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时间:2022-09-15 09:29:47

常规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摘要: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植棉生态条件,目前,棉花种植规模和产量居全国首位。然而,由于国内市场受到国际棉花低价位的冲击,再加上近年来的恶劣天气气候影响造成新疆棉花产量减产,质量下降,出现卖棉难的问题,使新疆棉花生产面临严峻挑战,现就影响棉花品质因素,探讨如何进行优质高产栽培

关键词:棉花品质因素;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 十六团近5年来棉花品质现状

2013年至 2015年十六团种植品种德农0908、2905、新陆中37、瑞杂816,其纤维长度在 29-30.9mm、比强度在 28.5-30cnqtex-1,马克隆值在 4.3-4.9。

2 影响棉花品质因素

通过 2013 年至 2015 年棉花原棉品质性状分析,影响棉花品质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品种的遗传特性

棉花纤维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品种遗传特性,目前主栽棉花品种在生产中的纤维长度为:德农0908品种的绒长值30.8mm;瑞杂816品种31.2mm;2905品种30.1mm;新陆中37号28.28mm。纤维强度和细度较差,达不到高品质棉的要求,而且品种的适应性和稳产性较差,不能M足生产与市场对高品质棉的需求。

2.2 机械采收的影响

2.2.1 脱叶剂对棉纤维长度和马克隆值的影响

机械采收是实现棉花生产向全程机械化和精准农业化的重要举措,2011以来随着机械采收面积的不断扩大,对原棉品质有一定的影响。从表1和表2的数据分析,2013年手摘与机采原棉的长度、马克隆值均有所差距,手摘与机采比较,不同的品种受药剂影响不一样,新陆中37手采长度是28.59mm,机采长度是27.93mm;2905品种手采长度28.11mm;机采长度是27.8mm;德农0908品种手采长度28.42mm;机采长度27.66mm,通过以上三个品种比较可以明显的看出,机采较手摘下降0.4-0.76mm;新陆中37手采马值是4.41;机采马值是4.83,2905手采马值是5.19,机采马值是5.44 ,手采较机采马值下降0.25及以上。所以要保证适时机采,必须在9月上旬使用脱叶剂,生育期过长的品种使用脱叶剂后,造成顶部棉铃棉纤维不能正常自然成熟, 据2013年对棉花上部铃皮棉纤维长度的分析,未进行化学脱叶的纤维长度在比进行化学脱叶的纤维长度要长0.4-0.76mm;未进行化学脱叶的马克隆值比进行化学脱叶的马克隆值降低0.25-0.41之间。

2.3 天气的影响

根据阿拉尔气象局资料,以十六团近些年的主导品种2905为例说明特别是七月高温天气对棉花长度和马值的影响较大,2014七月平均22.3度;2015年七月平均气温27.1度,2014年2905品种的长度是30.2mm;2015年的长度是27.48mm,马克隆值2014年是4.9,2015年是5.14;通过以上表可以明显的看出气候对长度和马克隆值的影响是较大。主要是因为棉花纤维是由胚珠表皮细胞发育而来,开花前 5-7 天开始分化突起,开花后20天内为棉纤维的主要伸长期,约占总长度的90%以上,25 天以后基本停止伸长。棉纤维伸长发育与日均温度关系密切,最适宜的日均温度是20-25℃。日均气温在15-20℃和25-30℃纤维伸长显著减缓,低于15℃和高于 30℃纤维伸长基本停止。如白天温度过高,夜间温度过低,棉纤维伸长受抑制, 最终难以达到最适气温条件下的长度。

2.4 棉花轧花过程对棉纤维的损伤

籽棉一般含杂率在8%-13%,含水率在8%-10%。在清理加工时,当籽棉含水率大于9%时,杂质和棉纤维的附着力会随着水分的增加而加大,使之很难被清除,轧出的皮棉含杂量也随之增加。当籽棉含水率小于6%时,虽然提高了清杂效果,但棉纤维的抗拉强度也会随之降低。清理加工最佳籽棉含水率8-10%,加工出来的皮棉质量最好,机械对棉纤维长度损伤最小。现有加工机械都是采用五道清理二道烘干,皮棉二道清理的加工工艺,通过烘干后籽棉含水率大都3.5-6.0%之间,再经过清理加工,机械清花对棉花纤维品质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特别是棉花的纤维长度损失较为明显,根据统计数据,机采棉经过后期加工,纤维长度一般会损失0.6-0.8mm。

3 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3.1 合理品种布局

加强双“30”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力度,提高棉花内在品质。一是加大与科研院所合作力度,选育出“双30的源棉5号”进行试验示范;二是建立健全品种试验-示范-推广机制,提高棉花的纯度和质量;三是对水稻茬地进行优质杂交棉品种种植;四是在棉花生育进程中加大各品种生育进程的调查,从而筛选出适合本团种植的常规品种德农0908品种种植。从而减少三类苗比例,提升棉花的内在品质。

