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2-09-17 07:22:45

作文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中,作文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作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确实确定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一、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的积极性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这一前提下,指导学生留心观察,认真体验,引导他们积极运用学过的各种观察方法,如有顺序、展开联想、抓住特点、注意发展变化、重点部分写具体等等。让学生在生活中增长见闻,丰富感受,练习表达。教师要充分相信孩子,不要做任何内容的限制,放手让他们去观察自己喜欢的东西。其结果是,孩子们的表现非常棒!请看:

“去年暑假,爸爸从树上捉来了两只蝉,放在家里的沙窗上,炎热的夏季使得纱窗上的蝉"知-了,知-了”地叫个不停。这叫声吸引了我,于是我伸手拿过蝉,发现它们的嘴象根针,又细又长。咦?别的动物和鸟类都是张开嘴巴鸣叫的可是它这针一样的嘴好像根本就张不开,可还叫得那么响亮,这是为什么呢?噢!这针一样的嘴大概是它们的"竖笛"吧,声音一定是它们吹出来的。我拿来剪刀,把这"竖笛"齐根剪下,心想:这回你们该安静下来了。可是过了一会儿蝉又大声叫了起来。顿时一个大大的问号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蝉到底是靠什么发出叫声来的呢?于是我带着十分的好奇心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咦?怎么好象只有一只蝉在叫,另一只蝉好像总在睡大觉,从未叫过一声。我侧耳倾听,果真只有一只蝉在叫,这是为什么呢?到底它是从哪发出的声音呢?一连串的问号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又去仔细观察它们,它们的背面完全相同,我又跑到屋外沙窗的另一面去看,发现会叫的那只蝉腹部有两个小圆片,另一只不叫的蝉没有小圆片。而且蝉叫的时候那两个小圆片还不停地颤动,这两个小圆片启发了我,莫非它是用腹部的两个小圆片来发声的?为了证明我的猜想,我请教了不会说话的老师--书。原来蝉肚皮上的两个小圆片叫音盖,音盖内侧有一层透明的薄膜,这层膜叫瓣膜,其时是瓣膜发出的声音,人们用扩音器来扩大自己的声音,音盖就相当于蝉的扩音器一样来回收缩扩大声音,就会发出"知-了,知-了"的叫声,会叫的是雄蝉,雌蝉的肚皮上没有音盖和瓣膜,所以雌蝉不会叫。哈哈,我终于发现了蝉鸣叫的秘密。"

由此可见,只有充分调动观察的积极性,学生们才能积极地投入生活的怀抱,才能从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

二、激发作文的兴趣

要通过指导,使学生感到写这次作文是一件愉快的事,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兴致勃勃地投入作文练习。激发作文兴趣的方法很多。例如要练习写一次活动,先让学生尽情地回忆活动中的趣事,然后再把对活动的浓厚兴趣迁移到作文上。要练习写一种动物或植物,先让学生猜个谜语或讲个小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也就跃跃欲试地想写好作文,写出动物或植物的特点。假设情境,使学生觉得作文是生活的需要,也是激发兴趣的好办法。例如有位教师要让学生练习按照一定的方位介绍一个地方,就对学生说:“许多同学的家里我还没去过,有空的时候我想到同学们的家里去看看,你们的家在什么地方?从学校到你们家该怎么走呢?你们写下来告诉我。注意把位置、路线写清楚,否则我就找不到了。”学生带着欢迎老师到自己家里来的目的进行作文,兴致当然很高了。

三、教师的批改与指导学生自改结合起来

学生的作文是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写出来的作文与自己原来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否一致,表达出了几分,学生自己最清楚,所以修改作文应该是学生自己份内的事;也只有学会了修改文章,学生的作文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如果学生的作文由教师改,改上去的是教师的思想,教师的认识,不一定符合学生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且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以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极为不利的。要改变作文批改劳而少功的现状,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批改作文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先示范,再让学生自己改。方法是:教师认真阅读学生的作文,从中挑选一两篇带有普遍性问题的,仔细考虑好该怎样修改。上课时,将作文用大字抄出张贴或印发给学生,师生共同讨论哪儿该改,该怎样改,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再去修改自己的作文。

2、教师批,学生改。“教师批”就是教师在认真阅读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发现需要修改之处做上各种符号,发现妙词佳句画上圈或波浪线以资鼓励,凡是学生看了符号就能理解修改意图的,就只画符号;凡是看了符号还难以明白怎样修改的可适当加点眉批。“学生改”就是学生细心体会教师所画的符号,所加的眉批,根据教师做的批注认真加以修改。学生修改以后,教师再把作文收上来,检查学生修改的情况。作文成绩的评定可以在学生修改之后,从能写和能改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采用这种方法,首先要让学生熟悉教师使用的各种批改符号。

3、互批互改。方法是:组成三人或四人小组,选择一个学生的作文互相讨论,共同修改。在小组讨论修改时,教师巡视辅导。

4、面批面改。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个别性问题,宜采用面批的方法。例如,通过亲切交谈,了解作文内容的真实性;对于作文有困难的学生,一边启发,一边引导学生自己修改,改完以后让他读一读,并适当加以鼓励。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指导学生修改,都应该有要求,有检查,不能流于形式。强调注重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就不必认真批改,而是要更加充分地发挥批改的指导作用。

上一篇:巧练听说写 夯实基本功 下一篇: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