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纳税管理研究

时间:2022-09-16 12:03:05

我国中小企业纳税管理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对GDP的贡献率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率超过50%。然而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对纳税管理的关注程度不够,加之中小企业人员素质、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较差,会计核算不规范,使得对中小企业的纳税管理出现力度轻、难度大等问题。研究如何加强中小企业纳税管理,对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纳税管理存在问题依法纳税税收筹划风险防范

随着纳税管理在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的普遍应用,纳税管理这个非常有“含金量”的概念引起了越来越多中国中小企业的重视。一些中小企业利用自身的财务人才或者委托税务机构开始了纳税管理方面的尝试。然而,由于中小企业在规模、资金、人员素质、融资渠道等方面与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有很大差异,怎样针对自身情况来进行合理的纳税管理仍是一个难题。

一、中小企业纳税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纳税管理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税收政策体系越来越繁杂,企业交易行为越来越复杂,税务机关征管措施越来越严格,企业的纳税问题变得越来越多变,相应的纳税风险越来越增多,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企业的日常经济管理和经营决策之中重视纳税管理,可以有效管理纳税风险,进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纳税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企业价值

在企业经济管理和经营决策中,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选择最优的纳税方案,可实现合理节税,降低纳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三)纳税管理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水平,进一步解决融资难问题

贷款难一直是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银行“惜贷”的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水平较低,银行信贷风险大。纳税管理可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而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水平,信用水平提高则融资难问题就会相应缓解。

二、中小企业税收管理存在的主要问翘

(一)人员水平低,管理基础薄弱

中小企业人员素质、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较差,对税法的理解和掌握存在偏差,对征纳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明确,偷漏税现象严重,经常发生无意识的多申报或低申报、零申报,甚至负申报现象时有发生,税务风险较大。

(二)会计核算不规范

会计核算不健全,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会计核算常有违规操作。很多中小企业或者不建账,或者根据需要建多套账、建假账,财务会计报告严重失真,收入、费用凭证不全与失真、记账不规范。税款难以查实。

(三)财务管理水平低

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仍停留在传统财务管理基础上,仅仅满足于记账、算账和报账的低水平,呈现出封闭、事后、静态的特征。不重视价值创造和价值管理更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病,风险管理更无从谈起。

三、在经营过程中开展纳税管理

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纳税管理体系,这个纳税管理体系从政策适用、实务操作程序到信息有效控制和管理,应该覆盖企业的投资理财和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一)树立依法纳税的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经济占统治地位,国有企业统支统付,“大锅饭”效应较为普遍,经济主体法制观念不强,使企业和个人不关心税制,对其中条例不闻、不问、不懂;或全凭人情关系,以言代法,以言代税,税收意识淡薄。一些企业在纳税上往往想走“关系税”、“人情税”之路,逃税之风盛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开始建立并得到迅速发展,税收管理机制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企业通过违法或者不规范的手段来降低税收成本付出的代价将越来越大,甚至产生无法估量的损失。

(二)依法设立规范的会计账册,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为了严肃国家税收,打击偷逃漏税等违法行为,税务机关经常对企业进行纳税稽查,而稽查的依据就是企业的会计凭证和记录。因此,作为企业,要加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在日常业务中依法取得和保全各项经济业务的会计凭证和记录、依法核算各项经济业务,为依法纳税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认真学习和掌握税法,按时足额纳税

企业涉税人员要具有一定的税法方面的专业知识,熟悉纳税业务。纳税义务发生后,紧接着就是准确核算应纳税额,依照规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其他纳税资料,并按规定的期限及时缴纳税款,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滞纳金、罚款等处罚,提高企业纳税信用水平。

(四)合理进行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也称节税。忽视了税收产生的过程,结果产生之后才想办法去改,有时就会逼着财务部门偷漏税。一句话说得好:野蛮者抗税,愚昧者偷税,精明者进行纳税管理。而纳税管理的核心是税收筹划。

1、用足、用活国内、国际税收政策资源

加入WTO 后,我国市场化改革急剧推进,面对更加开放、公平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之间更多的将是同台竞争。内资企业应积极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充分利用国内、国际间各种自然资源和政策法规资源,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选择适宜的投资地点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地区)的企业争相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地区)来投资经营,其中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受这些发展中国家(地区)的低税和税收优惠的吸引。企业在投资经营中,要充分运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税制差异或区域性税收倾斜政策,选择整体税负较低的地区或税区投资。在我国国内一般可以考虑以下重点区域: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沿海经济开放区:“老、少、边、穷”地区;西部大开发地区等七大地区。

