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政府向自己“开刀”

时间:2022-09-19 05:07:53

行政审批,政府向自己“开刀”

广东能砍掉大批行政审批事项,以精干之躯轻装前行,走在全国改革前列,得益于近年来不断地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和勇于突破。

今年广东改革最引人瞩目的亮点之一就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自己开刀”“革自己的命”“调整深层次的利益格局”,在多个场合,我们听到广东政坛高层为改革撑腰打气,也亲眼看到“以前三个月,现在一小时”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带来的神速效应。

广东能砍掉大批行政审批事项,以精干之躯轻装前行,走在全国改革前列,得益于近年来不断地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和勇于突破。

“接力赛”取消行政审批2300多项

其实,早在今年广东全力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艘“巨轮”之前,已于1999年、2001年、2003年、2009年进行过四轮改革。

在1999年之前,全省的行政审批事项是现在的5倍。

有统计数据表明:2000年以前,广东省政府67个省直机关部门中设置行政审批超过2200项,57个部门集中了2010多项行政审批权,最多的一个厅竟然达到100余项。如果算上全省三级行政机关,审批事项数以万计。

不可否认,数以万计的审批事项中有些的确相当重要,但行政审批长期存在的数量多、门槛高、耗时长的问题,制约着广东科学发展,政府依然包揽了太多的经济社会微观事务,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市场和社会活力。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刻不容缓。在前几轮改革中,广东省态度十分明确:顺应改革发展的审批事项,留;反之就要清理、调整。凡纯粹属于部门利益的审批、收费,砍掉没商量。

“砍”的重点指向两个方面:一是计划、经贸、财政、建设、工商、公安、卫生、教育等审批事项较多且与经济社会联系紧密的部门;二是既审批又收费,涉及经济管理的审批事项。

广东省纪委有关人士回忆道,清理的过程是艰苦的。有时为了一个项目的清理,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公室与有关部门的来往函件多达五六个回合。个别部门“挖地三尺”找来多年前的部门规章依据,作为种种不能“砍”的理由。

一轮接一轮的省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接力赛”,累计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2300多项,其中取消1800余项,下放或委托424项。

到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结束时,广东省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共593项,是全国保留行政审批事项较少的省份之一。

行政审批面临更大考验

相对于之前的改革,今年开始的本轮改革难度大大增加。

前四轮改革的事项已占总数的一半以上,无关痛痒、涉及利益小的事项已削减。越往后面,可削减的项目越少,剩下的往往是“难啃的骨头”。

据广东省纪委有关人士介绍,2009年进行的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剩下的行政审批大都有设定依据,有83%属于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国务院部委规章、规范性文件设定的审批事项;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和省委、省政府及其部门规范性文件设定的审批事项仅占17%。

如同其他领域的改革一样,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入深水区。

尽管难度明显增大,但此番广东改革的决心非常之大。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对150多家媒体表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广东新一轮改革的关键,“首先要从政府头上开刀”。

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也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以“革自己命”的勇气和决心推进改革。

“改革最大的阻力是既得利益集团,政府改革的最大阻力也来自政府自身。改革改到政府头上,究竟是真改革还是假改革,这是一次很大的考验。”朱小丹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有如此论断。

这种深刻认识,或许源自于改革步入深水区后广东面临的严峻现实——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加快,一些长期存在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进一步凸显,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对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广东省编办提供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尽管广东省已进行过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但仍存在审批事项多、审批门槛高、审批耗时长等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任务十分迫切。

报告举例,最近在清理审批事项时发现某个部门的行政许可只报一项,但子项却有44项,各市、县(市、区)对外公布的行政审批事项一般在200至300项,实际有1000多项。有的部门审批事项范围广、名目多,甚至种子生产经营单位的印制包装袋也要审批。

一个较大的炼化项目从申报到批准,所有环节都按时限办结,需要331天;开发一个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的住宅小区,要跑40多个部门,耗时需两年以上。

在简政放权中,一些部门仍受利益格局的纠葛,放虚不放实,放小不放大,放内不放外,放弊不放利。广东在深圳、佛山、顺德等地率先开展的大部门体制改革,收获成功的同时,也使得一些部门权力相对集中,客观上扩大了权力寻租的空间。

基于种种现状,今年年初,广东启动了新一轮改革。重点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这两组最关键的关系,改革的核心环节就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改革突出“减”、“放”、“转”

号角一经吹响,改革就紧锣密鼓地进行了。今年年初,政府各部门就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召开各类会议200多场,先后召开各类征求意见座谈会20余场。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广东省制定了《关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清理形成了《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目录》,正式向国务院上报了《广东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广东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需提请国家允许广东先行先试事项》。

这次改革,突出三个字:“减”,包括取消审批、压缩审批;“放”,把该由下一级审批的权限下放,县一级、镇一级,面向基层;“转”,不该由政府管的,应该由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承担管理职能。

针对现实中个别部门搞变相审批、隐蔽审批等现象,改革力求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留死角、不留盲点。拟调整事项近500项,其中取消近300项,向社会组织转移及下放或委托200多项,重点加大了项目投资、商事登记、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改革清理力度。

从清理事项范围看,除了上轮改革保留的省级595项审批事项外,还把2009年后因法律法规调整等原因新增的事项,国家下放的事项,以及本质上属于行政审批的日常管理事项等共1120项都纳入了清理范围。像过筛子一样,该取消的坚决取消,该转移的坚决转移,该下放的坚决下放。

从事项设定层级看,这次改革不回避矛盾,不仅仅限于省政府权限内的事项,而是将地方法规设定的事项、国务院法规和部门规章设定的事项、法律设定的事项等一并纳入清理范围,积极争取先行先试。

截至2012年6月,广东省共取消各类行政审批项目272项,转移各类行政审批事项119项,向地级市以下政府下放审批事项98项。

改革的效果立竿见影。商事登记改革一经推出,市民在企业注册登记时,便可亲身感受到时间大幅缩短后的方便、快捷。在准入门槛放宽后,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也明显感到生存环境的好转。

正像朱小丹指出的:“减少审批,可以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但不是唯一目标,根本目的是政府职能归位,尽可能减少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去过多取代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只有做到这点,市场经济体制才能进一步完善,才能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上一篇:民办高校何时摆脱生源不足之困 下一篇:中国人移民门槛渐高 有人移民为子女曲线上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