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改革路径研究

时间:2022-09-18 10:52:36

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改革路径研究

【摘 要】语文作为一项首要的交流技能,在人们交流文化中起到了无法代替的作用。然而,从多年的从业经验来看,很多人对语文缺少一种热情,缺少一份学习语文的积极能动性,更甚者还会以一种冷漠无视的错误姿态对待学习语文。为了更好地解决这种现状,许多错误的观点都需要有效地解决。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语文教学 教学现状 改革路径

现在是知识科技高速运转、迅速膨胀的年代,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莘莘学子身上的责任是赶超世界领先科技水平。语文作为一项首要的交流技能,在人们交流文化中起到了无法代替的作用。然而,从多年的从业经验来看,很多人对语文缺少一种热情,缺少一份学习语文的积极能动性,为了更好地解决这种现状,许多错误的观点都需要有效地解决。

一、教学方法的转变

为了有效地带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做到一种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使语文学习有更加广泛的活动平台,让语文的学习充满活力,作为教学人员应指导学生在日常的活动中学并且用于实践,通过课外的这种活动来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丰富充盈。在学习课本知识、课内知识、校园文化知识以外,我们还要兼顾其他学科的学习,做到课本和实践相结合,这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修养和综合素质。对阅读的训练也要从对课本的掌握,逐步涉及到课堂外面的一些知识,有电脑和其他媒体的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对于写和说,一定要注重课外的练习,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在课外进行一个巩固和深入,并且应用于生活中。在很大程度上,综合学习充实扩展了学生的知识,但是也存在这一定局限性,就是它只是给予一个大致方向和参考数据,其他知识学生应该通过自己来掌握学习。以往大多数的知识都是从教材中汲取,以教材为指定学习范围,这就导致了教材的禁锢性,教材在教学中成了一把“枷锁”,随着教学方法的改变,教材也不断地向外扩展,目前它只是给教师一个引导,在学习方面还需要教师对内容做更细化的分析,总结更全面的知识理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伴随着教材的改革,由以往的禁锢到现在的开放,教师也面临着重大的考验。这就要求教师在以后的学习上不断深化自己,增强学习意识,不断完善教学思路,重视对书刊和网上的学习,从而有效地转变教学方法,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筛选,从相关领域获取最大的知识量。老师授课的方法也是教学方式转变的一个环节,老师在授课环节应该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讲课作为辅助,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2.融入其他领域科学知识

语文教学本来就和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相辅相成。“拓展语文教学的层面,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语文教学和非语文学科的相互交流”“实现跨层面教学,和其他领域做到融会贯通”,以上几点在语文教学中反复被提及。以往的教学都是侧重学科教育,没能跟其他学科有个很好的融入,知识的积累都是为了学习语文而学习,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总的囊括作用和实用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处不用到语文,用语言来表达情感,展示社会百态,当然无疑也会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正所谓语文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一个不能缺失的角色。从阅读文章编排上看,主要侧重点是学科知识,但是从综合教学上看,跨领域的学习尤为重要。在做一个专题的时候,教学面主要涉及到科学和人文,学生可以综合相关知识或者是求教其他领域的老师,通过交流学习,提升语文学习能力。我们所掌握的语文有多种性能,其中可能涉及到文学、实践、知识、人文等。在我们的生活中语文扮演了多种角色,既能用语言进行学习交流也能够表达我们的情感,也能够展示我们的内在修养。语文这门学科其实是很有内涵和趣味的学科,但目前而言,一成不变的语文课,老师在教学中只是起到了一个讲评材料的作用,而没有让学生对语文课有一个参与互动,体验语文课的乐趣,体会语言的内涵和运用语言强大的内在美,课堂成了一个剖析文章内容和思想,讲解老套课后练习和知识点的“听堂”,从而导致了学生习惯了去听而不是去感受。目前教学中的写作还是以直接授课,反复强调,多重灌输的方法,忽略学生的言语表达和文字运用的能力训练,这与语文教学的初衷相背离,因而,转变教学模式,转换教育方式,才可以提高语文教学能力,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

3.以学习内容来决定讲课方式

不同的学习内容有着不一样的讲课方式,多重的讲课方式对授课内容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推进,学习内容和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语文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为了顺应语文学科的演变,语文教学的统一性,广泛性和教育的多重性,教育讲课的方式也就出现了多重性。以往的语文教学都比较单一,内容老套,模式老套,从而割裂了语文教学和生活之间的纽带,从而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打消了学生对文字的念想,最终影响了教学成果。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语文教学也展示了多种姿态,单一从扩展学生创新理念为培养目标的教学就有十几中,这里不再做一一解答。在语文教学中,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是必然趋势,所以应运而生的是主次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这也是语文教学综合性的一个展现。

4.正确对待教学中的联系

现有教育体系中讲求“学生是主体”教育“重视学生自主能动性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教学中师生地位平等交流”“老师只在教学中只是起到组织引导的作用”,清晰展现教育中师生的一个平等立场。继而改变了以往教学中老师讲课,学生听课,老师编排课程,学生一味采纳;老师地位高人一等局面,形成了师生平等协作的关系。我们引用布鲁纳的一句话说,“老师和学生协作”,这就表示了老师不再是单一的讲授课程,而是采用跟学生是一种互动的模式,做到一个组织引导。这样也巩固了老师的一个领导作用,也赋予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置。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处于首要位置,从根本上详尽地展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学方法的改变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的变动都会影响到另一方面,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正确认识二者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轶《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几点看法》《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刘俊霞《德州市中学语文教育现状研究》《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教育教学研究专辑)》

[3]吴多清《从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看高师教学改革》《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

上一篇:语文课堂要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内心视象 下一篇: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