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地理教材的研读和课堂目标的实现

时间:2022-09-17 02:15:14

新课标下地理教材的研读和课堂目标的实现

摘 要:传统教学模式日显弊端,新一轮课改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机遇和挑战。教师必须主动融入课改,深化课堂教学,把握教育精髓,重视课堂讨论和总结等环节,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角,从而实现新课标目标,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3-025-001

长期以来,教学大纲一直指导着我国的教育教学。课改将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掌握课改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有待于教育工作者了解、分析和研究新课标,有待于教师由“演员”向“导演”的角色转换,由“传道”向“引导”的方法转变。

一、接受新课标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地理课程改革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1],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2],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

教育工作者必须接受新课标,必须彻底转换思维。新课标承载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导向,渗透着实践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也预示、体现和指导着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向。研读课标、吃透课标,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心理上接受,才能更好地走进新课标,真正把新一轮教育改革方针落到实处,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二、用好新教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现着新课标改革理念,必须反复研读新教材,研读新教材的内容结构,研读新教材的特点。

1.利用新教材的“养眼”

新教材注重彩图辅助教学,每一章节都配备大量的彩色插图。这些彩图紧扣教材内容,色彩鲜艳,图像清晰,有的还略似卡通,给读者最直观、最形象的视觉效果,容易引发学生的浓厚兴趣,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利用新教材的“嚼劲”

新教材添增了众多经典的案例,热门的素材。“咸海的忧虑”等经典性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到哪里寻找外星人”等阅读素材极大地扩充了学生知识面。这些素材和案例使学生不再局限于枯燥无味的书面理论知识,诱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探索,为学生进行有效性学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利用新教材的“内涵”

新教材配备了许多问题研究,如“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等,第一步摆出事实、设计悬念,第二步知识拓展,第三步资料分析,最后结论反思等四步曲。这些问题研究不仅贴近生活,而且层次分明,结构紧凑,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利用新教材的“节省”

新教材删除了一些烦、杂、难的章节,为学生减负。如“月相”、“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等一应俱减,让书本变“薄”。新教材内容更精炼浓缩,有些问题“含混、笼统”,“不愿”给出标准答案,给教师和学生留有自主灵活的发挥空间,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做活新课堂

走进新课标,研读新教材,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展现教师的人格丰采,用人格感染学生,塑造教与学的和谐氛围,把好四个“节点”,实现人格渗透。

1.把好“兴趣”关,让学生“一见钟情”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一种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是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关键因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挖掘学科的“亮点”,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培育主动学习的态度,转变被动的应试教学模式。

2.把好“互动”关,让学生“领衔主演”

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教育[3],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如果说和颜悦色能够扣动学生的心弦,那么丰富的肢体语言(手势、神态)更能“锁住”学生的思维,教师应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和沟通,通过言语交流和肢体语言等交汇心灵,使教与学共振、共生、共融,达到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

3.把好“讨论”关,让学生“披挂上阵”

课堂讨论是教育教学的精华所在,也是符合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和精神。在新教材中有些章节的删减和文字的精缩其实就是为了给教师课堂教学留有自主发挥的空间。讨论既可增强课堂教学的气氛,又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4.把好“总结”关,让课堂“画龙点睛”

教师会十分注重课前导入环节,但往往会忽视课堂结尾的总结环节。课堂总结是一节课堂重要知识点的浓缩和提炼,激发学生联想和思考,使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实现知识的迁移,[3]对整堂课的拓展和提高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得整节课的教育教学更加趋于系统和完整。

四、结语

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4],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现代教育教学的特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人才观,学习和了解新课程标准,研究和剖析新教材,做活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中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中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王志专,李伟.试论保罗・弗莱雷之对话式教学[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04:61-62

[4]季福嘉.画龙点睛教学相长――也谈新课程“课堂总结”的点滴看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0:154

[5]李爱兰.论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的三位一体――以初中地理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0,10:9-12

上一篇:谈谈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下一篇:教学媒体运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