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视角下关于湖南民歌进课堂的思考

时间:2022-09-15 09:25:06

文化生态视角下关于湖南民歌进课堂的思考

[摘 要]乡土音乐走进高校音乐课堂,不仅对培养优秀人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湖南省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战略的实施,要使湖南省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把学校作为地方音乐传统文化的传承基地,让湖南民歌世代相传,同时也增强学生对乡土音乐的信心和认同感,使学生对乡土音乐认同、接纳、有归属感,理解乡土音乐的价值,强化他们对乡土音乐的那种难以割裂的文化和心理联系,使乡土音乐成为学生情感、态度和人格的一部分。

[关键词]湖南民歌 高校 音乐课堂 传承

湖南民歌,源远流长,浩如烟海。千百年来,她总是亲切地伴随着历史,时而高亢,时而婉转,时而诙谐,时而泼辣,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反映着这“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在漫长的岁月中,她总是牢牢地扎根于三湘四水河畔的泥土之中,像一朵朵山野之花,千姿百态地装点着那些“泥脚杆”们朴实平静的而又丰富多彩的生活。湖南民歌能表达出各种不同情感,有浑圆嘹亮的山歌、优美抒情的小调,有欢快活跃的花灯、低沉哀怨的曲艺,还有气势磅礴的劳动号子、荡气回肠的薅草锣鼓,以及激昂向上的革命歌曲,其曲式结构严谨,曲体多样,尤其是衬词的运用,使民歌在烘托气氛、揭示人物内心情感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这些光辉灿烂的湖南民歌是先辈们共同创造给我们的丰富的宝贵遗产,是值得我们继承性地引入到当今音乐教育中来的,其中一环便是让湖南民歌在地方学校中得到弘扬与发展。

一、湖南民歌传承的必要性

民歌是最古老的民族艺术之一,其中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民歌起源于劳动,产生在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中,它经过广大人民群众口头传唱、广泛流行和集体加工而形成,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歌的特点是用朴实洗练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地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反映着时代面貌,具有醇厚朴实的气质和真挚动人的感情。湖南的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各民族的民间歌曲一般都短小精炼,风格各异,它们都是湖南各族人民对人类精神文化宝库的贡献。湖南的民族歌曲在一步一步地成长,正是因为这些流行因素的渗透,才使得湖南的民间歌曲的声韵风俗更有特色、别具一格,因此,湖南民歌的传承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把握能力,也能激发学生的民族热情、丰富他们的音乐文化元素。所以,在文化生态视角下研究湖南民歌的传承具有现实意义。

此外,弘扬民族音乐落到实处必须从乡土音乐做起,只有先弘扬最基础的地域性民族乡土音乐,从而广泛发展至全中华民族,才能使音乐更具有凝聚力。湖南民歌作为一种地域性的民族音乐,是优良乡土音乐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传承湖南民歌是音乐新课程改革中“弘扬民族音乐”理念的体现。一方面,地方学校作为教授知识与汲取文化的主要场所,便于制造乡土音乐教育的环境,学生在熟悉的乡土气息环境里也更能滋生乡情,增加学习的兴趣,有利于乡土音乐的弘扬与发展。另一方面,学生今后走上社会,便是国家与社会改革发展的弄潮儿,通过他们传播、带动,有利于乡土音乐的全民化发展。

二、 湖南民歌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一)、湖南民歌的特点

湖南地区分为汉族民歌和湖南少数民族民歌两大部分。如同我国民族居住特点一样,湖南汉民族人多域广,而少数民族却地广人稀。湖南汉族民歌按地域分为湘中、湘东、湘西、湘南四个民族色彩区,少数民族则以土家族、苗族等为代表。民歌与地方方言音调有着密切的关系,湖南历来有句俗语:“隔山不同音”,这便说明了湖南的语言的复杂性。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而为数众做的汉族人民,各自的方言也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湖南民歌的方言音韵极具特点。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再加上地形条件的不同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各民族自己的传统和风俗习惯差异,地方方言的多样性,形成了湖南各地区民歌风格和色彩的丰富多彩的局面。

(二)、湖南民歌的代表作品

湖南民歌作为中国民歌的一个支流,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代,湖南属楚国辖境,民俗信鬼而好祭祀,祭祀时必有歌乐鼓舞以娱神,诗人屈原就根据楚国民歌加工整理的《楚辞》,其中《九歌》中的《湘君》、《湘君夫人》两章就是祭祀湘江水神时所唱的民歌。从屈原根据这一带的民间歌曲而创作的《楚辞》中,可略知当时民间音乐的风格。《楚辞》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充满大胆的想象、追求和寄托,是中国古代文学时尚的一个里程碑。流传至今的湖南山歌,仍是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延续。

通过几代作曲家的不断探索,已经创作出了一批批极有影响的作品。如:《洗菜心》、《打硪歌》、《马桑树上搭灯台》,《板栗开花一条线》等等。但要说到最具影响力的,那还得说那首脍炙人口的——《浏阳河》。《浏阳河》这首乐曲原是50年代由著名的戏剧作曲家唐璧光先生所创作歌曲,旋律流畅、优美动听,深情地表达了人民对家乡和生活的热爱。这首影响着几代人的歌曲,以它优美、流畅的旋律,亲切明快的情绪,成为举世公认的一首脍炙人口、蜚声中外的精典名曲,曾被收入《世界名典汇编》、《中国名典旋律辞典》、《中国百首精典名曲》等辞书中,并改编为合唱曲、器乐曲、琵琶独奏曲、钢琴协奏曲等,以各种不同风格的演奏、演唱形式,歌颂了的光辉形象,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三、 湖南民歌进高校音乐课堂的方式和途径思考

