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材教”,解读世相人心

时间:2022-05-29 08:41:53

“用教材教”,解读世相人心

课堂回放

《阿Q正传》教学实录两则

课堂实录片段一(第五章 生计问题):

师:同学们,在与小D的一场大战和尼姑庵的一次被辱之后,阿Q决计离开未庄,踏上再生之路。作者用了“生计问题”这样的题目。请大家来品味探究,这个题目好在哪里。

生1:生计,按工具书上的解释,是维持生活的办法,谋生的办法。而阿Q此时只求填饱肚子,即“求食”,像出于动物本性一样,这样的题目加上这一章几处精彩描写,写出了未庄的世情冷漠。“生计”在这里是典型的重词轻用、大词小用,在幽默滑稽中透出辛酸。

师:很好,你对这一章标题的解读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阿Q之所以产生“生计问题”,在他看来主要是世上变得“稀奇”“古怪”,文中多次出现“古怪”,每处的含义都不尽相同,细细推究想必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请大家结合这一章的前三节来品味。

生2:第一个“古怪”――“阿Q礼毕之后,仍旧回到土谷祠,太阳下去了,渐渐觉得世上有些古怪”。在这个语境中“古怪”的意思应该是感到天气有点冷。阿Q向吴妈求爱失败,被赵太爷父子和地保盘剥得只剩下了一条“万不可脱的裤子”,因为尚是春天,当太阳快要下去的时候,阿Q仔细想想,才终于醒悟过来,原因盖在于自己的“赤膊”,把无衣可穿的寒冷感觉描述成“世上有些古怪”,足见阿Q之麻木。

生3:第二个“古怪”――“他起来之后,仍旧在街上逛,虽然不比赤膊之有切肤之痛,却又渐渐的觉得世上有些古怪了”――这个“古怪”写出了未庄的世风人心,尤其是女性心理。阿Q连赵家的用人都敢调戏(师:“我们姑且认为是‘调戏’吧!”生笑。),未庄的女人们不管老少自然都怕他,见了他就赶紧“躲”或“钻”,出于对阿Q的防备,出于对自己的贞洁名声的维护,出于一种盲目无奈的从众心理,这种世相人情使得阿Q在未庄声名狼藉,渐渐出现了“生计”危机。

生4:让阿Q“更觉得世上有些古怪”的这第三个“古怪”,其功效如同慢性药。酒店因为他的名声不佳而不再给他赊欠,阿Q只得熬着罢了;管土谷祠的老头子知道了他的劣迹说些废话赶他走,阿Q也尽可以忍着;但是像阿Q这样靠打短工维持生计,吃了上顿没下顿、吃了今天没明天、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人,因为行状不好,没有人来叫他做工,就肚子饿,就难以度日,“这委实是一件非常妈妈的事情”――妈妈的――事态严重,叫人头痛,无法解决也!

师:这个“古怪”还是意在刻画世相人情,如同祥林嫂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伤痕一样,阿Q“连赵家的用人都调戏”的人生污点,是未庄人不能宽恕的,不光是女人们。世情薄,人情恶,任凭阿Q挨门逐户地去央求做奴隶,也总是出来一个男人像打发乞丐一样赶他走。

阿Q最终走上偷盗之路与其说是为生计所迫,毋宁说是为世相人心所迫。世态之炎凉在这三个“古怪”上可见一斑!好在大家的课外阅读评点都比较到位。

除了上述的三个“古怪”,其实还有两个句子:“阿Q愈觉得稀奇了”“这总该有些蹊跷在里面了”,这“稀奇”和“蹊跷”两个词语,还是请同学们结合文本,放在语境中品味。

生5:阿Q真麻木,不知道自己产生生计问题的真正原因,而是猜度人家现在忽然都无事了,认为这与以往比很“稀奇”,也就是“古怪”的意思,只是更强调客观现实。

生6:但是阿Q还是相信“这些人家向来少不了要帮忙”,现在不至于忽然都无事,“古怪”是从对客观外界的感觉方面而言,而“蹊跷”是奇怪加可疑,带有主观上查询原因的意味,所以他才会有意识地去“留心打听”。

师:我们对这几个词语的品味是很准确而且深刻的。不过刚才的问题都是由老师提出的,现在能不能请大家自己发现问题,提出来大家探讨?

