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商贸业的地位变迁与启示

时间:2022-09-18 06:17:34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商贸业的地位变迁与启示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武汉市曾一度面临边缘化,是商业改革和开放激活了武汉,改变了武汉,内地商贸业地位变迁反映出我国商业改革开放给内地城市带来的机遇与变革。

关键词:改革开放 招商引资 内地 变迁

非平衡发展:武汉发展的曲折历程

(一)内地城市重心地位的跌落

武汉曾是晚清时期的洋务重镇,新中国建立后在内地城市中备受重视。“一五”时期,国家确定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有7项建在武汉;“三五”至“五五”计划期间,武汉的投资规模也在全国名列前茅,武钢、武重、武锅等一批“武”字头国企奠定了冶金、机械、纺织工业和日用消费品工业在全国均具强势地位。即使在“六五”(1981-1985年)期间,武汉的经济增长率还能达到两位数,虽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经济地位毫不逊色。1984年,武汉的工业总产值还居于全国第四位,仅次于上海、北京和天津,尚有70多个国优名牌产品驰骋大江南北,在湖北乃至中部地区,享有内地投资和经济中心的地位。

1984年中央批准武汉市实行计划单列,在享有省级权限的基础上,武汉市推出了“两通起飞”(交通和流通)的决策,旨在开启禁闭多年的城门。一个积淀着500年历史风尘的商品集散地“汉正街”曾经作为武汉商贸业的一张名片,一时轰动过全国。但1985似乎是个分界线,东北的沈阳、华东的南京、华南的深圳等沿海大中城市,也在短短数年之内相继超过了武汉。广州挟改革开放“先走一步”之势,取代了武汉曾经居全国“第四”的位次,武汉从此无缘“四强”。20世纪90年代初,武汉的经济地位急剧滑落,gdp位于全国第十几位,工业总产值下跌到第二十多位。

(二)经济发展起伏的原因反思

武汉经济地位跌落的原因有多种:改革开放以来,具有区位优势的东部沿海城市大力推进招商引资,经济迅速崛起,国家政策的倾斜效应和市场经济的极化效应不断削弱武汉的投资地位,资金、技术、人才向要素配置效率较高的沿海地区流动,武汉自身经济发展滞后,民营经济程度低、产业低度化也拉大了与沿海城市的发展差距。

武汉经济地位跌落表现在商贸业的外向程度上:1985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19.56亿美元,而武汉仅80万美元,占全国利用外资比重的4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之后,引进外资形成高潮,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110.08亿美元,而武汉仅3.7亿美元,占全国比重的3.36 %。2000年以后虽有增长,但与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相比,仅为它们的1/3或1/4。2000年,深圳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是武汉的50倍,上海则是武汉的40倍;而对外贸易占gdp的比重,武汉只有10%左右,既不及深圳、上海、青岛等城市,也落后于全国43.8%的平均水平。 沿海城市发展对内地城市的超越,使武汉从中心走向了边缘。

招商引资:武汉发展的突破口

(一)“两通起飞”战略的启动

“两通起飞”战略启动时曾遭到不少人质疑,其实施也经历了曲折的历程:1982年武汉汉正街兴起,武汉商业发展迅猛。经过几年的发展,汉正街一跃成为延伸10多个社区、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并在全国引发了一场小商品流通领域的深层次革命。1991年,全国评出的百家最大零售商场中,武汉独占7家,雄踞全国之首。1992年,我国商业第一股—鄂武商股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标志着武汉商贸业发展达到一个新高度。随后,中商、汉商、中百相继上市,一个城市拥有几家上市商业公司,当时全国绝无仅有。

汉正街市场兴起之初,位于浙江中部山区的义乌市场,其销售额仅相当于汉正街的45%,到20世纪90年代初,义乌和绍兴柯桥市场的销售额均已超过汉正街。2002年,汉正街的销售额竟只有义乌市场的37%,蜕变为一个区域性的市场。汉正街的变迁代表武汉小商品市场的萎缩。

而在另一领域,外资零售商业异军突起。从上世纪90年代初香港的永安百货租用老武汉商场的一层楼经营百货开始,到1998年11月家乐福成为首家进军武汉的外资超市,武汉商贸业抓住了机会。我国加入wto后,武汉商贸业敢于与“狼”共舞,2005年,武汉市外资商业企业达到15家,营业门店109个,实现销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同时武汉市商业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零售企业在市外开店78个,餐饮企业在市外开店59个。部分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国内外经济进一步融合。2007年,武汉市外资商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0亿元,较2000年(12.15亿元)增长了8倍,5倍于同期武汉市gdp增幅。特别是2006、2007两年,外资商业的增长均在30亿元左右。目前外资商业在武汉具有规模品牌优势的连锁超市发展迅速,现代经营业态和模式促进了武汉消费迅速扩大,一个本土商贸业“越来越洋”、外资商贸业“越来越土”的融合局面已经形成。外资商贸业在市场份额、业态创新、贸易扩张、技术升级、促进增长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历史发展证实,“两通起飞”战略打破了过去条块分割的局面,拓宽了各种流通渠道,调整了全市产业结构,使武汉逐步成为多功能的经济中心。其核心意义是冲破旧体制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观念,它折射出武汉在商贸业发展的真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武汉单纯内向型发展模式是走不通的,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的商贸业开放,是获得经济发展的巨大能量的重要途径。