要使湖南民歌走进当地高校学校音乐课堂,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重点解决好教材和师资问题,并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组织编写关于湖南民歌的乡土音乐教材

1、音乐课程设置应以中国音乐理论体系为基础

音乐文化不仅是一个音乐形态层面上的东西,还应该包括音乐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与哲学、艺术相关的各种层面的内容,音乐课应该有意识地加强与音乐相关的文化传统的学习,并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在音乐学科上营造浓厚的传统音乐文化氛围。不然,很难想象一个连祖国的“母语”都讲不清楚,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毫无了解或知之甚少的人民族会有多么浓厚的感情。

2、坚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和学生可接受性原则

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充分挖掘独具魅力的乡土的音乐。高校音乐课程必须贯彻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原则,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每个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编写乡土音乐教材应针对教学对象,编制与之相应的乡土教材,要注意适合学生的年龄及心理发展,歌唱曲目的选择要注意难度适中,应与学生的歌唱水平相适应,注意循序渐进。

3、注重材料的加工整理,避免选材的盲目性和任意性

湖南民歌是民族音乐的组成部分,是具体实施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湖南民歌充实音乐教材,可以使学生了解民族音乐传统,以更好地继承、发扬传统,走向未来。目前,还没有对湖南民歌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相应的教材也大量缺乏,湖南民歌音乐教学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挖掘、整理、创作湖南民歌,汇编乡土教材,并渗透于音乐教学中,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这也是当地音乐教师与教育部门面临的一项艰巨的工作,因为一些湖南民歌并没有经过加工整理,只是经口头传唱流传下来。如有条件应将其制成音像制品,使学生充分体会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由于关于湖南民歌的乡土教材只是音乐补充教材,课时有限,所以编写内容不能太多,要具有代表性,努力挖掘内容健康,艺术性强、主题鲜明、旋律优美的音乐作品。

4、课程应按照《音乐新课程标准》设置得规范化和多样化

课程设置应像语言文化学科那样专门设置有关民族语言的语法、修辞、民族文学体裁。在各级各类的音乐学校应设置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中国乐理、中国作曲法、中国曲式学等课程,使本国、本民族的音乐语言和音乐理论像“母语”一样被学生所熟悉和接受。

(二)、让民间艺人走进课堂

目前,我国中、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师多数是在学习西方音乐的基础上培养出来的,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往往是了解较广却不够深入,特别是乡土音乐还相对薄弱,要对学生有效进行乡土音乐学习还有一定困难。但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的文化机构和文艺团体,还有相当一些长期生活在田间地头的民间艺人,他们不仅了解当地丰富的乡土音乐,更为珍贵的是他们熟悉这些音乐背后动人的故事和真挚而丰富的情感。他们对当地民间音乐研究相对较深,且具有表演和示范的能力。我们应该真诚向他们求教,热情地欢迎他们走进我们的音乐课堂,向学生展示最具地方特色的乡土音乐,充分展示他们对劳动、对生活,用音乐表达的独特方式,让学生真正体会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三)、丰富课外活动

1、采风

对于中学生,我们可以适当组织到各村寨进行采风,走进民间艺人,了解民间艺人,激励学生通过查、看、听、问等方式进行调查,从中进一步了解当地丰富的音乐文化。学生不仅在演唱和演奏风格上向民间学习,也在实践中懂得和具备收集、纪录、整理、研究民间音乐的一般常识和能力,同时也是教师们自我继续教育的延续。

2、建立学校舞台,丰富学校音乐生活

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人,广大高校教师要创造条件,引发学生无限创造力和潜能。定期举办学校文化周或艺术节,为学生文化创新活动搭建平台,鼓励学生表演富有当地特色音乐、舞蹈节目。学生通过对音乐表演活动的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享受乡土音乐表现的乐趣、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此外,还可以组织兴趣小组,排演湖南民歌音乐节目,如山歌表演唱、山歌联唱、采茶歌舞、器乐合奏等学生喜爱的节目,在课堂上,课间活动中,学校的晚会上,社区的活动中,市、县(市、区)的文艺汇演活动中参加表演和比赛,使课堂教学成果得以延伸和巩固。为学生提供发挥才能、表演展示的平台。

3、注重师资培训工作

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对学生进行地方乡土音乐教育,必须要有一支熟悉当地音乐文化传统的音乐教师队伍。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通过各种途径对在职音乐教师进行地方乡土音乐方面的培训,提高音乐教师乡土音乐文化知识及技能,并将其更充分、更有效地运用到音乐课堂中。

四、结语

将湖南民歌引入高校音乐课堂的方式和途径还有很多,有待我们发现并有效地运用,只要做到冷静思考、长期规划、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湖南民歌必将在历史长河中发挥出璀璨的光芒,必将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行,既保持本色又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必将给每个历史时期的人们留下若干的感动。

参考文献

[1]吴敏.乡土音乐引入高师音乐专业教育实施研究——以皖西地区乡土音乐为例[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2]赵海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活态保护浅谈[J].湘潮(下半月).2011(05).

本文系2012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生态视角下地方学校乡土音乐传承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2YBA028

上一篇:社会音乐培训中的儿童声乐教学 下一篇:楚雄双柏彝族“老虎笙”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