3、选择适宜的投资产业

目前,我国对内资企业的税收优惠范围相对较窄,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利用“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企业,解决社会性就业及福利性企业,西部大开发地区国家鼓励投资的产业如交通、电力、水利、邮政等基础设施,以及为农业、科研、高新技术服务的一些产业;而对外商投资企业减免税优惠适用范围则相对较广,其主要产业包括生产性企业、产品出口企业、先进技术企业以及从事能源、交通、港口、码头建设的企业。随着我国对WTO成员权利和义务承诺的兑现,原有的很多行业及产业,比如电信、金融、商业、服务、汽车等传统性垄断行业,将逐步对外开放。除了国家限制性的产业或行业外,外资亦将享受更多的国民待遇。

4、选择适宜的投资组织形式

内资还是外资,全资还是合资,法人还是非法人,公司制还是合伙制,企业选择的投资组织形式不同,企业享有的税收优惠往往也千差万别。 一般来说,内资企业的税率,税收优惠政策和操作的灵活程度小于外资企业,外资企业一般有大量的税收优惠。公司制企业的营业利润一般要先课征公司税,投资者以股息形式分得的税后利润,又需缴纳一次个人所得税;而合伙制企业的营业利润一般不交公司税,只缴纳各合伙人分得收益的个人所得税。子公司一般承担全部纳税义务,分公司则需承担有限的纳税义务。对于低税国、低税地区,当地可能对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投资者免税或只征较低的公司税。若签定了国际税收协定,税后利润的预提税可能少征或免征。跨国公司常常可以在此建立子公司甚至信箱公司(只挂名称无实际业务)用来转移高税区相关公司的利润,达到国际避税的效果,避免国际双重征税。此外,分公司不是独立的纳税人,一般流转税在注册地交,所得税同总公司汇总缴纳。所以,对于初创阶段时无法赢利的行业,一般应设置为分公司,这样能利用合并损益,抵冲总公司的利润,从而减轻税负;对于能够迅速实现赢利的行业,一般应设置为子公司,这样就能享受独立公司的许多优惠,在优惠期内减轻税负;对于规模庞大的集团公司,可以根据不同分支机构的不同情况,宜用子公司的设为子公司,宜用分公司的设为分公司,从而实现整体经济利益的最佳。

5、选择适宜的会计核算方法

与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相关的税收筹划主要是缩小税基和延期纳税。在具体会计实务中,主要涉及四个大的方面,即存货的计价方法的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费用列支方法的选择,以及收入确认方法的选择。企业应根据具体经营环境选择适宜的会计核算方法,用足、用活好税收优惠政策。 一般来说,当物价逐渐下降时,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的存货成本较高,应纳所得税相应较少,而当物价持续上涨时,采用后进先出法可相对减轻企业的所得税负担。假如企业各年的所得税率不变,宜采用加速折旧法,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最初年份多提折旧,后面的年份少提,这样可以使企业获得延期纳税的好处,相当于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企业有许多费用开支项目,每个项目都有其规定的范围或限额。因此,准确掌握税法和财务准则中费用列支的规定对于税收筹划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我国税法目前不允许企业税前向境内外关联企业支付管理费,而在一些西方国家,税法规定,企业向关联企业支付的管理费如果符合“受益原则”,即关联企业从事的管理活动已经使本企业受益,则可以在税前列支这种费用。正是由于这种规定,国外企业可以通过向低税区或避税区的关联企业大量支付管理费的办法从事避税活动。此外,在现代国际贸易中,跨国公司的内部企业交易占有很大比例,因而可能通过利用其在世界范围内的高低税收差异,借助转移价格实现利润,减轻企业的整体税负,从而保证了整体集团系统利润的最大化。。

四、纳税风险的防范

企业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还要注意从以下方面防范税务风险:

(一)树立敏感的风险意识,紧密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和调整

税法常常随经济情况变化或为配合政策的需要而不断修正和完善,其修正次数较其他法律规范更频繁。企业应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报刊杂志等多种媒体,收集和整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税收政策及其变动情况,及时掌握税收政策变化对企业涉税事件的影响,准确把握立法宗旨,适时调整税收筹划方案,确保企业的纳税管理行为在税收法律的范围内实施。

(二)营造良好的税企关系

企业纳税必然要和税收征管部门打交道,无论什么税种,在纳税范围和应纳税额的界定上,法律都赋予税务机关一定的职业判断,税务机关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而且由于所处的角度不同,对税收筹划的方式,对法律、法规的理解上存在差异。因此,为了防范风险,企业应加强对税务机关工作程序的了解,加强与税务人员的联系和沟通,争取在税法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一致,特别在某些模糊和新生事物上的处理得到税务机关和征税人的认可。

纳税管理是企业一种长期行为和事前策划活动,需要有长远眼光,要着眼于税法的选择,更要着眼于总体的管理决策,有时还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结合起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形成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逐步研究并开展纳税管理应该是明智之举。

参考文献:

[1]赵军红.企业纳税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3-1

[2]杜斌.企业应选修“纳税管理 阅览网

[3]王福利.财务主管业务精修快易通.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10

上一篇:浅谈企业对外担保的风险控制 下一篇:医院应加强差旅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