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之美―戏曲中的舞蹈艺术

时间:2022-09-17 02:37:50

动态之美―戏曲中的舞蹈艺术

摘 要:戏曲舞蹈是戏曲艺术中用来“演故事”的肢体语言。戏曲舞蹈沉淀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其基本形态体现出游牧与农耕文明的交融、“圆流圆转”的运动时空观和“得意忘形”的人体造关观。随着时代的发展,戏曲舞蹈在中国当代民族舞蹈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舞蹈;汉剧;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舞蹈与戏曲同为舞台表演艺术,戏曲主要依靠演员的“唱、念、做、打”来塑造角色,而舞蹈则是通过演员的肢体语言来完成塑造角色的任务。两种艺术形式虽然表现手段各异,却有许多共通之处。戏曲源于古代乐舞,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许多传统舞蹈精髓,舞蹈成为戏曲“四功五法”表演手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在技艺和身段之中,与剧情紧密结合,为表现戏剧场景、事件和塑造人物形象服务。而戏曲在展示特定情景、表现生活场而、交代事件过程、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和表达人物情感等方面,常用舞蹈动作的语汇来表现唱词和道自难以表达的部分内容。

一、中国戏曲中的舞蹈艺术发展历程

尽管早在远古时期我国就有“鸟兽跄跄,凤凰来仪”的舞蹈扮演和“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闻”的舞蹈叙述活动,但较为完备意义上的舞蹈戏剧活动最初应以周之《大武》和楚之《九歌》为代表。作为两种不同的舞蹈戏剧形态,《大武》代表着北方黄河流域的文化,体现出重情节叙述轻人物塑造的特征;代表着南方长江流域文化的《九歌》则相反,明显以重人物塑造轻情节叙述为特征。重情节叙述的《大武}),叙述的是武土伐纣、平定海内之事,读来俨然一段战争简史;而重人物塑造的《九歌》,塑造的是诸神灵动、慕恋相思之情,读来恰似一部爱情长诗。可以想象,在《大武》的情节叙述和《九歌》的人物塑造之问,舞蹈发辉着不同的作用―前者看重动作的语义内涵而后者看重动作的情感力量,前者可能更为具象而后者会相对抽象一些。

汉唐之际,舞蹈戏剧先是采风于民间后是化胡于西域,汉代的《东海黄公》和唐代的《踏摇娘》是典型代表。《东海黄公》的相搏,还留有民问巫风的症候,是“角抵”之戏的延展;《踏摇娘》的“旦丑”相谑,却有着西域“苦中作乐”的气象。相搏的《东海黄公}),演出的是人与自然的故事,黄公搏虎寓意着“人可胜天”但未必“人定胜天”。在人天之问如果一搏到底,悲剧结局将是不可避免的。“旦丑”相谑的《踏摇娘》,演出的是人与人之问的故事,美妻遭丑夫虐待似乎倾诉着人间“良不敌暴”。

二、戏曲中的舞蹈艺术

传统戏曲中,每个主要人物在出场时都有一套“整容”的舞蹈动作,将、相出场时,先整冠、抨髯、端带,然后撩袍走“四方台步”到台前,不仅交代了“整容”的内容,更突出了封建社会官’僚们威严、庄重的显赫身份;其他如老旦、花旦、小生和小丑等也都有符合身份、地位的“整容”舞蹈。这种以舞蹈的语汇来介绍人物的身份、气度和性格,比用道自和唱腔介绍来得更为形象和直观。

另外,任何一种生活用具一旦成为戏曲表演中道具时,就会产生精彩的舞蹈语汇,构成富有表现力的戏曲舞蹈。如:《黛玉葬花》中的花锄舞,轻盈柔曼、边舞边唱,把林黛玉寄人篱下、孤苦无依的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白蛇传》“水斗”一折中,众水族的“水旗舞”表现出水漫金山、波涛汹涌的情境,人人渲染了白素贞为了索回爱人而大战法海的现场气氛。《牡丹亭》“惊梦”一折中,众花神的“灯笼舞”表现出绚丽的梦幻境界,形象地烘托出杜丽娘的思春之情。

三、舞蹈艺术在戏曲中的发展趋势

(一)取材的生活化

古典历史剧是戏曲舞蹈艺术反映生活、再现生活的水久题材戏曲舞蹈的进程与推展自始之初就是百戏集结、形式杂样、技艺丰富的人综合、人兼容以各地方历史剧题材为例,川剧、越剧、恶剧、秦腔等都是极富生活特色的剧种,有着丰富的舞蹈农演程式和绝技绝活,并辅之以眼神、而部农情、水袖等多种农演技巧,演员利用服装袖口上缝的一段自绸(水袖),做出丰富的舞蹈的动作,时而如行云流水,时而如团团花絮,时而如波浪连绵起伏,时而如车轮轮转飞舞。从形式上看,水袖舞又分为单摆转盘袖、正侧重叠转盘袖、直冲展翅匕卷袖等,衬托人物体态的婀娜俊雅,清秀俏丽,带给观者赏心悦目之娱,美化了人物的形体姿态,突出了舞蹈的特色。因此,水袖舞是一种可以很好表达人物激动、悲愤、痛公等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的艺术手段。

(二)技法的写意化

戏曲舞蹈中写实的生活素材,拓展了形体语两农现生活的空间但用之过多或用之不当,往往会淡化具有特殊农现力的舞蹈语汇,降低形体动作做为舞蹈语丙的审美价值因而舞蹈技法的写意化便成为创作主体生发个性的着眼点,力求使新编新创、重新整理加工的舞蹈作品和舞台形象既符合生活规律又充满创造精神看过婴剧《断桥》的人,都致认为这是出别具风采、技艺独特的舞蹈剧目,剧中人物那非他莫属的、典型化的‘蛇步”体态,是这剧日区别于其它剧目的特色动作:头胸前倾,腰腿微曲,两腿并拢,脚腕用劲,走动中时缓时疾、时曲时直,并运用传统的“蹈功”站法,轻得十净,快得利落,似“浮云轻移”,这种动作姿态就是创作者撷取生活中的实物原貌,经过艺术化的变形、夸张来农现躯肢体态的美形美式生活化的动作素材和象形化、写意化的技巧农演融为体.相映生辉.展示出舞蹈动作的韵律美。

四、小结

舞蹈是表现人的一种活生生的语台-―是翱翔在现实世界之上的一种艺术启示,目的在于以较高的水平来表达人的内在情绪的意象和譬喻。从戏曲舞台出发,能看出舞蹈在戏曲中的重要作用,它实实在在是戏曲美感的一个重要元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舞台表现手段。

参考文献:

[1]于平.戏骨舞风曲情蹈韵――戏曲舞蹈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民族艺术研究,2008,(5).

[2]尹秋艳.谈戏曲舞蹈表演的发展态势[J].科技信息,2009,(17).

[3]于平.戏骨舞风曲情蹈韵――戏曲舞蹈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福建艺术,2008,(4).

上一篇:网站统计中的数据收集原理 下一篇:农家书屋和文化共享工程“助推”新农村建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