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后殖民文化语境下的二语习得

时间:2022-05-12 03:27:54

浅论后殖民文化语境下的二语习得

摘 要: 二语习得研究是我国近年来外国语言学探索开辟的新方向。在当今全球化和后殖民语境下,我们对二语习得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与语言教学密切相关的理论,而且拓展到社会环境和文化历史背景。本文主要研讨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作为带有第三世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国家,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所受到的不可忽视的各种影响因素。

关键词: 二语习得 后殖民主义语境 文化

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LA) 主要研究人们获得母语以外的语言的过程和规律。在当今所谓全球化和后殖民语境下,我们对二语习得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与语言教学密切相关的理论,而且拓展到社会环境和文化历史背景,尤其在以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不平等关系为标准来界定殖民地的范畴,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现象(Language Transfer Phenomenon)受到的影响来自更多的因素,而作为后殖民背景的国家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自身文化和语言习惯对目的语也存在一定的影响,人们意识形态上的交融相互影响,从而共同推动二语习得理论的不断革新发展。

1.文化和二语习得

英国杰出文学理论家特瑞・伊格尔顿在《文化的观念》里谈到文化的定义,可以概括为构成特殊群体生活方式的价值观、习惯、信念和惯例的联合体。二语习得过程中,人们受社会环境和个体差别的影响,通常把母语中的语言规则和文化历史背景带入其中,这种语言迁移现象是教学者必须要把握平衡的一点,客观中立是不可能的,自我立场必定会渗透到其过程中。根据俄国哲学家和文学理论家巴赫金(Mikhail Bakhtin)的语言观,语言不是简单的语法体系,而是意识形态斗争的战场,“there was no language which was not caught up in definite social relationships,and that these social relationships were in turn part of broader political,ideological and economic systems.”(没有什么语言不会被各种确定的社会关系所卷入,而这些社会关系则又是种种更广阔的政治系统、意识形态和经济系统的一部分)(Terry Eagleton,2004)。这一点在语言学家Selinker 所提出的“中介词理论”(Interlanguage Theory),即学习者所构建的抽象的语言规则系统里的认知观点体现得最为突出。如所学语言中的语言专有项(language-specific items)、文化专有项(culture―specific items),必然会有取有舍,其立场在此显露无遗。

2.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二语习得

后殖民主义作为一种多元文化理论,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关系,此后后殖民理论的研究一度扩展,在当今全球化的语境下来重新思考二语习得,必然要牵涉到民族和文化身份问题。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和后殖民地国家在政治和经济形态上看似处于同一时空,实际上,对于仍由西方资本控制其兴衰的后殖民地国家,后者的政治和经济形态也许和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相对而言他们保持一种不平等关系,如在中国曾经风靡一时的“疯狂英语”学习活动。而为了让人们练习纯正的发音,“疯狂英语”的音像制品中收录了大量的英文原版电影、歌曲和演讲等内容,这实际上隐含了S.D.Krashen的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理论著名的i+1公式,即习得者通过学习目的语的同时,不知不觉了解了他国文化,被其所渗透。又如印度英语,自18世纪初,英国殖民者就在印度推行英语,这种通过语言教育间接使得英国殖民霸权合法化,遏制殖民地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的行动后来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当今与过去不同的是,后殖民地国家会主动去学习第二外语,例如,很多中国人在言谈中会夹杂英语,这可能是为了显示身份,这一现象尤其在曾经被英国殖民的香港最为突出。语言的混杂、转换都有一定的社会意义,随着人们心态的改变,学习者并不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目的语的语言结构上,而是下意识地去熟悉目的语的俚语和习语并且了解其后的文化涵义,运用目的语进行真正的交际,甚至用目的语写作。如印度拉迦・拉奥(Raja Rao)就是用英语写作,但他并非是彻底用英语语言来创作,而是在作品中加入了许多印度特有的描法和叙述角度,以及人物的观察模式等,以此区别于英国本土作品。

3.殖民地语言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如上所述,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文化背景至关重要,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很有可能会因为学习者对符合母语表达习惯的“语言错误”,所形成对目的语语言和文化规范的挑战,而具备了革新和颠覆作用。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Chinglish(中式英语)。由于汉语语言规则与英语相差较大,Chinglish虽有失表达的准确,却能营造出意外的效果。尤其是当我们将理解建立在对英语的有意误读的基础上,这种变异作用实际上就达到了用目的语来服务于本国的意识形态之目的,同时也促使英语语言进行变革,如部分Chinglish已经收录到权威语言辞典。

语言是动态发展的,从Chinglish可以看出通过重新构建语言,原殖民者的语言完全可以成为解构殖民主义的工具。以部分用带有印度语言文字特殊表达方式的英语写作的印度原殖民地作家为例,他们有意彰显作品的他者性并利用印度的俗语、语言节奏和文化特色营造一定程度的阅读困难,认为可以用英语作为手段向殖民主义反击,让英语嫁接到殖民地本土,为原殖民地语言文化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对英语主流话语的抵抗。

4.结语

在全球化的后殖民主义语境下,二语习得研究不仅在教学上具有重要意义,从文化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讲,人们意识形态上的交融也相互影响,共同推动语言的不断革新发展。除了目的语国家文化对学习者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影响外,在强势语言国家的领地建立学习者语言文化占据一定的空间也是必然的趋势。相信随着作为对西方中心主义权威话语的解构策略的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不断拓展,各种语言之间也会加快迁移,二语习得理论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特瑞・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特瑞・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李卫华.20世纪西方文论选讲――以语言学转向为领域.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4]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

[5]Terry Eagleton,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

上一篇:大学生英语第二课堂与大学英语教学 下一篇:英汉思维方式对比在中英翻译教学中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