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在常规中的作用

时间:2022-09-18 01:17:48

浅谈音乐在常规中的作用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可以鼓舞人的进取精神,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颗音乐的种子,教师的任务就是让每颗种子都发芽,而音乐常规则是促使每颗种子都发芽。一个高质量的音乐能调动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主动性和兴趣,有助于幼儿掌握音乐知识以及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如何让音乐常规的教育无痕,让他们感受到平等、满足和尊重,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并自觉遵守一日活动规则呢?

一、音乐常规的特点

1.音乐性:音乐是一日常规中的灵魂,必须伴随音乐才能达到目的,他的最大特点是"音乐性",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感受到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变化,并随时变化作出反应,幼儿从中学会旋律、节奏、节拍等音乐基本要素。

2.游戏性:(1)在制定常规音乐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知识经验以及兴趣需要等来挑选适合本班幼儿的音乐,再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根据教育目标和要求进行适当的筛选或改变。由于幼儿年龄小,学习动机与活动本身就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因此,我经常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使音乐活动充满情趣,尤其在教材趣味化、设计趣味化、教法趣味化上下功夫。

(2)我在选择音乐时,总是尽量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近幼儿生活、体现儿童情趣的教材。有些教材要经过改编、加工以后才有趣味,孩子们感到十分有趣,这样既是唱歌,又有游戏,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音乐常规设计的好坏,往往决定着这次活动的成败,因此我对每一个音乐教育活动,都要根据教材对结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使之情节化、承上启下、自然过渡,这样就能使幼儿从一个音乐意境走向另一个意境。

二、音乐常规的类型

1.节奏训练:根据音乐的变化,教幼儿拍肩、拍腿、跺脚,这样教师再以固定节拍从头到尾进行。

2.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例如:播放一段旋律起伏大的音乐,让幼儿想像和感受到用什么动作来表达更好更贴切,看谁表达的更像就向他学习,这既能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又能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3.训练动作与音乐协调类:例如"律动"游戏,就是根据所听到的音乐让幼儿用肢体表示出来。如:拍手、拍腿、跺脚以及打响指等。

三、音乐常规的运用

1.音乐常规与教师体态和口头语言相结合。进餐时园部要求各班放轻柔的钢琴曲,好让孩子在愉快的情绪中完成进餐活动,但是每到这个环节,总会有些活跃的宝贝说话,于是此起彼伏的告状声会打破预设的氛围,这些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不少困扰。有一次听常彦青老师班的常规课,她几乎无声地摆放桌椅的动作给我很大的启发,那就是教师的示范一定要到位。幼儿理解能力有限,有时尽管老师讲得非常具体,幼儿也不一定能理解。所以,当教师要求幼儿做某件事情或某个动作时要边讲边示范,让幼儿一开始就明确正确的做法。面对进餐过程中的不安静,教师自己首先就要做到在音乐声中轻轻的盛饭,安静的为每一位孩子送饭,轻声的调节进餐过程中的插曲,久而久之孩子也能养成良好的进餐常规。

2.音乐占主导作用,需及时更换曲目。常规训练的总体路子都大同小异,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幼儿可能感到乏味,因此,教师就要不断地从小的方面变换内容。比如:刚开学的常规工作经过一番努力都能初见成效,但是一段时间过后,孩子主动配合的程度就会有所松懈。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某些乐曲一旦熟悉到耳熟能详的地步,孩子就会缺乏新鲜感,就需要一些新的元素及时补充进来。比如重新换一批有新鲜感的休息曲、进餐曲……。我相信在既有的,已经培养好的常规基础上,定期更换曲目,孩子主动配合的常规意识和达到的效果会更好,积极性也会更强。

3.音乐常规融合到个课教学中。多尝试、多创新。教小班的孩子学画画,因为年龄特点的原因,专注度不够,如果老师的示范讲解稍稍枯燥、空洞的话,小班的孩子就会用行动抗议,当然是个别的孩子,但我们的教学一定要尽可能顾及全体。我就想到能不能换种形式,比如:将语言提示改为唱的形式,将拿、放笔的常规融入好听的音乐,也许多样化的形式更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课上我尝试着将幼儿模仿老师运笔的环节改成,右手食指伸出来,伸出来。没想到幼儿注意力一下被吸引过来,后来反复尝试过几次,效果都不错。

几年来,我们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培养了幼儿健康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使幼儿音乐教育真正达到了增智、养性、陶性、悦美之目的,因为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美化心灵的作用,所以人们对音乐的教育功能运用得比较广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很重视乐教,他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这里,他充分阐明了音乐的教育功能。但随着对音乐的潜在功能的研究和利用,人们发现,音乐教育除了有教育功能外,还有政治功能和社会;它既具有外显功能,还有隐。在幼儿教育中,对幼儿进行音乐常规只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音乐常规,让幼儿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上一篇:试论体育课堂中新型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 下一篇:谈对“后进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