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时间:2022-09-15 06:15:11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摘要: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近年来,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本文从多角度综述了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以引起临床重视。关键词: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EH);心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

随着老年人的机体各个器官的衰老,其会发生各种慢性的非传染性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引起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其危害已经超过了恶性肿瘤[1]。如何对心血管疾病进行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已经成为临床工作的关键内容。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2]。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中,高血压疾病占首位,而血压升高是导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主要综述了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以供临床参考。

1高血压

血压的稳定,是由稳定的平均动脉压和波动的脉压组成。而在老年人中,收缩压会随着年龄的升高而逐渐升高。由于大动脉硬化、钙盐沉积、弹性蛋白的断裂和损伤等,都会导致血管壁的顺应性改变。而僵硬的主动脉对心脏收缩时的动脉压力的缓解作用会随之减弱。当老年人发生血压升高,其动脉壁的弹力层也更容易发生断裂,进而加速动脉硬化的产生,形成恶性的循环。临床实验证实,血压升高与心电的异常和临床各种终点事件均有极大的相关性,其在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中占据首位。

Glynn[3]在对3600名老年人集体体检中,将脉压分为4个水平:小于等于60mmHg,60~80mmHg,80~100mmHg及大于100mmHg。其分析了不同血压指标与心脑血管的发生关系。结果证实,脉压在60mmHg以下者,发生冠心病仅为0.26%;而脉压在100mmHg者,冠心病发生高达0.65%,两者差异明显。

2超重和肥胖

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对心血管的损害可分为三类,包括:肥胖型心脏病、肥胖型血管病和肥胖相关性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等,可引起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等[4]。肥胖者体内过多的脂肪,会直接引起交感神经激活,使压力反射受影响,引起下丘脑-垂体轴的紊乱,导致高瘦素血症,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以上原因,均能够导致心脏的输出量增加,其心肌肥厚,并有严重的心功能损伤,血管的内皮功能受到损害。

Vaes[5]对350例正常体重的老年人和320例肥胖或超重的老年人进行了体检,经分析证实,在超重和肥胖组中,高血压发病为45.9%,糖尿病18.4%,高血脂38.6%,冠心病为12.7%;而在正常体重组的老年人种,高血压为23.6%,糖尿病10.7%,高血脂11.9%,冠心病仅为7.3%,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的发生中,超重和肥胖者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

3高血糖

有学者证实,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其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者。而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也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多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等。而高血糖同时还会导致高甘油三脂、高尿酸等情况,间接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Rajamani[6]在对3276例老年健康体检者的调查和随访中,其统计了每年的死亡人数和死亡原因,其中患有糖尿病者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者占总数的57.1%。明显高于血糖正常者。

4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但是尚未引起临床共识。在多数研究中均有标明,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等同时存在,因此,其是否为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因素尚未达成一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药物也会导致尿酸升高。而尿酸水平的增加,还会导致慢性的肾功能损害,使机体代谢发生变化,威胁心血管健康。

综上所述,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对老年人的心脏有着重大的危险因素。了解老年人群中常见疾病的发病状况、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早期发现、早期防治。

参考文献:

[1]周书明,尹秋生,曹少军,等.1 281例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的效果[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9(10):671-673.

[2]周京敏,崔晓通,金雪娟,等.社区老年人群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5):463-467.

[3]Glynn RJ,Rosner B,Christen WG,et al.Evaluation of risk factors for cataract types in a competing risks framework[J].Ophthalmic epidemiology,2009,16(2):98-106.

[4]解武祥,曹卫华,林军,等.老年肥胖与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聚集的关系[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8,29(10):975-978.

[5]Vaes B,de Ruijter W,Degryse J,et al.Clinical relevance of a raised plasma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level in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of nonagenarian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2009,57(5):823-829.

[6]Rajamani K,Colman PG,Li LP,et al.Effect of fenofibrate on amputation events in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FIELD study):a prespecified analysis of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The Lancet,2009,373(9677):1780-1788.编辑/许言

上一篇:中西医治疗急性荨麻疹60例 下一篇:探讨结直肠肿瘤样变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