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让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活起来了

时间:2022-09-14 08:02:16

课改让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活起来了

摘 要:由于经济条件和地方条件的制约,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与城市学校条件差距很大,学校的设施以及教师水平受到限制。种种条件的原因,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因此,就现状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简单分析。

关键词:课改;教学;小学数学

新课程标准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实施,让学生动起来了,课堂也活起来了。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满堂灌”的单向活动变成了双向活动,它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从而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经过这漫长的五、六年,终于看到数学课改中的业绩,它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自己有如下几点教学思考:

一、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及归纳推导的能力

我在教学长方体的特征时,将学生有搭配的分成四个小组,让他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盒子,动手触摸面、顶点、棱,边摸边小组交流,个个讲得头头是道,归纳出了长方体的特征,还编成了儿歌:“长方体8顶6面12棱,相交一顶长宽高,每组4条要记好”。以前没有课改时教学起来非常艰难,让我焦头烂额,学生掌握起来效果也比较差,现在教师反倒省事一些,学生学习起来也非常积极有兴趣,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及观察、分析信息的能力

数学原本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需要你留心收集信息,将收集的信息加以整理,并进行认真的观察,对信息进行分析又会学到新的知识。比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有关身份证的问题时,课前让每位学生回家收集两个不同年龄的身份证号码,每位学生回家后都认真地去收集了身份证号码,在课堂教学时让每组两位学生起来把观察到的信息总结出来。

三、进一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学生在校期间我们有责任“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社会所需要的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包括口头表达能力。老师根据情景有组织、有计划,严格训练学生说话,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加强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中,以数学儿歌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尝试,如“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这种教学其实通过加强学生的数学口语表达方式来锻炼学生数学思维和提高数字灵敏度,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自信和树立了团体合作组织意识。

四、进一步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

新课标改革要的是学生把知识学活,并学以致用,不是死记硬背,死读书。死读书也得不到学习中的乐趣,也得不到解决问题后快乐,也得不到数学奥秘。例如,我教学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后,将解决生活中具体的实际问题:工人师傅要给一个棱长5分米的鱼缸图颜料(无盖),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涂料?死读书的学生拿着本子毫不犹豫计算出:6×52=150平方分米。知识学的活的学生,仔细审题,认真分析,不费工夫,计算又快又准确。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时特别要注重学生把知识学活,并要求理解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总而言之,无论是在城市的教师还是在偏僻山区的教师,在新课标改革的今天,我们不再徘徊,不再犹豫,不再彷徨,我们要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方法,把数学课改深入到农村学生的教育之中,在数学教学方面,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们重点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和实践。

参考文献:

孙晓霞.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方法[J].才智,2013(7).

作者简介:何国英,女,1976年4月出生,本科,就职于重庆市丰都县太平坝乡中心校双流村校,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上一篇:智慧工作,快乐生活,且教且思 下一篇: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