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县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的报告

时间:2022-09-17 02:44:59

加强县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的报告

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具有战略性、历史性和时代性的重大课题。县(区、市)在我们国家处于上下结合、城乡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的重要位置,其领导班子既是执政党意志、路线、方针和政策承上启下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对于巩固我党执政基础和县(区、市)经济发展、稳定,负有直接的责任及特殊的使命。努力推进县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本文结合县区工作的实际,对加强县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问题进行探索。

深刻认识加强县级领导班子

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县级领导班子“富一方百姓,建一方文明,保一方平安”的重要保证。面对执政环境新的变化,面对艰巨繁重的特殊使命,县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定要用全局的思维方式,增强忧患意识和进取意识,高度重视,锲而不舍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对县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提出新的挑战。作为一个县(区、市),特别是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地方,其与世界经济的交流与合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日益密切。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变化带来的机遇;如何应对国内外激烈竞争带来的挑战,趋利避害,加快本县(区、市)经济发展步伐,是各县(区、市)领导班子时时面对并要着重解决的问题。能否恰当地适时地解决这些问题,正是县级领导班子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高低的体现。

二、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对县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关系等更多地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趋势,过去被掩盖的大量矛盾、各种深层次利害关系日益显现。这就要求县(区、市)领导班子领导经济工作的思路、方式、方法,应与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手段迥然不同。而当前,一些县(区、市)领导干部对于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内在要求还把握得不准确,在领导观念、领导作风、领导体制、领导方式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不适应。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经济工作的有效领导,提高驾驭市场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县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三、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增长,对县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提出新的跃升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县级领导班子是一个地区建设小康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目前,各地人民生活普遍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转变。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达到的小康还处在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水平线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尚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依然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共产党执政为民,其责任和使命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既是县级领导班子的天职,又是巩固党执政基础的永恒主题。

四、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客观需要,对县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提出新的考验。党的十六大明确要求“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这是新世纪、新形势和新任务对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新要求,是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县级领导班子作为党的“一线班子”,其自身状况如何关系到一个地方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近几年来,县级领导班子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①政治上坚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策部署坚决;②班子进一步优化,结构科学合理;③开拓进取,领导干部队伍精神面貌比较好;④团结协作,领导班子顾全大局、统筹协调力强;⑤勤政廉政,树立了较好的形象。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县级领导班子在理论素养和战略思维方面,在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方面,在业务本领和领导能力方面,都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或不很适应的薄弱环节。面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日益变化,确有一些同志感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发生“本领恐慌”的现象。这些问题如何克服和解决,对我们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

准确把握加强县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任务

党的十六大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明确提出了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的基本要求,这是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任务。县级领导班子必须针对自身特点和本地实际,把这五方面要求进一步具体化,紧紧围绕县(区、市)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不断提高执政水平。

一、在提高判断形势的能力上,既要用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观察世界,又要找准本地切入的方位。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形势,是县级领导班子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作出科学决策的前提,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首要任务。一个县(区、市)的领导者,因囿于一地,容易“坐井观天”或“一叶蔽目”,造成错误判断形势。因此,县(区、市)领导者要善于用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观察世界,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把外部世界变化与本地发展前景相联系,学会在普遍联系中把握县(区、市)发展的大局,在全球不断变化的坐标系中找准自身切入的方位,抢抓机遇,科学准确地提出符合县(区、市)实际的发展方略,更好地把握县(区、市)发展的方向。

二、在提高对市场经济的能力上,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又要注重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水平,其中有许多规律需要县级领导班子在领导经济工作实践中去探索、去认识。县(区、市)党委、政府一方面要适应入世的新形势,对属于市场调节的领域,该放开的放开,该退出的退出,该减少的减少,该取消的取消,清理政府审批事项,致力于改善经济环境,制定经济发展的政策,健全和维护经济秩序。另一方面,又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处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以及本县(区、市)的特点,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经济中的积极作用,尤其对关系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大项目予以更多的关注。

