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家园

时间:2022-09-14 11:00:33

精神的家园

《水魅》、《梦里早知身是客》均出自《普绪赫文丛》。普绪赫在希腊神话中是人类灵魂的化身,她不畏艰难的巨大精神力量,来自于她的坚定信念。好像杨格、江静枝两位书作者,对文学有着坚定的信念,在风格迥异的作品中从各个侧面表现人生,带给读者美的享受以及巨大的精神力量。

《水魅》

作者:杨格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

微型小说・水魅 第八章

唐佳容哭喊着:“爸,爸。”

哭声惊动了谢杰。谢杰水性很好,中学时还是游泳队的成员。他一把抓住父亲已经松开手的红盆,紧紧扶住;再探进水里想拉起父亲,还能踮起脚尖站住的父亲勉强说:“不要管我,不要管我。”谢杰还想帮父亲,七八个男人围了过来,有的拉住了他背后的衣服。父亲见状喘着气把他推开,大声说:“保护好她们母子。”自己脚一蹬,倒进水里。谢杰嘶喊着“爸,爸”,连悲伤的时间都没有,赶紧努力摆脱拉他衣服的男子。他战胜不了灾难面前泯灭人性的这些男人,他和唐佳容母子就要被他们毁灭。

已是深夜,四周漆黑一片。谢杰始终甩不掉拉住他衣服的人。唐佳容不停地用奶瓶砸游过来拉住红盆的手。她变得勇猛、强悍、无人能敌,与平常的文静判若两人。孩子因为很长时间没有吃奶,一直哭声不断。谢杰护送着红盆朝齐齐他们所在的那幢高楼游去。这一片水面出奇的宁静,没有太多的杂物、浮尸。但也不时出现奇怪的小浪头,把游在水里的人卷走。突然,谢杰的脚被一个人抱住了。原来是拉他衣服的人滑进水里,情急之下拖住了他。此人水性一般,游了好一阵体力不支了。因为下沉,又在挣扎,人显得很重。谢杰登不开他的手,被拖着往下坠,手一点一点脱开红盆。唐佳容见状惊吓得大哭。谢杰的手完全脱开了,如果他不松手,红盆也要被拉翻。他没进水里。红盆轻轻摇晃起来。还剩下的几个男人乘机游过来抢夺红盆。生存的希望眼看着完全破灭,孩子和自己即将葬身水中,一家人终究没有逃过劫难,唐佳容悲从心出,仰天大哭,哭声足以惊天地,恸鬼神。孩子的哭声混在其中,苍凉、绝望、凄惨。几个男子被震住了,没有靠近。

奇迹出现了,一道粉红色的光由暗而亮,把这一小片水面照得绚烂、瑰丽。红盆如同飘进一个童话世界,水清澈见底。唐佳容觉得神奇极了,平静下来,观察四周景致。孩子也停止了哭声。唐佳容赶紧给孩子喂奶,好在她的奶水充足。光是从天上射下来的。唐佳容抬头看去,注意到一个粉红色的飞碟在优雅旋转。随着它旋转的幅度,海市蜃楼一样的情形一一展现,美轮美奂。她更惊讶的是,天空隐隐有她看到过的砸在家附近一个盆地边沿的人脸。她有点害怕。很快,人脸变成了一个宇航员模样的人,和一个粉红色飞碟渐渐飞近了她。粉红色飞碟就是珊,宇航员是萨那热窝。暗光是梅飞碟留下的。人类特别的感应一旦启动暗光,姗飞碟和萨那热窝就会出现。唐佳容惊天动地的哭声成了这种感应。

萨那热窝像在月球上一样,是飘着走的。他在姗飞碟的粉红色光中移动。唐佳容如此清晰地看到他们在自己面前。他们没有声音。但她感觉到他们把某种神秘的光射在她身上,她脑海里出现种种画面,画面一闪而过。她解读这些画面,发现他们告诉她一个秘密:水灾是由月球上的玫瑰家族飞碟发起的。人类要想办法与月球上的玫瑰家族和解。

