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文本研习刍议

时间:2022-09-18 09:21:29

文言文文本研习刍议

文本研习,是指教师根据文本,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和思考,侧重于提高学生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研习的内容包括理解关键语句,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与整合相关信息,把握作家观点态度,赏析表达技巧等。

文言文的文本研习,有其特殊之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可以看做新课标对文言文“言”的要求;对“文”的要求,新课标表述如下:“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可见,文言文的文本研习,首先要过语言关,即落实“言”的要求,其次要研习“文”,体会作品的内蕴,进行鉴赏评价。当前的文言文教学,多数是有“言”无“文”,上成古汉语课,文本研习说起来有,做起来无,经典的文言文变成鸡零狗碎的语法材料,搞得学生惧怕文言文学习。

鉴此,笔者拟以钱梦龙老师的《愚公移山》教学为例,谈谈文言文的文本研习。

一、 跨越语言之隔

文言是学生阅读文言文的一道障碍,首先要突破这一障碍,是为文言文“言”的教学内容。现今的教学,字字训释,句句翻译,学生在书上记得密密麻麻,听得昏头昏脑,对文本未及深究,身心已疲。曾见一位教师教《邹忌讽齐王纳谏》,逐字逐句串讲后,又印了一大张词句讲义,把用法不典型的虚词和句式都罗列出来,甚无益矣。

实际上,学习文言文,应该清楚以下几点:一、 学生对于文言文词句积累并非完全空白。钱梦龙老师说:“文言文中的古代书面语,对本国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母语,而不是外国语。……学生阅读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但绝不像学习外语那样毫无根基,一切要从零开始。”二、 文言文,中心词是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是文本解读。钱老师又说:“教文言文,当然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但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深入地把握文意。”三、 暂时留存一些语言障碍并不妨碍理解文章大意。古人说“不求甚解”,钱老师说:“反过来说,把握了文意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句。”①

基于此,笔者认为,文言文“言”的教学一定要摈弃“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的做法,而要大气一点,灵活一点。具体做法如下:

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文,这是学会学习的途径和标志。钱老师是使用工具书自学的典范,一本《辞源》“给予我的知识和教益,超过了任何一位中学国文教师所能给予的”②,所以,他在教学别注意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生:“河曲智叟”的“曲”是什么意思?

师:谁会解释这个“曲”字?都不会?那就请大家查字典。

生:(读字典)曲,就是“弯曲的地方”。

师:嗯,这个解释选对了。后面还举了什么词做例子?

生:河曲。

师:对。河曲就是黄河弯曲的地方。你们看,有些问题一请教字典就解决了。

……

生:“残年余力”是什么意思?

师:噢,残年余力,谁能解释这四个字?

生:“残年余力”是说老人力气不多了。

师:好,意思讲对了!这个“残”字,我们来明确一下它的含义,好吗?请查字典。

生:(看字典回答)残,就是“剩余的”。

师:“残”跟“余”在这里意思是一样吗?

生:(齐声)一样!

采用“曲问法”,巧妙引导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般课堂教学,都是问:“年且九十”的“且”是什么意思?“智叟”的“叟”怎么解释?“孀妻”和“遗男”是什么意思?“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省略了什么成分?如此问下去,课堂必然沉闷,学生哪来学习的积极性呢?钱老师则问此意彼,将问题“拐个弯”,容易激发思考的兴趣。比如问“这个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从而落实“且”的意义;问“那个智叟是年轻人吗”,进而理解了“叟”的含义;问“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从而落实“孀妻”“遗男”的理解。对于那个省略句,钱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师:再请你们计算一下:这次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五个人。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一个愚公,一个遗男,还有他的三个子孙。

师:三个什么样的子孙?

生:三个会挑担的,“荷担者三夫”。

师:你们怎么知道愚公自己也参加了呢?

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是愚公率领了子孙去的。

师:啊,讲得真好!那请你再说说看,“遂率”前面省略了一个什么句子成分?