生7:阿Q和小D“龙虎斗”,文中说他们的头发里都冒烟,额上都流汗……怎么会“冒烟”呢?

生8:阿Q不仅麻木,还很愚昧。他认为是小D抢了他的饭碗,才使得他出现了“生计问题”,见到小D便不由自主地感觉是“仇人”,扑上去就打;在看客们的颂扬煽动下,四只手拔着两颗头,经历了半点钟之久的“进三步”“退三步”的生死大战,双方体力支出都很大,额头上都冒汗,头发里的汗都变成了蒸汽,看上去像在“冒烟”,写这一场并无胜败的龙虎斗持久时间之长,阿Q与小D耗费气力之多。

师:在那个男人没有辫子就感觉“脑袋后面空荡荡的”时代,在那个男人没有辫子就“不像人样子了”的时代,纠住对手的辫子就是占有了主动,以至我们今天都有“纠辫子”这样一个词语。阿Q与小D打架这个过程的描写,也是颇能看出那个时代的世相人情的。

……

课堂实录片段二(第六章 从中兴到末路):

师:这节课我们来解读鉴赏第六章。请大家还是从这一章的题目开始探究品味。

生1:从城里归来的阿Q,又在未庄重新找回了尊严,成为他在未庄最得意的一段经历。所以作者用了“中兴”这个词。中兴:由衰微而复兴,多指国家或政权――

师:(打断)我们在必修三教材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碰到过这个词,能想起来吗?――“中兴机会,庶几在此”,比较一下,两文不同的语境中含义是否相同?

生1:在这里也是重词轻用、大词小用,显出幽默滑稽和讽刺意味。

生2:阿Q进城给未庄人带来了物质的以及心理的某种满足,关于“发财”和“革命”的神话使未庄人对阿Q产生了一种敬畏感,即阿Q的“中兴”;而当他手头的东西都“完了”引起赵太爷的“失望”的时候,当闲人们都知道“他不过是一个小角色,不但不能上墙,并且不能进洞”“不过是一个不敢再偷的偷儿”的时候,他的“末路”也就来临了。题目正好概括了阿Q的遭际,也正说明了未庄人的势利心态。

师:阿Q再次回到未庄,文中用了两个“惊异”,品读品读看,是否意义相同?

生3:阿Q自从春天吃完三个萝卜,打定主意进城,直到过了这年的中秋才又在未庄出现,第一次“惊异”的是整个未庄人,反映出人们爱打听、好议论、喜欢传小道消息,东家长西家短的街谈巷议,张家是李家非的说长道短,也是一种世风民俗。

生4:“但阿Q这会的回来,却与先前大不同,确乎很值得惊异”――这里主要是指酒店里的人们,是闲人们,是看客,他们惊异的是阿Q的“发财”,见他满把都是银的和铜的,见他穿的是新夹袄,见他腰间还挂着一个沉钿钿的褡裢,新奇,钦羡,猜疑,眼红,妒忌……就连掌柜(今天应该是老板)都势利到对先前不屑一顾的阿Q先点点头,接着又客气地搭讪谈话。

生5:世相就是从堂倌、掌柜、酒客、路人们对阿Q的“疑且敬”中体现出来,与其说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古训使然,毋宁说是一种虚伪世故。

生6:阿Q进城谋生能在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家里帮忙,这使酒店里听的闲人们都无不感到“肃然”――对阿Q也肃然地有些起敬了,足见未庄人的趋炎附势……

师:而一听说阿Q丢了在举人老爷家里做工的差事,就又都“叹息而且快意”,“叹息”什么、“快意”什么呢?