唐佳容还解读出他们的故事。她由衷感慨这一对神奇恋人的经历。她被他们深深感动了。他们的躯壳已经被毁灭,但两个灵魂永远相融一体、不会分开。她的表情表明她已经明白他们的意思。萨那热窝和姗飞碟变换着各种飞翔的姿势和光色感激她的领悟。他们慢慢飞进水里,托着一个男子出来。唐佳容惊喜地发现是谢杰。谢杰坠入水中后,和拖着他的人搏斗了很久,最终甩掉。当他急急向水面游上来时,眼前一片明亮。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正懵懂呢,竟然被一束光托起。

一家三口劫后余生,唐佳容忍不住又悲从心来。她紧紧抓住谢杰扶着红盆的手,不肯松开。谢杰非常疲惫,但强撑着安慰唐佳容。唐佳容不让他说话,把仅剩的一点饼干塞进他的口中。这就是婆婆扔给她的一小包东西。

萨那热窝和姗飞碟飞向高空,消失在黑暗中。两个灵魂居无定所,在地球与月球之间游走。仰望天空,唐佳容和谢杰只能看到那张人脸――被月球玫瑰家族向人类示众的萨那热窝生前最后宁静、温和的笑脸。

在光的护送下,谢杰和唐佳容已经游到了齐齐所在的高楼。高楼有20层,住在本楼的人已经逃到楼顶,附近楼房的一些人侥幸游过来,挤在19\\18\\17\\16\\15楼里。谢杰、唐佳容拎着大红盆,挤不到高层,只好在14楼楼梯上坐下。正在这时,唐佳容的手机震动了,她拿出来看,是国家地理信息机构发出的一条短信:希望人们帮助寻找、提供一块巨大陨石落下的位置,只有击毁它才能阻止水灾。

唐佳容怔住,她知道这个位置:从家的窗口望过去,500米远的一块空地。她亲眼看到巨大的陨石砸下来。这个位置应该就是国家地理信息机构需要的。但她非常矛盾,陷入沉思之中。

谢杰见她看了短信后不语,很奇怪,忍不住询问:“怎么了?是爸妈打来的电话?”他指的是唐佳容的父母。

唐佳容不语,沉静一会儿抬起头看着谢杰,把陨石落下的事告诉他了,还有盆地边沿的人脸。谢杰很惊讶,但他相信,因为刚刚经历了被光拯救的过程。唐佳容不愿意神奇恋人的毁灭之地再被人类击毁。她想起两个灵魂传递给她的秘密:人类应该与月球玫瑰家族和解。她把这个秘密也告诉谢杰,希望谢杰能完成两个灵魂的心愿。

谢杰是非常出色的记者,想象力、创新精神是他的特质。唐佳容的提议自然引发他思考,他琢磨怎样去进行一次人类与月球玫瑰飞碟家族的沟通。一个在月球上从事了一年多研究的科学家进入他的脑中。他在心里有了计划。

唐佳容赶紧给父母打电话,报告他们一家三口暂时还平安,但公公、婆婆为了保护他们已经被水灾吞没。她的语气伤感、低沉。父母在那头百感交集。

散文・父亲的启蒙

小学时最怕写作文,姐姐总是嘲笑我写的是流水账。姐姐的嘲笑引起父亲警觉,以后我每次写作文,父亲必要求给他审阅,本想蒙混过关的我心里暗暗叫苦。印象最深的是每一次父亲都极认真地修改,修改后再让我誊写清楚,忙完一般是晚上11点左右,我打着哈欠的疲惫样父亲一点不心疼。时间久了,我知道每周一次的这种煎熬是逃不掉的,它成了我的“黑色之夜”。

慢慢习惯以后,我有了依赖。随便写一个底稿就扔给父亲,父亲察觉后退回来让我重写。一来二去,忙完总是深夜12点,甚至1点。“黑色之夜”变得更可怕、更漫长。我不敢耍小聪明了。老实了一段时间,看到父亲有表扬的口气,我有点放松了。好几次,实在想不出文章的开头,我便“诚恳”地向父亲求援:“只要你帮我想一个开头,其他的我来写。”父亲智慧而机警地笑,不肯上当。但给了我面子,启发我从什么角度去想。被父亲堵回来,我知道真得靠自己。我的作文在班里成为示范,可同学不服。一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亲耳听到几个同学议论:“有什么了不起,都是她父亲帮她写的,又不是她自己写的。脱开她父亲,我倒想看看她能不能写出来。”我没有回敬他们,可能生性就不喜欢争吵,我只是沉默着走回家去,心里很委屈。

