主任要加强班级管理,加强纪律教育和学风整顿,担负对学生全面的教育责任。要搞好各类调查、统计和分析,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班主任每月考核评比,严格按照《班主任考核及津贴发放办法》规定,检查评比,兑现绩效。

2、各班主任要认真落实学校《德育系列化方案》和《素质教育方案》,注意“主题班会”的落实,并在班务札记上体现。要针对不同情况,重点抓好养成教育,要大力加强团队建设和班委建设,努力形成良好班风。

3、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努力提高学生成绩;要以“爱”为主线,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和中等生的促进工作;要深入学生,勤于家访,多方面了解学生情况,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4、各班主任(科任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积极诱导,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不准随意让学生停课停学,控制学生流失。

5、班主任要强化安全意识教育,要月月讲、周周讲、天天讲,要重视校内活动的安全,还要重视校外活动的安全,要重视吃的安全、住的安全,还要重视行的安全。

6、各班实施学校学生综合性评价方案。班主任要有新的理念和方法,全面评价学生;重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考核,指导学生对自己成长记录袋材料的积累整理工作,并在班级成立学生综合评价小组。鼓励撰写班级管理方面的心得、体会、评议,并对教务处班主任管理方面提出建议。

7、各班主任要有大局意识,坚决服从安排,要积极参加或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安排的各项活动,圆满完成工作任务。重大活动,教务处将根据成绩赋分,记入班级当月考核中。

(五)、加强毕业班的教学和复课工作

上一学年,我校在高中升学考试中重点中学录取302人,升学率57%,连续11年居全县第一。本期要认真总结经验、采取更有效措施,再创佳绩,在明年升学考试中,重点中学上线人数实现300名以上,在升学绝对人数和升学率上实现“十二连贯”。为此要求:

1、加强对中考研究。在2010年中考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多加研究,吃透教材和考试说明各考点的要求,力争使质量有较大幅度提升。

2、年级组及各班要对整个阶段周密计划、扎实安排,明确目标,采取得力措施。早着手落实中等生促进,使升学有望的学生一个都不落下。

3、各班要组成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复课小组,强化薄弱学科,定期召开复课小组会议,及时解决复课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加强学生管理,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

各班要全面抓,重点促,克服片面现象,要重视中等生的促进提高,防止班内两极分化,要努力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进步。

4、毕业年级实行集体备课制、自习坐班制,统考科目月考制、学年全程管理制。要严密组织月考,对考试成绩进步大的学生要适度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

上一篇:家庭安全用药论文范文 下一篇:员工安全健康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