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资本狩猎者

时间:2022-09-19 06:43:09

李书福:资本狩猎者

12年间,李书福一次又一次极具艺术性的资本腾挪,不仅完成了自己人生的完美转身,更缔造和书写了中国汽车业发展的传奇。

“我是一个有梦想、有理想,而且非常执着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理想的一个人。”吉利集团掌门人李书福这样描述自己,纯粹,豪情。

1998年8月8日,是李书福的汽车梦想照进现实的日子,吉利自主开发的“豪情”下线,市场定价4.79万元,成为当时中国最便宜的轿车。12年后,梦想再次照进现实,2010年3月28日,吉利汽车集团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份收购协议,出资18亿美元收购北欧最大老牌汽车巨头沃尔沃100%的股权以及知识产权等相关资产。

李书福,这个当年以3分之差高考落榜的浙江台州农家小子以自己的执着,用12年的时间,将吉利打造成一个总资产249亿元、年产30万辆整车、拥有6大整车制造基地和近10个汽车品种,员工超过7000余名的大型现代汽车制造企业。12年间,李书福一次又一次极具艺术性的资本腾挪,不仅完成了自己人生的完美转身,更缔造和书写了中国汽车业发展的传奇,在中国“3+6”的汽车版图中,以唯一的民营企业标识找到了自己显著的位置。

买壳――引凤归巢

李书福的创业路可谓起伏跌宕,柳暗花明。开过照相馆,干过从废弃物中提取贵重金属的买卖淘到第一桶金,创立北极花冰箱制造厂迫于政策限制无奈关闭,创立吉利建筑装饰材料厂,闯荡海南房地产市场血本无归,开办吉利摩托车厂,与重庆嘉陵强强合作,直至赢得“踏板摩托车王国”美誉的时候,他再也按捺不住“造小车不如造大车”的梦想――摩托车是小车,汽车才是大车。

1997年,正为汽车生产权发愁的李书福,因着一个特别的机缘与四川德阳监狱下属的汽车厂合资成立了“四川吉利波音汽车有限公司”。然而,国内资本市场门槛过高和商业银行普遍对民营企业存在着风险防范心理的政策生态,使得一心要做大做强的李书福感到,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都是一道无解的难题。像许多民营企业家一样,他将猎取资金的眼光投放在了香港。

2003年3月30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香港主板上市公司国润控股公告与吉利成立合营公司,合营公司名为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总投资和注册资本分别为2亿元和1.08亿元,合营期限为30年。国润控股透过子公司Centurion以5055万元现金出资占有46.8%的股权,掌握53.2%股权的吉利以部分资产作价1.49亿元注入合营公司。合营公司的业务范围是研究、开发、生产、营销轿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位于宁波市北仑经济技术开发区。

6个月后,国润控股再发公告称合营公司浙江吉利的注册资本和总投资分别由1.08亿元和2亿元增至6.84亿元和11.4亿元。上市公司再次透过子公司注入2.7亿元现金,吉利方面投入的仍是资产。至此,吉利已将名下6.58亿元的汽车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同时,国润控股还宣布与吉利方面成立一家业务范围与浙江吉利相同的并报合营公司――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国润控股透过另一家全资子公司Value Century投资2亿元现金,占有上海华普46.8%的股权,吉利方面则将华普7130和7150两款轿车生产设施、知识产权及相关土地作价3.25亿元注入上市公司。

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内,吉利通过与香港主板上市公司共同设立合营公司的形式,将旗下总值近10亿元的两块重要资产置入――包括变速箱及年产12万台全系列发动机生产设施,年产5万辆轿车生产设施;吉利、美人豹两大品牌专利、技术和模具,同时赢得上市公司注入逾5.2亿元现金拓展轿车生产和销售。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次配售是在浙江吉利合营公司设立之后的以汽车生产概念融资,募集规模放大近10倍,且配售价格上升了27%。吉利虽然没有获得国润控股任何股权,但实质上已经以这家上市公司为桥梁打开了通向海外资本市场的路径。

不过,通过与上市公司组建合营公司,虽然让吉利间接获得了从香港资本市场融资的初步战绩,但吉利最终需要的还是一个名正言顺的“壳”。于是,在次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李书福通过个人的全资控股公司渐次收购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ProperGlory的部分股份,并最终使自己间接拥有上市公司41.3%股权,以第一大股东身份实现了相对控股。2004年3月1日,国润控股正式更名为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2个月后,吉利汽车公告透过浙江吉利和华普国润出价7.23亿元 收购浙江豪情、美日、汽车研究院等三宗资产。如此,李书福已经通过吉利汽车获得12.4亿港元并顺利完成借壳上市。