生7:“叹息”阿Q失掉了一个可以攀附阔人的机会,是可惜;“快意”于阿Q本不配在举人老爷家里做事,以阿Q之能耐与“行状”本不该过得比我们好,我得不到的东西你也甭想得到,嫉妒而庆幸。

师:类似的描写还有吗?

生8:闲人们听阿Q炫耀城里人连小孩子都麻将搓得精熟,他们都无端地感到“赧然”,会搓麻将不见得是一件了不起的好事,而未庄人却盲目自卑,自认为搓麻将比不上城里人也甚为羞愧,实际也是当时国民的一种普遍心态。

生9:看客们最起劲的是听阿Q讲杀头,从“凛然”“悚然”到“欣然”。“凛然”,是害怕、恐慌、敬畏,而对杀革命党则表现出麻木不仁与愚昧无知;“悚然”,阿Q忽然扬起右手,照着伸长脖子的王胡后项窝上直劈下去,不但使一向比阿Q厉害的王胡受到惊吓,“电光石火似的赶紧缩了头”,也使听的人都害怕;“欣然”,有对阿Q讲述城里见闻的高兴快意,有对杀头“好看好看”的欣赏过瘾,有对杀革命党的愚昧麻木的嘲讽。

师:阿Q的“中兴”不会只是指这些见闻的炫耀吧?

生10:阿Q的“中兴”应该是指三个方面:一是他的“发财”,满把都是银的和铜的,穿的是新夹袄,腰间还挂着一个沉钿钿的褡裢;二是他的关于杀革命党等等的见闻;三是他的名字很快地传入到了闺中。

生11:阿Q能在未庄的浅闺和深闺中中兴,以至可以“算得一件神异”,这个情节主要反映出,未庄人喜欢贪占小便宜,女人们更是眼小势利,以前对阿Q唯恐躲之不及,现在不但不怕反而追上去,他们忘了阿Q连赵家的用人都敢调戏的行状了吗?不是,他们只是贪图阿Q手中的几件旧衣裳而已。

生12:贪图占小便宜的不止是女人们,就连赵太爷阖家大小也是此。“家族决议”让邹七嫂即刻去寻阿Q送货上门来,特新辟准许点灯的第三种例外。

师:再看看这段在语言上有哪些可资评点玩味的地方?

生13:“浅闺”是仿词;“神异”“古怪”照应前文的“惊异”等;“鉴赏”“家族决议”是大词小用、重词轻用,含有讽刺意味……

生14:我认为值得品读的一句话是,针对赵太太怕阿Q因为春天的条件不敢来,赵太爷颇有见识地说:“这是‘我’去叫他的。”句中的“我”须重读,强调突出,潜台词是“我是谁,不是他自己来,是我叫他来,他能不来吗?他敢不来吗?他还用怕春天的条件吗?”

师:第八章“不准革命”里也有一个这样的句子,赵白眼和闲人们都吆喝道:“先生叫你滚出去,你还不听么!”假洋鬼子投机革命了,身份不一样了,是“先生”了,叫你滚出去,你还敢违抗吗?!这个句子的重读音节?――

生(部分人喊):应当在“先生”。

师:以上都可算是阿Q的中兴,那么他的末路是怎么来临的?

生15:他的东西都卖完了,使赵太爷失望;他没有先把东西送到赵府里来给太爷、太太、秀才、秀才娘子看,不免使他们气愤,而赵太爷的“担心”就预示了阿Q命运之转折。什么“提议”“驱逐”,还有“庭训”“撤销”,重词轻用,滑稽可笑,讽刺味十足。

师:阿Q的末路也不会只是因为东西卖完了吧?

