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思维方式对比在中英翻译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09-20 01:31:42

英汉思维方式对比在中英翻译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摘 要: 现阶段对英汉语所做的对比大都局限于词汇、短语、句法、篇章等表层因素,少数深入挖掘其决定性因素,即思维方式的差异,造成对比研究教学效果有限。本研究通过对6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翻译教学,并进行问卷调查以研究英汉思维对比分析教学的作用。实验和问卷的结果表明,英汉思维方式的对比分析在翻译教学中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不少还学生认为它还能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 英汉思维方式 对比分析 中英翻译教学

1.引言

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世界事务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与世界各国开展合作与竞争,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作用不言而喻。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熟练使用这一工具,除了能自如地用英语进行交谈外,还要充当桥梁,为非英语人士提供翻译。因此,英语翻译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应该掌握的高层次的语言技能。然而,教学实践表明,英语翻译能力的提高是大学英语教学及学生学习英语者的一大难点,耗时费力又难有进步。为此,不少学者提出将对比分析教学法应用到英语翻译课堂中。然而,在钱莉绚(2004)看来,结果“仅能使学生意识到母语与目标语的差异”,因为对英汉的对比大都局限于词汇、短语、句法、篇章等表层因素,少数深入挖掘其决定性因素,即思维方式,而后者才为决定性因素。这就引出了本研究试图回答的问题:

(1)英汉思维方式对比分析教学能否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2)学生对英汉思维方式的对比分析教学持何种态度?

2.文献综述

对比分析主要对两种语言进行共时研究以挖掘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及共同点(尤其是不同点)并将其结果应用到相关的学习研究中(萧立明,2002:4)。对比语言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正式出现的标志是R.Lado(1957)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的发表。在中国,赵元任先生1933年开始利用对比方法分析英语和汉语的音调。之后,不断有学者将其应用到语言研究的各领域,如语音、词汇、句式及文化等。而直到1981年,张今和陈云清才首次开始英汉思维差异的研究。10年后,翻译学家刘宓庆(1992)将英汉从句法到思维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对比,并肯定了思维对比分析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严建明(2002)将英汉思维的差异归类为以下三个方面: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直觉思维和形式逻辑思维以及主客一体思维和主客体分离思维。由于历史文化差异,中国人习惯整体思维,倾向于将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看待;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则倾向于把事物分成几个部分进行分析。这差异反映在语言上则表现为:描述事物时,汉语习惯于从大到小,从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而英语则相反。这就要求学习者在翻译时要注意转换思维方式,以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避免中式英语。

英汉思维方式的第二个区别在于中国人习惯直觉思维,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习惯逻辑思维;中国人十分重视直觉,讲究悟性,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则重视逻辑推理和真凭实据,这导致汉语句式多意合,英语多形合。Nida(1982)认为,这是汉英句式最大的差异之一。汉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常隐含在字里行间,因此在翻译时,要理清原句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增加连接词等方法翻译成地道英文。例如:

人(若)不犯我,我(则)不犯人。

We will not attack unless we are attacked.(林大津,1996:189)

另外,受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人习惯把主体和客体联系为一体,认为两者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则习惯区别对待主体和客体,甚至认为,客体为主体所服务,主体可以征服客体。因此,英语是主语显著型语言,而汉语是话题显著型语言(李珂,2005)。英语语法规定每个句子都必须有一个主语,而汉语主语则具有很大的词类兼容性,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如有施事主语、时间主语、地点主语等。例如:

夏天 很难储藏食品。

(话题) (主题)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preserve food in summer.

(形式主语) (真正主语) (副词) (李珂,2005)

由此可见,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造成了英汉两种语言表现形式的不同,对翻译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有必要探讨在翻译中如何调整思维方式以适应目标语的表达习惯。

3.研究设计

3.1实验对象

研究对象是南方一所大学两班二年级60名对外中医专业学生。由于其专业对外性质,他们同样学习英语听力、写作、口语和翻译等课程。对前一学期两班的综合英语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两班成绩无统计差异(P>0.05),说明两班学生英语水平总体相当。学生被随机划分为实验组(n=30)和控制组(n=30)进行实验。

