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孩子,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时间:2022-09-15 05:16:57

解放孩子,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摘 要:“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这是40年代陶行知老先生提出的关于培养儿童创造力的主张,在今时今日还是如此之重要,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六解放;信息技术;创造;自主

社会在进步,生活在变化,知识以爆炸性的方式在积累,而现代人的学习内容、学习途径和学习方式也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教育呢?有没有跟着时代在进行有效的变化呢?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陶行知老先生的“六解放”。“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时至今日它还是如此之重要,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陶行知老先生的“六解放”思想是素质教育理论的源泉,在新形势下它的内涵更加丰富。从事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有几年,我肤浅地谈一点自己的实践和体会。

一、解放孩子的头脑,拓展思维,使其能思考

“人生两件宝,双手与大脑”,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思维,人的头脑是指挥中心,任何一件事情的完成,无不有头脑的思考、决定和参与。可总是有不少学生在第二周来上课时,前一节课的知识又都不会了。我想这中间少了对孩子思维的培养。

如“保存文件”这一课,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用演示的方法来教学,当时会有一半的学生在老师教第一遍时就会了,再演示一遍大部分学生也会了,可过一两周就会有很多学生忘记怎么操作了。我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顺序改变了一下,先把保存好的文件给学生看,再问“我刚才做的文件怎么就存到这儿来了呢?有同学会吗?”让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交流和讨论,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比一比,看谁能想出办法来。有的学生就会认真地看书上的操作步骤,有会的学生会教同一组不会的。总之,这时学生都会努力去思考,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在教学上也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对这一问题也会记得很牢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拨、帮助下,带着一种积极要求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与心情,用探究的方法,自主参与学习,那么不仅可以解决疑问,掌握相应的知识,同时,经历的这一过程在他们内部所引起的反应,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开来。

二、解放孩子的双手,自主实践,使其能创造

勤于动手对于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造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人类的活动靠双手进行。就信息技术课本身而言,它本身就是一个以动手操作为主的学科。但要解放孩子的双手,一方面教师不能夸夸其谈,而耽误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不可阻止学生自主动手的冲动。我在教学中总是发现有很多学生,在老师讲课的时候,等不及老师讲完就想动手操作。还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有的学生在偷偷地进行与老师讲课无关的操作。可其实这些学生之所以这样做,只是出于对某些知识的好奇,他们有想了解的冲动。而这种冲动不正是学生对探索新知最原始的动力吗?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不应该阻止,应该去正确地引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只是要学会老师所教的知识,而且要学会自己动手、动脑探索的知识,并能对这些知识进行搜集、加工,要消化、吸收,开阔视野,转化为基本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解放孩子的眼睛,学会观察,使其能创新

观察力是创新的起点,是聪明大脑的“眼睛”,教师有责任解放学生的眼睛。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很大一部分是微软中的软件,如,微软系统自带的《画图》软件,特别是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中的几个软件,如Word,PowerPoint等,它们的菜单、工具栏,还有很多的操作都是相同的步骤与方法,并且它们的界面也是很相似的。如果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使其能举一反三,就能削减我们讲课的时间,而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生动手操作上,那对我们信息技术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对于信息技术的操作,解决一个问题,绝不是只有一种方法。解放学生的眼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在教师用一种方法教学后,能够自己创新用另外一种或几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以至创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解放孩子的嘴,建开放型课堂,使其能交流

开放型的课堂更需要实现从知识传授向实践开放,从被动接受向主动质疑开放,要关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围绕教学内容进行积极而有效的交流和对话。在信息技术课上,对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好多教师总是有点反对的,觉得那样的课堂显得很乱。其实这个时候是课堂气氛最活跃的时候,也是学生思想最活跃的时候,应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五、解放孩子的时间和空间,融于生活,使其能拓展天地

时间与空间对于学生本应是最充足的。而现在的学生最不充足的就是时间与空间。我们要把本就属于学生的还给他们,使他们能在走出校门时融于现时的社会与生活。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我每一节课的三分之二是属于学生的。在这三分之二的时间里,所有的空间也是属于学生的,在学生完成当堂练习的基础上,剩下的时间与空间是学生自主安排的。在一些课上,教学要贴近生活。

其实在具体的教学中,“六解放”是一个彼此相连的有机整体,不可孤立,而应综合运用,交互整合,才能彻底解放学生,发展其创造能力。让我们的学生走上创造之路,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作者单位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

上一篇:关于优化小学数学课外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究 下一篇:浅谈一年级学生数学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