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构建思路

时间:2022-09-18 02:00:51

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构建思路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企业信息化标准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与智力支持。煤炭企业自身具备有一定特殊性,其信息化构建一直处于低水平重复开发阶段,由于系统、软件厂商、应用以及技术平台的各不相同,导致企业信息流动性较差,难以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因此,在构建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的进程中,需理清具体的建设思路,明确标准构建原则,细化体系内容建设,确保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一、构建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的必要性

第一,能够节约企业成本。

信息化标准体系中涵盖有三大应用系统以及很多业务模块,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构建与实施相应的标准,可以解决原有信息系统中的各类问题,提升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效率,很大程度上节约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煤炭企业构建信息化标准体系,可将企业日常经营中形成的相关数据信息有效地集成在一起,实现办公效率提高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实际的办公成本;因为信息化标准所具备的规范作用,在进行新系统开发的初、后期阶段则无需实施较大的变动与更改,如此一来,尽可能实现开发新系统所需时间与人力的节约,降低企业相关费用成本。

第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增加。

在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化标准能够提供一定的服务支持,保障企业信息化系统业务协同、系统互通、信息安全、信息共享等等内容的顺利实现,夯实企业运营基础,促进企业经济消息获得迅猛提升。

所以,大力推动构建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是保障企业信息化工作高质高效、高水平实施的关键基础,十分必要。

二、构建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的相关思路

一般来说,煤炭企业的信息化标准指的是建设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当中,针对设计系统流程以及开发、信息代码、信息分类、数据接口等等内容,制定颁布实施一系列具体标准,确保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统一化、协调化,力求实现企业信息化构建与执行获得最大效益。

第一,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具体内容。

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的内容涵盖有管理流程及专业实务处理标准、数据元与元数据标准、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规范数据库的建立、报表格式与系统界面规范以及应用系统设计与实施规范等方面。

管理信息化:通过建立本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办公自动化系统(0A)、决策支持系统(DSS)、专家系统(ES)等和Intranet,提高信息资源的获取,利用效能,增强企业的市场快速反应能力。

构建高度集成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构建Intemet/Extranet平台,为实现信息资源利用的自动化和电子商务奠定基础。

实现员工信息化水平的优化提升:搞好职工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职T 的计算机应用技能,通过科普宣传,开展全员信息化教育,提高信息化意识。

第二,构建信息化标准体系所需遵循的原则。

系统性:煤炭企业构建的信息化标准体系需具备分明的层次与清晰的结构,形成各个层次以及类别标准相互间均可实现促进补充的有机整体。

完整性:针对现代企业的信息化标准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趋向进行准确了解与把握,在构建企业信息化标准的进程中保障体系的全面完整性。

突出要点:在将信息系统工程充分结合起来的基础上,把建设企业信息化中重点关注的信息安全以及信息资源、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等等标准作为主要突破口,实施标准体系构建,力求实现点面结合,共同推进建设积极发展。

维护动态化: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其需求量不断增加与变化,为了顺应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要求,需从动态化的角度出发,不断完善、更新与维护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

第三,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框架。

框架图

在充分结合煤炭企业信息化标相关内容以及概念的基础上,制定出以上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

第四,规划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构建。

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构建的五个阶段:

调研阶段

理论分析阶段

标准及规范的制定

整合方案的设计

审查培训阶段

不难发现,煤炭企业制定、推广以及实施信息化标准可谓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阶段,是不可以急于求成的,需注重过程发展,细化构建标准体系。针对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开展规划的时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实施。第一个方面,将总体建设目标明确下来,细化执行、分布实施,在各大煤炭企业中积极推广所制定出来的各项信息化标准;第二个方面,实现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将安全,在充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以及相应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加快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完善步伐;参考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努力推动各项信息化标准的健全与完善。

综上可知,煤炭企业信息化标准构建属于长期任务,其贯穿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在实际的企业运营过程当中,需不断完善与改进信息化标准体系,让标准化部门以及系统的管理、应用和开发人员积极参与到企业信息化标准的构建过程当中,明确建设思路,坚持不懈,努力开拓,真正实现企业信息化工作的资源共享与充分联通、安全保密、协调统一。

(作者单位:山东省兖矿集团有限公司信息技术中心)

上一篇:中国高校产业的发展方向 下一篇:陕汽集团汽车装备制造厂技能型人才培训模式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