一年内,李书福通过资本市场完成了自己10多年汽车生涯最大的一次蜕变,但他似乎并没有让自己的脚步停留在此。2007年1月,吉利汽车公告表示,吉利集团拟通过收购吉利汽车的控股股东ProperGlory的全部股权,从而拥有吉利汽车60.7%的控股股权,实现对这个香港上市公司的全部控制权。李书福又在资本市场上着实向前跨越了大大的一步。

兼并――安装双擎

可以说,从国内企业规模的扩张到谋求海外上市,再到进行境外并购,是中国民营企业资本延伸的“路线图”。

2002年与上汽、南汽竞购罗孚中败北后,2006年,李书福经人介绍,满怀信心要收购奔驰smart,但当对方得知吉利乃为中国一家民营企业时,无端地要价和刁难使李书福失望而归。两次海外并购的失败强烈刺激了李书福不甘居人之后的自尊心和好胜心,继续搜罗和捕捉并购目标成了他的不二目标。

好戏如期上演。2006年12月20日,吉利控股公告,与英国锰铜控股成立合营企业事宜已获股东大会批准,从而宣告了吉利以注入资产方式取得了国际主流资本市场“非空壳”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作为吉利并购历史上海外收购的一场处子秀,吉利以“非空壳”的方式取得合作方的控股权无疑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演示了一条新思路,可惜的是,当时并没有引起各界足够的重视。

李书福与英国人的交易克隆了他在香港借壳交易的基本模式。首先成立一家新的合营公司――英伦帝华,由香港上市公司以4.186亿港元现金出资占有99%的权益。然后,以这个“只有一大包现金”的公司48%的权益换取英国锰铜570万新发行代价股,使得吉利成为锰铜控股第一大股东,占扩大后股本的23%,并占锰铜控股董事会两个席位;同时,吉利与锰铜控股共享技术。根据协议,吉利、锰铜控股与吉利母公司上海华普各持有合资公司上海英伦帝华汽车51%、48%及1%股权,注册资本5430万美元,业务包括生产及出售“伦敦出租车”和高级轿车零部件。

英国锰铜成立于1899年,主业为出租汽车的生产和营销。锰铜生产的出租车宽敞舒适,且设置了方便坐轮椅的残疾人乘坐的特殊功能,被伦敦人亲切地称为“BlackTaxi”。截至2006年7月31日,锰铜总资产折合9亿港元,税前利润5503万港元。利润不算高,但连续的盈利说明英国锰铜在金融危机之前业务仍然健康。重要的是,与在香港市场借壳国润纯属资本运营手段相比,李书福借壳英国锰铜可谓一举两得。首先是获得了先进的技术和海外市场渠道,而上汽和南汽在罗孚身上花费了数千万欧元却只得到了技术。按计划,伦敦黑色出租车将在上海华普厂房制造,大部分车销往欧洲市场。其次是增加一个从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渠道,这是上汽和南汽从欧洲人手中买下亏损企业时想都不会想到的。

但金融危机之后,锰铜控股所发生的亏损也是合作双方始料未及的。根据锰铜控股日前的2009年度的财报显示,全年税前亏损730万英镑,2008年亏损1420万英镑。因此,在大规模的亏损下,锰铜决定向吉利出售部分股权,而且吉利也给予了积极的回应。据悉,股权出售完成后,吉利将至少取得锰铜51%的股权,而控股权的变动将对锰铜产生两方面的影响:继续担任黑色出租车的制造商,但部分工厂迁往上海;另一方面将为吉利组装和销售汽车。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李书福在锰铜的身上做了一桩划算的买卖。

不过,令李书福可以更加自豪的是,吉利全资收购澳大利亚汽车自动变速器公司DSI。2009年6月,吉利控股公告,出资4亿元人民币收购DSI100%的股权的交接仪式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完成。资料显示,DSI是全球仅有的两家独立于汽车整车企业之外的自动变速器公司之一,具有年产18万台自动变速器的生产能力。按照吉利的收购计划,DSI将在两年内恢复年产20万套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生产规模,并会在中国设厂,供应中国和其他亚洲市场。显然,一桩DSI的交易又为李书福带来了技术与市场的双丰收。

转型――品牌扬升

李书福对汽车的热情首先表现在“要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上,然而,正是吉利低价格、低档次的定位又无时无刻不折磨着这位“汽车狂人”,他深感这条路上“很孤独”。

自从李书福进入汽车行业那天起,怀疑与冷漠,奚落和嘲讽几乎从未离开过他。1998年8月8日的 “豪情”下线仪式,为了庆祝吉利汽车在浙江临海的生产基地正式投产,李书福向全国发出了700多张请柬,备足高档酒菜,可当天快10点钟了还是没有一个嘉宾前来。

李书福其实也非常清楚自己和自己的企业“出身”不好,暗地铆足劲地想改变这一处境,但无济于事。比如吉利自主研发出CVVT发动机――一种非常领先的发动机技术,当吉利在中央电视台打出“世界先进、中国领先”的广告时,竟引起业内轩然大波。很多人质疑,发动机是汽车最核心的技术,一向只与低档车联系在一起的吉利,能够研发出“世界先进、中国领先”的发动机吗?