生16:关键在于邹七嫂将阿Q的可疑之点传扬了出去――敬畏变相了,神情不同了,闲人们也都知道他的那点底细了,“不过是一个小角色,不但不能上墙,并且不能进洞”“不过是一个不敢再偷的偷儿”,如同祥林嫂狼吃阿毛的故事已经被人们厌弃了一样。敬畏变相了,中兴结束了,末路来临了。

师:人们为什么都听邹七嫂的?――因为她“和赵家是邻居啊,见闻较为切近,所以大概该是伊对的”――世相人情啊!

对话

王靓华(以下简称“王”):《阿Q正传》这样长的一篇文章,像我这样的年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深感难以驾驭。听了你的课,我想知道,寇老师为何选择这样教?

寇永升(以下简称“寇”):对《阿Q正传》这部旷世之作,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一直慧眼独具,无论是必修还是读本,始终是全文入选,以“说不尽的阿Q”为名自成板块。教材指向也明确:解读艺术形象的丰富内涵,“就是解读纷繁而复杂的人间世相,就是领悟文学大师们对社会独特而深沉的思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五,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教学目标的设置也更切近语文,编者认为编选《阿Q正传》的意旨在于“了解民族的某些劣根性以及人性的某些共同弱点”。要求我们“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对《阿Q正传》采取了与以往不用的教学处理。我的教学设计着重从语言品味的角度解读世相人心、民族心理,引导学生对社会进行深沉地思考。

王:但是,毕竟“阿Q是一个说不尽的人物,小说的思想十分博大丰富”。在这种长、大、难、深的教材面前该从何入手?

寇:其实,这既是教学的难点,也给我们处理教材带来了较大的空间。编者不是建议我们了吗?实际教学中“不必面面俱到,从某一个角度切入。从某一方面入手,牵一发动全身则可”。那么,我紧扣一点作为突破口应该是符合要求的。那就是从语言品味入手,以解读世相人心为目的。把语言品读与世相人心解读结合起来,很好地体现出“语”与“文”的结合。

王:就《阿Q正传》而言,我们平时所听到的课、语文教学杂志上所看到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类的文章,大多是针对第七章“革命”和第八章“不准革命”的,像寇老师这样打破传统的惯例,选择其他章节进行公开课教学的实属少见。为什么要选择第五、第六章?

寇:我为了更好地体现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大胆地从语言品味入手,深入挖掘文本内涵,解读世相人心。

王:“阿Q早已死去了!阿Q时代已经很遥远了!”(阿英《死去了的阿Q时代》)。身为80后的青年教师,当我们凭着20世纪90年代的学习经验一知半解地在给90后们讲阿Q的时候,从学生疑惑的眼神里、不解的表情中,我们读到了茫然。我也尝试着去讲了《阿Q正传》,但对于阿Q、对于未庄、对于鲁迅,他们,甚至我们都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要重复过去的故事。不禁要问,鲁迅文章的教学价值究竟在哪里呢?

寇:虽然阿Q的时代过去了,曾经的“未庄”大地也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阿Q相和未庄风貌未必就消失了,“据考据家说,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陈白尘改编的剧本《阿Q正传》)。西方文化巨匠罗曼・罗兰看完《阿Q正传》后,满含热泪地说:“法兰西也有阿Q!”或许,从某种意义上说,你我他身上都存在着阿Q的影子,我们周围发生的事情正折射着“未庄”的世相人心。教人如何读懂世相人心,《阿Q正传》的现实意义大概就在于此吧。

我想通过《阿Q正传》这面镜子,达成“解读《阿Q正传》,解读阿Q,就是解读社会,解读人生,解读我们自己的灵魂”的教学目标。

王:都说教师是一个经验累积的工种,像你这样教龄的老教师,《阿Q正传》你肯定已经教过好多遍了,但是从本堂课中,我看不出你在吃老本;相反,我看到了与时俱进的一个老教师对教学艺术的孜孜以求,不断实践又不断反思,不断地否定又不断地超越……