生:主语。

师:主语应该是什么?

生:愚公。

师:好!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主语补出来,人数很清楚,一共五个人。

指导学生进行词语推断。文言文学习要努力使学生越学越活,能够举一反三,就要彻底摒弃串讲法,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结合语境,运用工具书,进行判断与推断,理解词义,读懂句子,融会贯通。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1. 语境选义法――根据语境从该词的几个义项中选择恰当的一项;2. 语法分析法――主要推断词类活用;3. 通假代入法――某个词的几个义项都不符合语境时,则考虑该词是否通假为另外某个词语,再将另外某个词语的意义代入,若合语境,则视为通假;4. 对文互训法――根据对应位置词语,或作同义或作反义推断;5. 逻辑推求法――根据语境,结合文意,进行逻辑推理,从而推断出词语的临时意义。比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中的“长”字,学生完全可以在语境中根据对应位置的“远”“安”,推断出是形容词,读cháng,意思是“高”,完全不必死记硬背。我们看看,钱老师在《捕蛇者说》教学中对“问之,则曰”中“则”的理解,即是在语境中引导学生感知的:

师:有一个字,大家解释一下:“问之,则曰”这个“则”字是什么意思?

生:却。

师:还有别的解释吗?

生:就。

师:你们觉得解释为“就”好,还是“却”好?

生:(七嘴八舌)“就”好。“却”好。

师:为什么?讲道理。

生:解释成“却”好。因为前面说“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看来捕蛇是件好事;后边又说是不好的事,说他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事上,他的父亲也死在这件事上。因此有转折的意思。(学生同意)

师:“专其利三世矣”,其实是“受其害”三世,中间有明显的转折关系,应该解释为“却”。③

多诵读。诵读,永远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钱老师回忆自己中学的国文老师,教文言文时,不串讲,只在紧要处尽情发挥,讲透彻,然后指导学生圈画点评,随后“拉长了声调领我们诵读,凡读到加密圈的词句,往往眉飞色舞,读得格外声情并茂……感染得我们也都陶醉在文章优美的词句里”④,所以,钱老师总是采取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诵读课文。窦桂梅老师说:“语感是文言文的‘言’的最高层面。更多的时候,语言学习的高境界就是语感的形成。语感的形成,就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形成。”⑤语感的形成要靠诵读,而形成语感后,有的词句一读就理解其含义和用法,“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也”为句中语气词,起舒缓语气作用;“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填然鼓之,弃甲曳兵而走”,“之”为补足音节,使行文节奏和谐。本人也曾尝试写文言短文,发现有些文言虚词是顺手拈来,用在句中读起来前后顺畅,语气完备,至于该虚词如何理解,倒也没细考虑,但绝不影响文意表达,我想,古人写作时也是这样吧,因此,读文言文而求“字字训释”有多少必要呢?还是多读,读出语感,形成能力为好。

二、 体会语言之蕴

跨越语言障碍的过程,也是初步感知文本的过程。之后,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走进文本,理清思路,把握要旨,“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大致说来,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结构内容的把握,二是精彩语言的品咂。

把握结构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包括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与整合相关信息,把握作家观点态度,赏析表达技巧等。钱老师在引领学生跨越语言障碍后,设计了以下问题:文章主要写了哪些人和什么事?――(人物略)移山。移山困难吗?依据是什么?请用课内语言回答。――困难(依据略)。面对如此困难的事情,每个人的态度是怎样的?讥讽反对、担心献疑、坚决支持、决不动摇。最后一问是“我有个问题:有人说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山搬走的,这样看起来,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走进了文本。关于技巧赏析,钱老师在《捕蛇者说》教学中有一例,值得借鉴。

师:有人评论这篇文章的特点,有八个字,叫“立意非奇,奇在蓄势”。……对于“蓄势”这个问题,我打个比方来说明。你们见过气功表演吗?有没有见到过?我看到过一次,叫“手劈石碑”,手劈开石碑。我看到他表演的时候不是举起手来就劈,而是先怎么样?