3.2 适期播种、培育早壮苗

农业生产要积极适应新常态、引进新技术为抓手。棉花种植突出一个早“字”,即棉花播种在4月上旬全线结束;棉花在5月15日前进行统一的机力化调二遍;匀墒补墒水在5月15日前全部结束;6月15日50%的棉田见花;7月1日打顶结束;7月5日复打顶全部结束;生育期肥料总量的100%施到地里。棉花实施早播,实现“四月苗、五月蕾、六月花”的管理目标。晚播一是造成棉花晚熟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晚播棉田各生育进程跟不上,不适合机采;三是晚播棉田的棉花会因为自然的不成熟,从而影响棉花品质。

3.3 合理种植密度

适当降低密度,增强棉花生产透光通风,并运用促早栽培技术,使棉花的最佳结铃高峰期与本地的光、温同步,减少秋桃所占的份额,提高棉花品质。合理的群体结构是提高单产的关键,一是增加单株成铃数;二是减少单株空果枝率;三是实现增加单位面积有效总铃数。十六团棉田株行距配置以往采用的都是15穴,理论株数在17920株,存在植株生长偏高,空果枝比例大,三类苗偏多(占单位面积的25%左右)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产量的提高,因此降低棉花密度,选择适宜的棉花种植密度和行株距配置,能够提高棉花产量,今年十六团全部改用13穴播器,理论株数15500株,出苗率85%左右,收获株数在12400-13800株,十六团2016年亩平均单产为428公斤/亩;较2015年413公斤增产15公斤/亩,亩增效120元/亩。减少用种量300克,亩节约成本6元。十六团通过降低种植密度一项为职工亩增效126元;一个职工一份地一年就增收5040元。

3.4 合理水肥运筹

氮、磷、钾是棉花生长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对产量和棉花纤维品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生育阶段,棉株对氮磷钾的吸收特点不同,苗期吸收比例占10%,初花后洗后急剧上升,花铃期占70%,吐絮期吸收氮较少,但对磷、钾仍有10%左右的吸收,因此,在花铃期应该重施花铃肥,保证氮磷钾营养的充足供应,生育后期保持适量的磷、钾肥的投入。肥料的投入前期主要依靠基肥的施用,田管阶段,利用滴灌,随水滴肥,因此要注意滴水滴肥的管理,实现水分和肥料的协调供应。制定合理的滴灌灌溉制度,不结合施肥的滴灌,会影响到棉花对肥料的吸收,增加生产成本,水分养分利用率低,不结合灌水的施肥,同样不利于棉花对肥料的吸收,造成肥料的浪费。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我团花铃期的肥料量投入比例还是较大的,从7月10日到8月20日期间,氮磷钾所占比例高达77.2%,能够满足棉花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在施用比例上,个人认为,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期间,棉花盛花期时,应加大氮磷钾的比例投入,表3中7月20日与8月10日期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肥料的使用配比。

3.5 合理化学调控

缩节安的使用对棉花产量有影响是目前大家都认可的,缩节胺不但在棉花生育期使用能发挥多种功效,在拌种上同样能增加植株抗逆性、提高出苗率,促进根系发育,可有效地防止棉花疯长,叶面积减少,而增强了叶绿素的合成,加速出叶速度,提前现蕾、开花,从而达到丰产丰收。

缩节胺在苗期能有效调节棉花株高,构建棉花生长群体,提高水分利用率,可_到提高棉花产量,改善棉花品质的作用。自2010年开始十六团在苗期大力推广机力化调工作,即子叶展平开始使用1克/亩缩节胺进行机力化调,苗期一般化调3-4次,子叶展平进行化调,可以促进棉苗地下根部的生长,培养壮苗,在5月15日前进行统一的机力化调二遍及以上,化调根据日生长量而定,在6月10日后严禁使用缩节胺及缩节胺类药物。打顶后的缩节安化调,能有效控制旁心和赘芽的发生,减少无效花蕾的形成,提高成铃率,增加铃重和衣分,花铃成熟度高,霜前花增多,能有效改善棉花纤维的整体品质。

3.6 加强整枝管理

棉株现蕾后,及时去营养枝,减轻郁闭,增强棉田通风透光,有利于减少养分消耗,增加铃重。加强棉田管理,棉苗早发稳长,打顶时间可适当提早到始花期,轻打顶,保留果枝9-10个,这样有利于减少中上部(6果枝以上)空果枝率,提高中下部成铃率。

3.7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从而提升棉花品质

由于大量的化肥投入,一是造成土壤板结;二是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三是要严格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科学施肥,增施农家、多施有机肥,提高施肥科学合理性,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通透性,提升棉花品质。

(作者单位:山东省庆云县农业局)

上一篇:浅谈村级防疫员免疫前注意事项 下一篇:植保无人机在阿勒泰地区的运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