寇:小王过奖了!的确,从80年代的革命分析法,到90年代功利地满堂灌讲小说、教教材,到现在平等地和学生探讨世相人心,我是在否定自己,但更重超越。开个玩笑,教师,最起码也不能把自己变成磨坊里的驴吧――只在原地一圈一圈转。成功的文学作品,它的意义就在于历久弥新的魅力,在于常读常新。而《阿Q正传》的魅力就在于它永远也说不尽。同样我们的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才能配得起这样的文学作品。不是文本变了,而是社会文化氛围发生了变化,我们的眼光也发生了变化,我们解读文本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归根结底是我们的教学理念变了,开始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

王:从实际课堂观察看,你把学生调动得很成功,课堂讨论热烈而有序,能不能就如何上一堂成功的阅读讨论课谈谈体会?

寇:我认为,语文学习的价值,并不全在于强迫学生用数亿脑细胞去记住些陈芝麻烂谷子,而在于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理性的“思考”,形成更深刻的认识和判断。而鲁迅先生文章所带给读者的正是一种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入思考。教师应以富有思维驱动力的问题激活课堂,问题好等于课成功了一半!学生的回答不一定一步到位,但是总是在“语”与“文”的田地上耕耘。所以说成功的讨论课是教师给学生一个支点,让学生撬起整个地球――文本。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同时也提醒和强调“教学中,要防止学生对小说的解读只停留在浅表层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小说的内在世界,认识人物的悲剧命运,理解小说的深刻主旨”。这种指导思想无疑与新课程精神相吻合。

王:我发现寇老师在课堂上十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不讲满,而是给学生足够大的自由空间讨论、对话,甚至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不同理解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生成新的教学内容,并请学生来解决。但是我在组织讨论课时常发生跑题走调的现象。

寇:我觉得一堂成功的讨论课的关键在于要明确两个“一”:“一个主题”――围绕“世相人心”展开,始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行为语言背后所表现出来的内心世界;“找准一个话题生发点”,讨论由两个重词轻用的标题起――“为什么会有生计问题?”“为什么有中兴一说?”用意十分,下语三分。

观察者语

鲁迅作品的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是个“重头戏”。苏教版高中教材中涉及到不少文章,如必修课本中有《祝福》《记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读本》中有《阿Q正传》;选修课本《现代散文选读》中有《阿长与〈山海经〉》《春末闲谈》……有的中学更是开了有关鲁迅的专题选修课。但在当前,鲁迅的文章教师难教,学生也难懂,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已然成为普遍现象。尤其是许多80后出生的青年教师,在鲁迅作品教学中遇到了很多实际问题。

“说不尽的阿Q”,阿Q的确是说不尽的,其实也要看如何说。

其一,教材编者认为,“阿Q是一个说不尽的人物,小说的思想十分博大丰富”,这既是教学的难点,也给教材处理带来了较大的空间,建议教师实际教学中“不必面面俱到,从某一个角度切入。从某一方面入手,牵一发动全身则可”。

教材编者指向明确:解读艺术形象的丰富内涵,“就是解读纷繁而复杂的人间世相,就是领悟文学大师们对社会独特而深沉的思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五,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相”与“态”有别。各色人等,人物形象,世相人心,典型人物的世相意义。态上见相,态是个性,是独特性;相乃普遍性、典型性。从世相百态的角度解读《阿Q正传》,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寇老师的教学预设定位准确。

其二,对《阿Q正传》这样一个经典文本,我们多少年来受传统影响过于强调其符号性,以定论找依据,先有定论,教师在教学中是为教参的定论找依据。师生双方处在严重的不对称状态。教师从大学中文系的课堂学习,到中学里参加工作听课,一说起阿Q,都变成了抽象符号,都是体系化的完整认识,以“体系”替代学生阅读感受。而且一度考试也是考教师讲的,而非学生阅读理解的。教学中出现的情况是自上而下,“成竹在胸”,是迷津指点式的,而忽视甚或无视学生初读的陌生感,把教师的体系化解读强加给学生,而学生则感到玄妙,脱离了语文兴趣,缺乏感受语文的动力,久而久之,对鲁迅疏远了,对鲁迅作品产生畏惧感了。