(二)商贸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相互促进

武汉招商引资战略的成功还表现在商贸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上。武汉首先瞄准了法国对武汉直接投资的最大项目:汽车生产。1992年创立的神龙公司促进了法资一系列配套零部件企业在武汉落户,形成一条庞大的产业链。目前法国在武汉创办合资企业共30余家,总投资22亿美元。其中武汉开发区有法资企业17家,投资总额21.04亿美元,双方的合作逐渐从工业领域扩展到商业、信息、金融以及it产业。此外,法国三大银行中的巴黎银行和兴业银行都在武汉设立了办事处,而零售业巨头家乐福也已在武汉开设了第5家分店。武汉成为法国在华投资占1/3的城市。

招商引资对武汉市经济增长做出的另一贡献是“武汉•中国光谷”的诞生。它作为我国著名的光电子产业聚集区之一,具有“引资”与“引智”的示范效应。2001年吸收外资占武汉市引资总额的81%。到2007年武汉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从1995年的59150万美元增加到22.8亿美元,投资项目数和金额呈跨越式增长。“十五”期间武汉实际吸收外资80.3亿美元,分别占改革开放20多年来利用外资总和的43.6%和47.2%,利用外资规模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序第9,在中部省会城市中荣居榜首。2007年,武汉外商直接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54个,其中投资总额超过5000万美元项目14个,过亿美元大项目5个,招商引资为武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三)引进外资有效带动和培养了内资

武汉市2007年实施内资项目362项,实际到位内资249.2亿元,同比增长23.7%;其中省内投资97.08亿元,成为武汉最大的内资来源。 除外资和中央投资外,2007年15个省市投资武汉逾亿元,其中7个超过10亿元。北京、广东、浙江、上海、福建、江苏分别为50.18亿元、19.11亿元、15.03亿元、14.63亿元、13.8亿元、12.98亿元,列第2至第7名。港澳台客商2007年直接(转道)投资的内资项目7个,到位资金5.32亿元,同比增长13.6倍。

武汉扩大招商引资的过程也是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推进流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十五”期间,武汉市商业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新一轮国有商业企业改革全面展开,所有制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市场资源结构得以重构,促进了商业企业战略性调整和企业管理创新、经营创新;大型商业企业集团加快拓展步伐,销售增长迅猛,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经营活力更加显现,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的商业流通新格局。在当前形势下,它在发挥流通的先导作用,促进生产,拉动消费,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动武汉城市圈经济共同发展方面,起到了功能性作用。

我国内地经济地位变迁的启示

(一)招商引资促进了内地商贸体制的变革

改革开放之前,因为传统经济体制不允许非公有经济的微观基础存在,西方商业跨国公司不可能在中国落户,是改革开放使我国内地市场突破了传统经济制度的束缚,找到了商业经济制度演进的路径。招商引资以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为对象,以市场发展作导向,这与我国改革取向及塑造市场微观主体的努力方向是一致的。 武汉商贸业对外开放,既吸纳国际商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技术,又鼓励商业企业走出国门,加速融入国际市场,是内地商贸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

(二)招商引资改变了内地商贸业资源配置方式

改革开放之前,以计划手段配置资源占统治地位,制约了企业活力的发挥,使其成为行政机构的附属物。武汉商贸业发展的历程证明,虽然外资整体上进入内地较晚,但最终打破了内地单一的国有投资格局,招商引资使企业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资金、技术、劳动力、原材料和能源、生产设备、土地、信息等,均需通过国内外的市场取得,改变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方式、劳动者就业方式及收入分配方式,从而对传统商业经济体系的瓦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仅缓解了内地发展资金短缺,填补了产品空白或提升了产品档次,也对内地商业投资主体和组织制度创新起着推动作用。

(三)招商引资推进了内地各类市场发育

武汉是中部地区的特大城市,招商引资催生了商品市场、服务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和成熟,加快了内地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除首届中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和第三届中部地区投资贸易博览会外,机博会、国际汽车展、农博会、光博会、华中车展、食博会、美博会等展会,成了武汉招商引资的桥梁和名片,既为武汉不断带来新的投资和合作机遇,又推动了武汉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发展。武汉2006年底成为第二批被国家认定的“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2007年武汉服务外包业总产值已突破125亿元,现代服务业步伐加快。 可见内地招商引资不仅引导优势企业、优势项目以及资金、人才、市场等资源优化配置,发挥聚合效应,还可促进将内地投融资制度改革进入快车道。

(四)招商引资唤醒了内地商贸业新的价值取向

武汉市政府在未来发展规划中提出,“不管东西南北风,狠抓招商引资不放松”,并正在形成新的招商模式:招商主体以政府为主向企业招商、中介招商、专业机构招商为主转变;政策优惠招商向环境优化招商转变;一般招商向专业招商和重点招商转变。这说明,以招商引资为特点的开放与发展的途径不仅推进了内地包括商贸制度在内的微观经济制度、市场组织和宏观经济管理制度的变迁,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内地人的封闭观念和内陆意识,使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被普遍接受和倡导,并成为新的价值取向,这是内地商贸业发展的有效经验。

参考文献:

1.联合国贸发会议.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

2.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外经贸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武政(2007)51号,2007,7.2

3.袁永友.湖北吹响外资集结号.中国外资,2008

上一篇:财政分权中软预算约束问题探析 下一篇: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主要政策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