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孩子的朋友

时间:2022-09-20 05:45:23

木木有些任性,缺乏独立性,刚去幼儿园时变得很不安,又哭又闹。萍萍是个漂亮的小姑娘,非常的独立、自主,她像个大姐姐一样安慰木木小朋友。萍萍妈妈在走廊的监视器里看到木木一直在哭闹,认为女儿的学习受到了干扰,于是要求老师调换座位,不让萍萍和木木坐一起。

如萍萍妈妈一样,有些家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帮助在某一方面暂时“落后”的孩子,觉得这样不仅影响自己孩子学习的效果,还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殊不知帮助他人对自己而言更是一种进步。不仅对孩子的情绪情感、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从学知识、增强能力的角度而言,能够在这种看似“有干扰”的情况下,不扰,认真地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另外,在网上流传着一个来自越战归来的士兵的故事,读完可能会给您一些启示。

战争结束以后,他打电话给他的父母,告诉他们:“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可是我有个不情之请。我想带一个朋友同我一起回家。”

“好啊!”他们热情地回应着:“我们很高兴见到你的朋友。”

儿子又继续下去:“可是有件事我想先告诉你们,他在战争中受了重伤,少了一条胳臂和一只脚,他现在走投无路,我想请他回来和我们一起生活。”

母亲听到以后,没有说话。

短暂的沉默之后,儿子在电话里听到父亲这样说:“儿子,我很遗撼,我们可以帮他找个安身之处。但是像他这样的残疾人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负担。我们还有自己的生活要过,不能让他就这样破坏了。我建议你先回家然后忘了他,他会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的。”

听到父亲这样说,在长久的沉默之后,儿子没有任何言语就挂断了电话。

此后,他的父母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

后来,这对父母接到了来自旧金山警局的电话,告诉他们亲爱的儿子已经坠楼身亡了,是自杀。

他们伤心欲绝地飞往旧金山,在警方带领之下看到儿子的遗体。

这时他们发现,他们的儿子只有一条胳臂和一条腿。

故事的结局实在有些残酷,故事中的父母就和我们大多数家长一样。我们为孩子甄别小伙伴都是择胜择优,希望小朋友之间好的行为与习惯能够相互促进。然而生活中我们既不能主观判断的孩子的“好坏优劣”,也不能将所有我们眼中的“坏孩子”严格地区分在警戒线以外,不让自己的孩子与他们接触。成长中,可变的因素很多,今天的“坏孩子”不会永远“坏”下去,好孩子也有可能误入“歧途”,所以,我们完全没必要去帮孩子选择,小伙伴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家长的及时引导才更显关键。

对待孩子朋友的缺点与不足,首先请把这些不足当成是自己孩子的,这样也许我们就能坦然面对了。像帮助自己的孩子一样帮助其他孩子,实施者是小朋友,引导者是父母。这样不仅能让自己的孩子拥有更多的小伙伴,还能够让他们一起快乐成长,共同进步。

(李卓 幼儿思维教育专家)

上一篇:这样培养“笑面孩子” 下一篇:用画图培养孩子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