“阿Q是一个说不尽的人物,小说的思想十分博大丰富。”寇老师解读阿Q能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这种尝试是有益的,也必将是有效的。学生的阅读感受可以是肤浅的,但一定是他们的,体悟是关键。

读鲁迅的作品,思考是必不可少的。解读《阿Q正传》第五、第六章,寇老师设计了五个思考点:第五、第六章标题的作用是什么?三处“古怪”如何理解?阿Q与小D打架的情节反映了什么样的人情世相?两处“惊异”如何理解?阿Q的末路是如何来到的?这五个思考点体现了寇老师慧眼独具,直指《阿Q正传》的旨意;通过阿Q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揭示艺术形象的丰富内涵,“解读纷繁而复杂的人间世相,领悟文学大师们对社会独特而深沉的思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五,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寇老师以自身的修养,凭自己的心灵去体验作品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体验作品中的美,然后把这种体验的过程展示给学生,渗透给学生,使之成为学生自己的体验。在“课堂实录片段二”中,寇老师以三个思考点展示了自己对作品的体验过程,也让学生在这种体验深刻理解作品中反映出的那个时代的世相人情。

翻阅寇老师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数篇文章,大多都是关于中学课文中鲁迅作品的,他的教学研究目标定位集中而明确,选题有价值,结合了自己的专业爱好,使自己的生命和生命质量充盈起来,集中研究,心得体会是自己独到的感悟和见解。今天推出这样一节课也是多年心血的结晶。

其三,阅读是学习语文最有效的方法。而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普遍倾向却是:一、认为阅读教学无法训练,基本上处在粗放式经营状态。往往通过大量的练习试图弥补这种不足,这种题海战术直接导致了效率的低下,也是导致学生厌恶语文的罪魁祸首。二,以讲代练,以讲代思,摆出一条条理由甚至理论,做“标准答案”的“辩护律师”,试图让学生掌握其中的规律,但这些所谓的“理论”“规律”在复杂的语言事实面前往往显得苍白无力,学生随手拿出的一个例子足以使它漏洞百出。

在常态情况下的课堂观察中,我们深切地体验到的,更多的是教师、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教、学数理化的方法来教语文、来学语文,动辄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落大意,分析句子结构,进行繁琐的语法分析,不厌其烦地寻求所谓的精确答案。最后,在阅读者眼里,仅仅留下了一些僵硬的文字和肢解这些文字的术语。而把其中有着作家个性色彩的从内心流淌出来的美过滤掉了,这也是造成学生对语文冷漠的原因。

寇老师的教学,着眼于阅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学生能潜心阅读,教师能引导学生走向文本的阅读重点,体现了语文学习的本质。课堂以师生之间的讨论为主要形式。教师的问题设置、讨论中的点拨,是以文本阅读为基础的;学生针对教师问题的回答、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讨论也同样是以文本细读为基础的。

这是对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挑战,是对阅读教学存在问题进行尝试性解决。

其四,当然,教学不能停留在原始感受上,教师需要引导。教师的价值,教学的有效策略原则,即表现为提出有思维驱动力的问题,问题好等于课成功了一半。导而弗牵,教师心中已有一个图式但不急于讲出来,而是追问,是引导学生去思考。教学不是抖包袱,不是猜谜语,不一定非得让学生把教师的标准答案猜到才为达到目的。是用教材教学生去阅读、去体悟、去理解,而不是把教材内容或教参上的内容教给学生。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者提醒和强调:“教学中,要防止学生对小说的解读只停留在浅表层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小说的内在世界,认识人物的悲剧命运,理解小说的深刻主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五,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这种指导思想无疑与新课程精神相吻合。新的课程标准提倡,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214174)

上一篇:《项链》“文本多元解读”的整合 下一篇:积累,让教材成为作文素材的不竭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