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邮政现阶段的因素与对策

时间:2022-09-19 10:21:21

国内邮政现阶段的因素与对策

作者:刘海涛 单位: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大庆监管分局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是我国银行业改革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标志着我国邮政金融体制改革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作为中国银行业的一支新生力量,有先天的优势,也有后天的劣势。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决定了其发展道路肯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尽快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少走弯路,把邮储银行办成真正的现代化零售商业银行,是当前必须予以关注的问题。

一、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截至目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经运行一年多了,省市县级分支机构也相继运行了一段时间。从运行效果来看,经营基本平稳,没有出现大起大落,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顺,影响自身发展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实行的是“双线管理体制”,即中国邮政集团总公司及其各省市分公司管费用、管人员(新进人员)、管经营目标。虽然经营权由银行方面掌握,但在“无米之炊”或“少米之炊”面前,经营效果大打折扣,比如出现了经营网点建设停滞、业务创新和发展缓慢、人才培训和引进受阻等问题,再加之一些一、二级分支机构实行“一行两制”的政策,阻碍了管理作用的有效发挥,在经营效果、经营积极性、整体竞争力方面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服务功能欠缺,影响业务拓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的市场定位是:充分依托和发挥邮政储蓄的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办理零售类信贷业务和公司业务,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金融服务;与国内其他商业银行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有力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刘明康主席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第一次全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邮储银行功能定位在面向三农、服务社区、为广大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的全国性零售商业银行。”从中可以看出,邮政储蓄银行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是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属于利用网点和人员的优势,依靠服务增值的类型。但是长期以来,邮政储蓄机构只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中间业务发展也相对滞后,因此就服务项目和功能而言,邮政储蓄银行无疑存在先天缺陷,所以邮政储蓄银行还应在如何弥补自身的不足、补充完善所需的各种业务服务功能上下一番功夫。

(三)经营主体不清晰,管理难以有效落实表面上看,邮政储蓄银行经营层是银行的经营班子,但真正掌握经营权的却是其大股东—中国邮政集团总公司及其各级分公司,因为核算权及相关政策决策权均掌握在大股东手中,银行经营层的有些决策从确定到实施乃至取得效果,停滞时间长,管理不到位,造成了政策执行效率低,因而有些管理措施和宏观目标难以如期实现,影响了邮政储蓄银行的持续性发展。

(四)内控框架不完善,经营风险难管控由于原来的邮政储汇局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没有相对独立的运行管理系统,使得邮政储蓄系统缺乏统一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部门协调、系统运行困难,削弱了管理力度,导致邮政储汇机构无法像其他金融机构那样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科学、权责分明、运作有序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检查监督人员仅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账平表符,没有风险审查意识,没有“大风险”管理的理念。另外,由于邮政储蓄一直以来就是通过中央银行再存款的方式获取利息差额补贴,没有实行市场化运作,很难适应市场的需要。因此,邮政储蓄银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完善内控框架,控制经营风险,在此基础上,遵守市场化运作的规则,大力开展业务创新,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五)邮储银行高管人员的金融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亚待提高由于原邮政储蓄经营机制的非专业化,财务核算包含在邮政业务核算中混业经营,加上对高管和业务监管的偏薄弱,造成了领导者对邮政储蓄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业务人员业务能力的忽视,因此形成了金融业务水平不高、管理能力较低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从邮政储蓄的现有人员构成、知识结构以及运作方式来看,邮政储蓄部门基本不具备对贷款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一旦大规模开展资产经营业务,必将带来极大的经营风险。为此,应对邮政储蓄银行经营和管理人员的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适时进行调整和培训,以解决因为高管人员的因素制约邮储银行发展的瓶颈环节。

二、邮政储蓄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组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邮政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对于促进我国邮政事业和金融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提供金融服务都具有积极而重大的意义。目前,应着手针对运营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务实的对策加以逐步解决。

(一)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构建有效的内部公司治理机制目前,首要的任务是理顺邮政储蓄银行的管理体制,改革“双线管理模式”。首先,应该从明晰产权关系入手,确立国家控股或参股标准,弓队战略投资者,力促股权构成多元化、社会化,增加股东制衡体制,防止形成决策垄断。其次,在此基础上,按照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构建银行内部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决策机制、经营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推动其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确保邮政储蓄银行的有序和稳健运行。