生:(部分)运气。

师:运“气”,用“功”,先绕着石碑走两圈。这样走两圈与他运气、劈碑有没有关系呢?有关系,其实他是在运“功”啦,把“功”运到手腕上去。然后呢?瞅准一个时机,突然之间,“啪”地一声,把石碑劈断。我们说这个劈石碑是一个关键性动作,他先做什么?

生:(集体)蓄势。

……

师:对。文章一开始就在蓄势。文章开头就渲染这种蛇的毒,毒得怎么样呢?“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正是为了衬托“赋敛之毒”。蛇越是毒,毒越是大,就越显出“赋敛之毒”的不一般。这是不是在蓄势呢?是在蓄势。那么通过毒蛇之毒和赋敛之毒的这种对比,写捕蛇之利、纳税之害,是不是在蓄势呢?也是在蓄势。前面先有许多渲染,很多描写,很多铺陈,最后呢?最后作者水到渠成地说明自己要说明的道理,这就是蓄势。

品咂精彩语言。时间的淘洗,使得我们读到的文言文都成为经典范文,其语言也是最精粹的,耐人品味的。因此,品味语言,可以披文入境,披文入情,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细品佚之狐言于郑伯的十四个字,人物境界、品格胆识俱出。“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劈头便言“国危矣”,一个“矣”字,语气确定无疑,警醒国君,不容犹豫迟疑;进而推荐烛之武,因为以前郑伯不喜欢烛之武,没有任用他,国家危急了,不得不用他,这一推荐,佚之狐既是知人善荐,又担当巨大风险;再进一步明确游说的对象是“秦君”,而非“晋君”,因为秦国是随从晋国的,可以劝说,如果劝说对象搞错,耽误时间,后果不堪设想,此见佚之狐洞察局势之敏锐;对结果判断是“师必退”,一个“必”字,斩钉截铁,既可打消郑君的顾虑,又显示佚之狐非凡的判断力,而且“师”前未加“秦”,意为“秦晋之师”,后来的局势发展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因此,细品这十四个字,佚之狐的忠君爱国、果敢任事、知人善荐、审时度势等跃然纸上。钱老师在品析“智叟”与“愚公妻”的态度时,紧扣语句,非常成功。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称谓,愚公妻称愚公什么?

生:(齐声)君。

师:那么智叟称愚公――

生:(齐声)汝。

师:这两个词有区别吗?

生:“君”表示尊重,“汝”表示很不客气。

师:嗯,好!我再把这个“汝”简单地讲一讲。长辈对小辈,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一般用“汝”。平辈之间用“汝”,就有些不尊重的意思。智叟叫愚公为什么用“汝”啊?

生:智叟看不起愚公,因为他觉得愚公笨。

师:对,这是又一点不同。还有什么不同吗?

生:还有两句讲得不一样。愚公妻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智叟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师: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生:愚公妻说愚公不能把小山怎么样;智叟说愚公连山上一根毛都不能动,有点讽刺的意思。

……

师:看,这里又有不同。还有“如太行、王屋何”和“其如土石何”,同样是“如……何”的句式,可是智叟的话里多一个“其”字,这里有什么不同?

生:智叟的话语气比较强,用个“其”字,有点强调愚公没有用。

师:讲得好。最后还有一句不一样,是哪一句啊?

生:且焉置土石。

……

师:他妻子提出这个问题来说明她对移山是什么态度?

生:关心。

生:担心。

师:关心又担心,两人都讲得对。她关心这个技术问题怎么解决;还对老头子有点担心,快九十的人了,去移那么大的山,能不叫人担心吗?智叟呢?“嘿,你这个笨老头,一根小草也毁不了的人,想去移山,瞧你有多笨!”两人一样吗?不一样。现在请你们再在文章里找出两个字来,把两人的态度分别用一个字说明一下。先说愚公妻,好,你说!

生:献……

师:献什么?

