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9-19 11:49:26

艾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艾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治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60例,根据残余尿量将病人分为轻、中、重度组,给予艾灸穴位治疗2-4周,中、重度组给予间歇导尿并辅导患者进行膀胱训练,比较治疗前后病人的临床症状及膀胱残余尿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艾灸治疗后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膀胱残余尿量减少,轻度及中度治疗组效果明显P0.05。结论 艾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艾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46-02

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发病率高达9.7%。随着糖尿病病人的增多,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病率亦逐年上升,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 DNB)是其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是因糖尿病神经病变累及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所致的排尿功能障碍,病人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长期尿潴留可引起尿路感染、输尿管扩张、肾功能损害[1],临床常应用控制血糖、营养神经药物、血管扩张剂和拟胆碱能药物给予对症治疗,但疗效不理想,我院采用艾灸方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人60例,病例均来源于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就诊于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门诊的患者。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50-65岁,2型糖尿病55例,1型糖尿病5例,B超检查膀胱残余尿量,轻度(残尿量100-150ml)29例、中度(残尿量150-400ml)28例、重度(残尿量≥400ml)3例。

1.2 入选标准 (1)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2)临床表现:①症状:尿频、尿急、尿无力,小便不利甚或点滴不出,小腹胀满或胀痛。小便不甚赤涩,但淋沥不已或张力性尿失禁。②体征:耻骨上触诊饱满或充盈有包块,叩诊呈浊音。(3)理化检查:B超检查,可见膀胱残余尿量增加>100ml。(4)排除由于前列腺增生、膀胱结石、肿瘤、外伤所致尿潴留,排除18岁以下青少年及妊娠期女性。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根据残余尿量多少将病人分为轻度(残尿量100-150ml)、中度(残尿量150-400ml)、重度(残尿量≥400ml)。

2.2 基本治疗 所有患者给予糖尿病饮食,根据病情选择应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使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空腹血糖4.5-6.5mmol/L,餐后2h血糖7.5-9.5mmol/L)。中、重度尿潴留者给予间歇性导尿,使膀胱能有规律地排空尿液[3],并辅导患者进行膀胱训练,合并尿路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

2.3 艾灸治疗 选择三阴交、中极、膀胱俞、小肠俞、肾俞、足三里、涌泉、关元穴,每日1次,每次每个穴位悬灸15min,以皮肤潮红,病人感觉温热舒适为度,治疗2-4周,观察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

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结果以 χ±s表示。

4 疗效分析

4.1 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尿频、尿急、尿无力、小便淋漓不尽、尿失禁、小便不利甚或点滴不出等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膀胱残余尿量

4.2 治疗结果 艾灸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疗效率见表1。膀胱残余尿量均明显减少,以轻度组和中度组疗效明显P0.05,见表2。

5 讨 论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约占糖尿病患者的60%[4]。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因糖尿病神经病变累及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所致的排尿功能障碍所致。本病可归属于祖国医学“癃闭”范畴,《素问?灵兰秘典论》曰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主要病机为消渴日久,阴损及阳,导致脾肾阳虚,命门火衰,膀胱气化无权,溺而不出;下焦虚寒,寒凝气滞,气机升降受阻,三焦气化失司,水道不通,水液停聚于膀胱而致小便不出,形成癃闭。本方法予穴位艾灸,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达到温阳散寒、疏通经络、调节气机的功效。涌泉穴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肾俞、膀胱俞属足太阳膀胱经穴,两穴相伍有振奋肾经经气的作用,可益肾助阳,强腰利水,有通经活络之功效,能助膀胱之气化,灸其三穴可共奏温补肾阳之功。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为补益之要穴,可通调膀胱之经气,补脾之中兼顾肝肾,能补中益气,温中散寒,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具有补益气血、疏通经络、升清降浊之功效,与三阴交相伍,能健脾化湿,调补肝肾,调理气机。中极是膀胱募穴,是膀胱之气结聚部位,能调理下焦,清利湿热。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为元气所存之处,温补下元,鼓舞膀胱气化,以达启闭通便功效。小肠俞通调二便,清利湿热。诸穴配伍,可达到扶正培元、通调气机、利尿通淋、行气利水。同时配合排尿训练可加强腹肌肌肉收缩,增强逼尿肌功能,提高尿道括约肌的作用,促使排尿反射弧的敏感性增强[5],可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孙红,武治津.女性糖尿病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尿动力学表现[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9,7:49.

[2]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09-810

[3]王茂斌.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70-776.

[4]衡先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15.

[5]张萍,张智龙,杨元庆.调理脾胃针法配合排尿训练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观察[J].临床荟萃,2011,26(9):779-782.

上一篇: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临... 下一篇:现代月子护理标准开创者 喜月母婴会所董事长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