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磁场 同情共振

时间:2022-09-18 12:20:38

语文学科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和情感色彩,情感是语文有效教学的灵魂。情感教育是语文有效教学的纽带,具有塑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作用;能直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

案例一:民歌民谣奠定情感基调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动听悦耳的民谣,明快流畅的童谣……课间伊始便萦绕在教室。

上课铃声响了,音乐依旧响在耳畔,大屏幕上出现课文插图,此时我仿佛和作者一样,夏夜沐浴着月光,依偎着妈妈,聆听着动听的歌谣,和我一样的还有那些学生。学生们跟着音乐轻轻哼唱,音乐声渐渐低了……没了……大家静静地坐了一会儿,老师才提问:“作者小时候听的歌谣、故事、谜语,为什么经过了那么多年还让他记忆犹新?请同学认真读读课文,到文中找找答案。”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这样一首动听的歌谣的感染下,谁的心灵之弦不会被拨动呢?那动听的歌谣如一股清泉缓缓流入了学生的心田,滋润着学生,学生渐渐陶醉其中,进入了教材所描写的特定情境中――夏夜,如水的月光,宁静的小院里响起了妈妈甜甜的嗓音。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即使最愚钝的学生也会开启一扇心灵之窗,感悟到文本中那触动心灵的情怀吧!

案例二:键盘声拷问情感

张明霞老师在教学《轮椅上的霍金》一课时,围绕感受霍金的魅力,让学生认识了霍金――一个物理天才,一个生活强者。结尾处张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师:课文又用了记者的提问来更深层次地展现霍金的魅力。轻声把提问读一读,想一想,记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他其实想说,你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太多太多。霍金是怎么回答的呢?

(“嗒――嗒――”随着缓慢而有力的键盘敲击声,大屏幕上打出了“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

师:每一句想要表达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呢?讨论一下。(略)

师:霍金的身体是残疾的,他的心灵是愉快的。有感情地读好这两句话:“我的手指……”

(生齐读)

师:你们读得越来越好了。这一切因为霍金有一颗善心。如果你是霍金,你想感谢谁?

(学生发言,略)

师:没有抱怨,只有感激,他认为自己是正常人;成就巨大,他认为自己是平常人。这就是轮椅上霍金的真正魅力。学到这里,让我们再静静地读一读这段话:“当他用还能活动的三根手指……”

(生齐读)

师:老师和大家一起激动万分。霍金当时有这样激动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说明他是抱着一颗平常心的。

师:身体是瘫痪的,命运悲惨,他却认为自己是愉快的。当我们再次看他的形象时,你还认为他是弱者吗?一起读一读课文中给的厚重的词组。

这一环节不仅模拟了霍金用仅有三根能动的手指敲击键盘时的情境,让人仿佛置身于霍金演讲的那个现场,而且那缓慢而有力的键盘敲击声,让课堂一片寂静,使人不禁静静地聆听,用心地感受,细细地体味,品读着从霍金勇敢乐观的心中流淌出来的文字。

随后张老师让学生理解、朗读、表达,一切都是那么到位,那么精彩。

我想这“嗒――嗒――”的键盘敲击声,不仅敲打出了一个个文字,也叩击了学生的心灵。霍金发自内心的话语通过这“嗒一一嗒――”的键盘敲击声送到了每个人的心灵,感染了每个人,震撼了每个人。

案例三:影片具化情感

课文《水》作者通过描写水的珍贵及用水时的快乐突 出缺水的苦涩。要让生活在江南水乡的孩子去体会缺水的苦涩恐怕比较难。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水》一课的。教学伊始便放了影片《美丽的大脚》中的一段一一缺水的山村,孩子们在简陋的教室里上着课,突然传来几阵雷声,老师、学生纷纷捧着盆盆罐罐冲出教室,仰望着天空,盼着,盼着……乌云散去,也不见一滴雨,此时画面定格,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深深地印刻在观众的心里,也印在了学生的心中。

看过影片后再让学生读文本,教者抓住挑水时长长的队伍、小小的泉眼、重重的担子、崎岖的山路让学生感受到挑水的苦,体会到水对村子里的人来说是多么珍贵,从学生的朗读中我听出来,学生已深切地感受到缺水的苦涩。

叶圣陶曾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作为教师,只有把学生带入作品所营造的意境中,使他们感觉到“亲”,如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由入境而共鸣,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一篇篇课文。

上一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 下一篇:泛读中的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