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的思想和心理逻辑

时间:2022-09-16 08:12:13

化学教学的思想和心理逻辑

摘要:根据课程顺序、概念的逐渐发展、模型构建的功能以及课程心理方法的使用,本文探讨了化学课程的心理逻辑在教学中运用。

关键词:化学思想;心理逻辑;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90-1

一、情况介绍

有人问爱因斯坦:“什么是教育?”爱因斯坦回答道:“当你忘记所有曾学过的知识的时候,剩下的就是教育了。”那么这“剩下的教育”是什么呢?显然,从宏观上说那只能是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获得的科学素养,从微观上说就是学习知识的心理方法。学生忘掉了所学化学知识之后,学生再遇到化学问题时所采取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反映了他们通过几年学习所获得的一种学科能力素养――他们知道在哪里能够找回自己所需的知识,知道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哪方面的知识,虽并不一定非要从化学一个方面去解决,而是往往是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但是化学的思维方法,化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方法必将指引学生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由此可见,与他们所获的具体化学知识相比,他们学习化学的心里和思维逻辑更为重要,而心理和思维逻辑的发展离不开化学思想的指导。

化学学科有化学的学科特点:实验和理论相辅相成、宏观与微观相互依存、特殊与普遍相互渗透、定性与定量共同研究、化学与社会和谐发展等等。历经无数化学家的上下求索,以上化学思想促进和指导了化学具体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又高于化学具体的理论。化学思想在高中化学中主要表现为:结构与性质的思想、量变与质变的思想、动态平衡思想、化学守恒思想、强弱难易思想、学科渗透思想。这些学科思想的运用必将推动学生心理和思维逻辑的发展,而学生心理和思维逻辑的健康发展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二、思考与探索

1.发展心理与课程顺序。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化学学科结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充满辩证关系。庞杂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元素周期表为纲,提纲展目;有关化学理论知识,以物质结构理论为主干,依干伸枝;物质结构内部的微观运动和物质外部的宏观变化,由因及果;一切物质的制法、应用又都以其性质为依据。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加深对这个基本结构脉络的理解和掌握,自觉地遵循学科结构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

2.从微观角度与宏观角度以及表观角度三角度接轨于课堂教学。化学是一门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学科。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其中物质的性质是宏观的,物质的结构则是微观的。值得注意的是,物质的性质尤其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事实上是物质的微观结构在宏观上的具体反映,我们称为表观层面,换句话说,物质的性质尤其是化学性质,总是由微观结构决定的。而物质的变化,尤其是物质的化学变化,又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紧密相光。因此,化学教学要从微观与宏观以及表观三个方面入手,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学习和记忆化学知识。

例如在讲氧化还原反应时,我将较为宏观的实验现象与微观本质联系起来放在一块,向学生传递化学思想,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就只有三句话:从宏观到微观,化学语言做桥梁,最终形成新概念。

3.讲究学习心理的逻辑性,引导学生用建模思维来把握课堂教学内容。建构模型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便将其作为科学探究所需的基本能力,要求学生“运用逻辑和证据来构造和修改科学解释和科学模型”。例如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的思维建模: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其应用是中学化学的主题,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环节。中学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计算和实验技能几乎都是通过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体系来传递的。为了便于系统、全面地学习、记忆和运用元素化合物知识,我们可以在学完某一章元素化合物知识后,按照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或碱、重要盐类的顺序,以同种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进行排列,以各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为连接线,将一些典型的元素化合物归纳成体现不同价态物质之间转化关系的网络图(即“图示模型”)。如将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归纳成以下图示模型:

然后以组成、结构、性质、制备、变化规律及其应用为线索,逐一演绎图示模型中的“点”――每种物质、“线”――每个反应或转化、“面”――整个网络图。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每一种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变化规律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而且可以通过转化关系来理解不同物质之间的联系、了解一些教材中未曾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更为重要地是为其它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积累经验,逐步形成学习、记忆和应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有效方法。

三、结束语

以上从不同维度对化学教学中的心理和逻辑进行了讨论,旨在说明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如何讲授知识,考虑的层面应是多角度的、交错的。当然,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的差别,化学教学维度各有侧重。如何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课程顺序和学生的心理逻辑顺序以及学生的思维发展顺序加以深入的探索,构建各种模型教学,让化学思想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体现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杜晓新,冯震.元认知与学习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上一篇:打开通往“高效课堂”的那扇窗 下一篇:让数学教学走向深刻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