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后进生转化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9-19 01:17:48

数学教学后进生转化的几点思考

后进生,指在班上学习,纪侓各方面较差,进步很慢,甚至没有进步的学生。他们基础差,平时不专心听讲,精力不集中、开小差,反映迟钝,接受力差,平时作业不能独立完成,考试经常不及格,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缺乏积极性等等。造成后进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后,所有的小学生全部进入初中学习有一部分学生前两个学段的知识掌握差,基础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再加上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师的教学方法有较大差异,对学生的学习独立性,主动性的要求增强,这部分学生意志力薄弱,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产生畏难情绪,丧失信心。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上进心和学习动力,遇到问题不求甚解,不动脑筋,不去认真钻研或者请教别人,不懂装懂,对作业练习等抄袭应付。久而久之,造成知识缺漏越来越多,使学习更加困难,丧失学习兴趣,继面放弃学习。

二、家庭原因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多,父母溺爱,一味娇惯。养成 子女许多不良习惯。而农村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家长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对子女的管理方式简单粗暴,甚至无法管理。他们不能耐心细致地对子女进行教育辅导,又不能很好的配合学校教育。要么对子女期望值过高,一味施压;要么不闻不问,任其发展,放任自流,这一切都让学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不重视学习,甚至不学习,成绩自然不会提高。

三、社会原因

当前社会一小部分人流行“读书无用伦”,加之大学生求职难,致使一部分学生过早放弃求学观念。还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电子游戏等现代游戏娱乐设施,不能自拔,面对家长老师的教育不以为然,阳奉阴违,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之一。

面对越来越多的无论行为习惯还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都不好的后进生的转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

中学数学是一门较枯燥的学科,多数农村中学的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要让学生喜欢这门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教这门课的老师。所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从而喜欢你,尊敬你,喜欢你所教的学科。

二、增强生进生的自信心

要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除了重视情感教育外,还要重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后进生多数基础差、成绩差、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不强。所以,对自己没有信心,对自己学数学的能力没有信心。教师在教学中应多表扬鼓励,少批评,少讽刺,不歧视;多引导,不断地发现他们身上的长处和闪光点,鼓励他们扬长避短,不断进步。让学生树立自信心,走向成功之路。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的放矢的安排教学计划,选择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本着“宜浅不宜深,宜慢不宜快”的原则。精讲多练,做好个别辅导,分类指导,使后进生跟得上,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后进生在情感上很敏感,也很脆弱,若老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责骂打击,就会使他们害怕数学,丧失学习兴趣。教师应该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要经常运用表扬鼓励的手段,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应该谆谆善诱,耐心的教育,增加他们学数学的兴趣,学好数学的信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中来。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

初中数学知识理论性强,学习起来觉得枯燥、抽象。这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兴趣与学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取积极主动的意志行为,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念,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相反,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被逼近的状态下学习,效果自然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选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猜谜语、剪纸、做游戏、讲故事等。使抽象的内容形象生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进来,不做课堂的看客,做课堂的主人。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自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把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数学后进生,往往是没有好的习惯造成的。所以,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就要发注意培养学生自觉的好习惯。学生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他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不仅仅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堂上的学习,甚至是课后的练习巩固。这一切都需要学生通过自觉学习来完成。特别是后进生,他们绝大部分自由散漫,学习上得过且过。养成他们自觉学习的习惯对提高成绩是至关重要的。后进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数学的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遇到问题不求甚解,照抄了事。教师在教学要注意启发引导,不仅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首先要教会学生听课。听课是教学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学生在听课时必须专心,不能心不在焉,不能不懂装懂。对老师强调的重点做上笔记,认真听,多提问,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做到先思考再回答,不思考不回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掌握巩固,并及时归纳。作业中,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另外,基础也很重要,我在教学中一方面讲授新课,同时每天只用3-5分钟,不加重课外负担,又能及时发现基础知识掌握的不足,及时弥补、及时巩固。“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提高技能。

总之,对待后进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的补习功课,让他们增加信心,提高兴趣,逐渐达到转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数学新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7(1).

[2]浅谈中学数学后进生的成因及时策――转化是关键[J].教育网.

[3]教育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

上一篇:让高中语文教学在课堂活动中升华 下一篇:新课程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美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