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主题创新下语文综合论文

时间:2022-09-20 07:38:12

初中主题创新下语文综合论文

一、主题创新的原则

(一)高度符合学生兴趣。首先,开展问卷调查,大部分的学生表示对此活动主题非常感兴趣,才制作后续的拓展教学设计并施行。其次,初步确定创新的主题后,应做好充分的鼓励和诱导,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具有新鲜感和挑战性。尽可能做到:各媒体资源中,归纳在语文教学中的此类活动几乎没有现成资源可搬用,学生必须通过独立思考、与小组成员讨论合作、经历较复杂的主动性搜集整理资料过程,才能完成好活动。

(三)紧密贴近现实生活。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在熟悉的空间中学习语文,发挥潜能,学习活动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学生可望而不可即。

二、主题创新的方法

(一)联系经典课文,从课内挖掘新主题首先,从课内既得的知识着手,主题创新难度相对较小。第二,经典课文是教科书的精华所在,其文字与内容往往是典范,学生容易受其感染与影响。第三,相对普通讲读或自读课文来说,学生对经典课文的认知与熟悉程度更深,非常有利于做综合性学习的延伸。

1.细节决定高度:人物情感类经典课文

人物情感类的经典课文,感人深者,莫先乎情。而情,往往出自以小见大的细节。在教这一类经典课文时,可以围绕“细节与情感”挖掘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的新主题。比如,教《阿长与〈山海经〉》、《背影》这两篇课文,笔者在班里进行了以“记录:生命中那些深深影响我的人”为主题的故事演讲。要求学生学习课文作者的写作手法,从细处着眼,流淌真情实感。人物不经意间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皆有深意。在这次活动中,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文学大师“下笔如有神”的缘由,对课文的认知有了二次建构,从动脑思考、动笔写作、动口演讲、动耳聆听的过程中,语文综合能力得到了锤炼。这次活动反响十分强烈,有学生感言:“我们深情回顾着这十多年来在自己生命里留下独特印象的重要人物,在用自己的笔记叙那些故事细节时,在用自己的口述说那些温暖瞬间时,我们忽然清晰地回忆起了生命里的许多无比重要的美好。我们用自己最真诚的文字和表述,细数着那些点滴美好,拨动着旁人的心弦,也感动着自己。这样的语文课堂,这样的学习过程,会一直铭刻我心……”

2.语言创造广度:建筑风景类经典课文

建筑风景类的经典课文,胜在其理性观察客观事物的基础之上,往往又能超乎寻常地将感性语言运筹帷幄。一篇枯燥乏味的说明文,常因连珠妙语而熠熠生辉。这一类的经典课文,可以以“语言训练”为中心,挖掘新主题来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课活动。比如,在教完《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后,让学生以“今天我来做主编”为主题,制作一本以建筑风景为主线的广州旅游杂志,要求摄影,并配上生动文字,从多角度展现本土的特色风景与文化。学生在绞尽脑汁推介本土建筑风景的特色时,首要斟酌的便是语言。受到两篇既学课文的熏陶,学生模仿着在自己的杂志文字中运用各种说明方法:举例子、做比较、摹状貌、打比方、作引用等。语言的觉醒与崛起,有效拓展了学生写作内容的广度。而这一类新鲜主题,既增强了学生对经典课文的认知和理解,使学生超越了学习初感,延伸了经典课文的内涵,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增添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课活动的韵味。

3.思想成就深度:国学文化类经典课文

经典课文中还有一款为语文综合性学习课量身打造的、经历岁月沉淀而历久弥新的类型,即指包括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的国学。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国学启蒙教育不仅有文学,还蕴涵着美学、哲学,作为我们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意存高远,传授传统美德,弘扬高尚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人文情怀。从如此博大的思想体系中,挖掘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的新主题,引领学生更亲近国学精粹,获得人格及精神上的涵养与升华。比如,在学习《论语》、《孟子》、《庄子》部分篇章后,从这些课文入手,组织一个“春秋文化盛典”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活动。笔者将此活动分成了四个部分来完成:“孔孟经典之吟诵”;“庄子画像之辩论”;“国学书法之展览”;“诸子百家之我见”。听读说写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学生在这个从来没有正式接触过的主题活动中,各显所长、大展身手,充分点燃了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拓展了思维空间,丰富了知识积累。除了大型主题,开发小型主题亦可开展出别有天地的活动。比如,改写竞赛,鼓励学生身临其境把自己当成孔子或庄子,用现代的笔触去描写、体会课文中这些圣贤当时的处境及心情。又如,组织学生创作、设计、表演儒道墨法四家代表人物穿越碰面的课本剧等等。