三、在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上,既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又要妥善调处各类矛盾。县级领导班子处在第一线,直接面对基层、面对群众,既要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更要善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协调不同利益群体关系,有效抵御来自各方面的风险,营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是县级领导班子应对复杂局面的首要任务,也是实践性很强、内容极其丰富的领导艺术。县级领导班子要从发展县(区、市)经济和稳定社会的大局出发,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认真做好协调和解难工作,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比如,社会保障、劳资纠纷、社会治安、市场秩序、安全生产、征地拆迁、反“”组织以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问题。对这些问题决不能视而不见,而要高度重视,把工作做深、做细,切实帮助解决问题,以维护县(区、市)稳定。

四、在提高依法执政能力上,既要发挥党委核心作用,又要遵守宪法、法律。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对于县级领导班子来说,依法执政的能力关系到依法治县(区、市)的成效;反过来,依法治县(区、市)的效果又是对县级领导班子依法执政能力的检验。县级领导班子要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和法治结合起来,运用法律治区理政。要把执政的方式纳入法制的轨道,把党委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符合宪法、法律的决策。必须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结合起来。要树立权力必须接受人民和法律的监督与制约的观念,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决不允许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凌驾于法律之上和超越法律之外。必须善于把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要加强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身体力行社会主义道德,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五、在提高自身建设水平上,既要总揽全局,又要协调各方。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新形势下县(区、市)党委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党的领导工作中的具体表现,也是增强干事创业的凝聚能力的必要前提。总揽全局就是要求县级领导班子立足于党的工作的大局,集中主要精力抓住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加强对县(区、市)工作的领导,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本地区正确贯彻落实。协调各方就是要从整体推进全局工作的要求出发,统筹协调好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几套班子之间的关系,统筹安排好各个方面的工作,特别是要支持各派和工商联、工青妇等人民团体依法履行职责,使各方面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县(区、市)的领导者,在一个县、一个区、一个市可以说是“位高权重”。而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造福于民,用不好既害民又害已。只有注重加强县级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提高自我净化能力,才能使党的执政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并永葆执政地位。因此,县(区、市)党委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敢管、严管、善管,切实解决本级班子的问题,保证党的肌体不受不良风气的侵蚀,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领导人民群众生气勃勃进行各项建设,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

县级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提高县级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最根本的要求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特征、实践基础、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既决定了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基本要求,又为解决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理论武器。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统一于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就一定能大大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顺利实现。

县(区、市)领导干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切实提高执政为民的水平。一要强化执政意识,增强自觉性和责任感。执政党必须肩负起发展经济、富民强国的使命。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把自己担负的工作与党执政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切实增强自觉性和责任感,牢记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用在为人民谋利益上,身体力行党的宗旨,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不断提高执政为民的本领,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二要强化学习意识,在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古人云:“学者非必为仕,仕者必如学”。我党历代领导人也反复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和加强学习。学习要紧密联系县(区)域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来进行,紧密联系实践“三个代表”,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要求来进行。首先要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要学习经济、科技、管理、法律、历史等知识,学习一切反映当代世界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新知识。三要强化实践意识,把本领体现到工作实践中。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我们只有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的实践中去,在这个大熔炉中去修养党性、磨练意志,在这大课堂中去了解国情、增长知识,在这个主阵地中去熟悉社会、积累经验,才能不断锤炼从政本领,提高执政能力,做破解难题的高手、市场运作的能手、实际操作的强手。四要强化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县级领导班子在“三个代表”的具体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结合本地实情不断开拓进取,增强务实创新力。创新是发展的灵魂,但是创新不是“作秀”,不能墨守成规、亦步亦趋、老调重弹,既要坚持好传统、好作风、好经验,又要积极探索新规律、开拓新途径、创造新经验。要把握时代脉搏,增强预见性。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在吃透上情、掌握下情、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果断决策、科学决策。选好发展的着力点,选准发展的突破口,确立发展的好思路,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走出一条符合县(区、市)情、富有本地特色的新路子。

总之,加强县级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不断推进。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和紧迫感,并以实际行动坚持不懈地努力,不辜负人民和时代的要求。

上一篇:领导社区班子主干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下一篇:打造绿色屏障建设生态蓝田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