生:疑。

师:对,献疑。她对能不能移山只是有疑问。那么智叟呢?

生:笑。

师:对!笑,笑而止之。一个笑字带有什么样的感情,大家想想看。

生:讽刺。

师:请在这个“笑”字前面加一个字,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生:讥笑。

三、 品评文章之旨

新课标强调学习文言文,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和“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要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文道统一,文以载道,文言文无疑承载着古人的思想智慧,传播着古代的文化。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像遗传基因一样,影响着当代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等。因此,了解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其优秀部分,对提高民族素质和建设现代化都有积极的意义。当然古人的思想,有其时代局限性,对作品中某些消极的东西,要作恰如其分的分析批判,对有积极意义的和有生命的东西要借鉴、继承,对其糟粕要扬弃。比如《史记・刺客列传》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中,学习后,我们既为以荆轲为代表的刺客们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而感奋,又应该反思这种刺客文化,它给学生带来的是暴力和血腥,是不择手段夺人性命以拯救自我的思维方式,是用刺刀解决问题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应该坚决扬弃。钱老师对愚公移山这一行为作出评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值得借鉴。他先问“愚公究竟笨不笨”,学生有说“笨”,有说“不笨”,钱老师引导学生从移山动机――痛感迂、塞之苦,移山结果――确知移山之利,移山的可能――深明可移之理,移山目的――为了子孙后代等方面来评价,愚公不仅不笨,而且是能够深谋远虑、敢有作为的大智若愚式人物,相反,“智叟”却是鼠目寸光的小聪明。随后又编写一段文言文,进行总结:“甲乙两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而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而身先死,焉能自享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故以利己之心观之,必谓愚公为不惠;若以利人之心观之,则愚公实大智大勇之人也。’生甲亡以应。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若我十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不过,笔者觉得,钱老师的处理仍有不足,他没有引导学生注意到寓言的隐喻性,这里的“大山”应该隐喻“困难”,面对困难,是“知难而进”,还是“见难就退”?当然是“知难而进”,在“见难就退”者看来,“知难而进”者是“愚”,而这“愚”恰恰表明愚公的坚定执著。如果再从民族心理看,安土重迁,故土难离,愚公的选择恰是我们民族的选择,面对外强,少数当权者可能逃跑,而我们的民众没有逃跑,他们坚忍,受苦,牺牲,奋战,终于赶走侵略者,了压在头顶的大山,这不也是愚公精神吗?只有如此审视评价文言文,才不至于出现大谈“愚公愚蠢之极”的“创新课堂”,才能让学生们吸取民族智慧,形成文化品格。

结束语:还要说一点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摆脱不了“串讲”的模式,出力不讨学生喜欢,劳而低效,为什么呢?个中原因很多,但中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仅停留在“言”的考查层面上,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大家看看,多年来,高考文言文只考虚实词理解、人物的某一特点的辨析、文本信息判断、句子翻译,基本读懂了字句即可正确作答,而台湾的试题就已经由“言”上升到“文”的层面,如2006年台湾国文试题,阅读下列文字后作答: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尽心上》)

1.孟子为何以“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君子三乐”?试分别简述其意涵。文长以150字为度。(12分)

2.孟子为何一再强调“王天下”不在“君子三乐”之中?试说明之。文长以100字为度。(6分)⑥

我们的文言文试题是否也应“改头换面”一下,以“引领”中学文言文研习呢?

参考文献:

①钱梦龙著《钱梦龙:导读的艺术》,湖北教育出版社,第162~163页

②钱梦龙著《钱梦龙:导读的艺术》,湖北教育出版社,第5页

③钱梦龙著《钱梦龙:导读的艺术》,湖北教育出版社,第164页

④钱梦龙著《钱梦龙:导读的艺术》,湖北教育出版社,第140~141页

⑤窦桂梅著《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易读语文网

⑥引自《语文学习》2006年第11期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214174)

上一篇:让教育在爱中升华 下一篇:文本解读的表面对立与实质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