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课余训练应重视运动后恢复

时间:2022-09-19 12:32:39

青少年课余训练应重视运动后恢复

运动恢复是指使用合理的恢复手段及方法加快运动员体力和精神疲劳的消除,修复运动创伤、恢复和提高机体的活力,为运动成绩的继续提高打下基础,如何快速消除运动疲劳,恢复身体的机能状态,一直是运动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运动训练产生的疲劳,需要通过合理的恢复休息,机体机能才可恢复至超过训练前的水平,这一过程称之为“超量恢复,训练结束后,身体必须得到恢复和超量恢复。使机体水平得到巩固提高,为下次运动训练创造物质基础。科学研究证明,运动训练没有恢复就没有运动成绩的提高,运动恢复必须提到与负荷同等重要的位置。

中小学业余训练中,一些教师或教练员违背了运动训练的规律,一味地追求运动负荷,却忽视了训练后的恢复:一些运动员由于思想上不重视或者其他原因(学习任务重,时间紧迫等)训练结束后的恢复基本是可有可无,或者消极对待。殊不知,训练后机体内许多代谢产物堆积在肌肉中,如果顺其自然。不做放松活动。机体将得不到恢复,长此以往,疲劳、伤痛不能解除,而导致身体机能紊乱或出现运动损伤。甚至有可能产生过度疲劳。影响以后训练的质量及最终的运动成绩。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带队经验总结了几项有效的恢复措施,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教育学恢复措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训练计划中教练员要根据每次训练课的内容和负荷制订出详细的放松活动的方法、手段,并在放松时督促运动员认真完成各项内容,在训练过程中要合理安排训练内容、训练手段、运动负荷、恢复时间、恢复方式等;训练后注意积极性休息与消极性休息相结合,研究表明,在放松过程中,进行轻微的活动。肌肉和血液中的代谢废物的消除比单纯静止休息要快得多。运动后做一些伸展练习可消除肌肉痉挛,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减轻肌肉酸痛和僵硬程度,有利于加快恢复,因此。大强度训练后应安排一些放松慢跑、呼吸体操及各肌群的伸展练习,也可做一些轻松愉快的放松性游戏等。

二、运动医学恢复措施

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出现运动性疲劳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运动能力的提高。为了使肌肉放松,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排出及物质的补充,防止因身体负荷产生各种不良后果。每次训练结束后,可以采取按摩、理疗热敷、沐浴等手段帮助恢复。另外,还可以用中草药外敷、熏洗等方法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经济有效,操作简便,对损伤部位的功能恢复方面有着显著作用。

三、心理学恢复措施

心理恢复是通过调节大脑皮层的机能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气功、意念、放松练习等都属于此类。教师应学会一些心理学恢复手段,以降低运动员神经系统的紧张,减轻心理压抑状态,加速身体其他器官系统的恢复。训练过程中,可以采用呼吸调整、催眠暗示,心理调节等方法,也可以利用运动员的业余爱好,采用音乐、舞蹈等娱乐方式使其产生良好的心境帮助运动后的恢复。

四、营养学恢复措施

营养对运动员的训练、机能状态、体力适应、恢复过程以及运动性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学生训练非常刻苦,但成绩一直徘徊不前,究其原因,除了先天的素质和技术掌握的好坏之外。日常膳食营养供应不足恐怕是个主要原因了。教练要通过营养与恢复的知识传授,改变学生那种没有目的性,吃饱就行的错误观念。由于青少年学生的伙食条件比不上专业运动队,所以在选择科学合理进餐时间的同时,应力求膳食营养可口、注意食物的酸碱平衡,增加奶制品。豆类、水果、蔬菜等,合理补充糖、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C、B1和E的摄入量,必要时教师应组织学生科学合理服用营养类药物,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另外,夏季训练出汗较多,应鼓励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定时补水(淡盐水),以防止肌肉痉挛的发生,坚决反对使用违禁药物,损人害己。

五、管理方面措施

充足的睡眠是消除疲劳,保持旺盛精力和体能的重要手段。青少年运动员的睡眠时间,应比成年运动员长,需要保证每天有9―10小时睡眠。如果上、下午都安排训练,中午应有适当时间午睡(1―2小时),并注意创造安静、空气流通的睡眠环境。教师应加强教育和监督,防止运动员经常性的睡眠不足,杜绝吸烟、喝酒等现象,及时发现并帮助其改正,使学生真正练有所成。

课余训练中,运动训练的恢复是我们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教师和教练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处理好负荷与恢复的关系,力所能及地运用科学、合理的恢复手段,延缓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发生、促使运动员身体的尽快恢复,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

上一篇:少年女子自由式摔跤赛前营养方案的研究 下一篇:排球专业运动员训练致伤分析及预防方法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