(二)发挥优势,弥补劣势,完善服务功能,以服务促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首要的是服务水平的竞争,这是由银行业的产品和经营的同质性所决定的。邮政储蓄银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发挥邮政储蓄在网点方面所具有的相对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改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相对较差的劣势,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扩展业务功能,以期提供令人满意的多元化金融服务。同时,邮政储蓄银行应该有其特殊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在网点数量、服务农村、中小城市的优势非常明显的条件下,依托这些优势,在面向农村市场、城市社区居民市场方面寻找立身之本。邮政金融从事的是零售金融业务,服务对象主要是广大城乡居民。邮储银行应该巩固自己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

(三)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严格内控制度的执行目前,对邮政储蓄银行来说,贷款风险、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将成为其面临的主要风险。因此,邮储银行要借鉴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方面的经验,结合自己的特点,找准业务运作中的风险点和风险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并在运行中不断予以完善。内控机制建设一直是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稳定和安全运营的主要问题,作为新组建的邮政储蓄银行更应充分利用其他银行在内部控制机制建设上的成功经验,全面落实国际公认的审慎会计原则和操作风险规范,健全金融管理监督检查体系,切实履行好监督检查职能。在外部监管上,应将国际先进的外部监管原则充分导人邮储银行业务的监管中,积极利用外部监管力量,从基础做起,消除和减少经营活动中的潜在风险和非预期损失,使邮政储蓄银行走上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有机结合的良性自律发展道路。

(四)通过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来增强竞争力目前,邮政储蓄银行的中间业务仍然是原邮政储蓄的延续,与其他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1.中间业务发展不均衡。一是品种结构不均衡。以往邮政储蓄开展的中间业务主要集中在类和银行卡类。即使是类和银行卡类中间业务,邮政储蓄开办的也仅是其中一部分。二是地区发展不平衡。据有关统计,中间业务发展较好的市地局,收人可以占到邮政储蓄业务收人的20%以上,而发展较差的局,中间业务收人比重尚不足1%,差距非常明显。三是各业务品种的获利能力不均衡。有品牌的产品比没有品牌的产品发展势头更好,获利能力更强。数据显示,2004年邮政储蓄绿卡实现手续费收人近ro亿元,占了当年中间业务收入的绝大部分。2.缺乏有效的经营管理体系。中间业务发展呈现出分散经营和管理的格局,缺乏组织协调,未能发挥现有机构的整体优势。3.发展中间业务所需的人才和设备投人不足。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已成为邮政储蓄发展中间业务的瓶颈,尤其是科技型、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的开发、创新和营销。目前邮政储蓄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较低,素质不强,业务水平不高,难以提供令用户满意的多元化金融服务。各地邮政储蓄大多存在营业场所陈旧、安全设施不够、硬件设备落后、操作环境较差等问题。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既是邮政储蓄银行的利润增长点,也是邮政储蓄银行的立命之本,鉴于当前在发展中间业务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邮政储蓄银行应该以开发绿卡功能为重点,并大力发展类中间业务。

(五)正确定位,立足城乡,服务城乡,以此为基础向服务全方位、功能多样化的商业银行迈进当年国家决定恢复邮政储蓄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遍布城乡的邮政网点,弥补银行网点的不足,筹集建设资金,方便居民储蓄。虽然随着邮政储蓄的发展,它的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其“立足城乡,服务城乡”的定位并没有多大改变,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也应该充分利用城乡资金来加强自身发展且为城乡建设服务。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含邮政)已拥有储蓄营业网点3.6万个,汇兑营业网点4.5万个,国际汇款营业网点2万个。其中有近60%的储蓄网点和近70%的汇兑网点分布在农村地区。邮政储蓄银行的市场定位方面应坚持“平民银行”的经营模式,主要针对城乡居民服务。在经营理念上,初始阶段应明确并非完全以盈利性为惟一目标,应当在“公共性”和“社会性”上承担一定的责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公共性”和“社会性”的实现,来达到与国民利益的共进,培养潜在的客户群,为将来的发展积蓄力量。

(六)加强人才培养,做好人才引进,建立绩效考核机制留住人才考虑到目前邮储银行职工的金融知识匾乏、金融营销意识相对淡薄的现状,可以通过引进人才和进行金融知识培训来解决。人才培训工作应紧紧围绕金融发展战略进行,以适应市场需求和金融竞争目标的实现。把人才培训和人才引进有机结合起来,并与整个邮储银行的发展联动进行,制定一个科学、全面和具有战略性的培养和引进人才的长期规划。目前应消除邮政体制改革可能带来的员工队伍的不稳定因素,加强人才培养,做好人才引进,建立绩效考核机制留住人才。

上一篇:猪饲粮对母猪繁殖免疫能力的影响 下一篇:磷源对肉鸡胫骨发育不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