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科技创新和人文研究的英才

时间:2022-09-16 11:19:43

培养科技创新和人文研究的英才

作为北京金鹏科技团首批分团校和全国科技教育创新十佳学校,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非常重视科技教育工作,以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必修课+选修课+专修课+活动课)和青少年科技与人文研究院(包括科学学部、工程技术学部和管理学部)为依托,以创新性科技活动,如科技与人文节、开题论证、结题答辩和成果展示活动等为主线,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和提升全体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注重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双重培养,为学生成为科技创新和人文研究的英才打下坚实基础。

近三年来,我校学生在北京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等科技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

在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2009年获一等奖四项5人次,二等奖五项7人次;高三(7)班秦一骁同学获“第七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2010年获一等奖六项6人次,二等奖四项5人次;2011年获一等奖七项8人次,二等”六项8人次。殷岳同学获“第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2009年高二(7)班曹婧同学获二等奖,刚永运老师获“全国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2010年高二(2)班殷岳同学获一等奖,高二(12)班张同学获三等奖。在2011年8月2-8日举办的第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喜获“科技教育创新十佳学校”(北京市仅我校1所),学生三个参赛项目喜获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并荣获了此赛事的最高荣誉――“中国科协主席奖”(全国仅3人)。

在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学校2009年高三(8)班王祺同学获“二等奖”,高三(7)班韩希泽文同学获“三等奖”;2010年高三(2)班殷岳同学获“一等奖”,高三(8)班秦泽瀚同学和高三(9)班郑岩同学获“二等奖”,高三(1)班焦天翼同学和高三(8)班刘笑疏同学获“三等奖”;2011年我校共有17名同学参加初评,14名同学进入复评,有6名同学进入11月中旬的终评答辩活动,人数列全国第二。■

上一篇:提升学生科技素养 探索学校办学特色 下一篇:推进创新实践 造就科技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