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化学命题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9-16 10:01:56

对初中化学命题的几点思考

摘 要:命制试题是每位老师必然要进行的工作,结合命题经验,就初中化学试题命制、改编的技巧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化学教学;命题形式;试题改编

命题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学测量和评价的基础工作,是获取教学信息的重要途径,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对教学的发展方向有直接导向作用。

如何命制一份好的试题、试卷呢?我结合自己这些年的经验和体会,认为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一、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知道学生学了些什么,掌握得如何,然后再命题

不要认为你讲了,学生就一定会,提前可以通过作业情况、听讲情况,或根据往年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接受情况等,先做一定程度的调查,再命题。此外,在命制一些填空题,尤其是简答题时,一定要预估学生可能的答案。当学生的答案模棱两可,或属于“球”时,如何在公正的基础下评判,不至于让学生陷入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中,也需要命题老师斟酌。例如,进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留少量水或细沙,其目的是防止高温溅落物使集气瓶炸裂。但若学生仅回答为保护集气瓶,或防止集气瓶炸裂,算不算对呢?但如果将题目改为:进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为了保护集气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显然,学生的答案将更清晰、更明确,也同样考查了相关知识。

二、试题要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试题中尽量不要出现学生见过、做过的原题,若某些题目一定要出,应做适当的改动。不要认为出现讲过的原题,能刺激学生上课时更认真地听讲。原题出现,会使一些靠死记硬背学习的学生的成绩提高,而一些自学能力较强、听讲时有较多想法的学生反而吃亏,缺乏“信度”和“效度”,不能激励学生自主思考。

三、试题要有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如果某一个题,大部分学生都做不出来,或者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出来,那这不是一个好题,它缺乏区分度。即便这道题的形式新颖,方法具有代表性,那也不要在考试中出现,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练习,让学生讨论,这样效果反而更好。每次考完试后,将某一个班的每个学生的试卷都仔细看一遍,甚至可以统计一下,把每个题目的得分率是多少,哪个题出得难了,哪个题太简单了等等信息记录下来,这样,在下一年度的教学中,就更能把握住学生的接受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四、在命制中考模拟试题时,要充分利用中考真题

我在刚开始命制中考模拟题时,看着陕西省中考真题,真题考什么知识点,我就找些相似的题目,也考这个知识点;真题的难度是什么,我也出这个难度的。每一个题我都照这个方法去命制,在看真题、找模拟题、改编的过程中,我不光命制了一份考查点全面、难度适当的模拟试卷,也对中考命题的思路、常考的热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能够直接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

五、改编、原创题目的编写,需要老师自己多见题,多熟悉中考命题的模式和思路

我常在网络上收集很多试题,包括初中化学竞赛题、各个省市的中考真题、高考真题等,很多题目,看似初中生做不了,但稍微改动一下,就完全可以做了,而且还是一些新颖,符合考试规律的题目。

如,某一道选择题的原题是:为比较4种金属X、Y、Z、W的金属活动性,小刚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能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

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

A.Y>W>X>Z B.Y>W>Z>X

C.Y>X>W>Z D.X>Y>W>Z

改编后为:为比较4种金属X、Y、Z、W的金属活动性,小刚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能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Y>W>X>Z

B.W可能是金属Ag

C.W不能和ZNO3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D.Y不能和稀盐酸反应

还可以改编为:4种金属X、Y、Z、W,另有W(NO3)2溶液、ZNO3溶液和稀盐酸,最少需要_________几次反应即可得到4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可见,要将一些常见题目改编成新题,首先,需要老师对该题目的考查点、难易程度等方面有准确的把握;然后,再根据需要,将考查点增多或减少,将难度增大或减小或不变等,并不一定只是将所填的空变个位置,或将数据变动那么简单和单一。

六、试题一定要体现中考的核心知识

带过多年初三化学的老师,一定对陕西中考化学试题的必考点、热点有相当的把握。这些必考点、热点不仅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也一定要在“月考”“模考”中体现,并且反复出现。如,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中考必考内容,我们一定会在刚刚讲完第三章后的考试试题中体现该部分知识。那么,之后的若干次“月考”呢?不妨次次都考,可以这一次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下一次考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等。这样,学生对该部分就会经常复习,记忆的自然就更深刻了。

其实,不论什么类型的试题,归纳起来,皆由立意、情境、答案与评分参考三个要素构成。

1.立意反映考查目的。这是一道试题或一份试卷的核心。尤其要注重知识与能力的考查。

2.情境是实现立意的材料和介质,关系着立意表达的程度。近几年陕西中考化学试题频繁地结合当年社会热点营造知识情景,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多注意收集相关知识,在教学中逐步渗透和体现。

3.答案与评分参考是试题构成的重要部分,没有答案与评分参考不能称其为完整的试题。

近些年,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各类试题、试卷等资料越来越便于收集和利用,这对教师来说是非常有利的。我们完全可以建立自己的题库,并在每一次考试后总结试卷中的问题、学生出现的问题,以及第二年还需注意的地方等等。相信经过不断积累,我们的每一份试卷、每一次考试都能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曾前明,张娟.中学化学试题科学命制要素探讨[J].化学教与学,2012(10).

(作者单位 刘亮亮:西北大学附中 严 龙:含光中学)

上一篇:论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论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