父亲知道了这件事,他没有作任何的评论。一切还是照旧进行。我仍然每周有“黑色之夜”,只是,父亲更为严格。我在读四年级的时候,被查出来生了肺病,所以在家休养了一个学期。五年级开学,我执意去读,不肯留级。父亲向班主任说明我的心愿,并许诺我一定跟得上。班主任相信了父亲。开学了,我又开始面对一周要写一次的作文。这时候父亲经常出差,我的依赖感彻底没有了。第一次自己写、不再有父亲把关的那天晚上,我心里很紧张。的确很好笑,我写着写着,会本能地回过头去,看一眼床上。平常父亲总是靠在床上看书,等我写完后给他修改。那天没有了,只有母亲,她已经睡了。我习惯性地忙到12点,写了一篇春游方面的作文,然后上床睡觉。第二天,我忐忑不安地把作文交给了语文老师。父亲回来了,他非常关心我的作文,我把我的构思跟他说了,他很高兴,说我的开头和他构想的差不多。一周后,语文老师点评作文。从她抱着作文本走进教室,我就紧张得汗毛都立起来。语文老师一般是把获“优”的作文本放在最上面,我看到自己的也在,但不敢确定。这堂课对我来讲实在太重要了――我个人写作文的能力如何全在她的一个举动。她拿起一本作文获“优”的本子,报出了学生的名字,那个名字是我!

小学顺利读完,我考进父母所在的贵州师范大学的附中。进中学的第一堂语文课,老师让当场写一篇作文。我得到的是一张去延安的那幅画,我要把它描述出来。有了“独立作战”的能力,我很快写完了。一周后点评,它在“优秀”榜列。父亲不再为我修改作文了,但他的启蒙是我对文字眷恋绵延不尽的力量。他在40多岁时,积劳成疾,被病魔击倒,不能工作,连写字都很困难,早早地离开了工作岗位。可他仍是那么喜欢写散文,写诗词。我突然感到了自己笔触的厚重,我必须坚守,让父亲对文字的热爱通过他的血脉――我――得以延伸。

实际上,父亲的启蒙不只是在我的小学,这种启蒙将贯穿我的一生。父亲写过《寄语格儿》,全文是:“‘图好景夤夜未睡,琢磨多年志趣/眼前修竹,春城菊翠,热风洒秋雨/三更里,暮色尽,我不相信有黄昏/何谓?清晨复清晨,新绿柳醉/莫道“寒窗”,旧字眼难表新思绪/脸消瘦,乐逐光阴无际,爱这好天气/望苗岭,清江水,高山横贯云层里/寄语:望刚毅木讷从地起。’刚,刚强、耿直、正派;毅,果断、坚决、有独立见解;木,朴实而和顺;讷,出语谦逊、谨慎。”这译注,融入的不是生命的体验是什么?

感谢父亲……

2005年4月5日《新民晚报》

《梦里早知身是客》

作者:江静枝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

第一章 童年岁月(节选)

上世纪,八月,中国南方。

那是八月中旬,南国的天气正炎热,是江家少奶奶的受难日。一大清早,孩子就在肚子里打滚,比前些日子厉害多了,不过倒不是那么疼,只感觉到隐隐约约的一点点。时候差不多了,她想。就坐上车,先去理发店洗头,然后买一篮子新鲜的水蜜桃和火红的李子,回家吃得舒舒服服的。中饭后,孩子在肚子里拳打脚踢,如同孙悟空大闹天宫。不能待家里了,在丈夫和婆婆的陪同下,她进了妇产科医院。

每个想做母亲的女人,当婴儿呱呱坠地时都是无比快乐的。但在孩子出生前,必须经过生产的痛苦,这是谁都不能避免的。

在医院里,热闹喜庆的地方只有妇产科。产房里日夜都是杂乱的声音。女人的、护士的安慰、医生的指令……医务人员快速地走来走去,一切都那么忙碌地进行着,直到初生儿高亢的啼哭和家人欢乐的掌声组成一篇动人的乐章。

