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对高中物理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2-09-16 12:31:00

新课程下对高中物理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改变了以往过分注重书本知识和教课内容“旧、偏、难、繁”的现状,加强了物理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联系,加强了各个学科之间的契合度。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不仅仅为了改变而改变,而是在掌握了新课程教学真谛的基础上,做相应的调整,让物理课堂能够充分体现新课程教学的要义。

一、高中物理新旧教材对比分析

两类教材的学习内容几乎一样,都是力学、机械能、运动学方面的知识。无论是对学生的个人发展还是应对高考来说,这些知识中学生都应该掌握,两类教材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高中升大学的选拔考试和高中教学的发展。

旧的教材并没有明确地提出物理学习的三维目标,仅仅提出学习的态度要转变,要联系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版的教材根据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有了相应的契合。在知识技能方面,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最为基本的概念,还需要掌握相应的规律,在学习物理的同时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同时还要关注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联系。在学习物理的过程和方法方面强调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科学地安排学习计划,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在价值观、情感、态度方面则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倡科学与人文相结合。

新旧教材的排版结构也有所差异,旧版教材共有两类,用于理科生和文科生。学生实验附于教材的最后,是单独分开的,仅仅有必修教材,后面的实验也要求学生全部会做。而新版教材是模块化的,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这样一来给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也与高中生这样一个群体的心理活动相吻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性格不同,选择学习的内容也因而有所差异,新版教材体现了人性化的特点,尊重差异,尊重个性,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认知能力范围之内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把握教材意图,改变教学方法

新的物理教材从运动学开始引入了矢量的概念,在矢量上花费了不少心思,但实际取得的成果不是很好。因为标量与矢量的区别不是多一个方向而已,最大的问题是运算法则不一样。由于还未曾建立矢量的运算法则,教师也无法将矢量的具体讲解给学生听,所以只能通过硬塞给学生的方式让学生有所了解,因而矢量的学习最好放在了解的层次,没必要做过多的深入。对于新增加的内容,教师要能够把握住教材的意图,改变教学方法。新增的内容包括:抛体运动的规律,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经典力学的局限性。虽然增加了不少学习内容,但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是希望以学习为载体,让学生领悟学习的方法,体验学习过程。

教材意图:领悟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让科学发展的历程能够再次显现出来。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学习物理知识,而是把物理学放在社会大背景下研究,体验物理学的发展与继承,体验社会经济文化与物理学的关系,让学生领悟先前学者们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精神,能够学到其中的精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因此改变过去仅以传授知识、教会学生计算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流程。

三、高中物理新课程实验教学实践

1.教学资料的选择。教师在选择教学资料的时候要能充分考虑资料的实用性,辅导资料的选择,能够帮助教师确定教学重点,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便利,教师要能够在纷繁的资料中选出最适合教材的,这样才能更好地与教材主旨契合。把各种资料的练习题相互整合,这样也能从基本上把握课标的要求。

2.教学方式的选择。新课程提倡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指导者的探究式教学、合作教学最受欢迎,这些教学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自主交流、体验,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架构。对于习题和复习要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在学生完成的基础上,教师再对作业进行讲解,这样不仅仅能够扩充课堂容量,还能将一些问题集中讲解,让更多学生能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同一节课用哪一种教学方式没有定式,主要考虑教师的风格、学生的水平、课程的内容等等。

3.对于教学评价的思考。第一,应摒弃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只注重学生的最终成绩(即重结果轻过程)的做法,提倡教学评价手段的多样性、评价功能的全面性;第二,注重过程评价和动态评价,不但要评价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而且要评价学生心理活动的变化情况,要全面地评价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既要评价学生学习的最终成绩,也要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潜力。第三,坚持课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倡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活动中去,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实现教学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与教师共同参与对教学活动的评价,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强,对教学活动的评价也更加准确、全面、有效。

四、高中物理新课程实验教学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新课程中需要学习的内容相对较多,但高中安排的课时远远不够,教学的难度与进度很难与高考合拍。

第二,新课标的目标高,课时少的现状很难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自主探究。

第三,学生在交流探讨问题的同时很难掌握住度,很容易出现讨论范围过广,不能及时刹车的状态,这样很难控制,也未必能收获很好的效果,这些问题极大地考验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机智。

第四,新课程对于教师如何处理教材中的问题,如何选取合适的辅导资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五,新课程几乎每一章节都会涉及实验,这对于学校的实验设备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这些问题小而细,需要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一起克服。

(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宁市第一中学)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浅谈新课标下化学教学中的激励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