(二)跳出语文课本,向生活追溯新主题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活动,即“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2]。由于课本知识毕竟只是浓缩的“沧海一粟”,课本上的固定内容相对学生的灵活发展来说,是很有局限性的。只有打破常规,跳出语文课本,才能更贴近生活,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1.世事洞明皆学问:邂逅节日假期

向生活追溯新主题的方法之一,就是利用好节日假期。如在国庆假期前几周,布置完成了一项“策划一次七天国内背包旅行”创意主题拓展活动。要求学生:(1)根据活动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书刊、网络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调查访问,讨论分析问题。(2)多样化形式来展现学习成果。(3)在活动成果中展现以下具体内容:介绍目的地的美景美食、风情习俗,此行目的,行程安排(≤5个邻近旅游城市)。(4)撰写出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学生在活动后的心得体会中写道:“从最开始的分组分工,一直到最后的研究报告,我们整个小组都处于无比兴奋的状态,过程很不容易,还有好几次小波折,但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都顺利通关了。我们都觉得这样创意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真是既开心又受益匪浅啊。”又比如,“教师节”、“感恩节”节日,让学生选择、规划主题来进行活动,学生决定以“我爱我师,我爱我班”为主题开展自己写稿、排编的班级电子杂志制作比赛,用学生活动后的感言来说,这次活动“过程艰辛而趣味横生”。实践证明,“世事洞明皆学问”,从节日假期中追溯语文综合性学习课新主题,是增加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兴趣、提高综合性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2.不知转入此中来:关注新闻大事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有名句曰:“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我们也常是如此。总觉得生活里似乎没有什么新东西值得开发、追溯,可是我们不知道,其实是我们缺少了一双发现的眼睛、一颗敏锐的心。向生活追溯新主题的方法之二,就是关注国际国内的新闻大事。新闻大事最具时效性,瞬息万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鲜活的教学资源。有段时间,在网络上出现关于高考科目分值大变化的趋势的新闻时,不少学生自告奋勇要求辩论赛,笔者顺势引导他们进行了一场以“高考取消英语科目的是与非”为主题的辩论活动。还开展了“新闻创作,我手写我心”主题综合性学习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且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和胸襟,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很有帮助。

3.万紫千红总是春:留意季节变化

向生活追溯新主题的方法之三,就是留意身边的季节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深秋季节,广州依然温暖如春,笔者指导学生开展“掌心里的春天”花草播种栽培大型综合性学习活动。利用本校的特色花坛角落资源,组织学生实地考察,采访园艺工人,学习播种栽培技巧。在教室里种小盆栽,播种、浇水,持续观察变化并做详细记录,拍下不同角度不同时间段的照片,对观察对象书写悄然心语,最后将活动过程制作成DV、图文并茂的PPT或手抄报、写成“记掌心里的春天”系列作文等。初春时节,引导学生开展“校园一角的春天”小型观察比赛活动,如观察一棵大榕树,或木棉。从最细微的树皮、枝叶、嫩芽、花苞等处去观察,观察早晚的变化、前后天的变化、一周的变化……从这个主题活动,感受春天脚步来临的细微过程,为观察对象写独特的小传记。这类主题,只要捕捉一个恰当的角度,就会发现,它最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细腻的感受力及生动的表达力。正如朱熹所言:“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吹尽狂沙始到金:把握课外活动

向生活追溯新主题的方法之四,就是把握有益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带学生到市场、博物馆、郊外等地方“采风”、“写生”。虽然辛苦,但正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把握住这些教学契机,促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重塑学生对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的认知,绝对是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的。比如,组织学生进行“陶艺综合性拓展活动”。先指导学生搜集有关“陶艺”的资料,进行知识竞赛;再实地考察,亲身参与体验,学生用相机拍下活动中精彩瞬间;然后指导做陶艺生活交流会,以及以细节描写为训练专题的写作比赛。又如参观黄花岗烈士陵园,举行“少年说”主题朗诵比赛、“身边的英雄”故事会、“新时代里还需不需要英雄”征文比赛等。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走进陌生新奇的领域,为平淡的学习生活泛起了浪花,这符合学生成长的心理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多多尝试,必定能“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

《老子》云:“九尺之台,始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通过以上这些创新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拓展教学,以及跟踪后期学生周记、调查问卷、访谈、测验等情况,笔者发现,学生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以及较高难度的自主搜集整理资料的学习过程越来越兴趣高涨,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素养也有明显提高,而对从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运用语文亦有了深刻感受。

作者:吴蓉 单位: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

上一篇:高校教育理念之网络教育论文 下一篇:无障碍网络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