3.2实验设计

翻译教学实验持续13周,每周2课时共80分钟,由同一教师任教。在实验组课堂中,教师先介绍一些常见的翻译技巧,如词性转换、句子拆分等,辅以相关练习,接着引导学生从中英思维差异角度分析练习中的错误,以及在翻译时相应的处理方法。与实验组不同的是,在控制组中,教师只教授与实验组中一样的翻译技巧,并辅以同样的翻译练习,而没有提及中英思维差异的影响。

实验前后,研究者皆对学生进行翻译测试,内容皆为将6个句子翻译为英文。所有句子来自已发表文章或著作,同样分为三组,分别反映中英思维差异三个方面。试卷收集上来后由同一教师打分。最后,研究者在实验组中发放问卷,调查学生对中英思维对比教学法的态度,收回30份有效问卷。

4.实验结果与讨论

4.1教学实验结果

根据同一教师对实验前后的翻译测试,按照每个句子满分十分的标准进行整体评分的结果,t-test显示控制组实验前后测试的分数对比结果为:Sig.=.676>.05,说明实验前后测试结果没有明显区别。也就是说,在翻译课堂中,仅是介绍常见的翻译技巧并进行相应的练习,学生的翻译水平没有显著提高。而t-test显示实验组实验前后测试的分数对比结果则为Sig.=.676>.05,实验前后测试结果有显著区别。可见,在教授常用翻译技巧如词性转换、句子拆分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中英思维差异角度分析翻译中产生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方法,这种思维对比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4.2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主要调查学生对中英思维对比教学法的态度。所有问题提供三个选项:“a.完全没有”,“b.有一点”,“c.有很大影响”。现给各选项赋分,选a得-1分,选c得1分,而选b则为0分。统计结果如下表:

“中式思维负迁移”这个变量的平均值为0.833,说明对问题“你认为中式思维是否会造成不地道的英文表达方式?”,绝大多数学生持肯定答案。“思维对比教学”的平均值为0.533,意味着过半学生认为在课堂上通过思维的对比来说明中英句子结构的差异有利于他们学习翻译。而“译前思维对比”“译中思维对比”“译后思维对比”三个变量,其平均值分别是0.433、0.500、0.467,表明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翻译前和地道的英文作比较能减少他们的中式英语,在翻译后能使他们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检查,使之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而有一半学生认为做汉翻英练习时,英式思维能使他们有意识地注意使译文符合英文表达习惯。反过来,“英式思维培养”平均值为0.533,意味着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在翻译练习中不断把英汉思维方式进行对比,有利于他们英式思维的培养。此外,部分学生还认为把英汉思维方式对比教学能提高他们学习翻译的兴趣(mean=0.300),更多学生认为其对英语学习会产生积极影响(mean=0.367)。其中57%的学生认为对写作产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阅读,占36%,最后是听力,占7%。

5.结语

实验表明,在常用翻译技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中英思维差异角度分析翻译练习中产生的问题及在翻译时相应的处理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比传统的单纯教授翻译技巧,在同样的时间内更能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这与问卷调查的结果存在一致之处:超过一半学生认为在课堂上通过思维习惯的对比来说明中英句子结构的差异有利于他们学习翻译;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做汉翻英练习时,中式思维会造成不地道的英文表达方式,而有一半的学生则认为英式思维能使他们有意识地注意使译文符合英文表达习惯。

可见,中英思维的对比教学在翻译课堂上能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它不仅能理清学生思维上的混乱,减少学生翻译中的中式英语,提高学生的学习翻译兴趣,还为其他能力的提高提供很大帮助。因此,中英思维的对比教学也能应用写作、听力和阅读的教学中。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要学习好英语,必须掌握中英思维的差异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高层次的英语学习者应该能在语言转换的同时进行思维的转换。

参考文献:

[1]李珂.从中西思维方式的对比看英汉表达方式的差异.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2]林大津.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刘宓庆.英汉对比与翻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4]钱莉绚.英汉对比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

[5]萧立明.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严建明.英汉思维方式差异与翻译.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7]张今&陈云清.英汉比较语法纲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8]Lado,R.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57.

[9]Nida,E.A.Translating Meaning.California: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198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浅论后殖民文化语境下的二语习得 下一篇:大学英语教师在自主学习模式中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