曾让李书福伤心至极的是,2008年年初,吉利在底特律车展上了自主研发的爆胎监测与安全控制系统,并在远景等几款新车上运用了这种新技术。但是,在性能、质量、服务都提高的情况下,售价却只能标到同类产品的50%。消费者对吉利推出的新车仍不太买账,吉利还是被国人瞧不起。“我们的产品没有尊严,售价总是比人家便宜,总是被人家低看一眼,这个局面最起码我是接受不了。”

当然,李书福更多的是总结“教训”。他敏锐地意识到,“自主品牌的汽车,不管是吉利还是奇瑞,卖价都比不过洋品牌。消费者对中国自己造的汽车品牌不认同,对自主品牌也不是很信任。”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吉利小排量、经济型汽车的销量明显下降,很多吉利的老用户在更换新车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国外品牌。痛定思痛,李书福决定从2007年开始吉利从低端品牌向中高端发展的战略转型。人们发现,原先挂在李书福嘴边的低价车概念被安全、节能、环保等时尚概念所替代,一向讲究经济实用、连30元以上的衬衣都舍不得穿的李书福,开始面对媒体和在各种汽车论坛上大谈特谈“品牌”。

通过资本的重新分配以推动战略转型的行动似乎比李书福观念与思想的切换更具震撼性。在浙江宁海生产基地,吉利付出近8亿元的代价将曾经诞生过吉利第一辆整车的所有生产线和厂房全部淘汰,而在宁波北仑区,吉利出资20亿元建立了新的生产线,其中吉利从瑞典进口的ABB点焊机器人可以完成整个车身3000多个焊点;在总装车间,吉利斥巨资完成了车辆装配全部由电脑控制、机械手和全自动导引车完成的设备更新与改造;与此同时,吉利投资数亿元建立了汽车研究院,以争取每年可以推出4至5款全新车型和机型。如今,消费者已经很难看到吉利“老三样”――“豪情”、“美日”、“优利欧”,替而代之的是“新三样”――“远景”、“金刚”、“自由舰”以及“帝豪”等中高级轿车。

收购――形象再造

在汽车行业侵淫数年的李书福非常清楚,完全凭借自己的战略转型让吉利摆脱“乡土”味道未必能立竿见影,他需要在资本战略棋盘上拨动外力,与内政相互策应。

3月28日,吉利汽车集团与福特汽车在瑞典歌德堡签署最终股份收购协议,出资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100%的股权以及知识产权等相关资产,并将在今年第三季度交割完成。至此,吉利创造了中国汽车产业史上最大也是最彻底的一宗海外收购记录。宣布收购消息的当天,香港市场上的吉利股价蹿升至4.1港元,比一年前整整翻了4倍。

与15年汽车生涯之旅相比,此番收购沃尔沃如此大的海外产业行动,李书福不再孤单。2008年12月27日,国务院总理就新华社发表的《吉利汽车逆势上扬对汽车工业的启示》一出重要批示;之后不久,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专门召开“吉利汽车发展经验座谈会”。2009年,李书福受到总理的三次召见;及至宣布收购沃尔沃前的一个月,三位中央政治局常委更是密集视察吉利。让李书福倍加感动的是,在2010年全国“两会”上,他被特邀向中央领导作了长达10分钟的吉利战略汇报。

3月30日,从瑞典哥德堡签署完收购协议回国后,李书福兴奋之余向媒体透露说,其实早在2002年底,他就预判到福特可能会出现问题,并在员工大会上放言“吉利要吃掉沃尔沃这块‘肥肉’”。自此,在收购沃尔沃的前两年中,李书福就率领团队不厌其烦地主动与福特汽车接洽,讨论收购事宜,虽一再遭福特汽车拒绝,但痴心不改。特别是为了让福特看到自己的底气与实力,李书福将国际顶尖的投资银行高盛集团拉进了自己的阵营,并最终让高盛出资约3.省略

上一篇:非知之艰 行之惟艰 下一篇:外资并购热浪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