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

时间:2022-09-19 11:30:57

怎样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

课堂是生命成长的空间,课堂是生命发展的场所,课堂是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彼此唤醒、彼此碰撞、彼此交融、彼此分享的空间。然而在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参与课堂教学的总是那么几个所谓的尖子生,其他学生多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老师唱独角戏,学生成“看客”和“听客”,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为此,笔者认为只有改革课堂教学,讲究策略,关怀生命,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重新焕发生命的色彩。

记得曾读过一则故事:暴风雨后的早晨,一个小孩发现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浪潮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的!于是他不停地在水洼边弯下腰去,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去。这时有个大人走过来,注视着这个小孩,看他拯救着小鱼的生命。终于,这个大人忍不住走过去:“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孩头也不抬地回答。“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条小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

是的,小鱼在乎!如果我们回顾一下我们的教育,缺少的正是这种生命意识,没有把学生视为有生命的个体,而是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应付考试的机器,自然也就谈不上对学生的尊重、理解以及关怀生命。那么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应该是什么样呢?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特别是作为一名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师,笔者认为语文课堂就应该焕发出生命的光彩。怎么办?结合笔者的实践,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把学生看成一个发展中的人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应该也必须成为广大职业教育老师的共同理念。在同样的生活条件下,个人主体性发展和发挥的水平不同,其感受也将大不相同。人们生活在一个缺乏尊严、权利和自由的环境下,是不可能有充分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而现实生活中,职业教育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双差生。他们在初中的学习生涯中更多的是得不到老师的爱心和尊重,得不到父母的谅解和同学的关怀,幼小的心灵曾受过中考的无情打击。他们选择职校、踏入职校隐含着对新生活的期盼,希望在新的环境里能够得到尊重,得到爱,得到新的发展。因此我们老师就不能再用我们成人的眼光来看待、贬低他们;而是要认同他们,把他们看成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把他们看成一个发展中的人。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独立人格的尊严,鼓起前进的勇气。

二、创设师生互动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教师要善于让自己上的课“流动”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诱发他们良好的思维情感,在学习中碰撞出思维火花,促进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马斯洛认为:“只有在真诚、理解的师生人际关系中,学生才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想像和创造,从而热情地汲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人只有在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环境中才能思路开阔、弘扬个性。从生命的意义上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们有自己的认知方式,有自己的选择能力,有自己的人格特征,并且蕴藏着巨大的可开发与发展的潜能,这本身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充满活力的可交互和共享的资源。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在课堂教学的信息互动的情境中,实现着民主平等的参与和合作。

师是生,生亦师,这正是“教学相长”的真谛。

三、创建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活动模式

学生的知识是自己学到的,而不是老师灌进去的,学生的能力、品德也是自己练出来的,而不是老师教会的。基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主体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最忌讳强行灌输和包办代替,教育最需要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作为语文教师,就要让课堂充满激情、充满活力,使教与学双方能全身心的投入,用幽默的、诙谐的、激情四射的、令人回味的语言作为课堂气氛的最好的催化剂。来一点幽默,多些笑声,让学生的学习多点愉快;加一点激情,多些动感,让教与学双方充满活力,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

总之,我们应当反思:当今的教育最缺少的是什么?我们的课堂最缺少的是什么?笔者想:我们的教育最缺少的是生命的教育,我们的课堂最缺少的是生命的活力。作为教育实践者的我们,不要等待,无需徘徊,有责任有义务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去,让语文课堂充满焕发生命的光彩。

上一篇:2012 中超加时 下一篇:做医改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