产房外等待的男人,有的会静静地坐在墙角边看报纸,但他们久久都停留在同一版面上;有的以机械般的节奏来回踱步,表情呆板麻木。当然了,也有絮絮叨叨的老婆子,颤抖着上下嘴唇像是在念经,旁边坐着闭目养神陪老伴儿而来的老头子。在这人群中,只有一个与众不同、雄赳赳气昂昂、既不看报也不来回走的男人,他独自凝视窗外,深深陷于沉思之中,若没看到他那不断摩擦的大拇指,谁也不知道他的内心是否也很焦虑。

一个清晰的声音终于从产房传出。真响亮。像一道光划破了阴霾。他反应过来,冲向产房,差点儿和门内的医生撞了满怀。是一个女儿,医生向他道了喜,把用布包了的孩子送到他眼前。他看了一眼,“不错!”他打心眼儿里喊了一声。他兴奋地望了望躺在床上的妻子,又将目光收回到孩子身上,孩子脸孔小小的,鼻子高高的,淡红头发,淡红眉毛,皮肤格外白皙。“先生,孩子真像你!”护士说。他高兴起来,“像我!真是特别像我!”这一瞬间,一个新生的有力搏动着的生命,涤荡净尽了他整宵未曾合眼的疲惫。

――或许正为此,我一生都很得父亲的欣赏和宠爱。我是他眼中的苹果。

父亲为我取了一个雅致的名字:静枝。不知道是否留学日本的影响,还是他想到了那两句著名的诗词――坡的“漏断人初静”和王维的“春来发几枝”。不管怎么样,那般幽恨执著,那般对故国的炽情,一定深深地浸透了他那时候的内心。我相信。

第十章 音乐与戏剧(节选)

王燕妮下班后,我喊住了她。她带着一身浓烈的鱼腥味,犹豫着不敢上一位素不相识的女人的汽车。大概是我的面相看上去还算诚实,在我说明等她的原因后,她就跟着我回家了。她的丈夫余俊武是北京戏剧学院毕业的,他这样一个搞文艺、不懂英语的中国人在西方国家是进不了艺术圈子的。天天卖苦力以维持生计和学习,给他们带来的不止是身体上的劳累,也有着精神上的折磨。余俊武听了妻子和我的叙说,脸上露出喜出望外的神情,欣然接受了我的邀请,成为《雷雨》的导演。

每个星期天下午1点,几十个人都在Michael公司的停车场排练。我们分组工作,分别练习,综合排练,写新闻稿,设计舞美道具、服装,像模像样地行动着。在一个业余团体里,这样的团队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我们都是因兴趣和爱好走到一起的,没有妒忌、纷争和金钱上的纠葛,比起一些专业的文艺团体的工作也许有着更好的享受。

在排练期间,媒体对我们的不断报道在华人圈子里掀起了一股文化风。演出那天,晚来的观众叹息一票难求。我们除了媒体之外没有发出任何赠票。我坚持观众应该尊重演出者的劳动,票不应该赠给所谓捧场的人,要看就必须买。即便如此,四场演出场场爆满,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们每一个参加演出的人心里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豪。

通过了北京的朋友,曹禺先生给我们寄来了贺电。刘谓平教授,王舒侃女士、古城先生和媒体代表纷纷在华文报纸上发表文章,认为此次演出在澳洲华人历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在这之前,中国话剧还没有在悉尼演出过。

在艺术团休息期间,我策划了一个为华人社团开的个人演唱会。除了大弟为我伴奏外,我还邀请了一些国内访澳的音乐界朋友和我同台演出。除了西方音乐外,加添了不少中国歌曲,包括独唱和合唱。在中国歌曲方面,我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对中国歌曲的吐字和发音我几乎一无所知。幸好,和中国朋友一起唱中国歌曲使我在吐字方面有了一些提高。

在华人社区中,人们对我的支持与厚爱让我倍感温暖,我那时候就在心中默默许愿,一定要为中澳的文化工作尽力。

音乐会后的第二天,音乐的旋律还在耳边回响的时候,我和Michael去了德国和北欧。莱茵河畔的流水、汉堡的丛林都让我听到了舒伯特“鳟鱼”在水面飞翔,金发少女在河里歌唱,还有“美丽少女”组曲里的德国景色。再一次,我回到了我更熟悉的音乐世界里,享受着飞往世外只能心领神会不能描述的美的无瑕。

第十六章 投身教育(节选)

这几年,孩子常来上海看我们。有一次,大女儿诗华和我在家里聊天,说着说着不知道怎么地提到了问题。她说:“像我们这样的西方人,当然有不一样的文化的,你被洗脑了。”我听后非常震惊。看着她酷似她父亲广东人的脸儿,我感到自己很失职,即我没有让自己的孩子们学习中国语言,也没有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以至于他们把自己当白种人了。而我们是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呀。我在心里有了让他们了解中国的念头。

2006年的圣诞节,我们邀请三个孩子来中国旅游,一切费用我们承担,他们非常高兴。我们去爬长城、参观故宫、游颐和园、逛胡同,还在秀水街买东西砍价。孩子们对中国开始有了好感。他们还喊着嚷着要到皇城根下寻宝,租借自行车骑着到处看。他们很喜欢那种少数民族满脸皱纹老头儿的黑白照片和穿大褂老先生老太太的全家福的古旧油画,还有仿古的家具。买了一大堆托运回澳洲和美国。他们相信若干年后这些东西都会成为真正的古董,一定会很值钱,所以是一个很明智的投资。

北京之后,我们一起去西安。在兵马俑的展厅里,他们看到了数千年前的文物。那千军万马的气势所给他们的冲击是巨大无比的。历史和文化的力量唤醒了他们与中国血统相连的激动,虽然三个孩子没有对我透露过他们内心的震撼,但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的视野不再是原来的全方位西方。

不久后,他们各自回到澳洲和美国,自己去找老师学中文。大女儿原来有一点广东话基础,学出来的普通话甩不掉浓厚的广东口音,发音和她父亲如出一辙。二女儿诗美在美国学了半年中文后打电话来,她父亲接的,她用中文向父亲问好,我接下来听,竟然也跟姐姐差不多。我问她找的哪里的老师,她说老师来自广州。我说100美金一小时,找的广东人,太亏了,为什么不找北方人来教呢?她父亲马上在边上插嘴:“不用换人,我的广东普通话走到哪里人家不都听得懂吗?”我哭笑不得。但心里挺高兴的,毕竟孩子们重视中文了。

老三诗翰广东话最差,学普通话前,只会简单的几句话,比如去广东餐厅饮茶,他会说:“我要包包。”虽然即使他已经一米八几的身高。然后,他会说圣诞快乐,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等等,都是为了孝顺我妈妈而努力向我讨教的。从中国旅游回到澳洲后,他在网上找到一个天津老师,每星期上两次课,所以,他的发音很标准。前两年,他得到李嘉诚在澳洲设立的一个奖学金到中国学习半年的语言。

诗翰从悉尼科技大学传媒专业荣誉毕业后,在澳大利亚电影电视学院获得了电影音乐硕士学位。经过两年的酝酿,他选择去北京工作,他喜欢那儿的文化,那儿的人。一个人租了一间小房子,开始了他定居中国的人生目标,在异常的困难和努力下,他获得了纂写中国电影《我知女人心》的音乐创作工作。他为剧中主角刘德华写的主题曲旋律的确很优美,重要的是他让一个演员充分发挥了他在音色、音域上的优秀之处。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Michael对儿子的表现很感骄傲,春节时,儿子回来了,他在人前人后都说儿子也是一个明星了。儿子回答说:“别太夸张了,我只写了第一部商业电影音乐而已,目前还是一个穷光蛋哩!”在他们旁边,我偷偷听着,乐着。外面的鞭炮如雷地响了起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爱是与生俱来,更是每日的积累,对祖国的感情也是如此。

上一篇:猫叔们为什么这样红? 下一篇:新蔬菜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